茄子的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2-15 05:20:44
茄子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包括品种选择、播前与育苗、整地与选地、栽培技术等方面。
在品种选择方面,应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生命力旺盛的品种;在播前与育苗方面,应利用育苗盘进行育苗,并在种植过程中进行因地制宜;在整地与选地方面,应选择土壤基础肥力大、向阳、排灌方便的地块,并深翻深挖耕地,保证深度为满锄的深度;在栽培技术方面,应注意基地土壤的选择和肥料的使用,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浇水、施肥、
黄桃喜欢温暖的生长气候,果园选址一般会采用土壤肥沃疏松、地势较高、排灌良好的地块。
在南京黄桃定植一般是在秋冬或冬末初春的这段时间里栽种,成活率会更高,定植的时间不能晚于二月底。行间距一般是三到五米,株间距为三到四米,根据不同的地形以及土壤的肥沃程度,合理的规划种植的密度。
采用勤施薄肥的方式进行施肥,以氮肥为主,促进幼树成长。修枝整形和人工授粉也是比较重要的。
1、花卉可以采取播种的方法栽培,首先需要挑选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排水性较好的腐殖土作为基土,然后需要对花种进行催芽处理。
2、等待种子发芽后,再将其播撒在基土中,使用细土覆盖,等待一周的时间后,花种就会长出幼苗。
众信麦998小麦栽培技术要点:黄淮南片水地组: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亩基本苗18万-22万。注意防治蚜虫、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病虫害。黄淮北片水地组:适宜播种期10月5-15日,苗适宜基本苗22万-25万。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淮河以南稻茬麦区)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适宜于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的山东省全部、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的盆地灌区种植。
对于花期长、能连续开花的一、二年生花卉,采种应多次进行。如凤仙花、半支莲在果实黄熟时,三色堇当蒴果向上时,罂粟花、虞美人、金鱼草也是当果实发黄时,刚成熟即可采收。此外如一串红、银边翠、美女樱、醉蝶花、茑萝、紫茉莉、福禄考、飞燕草、柳穿鱼等需随时留意采收。翠菊、百日草等菊科草花当头状花序花谢发黄后采取。
容易天然杂交的草花,如矮牵牛、雏菊、矢车菊、飞燕草、鸡冠花、三色堇、半支莲、福禄考、百日草等必须进行品种间隔离种植方可留种采种。还有如石竹类、羽衣甘蓝等花卉需要进行种间隔离才能留种采种。许多一、二年生花卉品种如矮牵牛、万寿菊等,为杂交一代种子,其后代性状会发生广泛分离,不能继续用于商品生产,每年必须通过多年筛选的父母本进行制种。生产单位每年需重新购买种子。
种子的干燥与贮藏
在少雨、空气湿度低的季节,采用阴干的方式,如需曝晒时应在种子上盖一层报纸,切忌夏季直接日晒。如三色堇种子一经日晒则丧失发芽力,但早春或秋季成熟的种子可以晒干。种子应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尤忌高温高湿,以密闭、阴凉、黑暗环境为宜。
苗期管理
经播种或自播于花坛花境的种子萌发后,仅施稀薄液肥,并及时灌水,但要控制水量,水多则根系发育不良并引起病害。苗期避免阳光直射,应适当遮阴,但不能引起黄化。为了培育壮苗,苗期还应进行多次间苗或移植,以防黄化和老化,移苗选在阴天进行。一、二年生花卉多用穴盘育苗。
1.
土壤: 种植西红柿的时候需选择疏松、肥沃、透气的土壤,种植前需将土壤消毒。
2.
选种: 选择健康的西红柿种子,将其消毒后晾干。
3.
种植: 将处理好的西红柿种子栽种在土壤中,然后盖上一层薄土,适量浇水即可。
4.
管理: 西红柿种子发芽之后,需适当间苗,还需将土壤中杂草全部去除
1、选好南瓜品种及选取适宜的播期,不同地区的适宜播种期,应根据各地气候条件、育苗设施条件、栽培方式、定植时期以及市场需求确定。播种一般情况,如种子发芽率高,纯度好,用种量为每公顷4.5~13.5千克(每亩0.3~0.9千克)。
2、整地与施肥,栽培南瓜播种前,要进行深翻,并施入圈肥做底肥,一般每亩施基肥2500-4000千克。用多了会损伤幼苗。
3、播种与育苗;育苗移栽先准备好苗床或育苗杯,浇透水,将种子平播于土上或芽尖朝下每个育苗杯中播1粒种子。直播,每穴播种2-3粒,要防止害虫将种子吃光,造成缺苗。
4、中耕与除草,结合除草进行中耕,由浅入深。注意在除草时,不要移动苗和伤着苗或根系。避免除草的时候上海了瓜苗。
5、灌溉与追肥,南瓜定植后,如果墒情好,一般可少灌水。如果水灌溉多了会引起南瓜烂掉。
6、整枝与压蔓,栽培西葫芦一般不进行打顶整枝。栽培南瓜时,有时由于枝叶过旺,易引起化瓜。
7、授粉,若是在设施中栽培南瓜或露地栽培南瓜(花期遇雨天),为提高南瓜座瓜率和产量,预防僵蕾与僵果,可以进行人工授粉或放蜂辅助授粉。南瓜花都是在早晨6点以前就开放,为提高授粉效率和座果率,授粉要在早晨9点以前完成。
8、病虫害及缺素症防治。南瓜的虫害主要有蚜虫、瓜守和蚂蚁等为害,应用乐果1000倍液,即可收到较好效果。幼苗期可用1500~2000倍液浓度来防治。防治瓜守、蚂蚁应在上午露水未干时进行,效果比较好。也可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效果都较好。
第一选好品种,二科学管理三防治病虫害
茼蒿喜欢疏松透气良好的基质,可以用园林土、腐熟土、泥塘按一定比例而成,然后加有机肥和少量的水混合。
1、选地整地:选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涝洼、重盐碱地不宜栽种。选好地后,每667㎡施圈肥4000~5000kg,捣细撒于地面,深耕20cm,使土壤混合均匀,耙细整平,依栽培方法做成不同宽度的平畦。
2、种植方法:菊花繁殖主要有扦插、分株、压条3种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一般谷雨前后,从越冬宿根发出的新苗中剪取枝条,进行第1次扦插。芒种前后,再从第1次扦插获得的新株上,剪枝条进行第2次扦插,苗龄掌握30~35天,然后移植大田。第1次扦插株行距各12cm,第2次扦插株行距各8cm。插好以后,随即浇水,保持苗床经常湿润。插后20天已经生根成活,并用清水粪浇1次。毫菊多用此法。
移植应选阴天或晴天进行,雨天移栽容易死苗。种植密度根据定植时间的早晚而有所不同。定植早、株行距40cm见方;定植迟,30cm见方,每穴栽1株秧苗。栽后,随即浇1次稀薄粪水。
(2)分株繁殖:在菊花收获时,选择植株健壮、发育良好开花多,无病虫害的植株,剪去上枝留根部,用草泥灰或毛灰覆盖于上面,在第2年开春抽芽前,浇水粪尿1次,每667㎡200~300kg,使抽出的幼苗壮旺,便于分株。
谷雨前后,选择晴天,将苗拔起,割掉苗头,从根茎处用刀纵向劈开,每株留2~3个芽,立即栽种。移植时间最迟不超过5月中旬。
(3)压条繁殖:近来安徽、浙江等地,进行菊花压条试验,取得成功。现已逐步推广。可提高土地利用率30%~40%,压条的菊花,枝条节节生根吸收营养,减少了菊花因病虫害而引起的死亡。
压条最好在阴雨天进行,并适时施肥。压条分为2次:第1次在小暑前后,先把菊花枝条掀倒,每隔10cm用湿泥揿实,打去梢头,使其叶腋处抽出新枝。第2次在大暑前后,7月底或8月初,把新抽出的枝条压倒,方法用第1次,并追施入粪尿1次,在处暑打顶。
【栽培管理】
1、施肥:菊花根系发达,为喜肥作物。移栽前期,要控制水肥,使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否则,枝叶过于茂盛,易发病虫害。中后期追肥,可促进后期发棵、花枝多、结蕾多、产量高。一般追肥3次。第1次移栽幼苗成活开始生长时,每667㎡施清淡人畜粪水1000kg左右或尿素1kg;第2次植株开始分株时每667㎡施入畜粪水1500~2000kg或腐熟菜饼50kg,促进菊苗生长,多分花枝;第3次在寒露前后,即菊刚现蕾时,重施1次较浓的人畜粪水1500~2000kg或尿素15kg及过磷酸钙25~30kg,促进多结蕾开花。施肥时注意不要沾在叶上,以免灼伤菊株。
2、中耕除草:雨后转晴,土壤板结,杂草丛生时应及时松土除草。一般应每隔2个月中耕除草1次,宜浅松表土3~4cm,避免伤根。在第1次中耕时,应当把缺苗补齐,雨后中耕,应同时培土,防止倒伏。
3、打顶:菊花打顶主茎粗壮,分枝多,增加花蕾,提高产量。一般当菊花分枝10~14cm长时,选晴天,连续2~3天用剪刀将枝条的顶梢剪去1~2cm。其后分别在夏至、小暑、立秋打顶共3次。
4、搭架:菊花茎秆高而多,可搭架,将菊茎秆系于支架上,菊茎不倒伏而通风,促使花多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