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怎么预防虫害 多菌灵什么时候用最好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6-19 04:45:54
、蚧壳灵、蚧必治
蚧壳灵和蚧必治主要用来杀死蚧壳虫。
用法:按说明比例兑水稀释,然后喷洒在叶子的正反面,植株全身都可以用,每2~3天用一次,连续三次就有很明显的效果了。如果是根粉蚧壳虫,就得灌根使用,还要再稀释得薄一点。如果蚧壳虫少的话,不需要打药,直接上手、用镊子或者牙签之类的东西消灭掉!
2、护花神
护花神对幼虫有杀灭的效果,但是对成型的虫效果要差一些,主要用于预防,对蚜虫、红蜘蛛、蚧壳虫等虫害都有一定的预防性。
用法:这种药规格都是一定的,直接取一管兑水1000毫升水,摇匀后喷洒在虫害部位。如果感觉土壤里有虫卵,可以稀释得薄一点,然后把药剂灌到土里。
多肉蚂蚁虫害有很多防治方法因为多肉植物生长在盆栽中,没有太多的生长空间与自身抵御虫害的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到蚂蚁啃食和虫害的侵害针对不同的虫害,可以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例如喷洒杀虫剂、剪掉受害部分、调整环境湿度等等此外,可以在植物周围放置蚂蚁贴或防蚂灰,也可以摆放花盆隔离条防止蚂蚁攀爬除了以上防治方法,还可以积极营造多肉植物的健康生长环境,提高植物的抵御虫害的能力,例如适时浇水、掌握肥料施用量、定期通风等等
首先配土要有足够的颗粒土,然后就是少浇水,多晒太阳,这样能预防徒长。
1. 使用杀虫剂:可以使用杀虫剂对多肉周围的区域进行喷洒,能够有效地杀死所有虫子。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杀虫剂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距离,以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2. 使用酸碱剂:可以使用酸或碱来消灭虫害。酸可以消灭蚜虫和白粉虱,碱可以消灭米兰科维奇虫和松茸虫等。只需要将适量的这些物质放入口中,再涂在虫害处即可。
3. 使用氧化钾:氧化钾是一种能够杀死昆虫的药剂,将其撒在多肉植物上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氧化钾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剂量,不要喷洒过多。
4. 使用人工清除:如果虫害不是很严重,可以使用人工清除的方法来消灭它们。可以将杀虫剂喷洒在多肉植物上,然后用手套或者手套箱进行捉拿,将其清除干净。
需要根据不同的虫害情况进行对应的消灭方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药剂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剂量,不要对人体或者环境造成危害。
多肉植物常用药,使用频率较高的主要以杀虫和杀菌剂为主:
①杀虫剂:
多肉植物的虫害主要以蚧壳虫为主,偶见红蜘蛛、蚜虫、蜗牛、腻虫、黑飞等,所以除了准备一些针对蚧壳虫的药剂,比如:蚧必治、噻虫嗪、吡虫啉等,还有必要准备一些针对红蜘蛛的杀螨类杀虫剂,比如:阿维菌素、哒螨灵、高效氟氯氰菊酯等。无论是杀虫剂还是杀螨剂建议大家都不要长时间重复使用同一种,以免产生抗药性,杀灭效果反而不佳。
②杀菌剂:
多肉植物在修根上盆以及感染了白粉病、烟煤病以及锈病等真菌性病害时都需要用到杀菌剂,而杀菌剂又分为表面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其中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以及甲基托布津了,但是使用杀菌剂时需要注意,一般表面杀菌用百菌清、代森锰锌、波尔多液,它们可停留于叶片表面而且耐雨水冲刷,对多肉植物具有保护作用,但对于已经深入植物体内的病害几乎不起作用,像感染了黑腐病以及烟煤病的多肉植物就需要使用内吸性杀菌剂才有用,比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恶霉灵等。
1.改善环境
养护月季花一定要有尽量充足的直射光,就起码要保证每天有6~8小时以上的光照。
有一点很关键,就是注意维持枝叶之间,和植株之间的通风透光,不能将植物栽种过度密集,也不要让月季花的枝叶长得过度旺盛,有一些交叉的分枝也要剪掉,让阳光和风更好地透进来,这样可以降低感染病害的风险。
平常也要注意定期修剪,发现病叶病枝一定要及时剪掉,另外要清理土面上的落叶枯枝,这样都是减少月季花感染病虫害的秘诀。
2.挑选合适的品种
这一点也是极其关键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养一些抗病虫害能力比较强的月季花品种,会比养一些观赏性好的品种要更好一些。
就比如如果家里通风比较好,就可以养自由精神、王妃、天方夜谭等品种。选择一些对病虫害有较高抵抗能力的月季花品种,可以减少用药。
3.修剪注意
平常对月季花进行修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准备一些专用的园艺剪,每次对病叶病枝修剪的前后,都要用酒精或肥皂水清洁,避免剪刀上残留病菌。这一点极其关键,这也是很多朋友会忽略的。
有些朋友养月季花,病害互相传染,其实就是由于修剪的时候没有提前消毒,或者修剪后没有及时消毒导致的,可以随身携带一瓶装有75%浓度的酒精喷雾。修剪一棵月季花之后就喷洒一次,虽然这个步骤会非常繁琐,但对植物的健康却是至关重要的。
多菌灵不能预防虫害。多菌灵是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没有预防虫害的功效。它的作用是防治黄萎病、根腐病、立枯病、叶斑病等。
情人泪多肉很少有病虫害,常见的虫害是蚜虫,螨虫。及时抹去或喷氧化乐果杀灭,夏秋季会出现螨虫,需用三氯杀螨醇杀灭,平时注意通风,可减少感染螨虫。
情人泪在春季可能会生蚜虫,这个时候,可以为它更换新土,并使用稀释后的药剂来喷杀害虫。
不需要使用药物预防。夏季多肉植物常常会受到高温、高湿、多雨等环境的影响,容易滋生病虫害。但是对于普通的多肉植物,预防措施可以从水分和通风两个角度着手,而不需要使用药物。首先要注意适量浇水,避免积水,以免促进病菌繁殖。其次,多肉植物需要良好的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如果多肉植物已经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可以考虑使用植物源性的杀虫剂或者有机喷雾剂进行治疗。但是这些药物不仅使用方法需要谨慎,而且对于多肉植物的生长环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之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注意自我保护。
梨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我国梨树病害目前已知的约有80余种,其中发病较为普遍的有梨树干腐病、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褐斑病、锈斑等。近几年,引入的日本、韩国砂梨品不断增加,病害的防治也相应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对梨树病害的防治搞不好,将对树体发育和产量影响很大,降低经济收入。
梨树在黔北地区已有较长的栽培历史,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较快。随着种植面积不断增大、果园的相对集中和果树盛果期的进入,各类病虫发生日趋复杂。做好梨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作用十分显著。应该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机械措施、生物措施及化学措施对梨树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现将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阐述如下。
一、防治原则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建立比较完善的预测预报制度,摸清梨树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坚持适期合理使用低毒、高效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按用药安全操作规程使用,同时控制农药用量,降低用药成本,提高梨产量,改善品质,树立优质无公害绿色果品品牌形象。
二、防治措施
(一)农业措施
良种壮苗:培育无病虫的接穗和苗木,引进苗木时严格进行检疫,如带根癌病的梨苗严禁种植。
品种选择:选育抗病虫品种,如黄花梨、翠梨。
冬季清园:冬季清园关系到翌年病虫的发生量。冬季刮除枝干病斑、翘皮、粗皮,清除病枝、病叶、病果,清理物集中烧毁,减少病虫源,对这一点要有足够的重视。
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可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基肥一般在秋季落叶前施入,以采饼肥、鸡粪、圈肥等有机肥为主,加入适量的速效磷、钾等肥料,一般每公顷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4~7万公斤。追肥可根据梨树在各物候期需肥的不同特点和生长结果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在萌芽前、开花后、果实膨大期、摘果后追肥,前期以尿素或腐熟人粪尿等氮肥为主,后期以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等磷钾肥为主,结合防治病虫害可进行多次叶面喷肥。同时在伏旱或大旱天选择早晨或傍晚浇水,梅雨季节注意排水。
合理修剪:冬季修剪应尽可能剪除枯枝、病枝、虫枝,并集中烧毁。在生长期应结合夏季修剪适当去除重叠枝、直立枝、徒长枝,增加梨树通风透光性,促使树体健壮,同时去除一些重叠果、病果、虫果、烂果,以防感染其他果实,并集中堆放,统一处理。
及时套装、保护果实:套装是保护果实、减少病虫害发生、防止鸟害、减少农药污染、提高果品品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套装技术上应掌握“宜早不宜迟”的原则。皖北地区一般在4月底或5月初定果后进行。
(二)物理措施
人工捕捉:对迁移较强的害虫采用人工捕捉不失为一个好途径,如天牛、金龟子等,如天牛其幼虫在冬季进行人工捕捉或用铁丝插入刺死或用毒签均可。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为害梨树的部分害虫如蛾类、金龟子等有趋光性,夜间点亮灯后,可引诱成虫在灯边飞舞,从而被高压电网触杀,降低果园成虫基数,减少农药用量。
挂放捕虫板:利用梨黄粉蚜等蚜虫对黄色的趋性,在果园挂放黄色虫板以粘住蚜虫,减少蚜虫危害。
性引诱剂:昆虫多发季节,在果园内每公顷排放60—90只水盒,盒内放水和少量肥皂粉或菜油,水面上方1—2厘米处挂昆虫性引诱诱芯,可诱杀大量前来交配的昆虫,降低害虫基数。
(三)生物防治
保护并利用害虫天敌、寄生菌,实行生物防治。如赤眼蜂、瓢虫等。
(四)化学防治
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做到及时准确而有效地防治。
控制化学农药施用次数,防止环境污染,提倡人工治虫。可以人工防治的避免使用农药,可以小范围防治的不全面喷药。
优先采用生物农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抑太宝、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甲基1605等。 对症下药,合理使用农药,注意喷药质量,减少数量。喷药时应面面俱到,尤其是梨叶背面要喷到。
避免重复使用同一药剂,应交替使用,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
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水果,他不仅是果品,而且还可以入药。我国是梨的故乡,并且也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在我国,有许多享誉世界的梨树品种,如:莱阳茌梨、河北鸭梨、砀山酥梨、黄县长把梨等。梨不仅富裕了农民,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而且还是主要的出口产品,为国家换取外汇,但是,要让树上的梨换成商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