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可以晒阳光吗 多肉植物可以晒阳光吗冬天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7-02 23:07:32
多肉植物可以晒太阳,因为多肉植物是喜欢阳光的,所以多晒太阳是好的,但是当气温在30℃以上,5℃以下的时候,多肉会进入休眠期,此时要注意需要搬到室内养。
多肉植物如果需要发色好看,必须的条件是日晒,温差,控水。温差,控水,其实我们通过人工干预其实都很容易,日晒就基本不行了,完全要看老天爷给不给脸!南方梅雨季节,北方雾霾,阴天,空气污染,房屋朝向,影响光照的原因太多了!不是所有人都有露台,有自己的露台屋顶,有南向的大阳台,有大片的院子,有私家花园,因此多肉植物补光灯也就成了一些人的选择,有一点需要说明:人工干预效果是赶不上真正的大自然的太阳光的!但是有人确实很需要! 所以,想养好肉,肉出色,种植环境,光照又不给力,唯一的办法:补光! 其实,关于植物补光,网上有好多资料了,也有好多人实践,有的说有效,有的说完全无效,到底真实情况是怎么样呢? 多肉植物补光迷思1:光照强度≠光照时间 很多人在网上买过各种所谓的植物生长灯,用完之后说完全没效果,就说植物生长灯完全无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 以海缸为例,养海水生物需要的光照其实我们有比较严格的标准,通常要求1L水对应1W的照明,这个1W其实也不是很科学的说法,其实应该按照流明照度,比如LED在多数情况下,同瓦数下照度会达到卤素和三基色的1.5倍左右,为了叙述方便姑且说瓦数吧。以养海水生物的经验来说,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一半的照度其实并不等同于一半的效果,基本可以说:没效果!所以,网上那些所谓的植物生长灯,你仔细看看,发现很多都是5050贴片LED(商场首饰柜装饰灯条),单颗灯珠甚至都没有1W!看起来巨大的一大片灯珠发光区域,看起来 刺眼,其实很多时候功率只有1~3W而已!可想而知,效果有限。 其实,养过多肉多年有经验的同学都知道,每天短短几小时的直接高强度日晒,其效果远远超过每天10小时以上的散射日光照射!所以,想要补光有效果,功率绝对是需要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多肉植物补光迷思2:选择什么样的灯 这个问题稍微复杂点,先看图 图上是整个的可见光光谱(日光),可以看出,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波段基本偏向红色和蓝色,就是图中绿色线条所涵盖的区域。这也就是为什么网上买的所谓LED植物生长灯才用红色和蓝色灯珠的原因。 红蓝搭配的比例,7:1 7:2 7:3 其实都可以,国外有详细的研究,每种多肉需求都有些许差异,但是大概的比例都差不多。这个可以不用太纠结。 为什么很多人声称网上买的这种红蓝植物生长灯无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功率不够! 可以参见第一条! 红蓝搭配的植物生长灯有效,前提是一定够功率!具体需要多少功率呢? 说实话,不知道,多肉玩家很少有认真研究这些数据的,参照养殖海水的标准计算吧,6平方厘米对应1W(具体数据依照海水ATS藻屏照明标准,此种功率LED照度藻缸低等藻生长良好),花架区域一米见方的面积,20W采用红蓝搭配的LED灯足够用。 一米见方的面积,20W采用红蓝搭配的LED灯,这个是根据海水养殖经验推算出来的最保守估计。 植物生长灯无效?功率不够! 植物生长灯会让多肉徒长?功率不够! 多肉植物补光迷思3:日光灯之类的灯可不可以? 讨论这个先要厘清一些基本的常识,通常我们使用的日光灯,三基色节能灯,卤素灯(金卤) 这些颜色看起来白白黄黄的灯,都可以称为全色谱灯,发出的光线基本都在上图范围内,都是可见光!里面都包含植物生长所需要点红色,蓝色波段。所谓的暖光是指6500K或者低于6500K甚至到2700K色温的光源,这种灯光源里面包含的红色的波段更多,所以看起来黄黄的,2700K色温的灯,也是我们养海水藻缸常用的比较有效地促进绿色海藻植物生长的灯,原因很简单,红色波段的光比较多! 还有一些看起来偏蓝的灯,像一些14000K以上的卤素灯,这样的灯发出的可见光里面包含的蓝色波段的光线比较多,更适合珊瑚等海水生物的生长,所以我们养海水鱼缸的主缸照明通常看起来会蓝蓝的,像海底一样梦幻。 说了这么多海水,其实就是想让大家明白可见光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日光灯,三基色节能灯,卤素灯 都可以用,当然需要尽量低色温的 看起来黄黄的比较有效果! 最重要的是:功率一定要足够! 多肉植物补光迷思4: LED好用吗? 当然好用! 在养殖海水尤其是海水主缸灯选择上我们不太建议,毕竟LED不是全光谱的灯具,对珊瑚还有些不确定的因素,珊瑚的生长很特别,同时兼具动物和植物两种特性,能捕食也能光合作用。但是,LED红色蓝色灯对植物的生长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在海水玩家的藻缸里面应用很普遍,在一些植物科研院所应用也很普遍。 LED具有省电,单位功率照度超过传统灯具,没有热耗费,外形设计可以做出超薄,尤其是比较适合DIY。应该是多肉玩家的首选了。 PS:一些不同波长光线的小知识 不同波长的光线对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是不同的,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光线,波长在400 ~ 720nm左右。 400 ~ 520nm(蓝色)的光线以及610 ~ 720nm(红色)对于光合作用贡献最大。 520 ~ 610nm(绿色)的光线,被植物色素吸收的比率很低。按照以上原理,植物灯都是做成红蓝组合,以提供红蓝两种波长的光线,覆盖光合作用所需的波长范围。在视觉效果上,红蓝组合的植物灯呈现粉红色。 而白光LED灯,能量分布上,在445nm的蓝色区和550nm的黄绿色区存在两个峰值。而植物所需的610 ~ 720nm红光,则非常缺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白光LED照射下,植物生长不利。 在一个就是UVA,光谱:395-400NM(能看到人民币上的防伪)。 uva在大气中含量很多,98%都会穿过臭氧层达到底面,是人类和植物的必需光线。可以增加动物和植物的抵抗力,在欧美人喜欢的人工日光浴床(死神来了里面好像有),和国内治疗皮肤病的机器中,都有广泛使用。 用在植物灯上,主要目的是为了:硬化植物外壳,增加抵抗力,对一些植物有矮化作用,促使某些植物变色。
白天好,如果白天没有时间,或者没有人在家,晚上睡觉前再补光,不要整晚补光.生物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总得要有黑夜来休息的.多肉植物,也不需要LED了,LED只能防徒,光合作用,多肉不上色,还不如种白菜.要上色的话,还需要其它因素,一是UVB,二是温度差,而全光谱金卤灯UVB灯都能提供这两个,而且光照度在80CM就超过10000LUX,比LED高很多.一般7天内会上色,部分多肉2天就能上色了.
要,太热的话遮阴就好了。
多肉植物是喜欢阳光的,所以多晒太阳没有错的,但是30℃以上,5℃以下,肉肉进入休眠期,需要搬到室内养。
多肉植物在其原生地环境下每天都会接收到至少3-4小时的日照,有些品种甚至会受到6-8小时的阳光照射。
扩展资料:
充足但适度的日照可以使多肉植物变得健壮,株型更紧凑,颜色更鲜艳,状态更健康,且不易被真菌感染,染上虫害的可能性也会更小。特别是在春秋这两个生长季节,要尽可能增加日照时间。
多肉植物分冬、夏型种,冬型种冬、春、秋生长,夏季休眠,而夏型种夏天生长,冬天休眠。日照时间包括浇水频率都要依休眠情况而定,一般休眠时,日照不能过强,浇水频率要稍微降低。
多肉植物喜欢阳光,只有在光照足的环境下才可旺盛生长,状态才会更美观。春季,秋季和冬季都可让它多晒太阳,光照越足越好。但要注意及时挡住夏季的烈日,不可长时间暴晒,植株会被晒伤。若是长时间见不到光照,处在阴凉环境下,缺少光照易出现徒长现象,会阻碍生长。
一般来说,多肉植物一天需要6到8小时的光照。 在室内靠窗种植的肉质植物效果最好。 远离窗户生长的多汁植物可以存活,但如果不增加日照,它就无法茁壮成长。
养护多肉喜阳不耐阴,大部分多肉是喜欢阳光的,也有的多肉是喜阴的,具体根据不同的多肉品种而定,但不管是哪种多肉,最好不要让其经受强光的照射,否则时间长了,容易晒伤叶片,对植株的生长不利,还要在平时多注意通风,主要是以散射光为主,以利于生长。
不能直接晒因为多肉植物对于阳光的适应能力强,但夏季中午时段阳光过于强烈,容易引起多肉叶片出现灼伤、干枯等情况,甚至会死亡。所以在夏季中午时段最好遮荫,或者将其摆放在明亮但遮光的地方。但在早晨或黄昏阳光温和的时候,多肉可以适当接受阳光照射,以便于其光合作用的进展。此外,多肉植物需要良好的通风和水分,夏季气温高,需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并且可适当设置风扇等通风设备,以保证多肉植物的良好生长。
能见太阳
多肉可以晒太阳。品种不同,每天需要光照的时间也不同。有的多肉品种每天需要六七个小时的光照,有的多肉品种每天需要三四个小时的光照,有的多肉品种每天只需要两个小时的光照。但不管是哪个品种的多肉,夏季都要适当遮阴,以防多肉被晒伤,比如可以把多肉搬到半荫的地方养殖,也可以为其搭遮阳棚。 家庭养殖盆栽多肉,一般放在露天的阳台,或者是放在窗边养都可以,夏季要做好遮阴措施。 如果多肉不慎晒伤,要把盆栽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它尽快恢复正常。
不可以。
夏季雨水多,沿海地区还容易遭受台风,这时肉肉千万不能淋雨。淋雨后高湿、积水,再遇到艳阳高照,吸热与蒸发之间,你的肉肉就会像在一个蒸炉里,撒上点孜然也就可以吃了。而像大和锦,黄丽,千佛手,玉蝶的叶掖间容易积水,流不出去,滋生了病菌后,蚧壳、煤烟都会找上门来。
淋雨后紧急处理:
1、用气吹将将多肉将芯里的水吹干,也可用纸巾吸干,然后保持通风,如果通风不好可以用电风扇小档位吹。
2、如果淋雨后出太阳,一定不要晒太阳,要放在阴凉的地方,或者盖上一层遮阳网,而且要随时注意环境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