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多肉植物(花与多肉植物的区别)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4-25 14:04:06
是。
多肉花卉是一个花卉园艺上的概念,有时也称多肉植物、多浆植物。但园艺学上多肉植物的涵义比植物学上多肉植物的涵义狭窄。
在植物学上多肉植物也称肉质植物或多浆植物,这个名词系瑞士植物学家琼·鲍汉在1619年首先提出的,意指这类植物具肥厚的肉质茎、叶或根。
苓花一般指的就是茯苓,茯苓是一种菌生植物,需要依靠寄生获得养分生长,一般寄生在松树根上。
长寿花应该也是属于多肉植物的一种。
不是花,是植物,我们看到的那些肥厚的“花瓣”其实是多肉植物的叶片。当然多肉植物也会开花,通常是从两层叶片中间长出一根长长的花剑,花剑上再开出一朵朵小花来。
太阳花它也是属于多肉植物中的一种,它是属于马齿苋科马齿苋属的植物,跟我们知道的金枝玉叶是一个科属的,我们养它尽可能配置透气性好一些的土壤,建议大家用疏松透气有营养的土,最好在里边加点河沙进去,这样保证着土壤透气透水性,他才能够根系长得多,长得茂盛,枝条多,侧芽才会多,到时候开花才会爆盆。
1、首先修剪花茎,接近多肉主体剪掉就可以。
2、然后剩下的花茎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干枯。
3、最终花茎会自己脱落,或者人工帮助一下也可以,不过在这之前,都是不需要任何管理的。
4、切忌不要用力去扒花茎,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伤害到多肉。
5、剪下来的花茎在自然环境下最少能保存两周时间。
6、最后用一个玻璃瓶插起来,花瓶内放一点点水就可以了。
区别
外形不同
冬青(学名:Ilex chinensis Sims)是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常绿乔木,是一类开花植物,同时也是冬青科之下的只有一属,树皮灰色或淡灰色,有纵沟,小枝淡绿色,无毛。叶薄革质,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浅圆锯齿,干后呈红褐色,有光泽。花瓣紫红色或淡紫色,向外反卷。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成熟时深红色。
多肉植物叶的排列方式有互生、对生、交互对生、轮生、两列叠牛、簇生等。海拔较高地区原产的种类叶排列成莲座形,整个株形非常紧凑,是家庭栽培观赏的理想种类。高度肉质化的番杏科种类,整株常只有一对叶连合成解服体,形状有球状、扁球状、陀螺状和元宝状等。
种植多肉的成本其实非常低,对于种植户来说,一颗多肉的成本还不到一块钱。
但在市场上却能卖到十块钱一颗。
即便是卖给经销商,也能有2~3倍的收益。
种植多肉,一亩地的成本大概需要二、三千元,但却能带来八九万元的回报。
所以即便是现在,多肉的种植效益也还是不错的。
1.温度
多肉生长的最佳温度在15-28℃,所以春秋两季是多肉生长得最快的季节。当气温在5℃以下时,多肉就容易冻伤,需要拿到室内养护。而温度30℃以上时,多肉生长萎靡,它的根茎底部还很容易黑腐,所以夏季高温时要控制浇水,注意遮阳。多肉还喜欢昼夜温差较大的生长环境,昼夜温差大于10℃时,多肉叶片更容易鲜艳上色。
2.光照
大多数多肉植物都喜光不耐阴。在室内种植时,建议将多肉放在光照直射时间能达到4小时的南阳台,才能呈现出多肉本身漂亮的果冻色。有些多肉如玉露、佛珠在散射光条件下反而生长得更好。但是光照时间过低则会引起多肉徒长,叶片稀疏,影响多肉的美观。另外还需注意,多肉在夏季要避免长时间暴晒,否则叶片容易被晒干、灼伤。
3.浇水
多肉植物浇水的频率依据季节不同而定,一般春秋两季可以每周浇一次水,夏季要适当控水每10天左右浇一次,冬季生长缓慢需水量小,每两周浇一次即可。多肉植物浇水时间还可以根据多肉叶片的状态判断,当底部叶片开始出现失水萎焉的状态时,就要立即浇水。如果多肉盆栽重量较轻,土壤表面也出现干裂,此时也需马上浇水。
4.施肥
多肉施肥通常用颗粒型的缓释肥,非常适合在春秋多肉生长旺盛的时候为其追肥。给单株的小盆栽施用,每次用小勺挖半勺或一勺即可。缓释肥颗粒直接施在土壤表层,每2-3个月施用一次。缓释肥的肥效非常持久和缓和,能在浇水后逐渐渗透到土壤中被根系吸收。也可以在多肉植株移栽换盆前,作为基肥混合在底层的盆土中。
1.冰与火 景天科拟石莲属
2.百媚生 景天科拟石莲花属
3.小红衣Plus 景天科拟石莲花属
4.冰玉 景天科拟石莲花属
5.伯克利锦 景天科石莲花属
6.布鲁蓝 景天科拟石莲花属
7.带疣财路 景天科拟石莲花属
8.德国香槟锦 景天科拟石莲花属
9.飞行少年 景天科拟石莲花属 【特玉莲X恩西诺】
10.天鹅绒 景天科拟石莲属
11.纪之川锦 景天科青锁龙属
12.蓝色天使锦 景天科景天石莲属
13.玫瑰女王锦 景天科拟石莲花属
14.石英又称金色石英 景天科拟石莲花属
15.太阳花锦 马齿苋科马齿苋属
16.唐印锦 景天科伽蓝菜属
17.华丽风车 景天科风车草属
18.阿尔巴佳人 景天科拟石莲花属
19.血罗 景天科拟石莲花属
20.银月 菊科千里光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