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如何栽培多肉植物(夏天如何栽培多肉植物视频)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5-10 11:48:27
1、土壤
多肉植物适宜使用透水透气性好,干燥,无菌无虫的土壤。初学者建议使用珍珠岩和椰糠混合(1:2)的方式制作基质,适用于大部分多肉植物的生长需求。对于北方的干燥气候而言,需要增加土壤的保湿性能;而对于潮湿多雨的南方天气,则需要提升土壤的排水性能。
2、光照
多肉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过少或者光线阴暗的环境下会导致徒长。在室内养多肉时,适宜将其放置于阳光充足的窗口或阳台。夏天温度过高,可以使用遮光率70%的遮光网,并且避开12-15时的阳光曝晒;其他季节可以充分接受日照。
3、水分
多肉植物浇水的原则是少浇且浇透,避免因盆内积水导致的烂根、黑腐;过多的水分也不利于多肉植物的造型使其徒长。在春秋两季是多肉的生长季节,下方的叶片开始出现干瘪时是浇水最佳时机;夏季是多肉休眠季节,以喷雾浇水方式为主,保持盆土表面湿润即可;冬季应减少浇水次数。
4、温度
多肉的原产地是南非,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2~28摄氏度之间,因此春秋两季是多肉植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在家庭养多肉要确保冬季室温8摄氏度以上,夏季室温35摄氏度以下,并且注意通风降温。
5、肥料
多肉植物对肥料的依赖很低,但适度的施肥对其健康生长有很好的的促进作用。多肉施肥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春秋季节换盆是施肥的最佳时机;休眠期则必须停止施肥,避免烂根。
夏天如何养多肉植物:
1.夏天多肉植物怎么养?良好的通风环境! 关于这点,我想大家耳朵都快被磨出茧了吧!通风在夏天是最重要的,就像是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无法流动的死水塘里的鱼,肯定没有在流水中的鱼健康。良好的通风环境可以抑制病菌生长,让水分挥发更快(避免造成闷湿环境),降低表面温度等好处。炎炎夏日有凉爽的风吹着,会让人觉得很舒服不是么。肉肉们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家里常备小风扇吧~ 特别是江浙沪和西南地区。
2.夏天多肉植物怎么养?适当遮阴! 许多人都认为,遮阴简单,但“适当”这个词就很难搞了。的确是这样。抛开开挂区(云南、山东沿海等),国内每个地区不光气候环境不同,紫外线强度也是不一样的。遮阳网选择普通黑色就行,对于一些夏天连续降雨的城市就没必要用了,一般家庭推荐使用30%遮阳效果的(一般会问多少“针”的遮阳网,别管多少,要遮阳效果最弱的就可以)。对于一些特殊城市,日照特别强烈的,推荐使用50%的。别超过50%,不然就会集体变大饼,穿裙子,长(chang)脖子了。
3.夏天多肉植物怎么养?小心浇水! 尽量选在夜间浇水,一定不要在正午时分浇水(阴天除外)。遇到连续高温时停止浇水(正常一个月内都是没问题的,可根据实际天气情况做调整),一旦遇到阴天降温,要抓住时机浇水。“断水”只适合少量多肉植物,大部分在夏天是不需要断水的,包括夏天最容易烂的生石花与长生草(这里仅指家庭环境)。特别是一些状态不佳的多肉,还需要通过补水才能恢复过来。比如出现褶皱的情况,依旧要通过浇水来恢复。
4.夏天多肉植物怎么养?注意配土 土壤配比对度夏也有很大的帮助,幼苗或者不够健康的多肉,可以使用泥炭土50% 粗砂 50%,再混入少量赤玉土(帮助生根),保持土壤有一定湿度最好,这样肉肉们生长、恢复都会很快。对于一些老桩或成年株,可以使用颗粒70% 泥炭土30%,颗粒可以是粗砂,也可以是风化岩、火山岩一类。这样透水性更快,可以避免造成闷湿的环境。所以,如果夏天发现家里的肉肉状态不够好,优先检查土壤吧!
红司喜欢全日照的环境,也能耐一定程度的半阴,但在半阴状态下,叶片颜色会变淡,株型也会长得不够紧凑。
红司原产地是墨西哥,因此耐寒能力比较差,冬天室外最低温度高于5度的地方可以露养,如果低温低于5度,肉友们就要把红司搬进室内养护。
红司原产地在比较干旱又相对比较热的地区,所以红司的适应能力很强,并没有明显的休眠期,不论夏天还是冬天,只要温度不低于5度,不超过35度,基本都可以正常生长,虽然是叶片比较薄的多肉品种,但红司的耐旱能力也是很好的,肉友们可以这样给红司配土:百分之六十的多肉颗粒土,百分之二十的园土,再加百分之二十的椰糠,配土的时候可以放少量的复合肥,给红司提供更多生长所需的营养,在红司的生长期,也可以每个月给它施一次长效缓释复合肥。
红司可以采用叶插.砍头等方法繁殖,只要温度合适全年都可以进行,如果在家少量繁殖的话,可以采用叶插的方式,北方冬天室内干燥,要拿到空气湿度高一点的地方,才更有利于生根,砍头繁殖要选晾干伤口再进行扦插,也可以先把枝条在多菌灵溶液时沾一下再晾干,这样会更好地杀死病菌。
1.刚刚买回来的多肉要进行脱盆,脱盆前需提前断水,方便脱盆且不伤根。
2.将死根、烂根进行修剪,根剪的较短一些,放置在阴凉处等伤口愈合后在上盆栽种。如果没有死根、烂根可以不进行修根。
3.选择土壤是种植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可以选择透气性强、排水性好的土壤,如:泥炭土,进行栽种。在上盆后少浇一些水,放置在阴凉处缓根两三天,让它进行服盆,有个适应过程。
4.多肉喜欢在阳光充足的环境里生长,但需要根据品种来进行光照,因为不同的品种在光照下颜色会变得不一样,所以需要掌控好光照时长。夏季光照强烈时,需要为它进行遮阳。
5.在给多肉浇水时需要遵循“多浇少量,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积水,泡烂根部。在浇灌时不可以直接对着根部进行浇水,需要避开植株体浇水。
6.多肉主要的虫害是红蜘蛛,当发现有红蜘蛛时可以用4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吸杀。
7.腐烂是多肉植物常见的疾病。冠部腐烂可以将腐烂部位剪掉,往伤口里塞入碎木炭和硫磺。
多肉可通过播种进行种植,除了夏季外,温度控制在14~24℃左右都可以播种。选择疏松透气,PH值应在5-7呈微酸至中性之间的土壤。在育苗盆里放入陶粒至1/3处开始覆土,使用消毒溶液浸泡消毒。
将种子播撒至育苗盒后不需要覆土,将盖子盖上,放到阴凉处,每天透气,等到出苗即可
遮阳,这个是首当其冲的。
控水,不要以为夏天看到盆土干了就拼命浇水。
通风。通风透气是关键。温,大夏天的,三四十度的高温,娇贵的多肉植物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折磨,所以能搭个小棚子就尽量搭个小棚子,避暑一下
松土,到了夏天快结束的话,如果发现花盆的盆土比较板结的话,适当的松下土,这个时候不要忙着施肥,再秋天生长期再施肥。
扩展资料:
多肉一般指多肉植物。多肉植物(succulent plant)是指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叶是肥厚多汁并且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也称“多浆植物”。
一、盆土
多肉植物对土壤的要求高,养殖时需保证土壤松软、透气、排水性好才行,土壤适宜才可保证多肉的生长,也方便管理,减少烂根情况。
二、光照
多肉植物都喜光,平时需放在采光好的环境下,让它多接受光照。光照充足多肉的状态会更美观,还可避免徒长。多肉植物虽喜光,但不耐晒,让它接受散光即可,严禁暴晒。
三、浇水
多肉植物的耐旱能力强,惧怕水涝,浇水等土壤发干后浇灌,干透浇透即可,一定不可有积水情况。夏冬季环境不适,需严格控水。
四、温度
多肉喜温暖环境,春秋季的温度更适宜,夏季必须要加强通风,保证空气流通才行。冬季需将多肉搬到室内,保温在5℃以上才行。
五、施肥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是多肉植物的生长旺季,这期间消耗的养分多,最好是每个月给它追肥一次,施加稀薄的肥液,促进生长。
无孔花盆使用时底部要垫上大颗粒的陶粒或者是颗粒土,这样有利于透水透气。平时浇水要掌握好浇水量,要少量浇,盆底的土没干不要浇水,否则积水长期在盆底会造成根系腐烂。
就是过多的浇水而造成的多肉徒长,这其实是很危险的操作。我们都知道,到了夏天大部分多肉品种已进入到休眠或半休眠期,在这个时期里最好是尽量地少浇水或是不浇水,而景天科多肉就是处在半休眠期的多肉。
半休眠多肉生长缓慢但并不是不生长,如果频繁地给多肉浇水会使多肉过分地吸收水分,从而促使多肉一个劲地长个儿,株茎也会越长越细,同时叶片也会越长越稀疏。
抗体强的多肉最多就是个徒长,倘若多肉扛不住频频浇水被无法散发出去的水分闷坏了根部,那可就是落了个化水、黑腐的下场。所以说,适当的控水和适当地浇水是成正比的两个动作,花友们一定要控制好。
多肉植物的繁殖一般有播种、叶插、扦插、分组等形式。在无性繁殖中,扦插是成活率比较高的一种,但是因为扦插要破坏植株的株型,又有不能成活的可能,平时大多数多肉爱好者都舍不得通过扦插繁殖。
那么如何确保扦插的成活率呢? 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春秋季节最适宜扦插。一般在春秋季扦插成活率比较高。因为这个季节植株处于生长季,根系及植株比较活跃,生根也快,成活率也就比较高。另外这个季节空气干燥凉爽,也利于生长。
2、选择健壮的侧枝。健壮的植株活性足,容易生根;同时健壮的分枝在生根期间其枝干和相应的叶片有足够的养分供给,能保证顺利生根和生长。
3、割下的分枝伤口要适当处理和晾晒。从母株分离时造成的伤口,如果不处理直接埋入土中,容易造成真菌感染无法生根,从而发生腐烂,也就无法成活,因此要对伤口处理。有条件的裹草木灰后晾晒,没有条件的要在不污染的前提下晾晒。一般3-5天伤口就能痊愈,也可多晾晒几天。
4、土质要松软带有一定的湿度。不能太干也不能过分湿润,太潮湿容易引发腐烂,太干燥就没法生根,即使生出小小的细根也没法生长。
5、埋入土中后不要暴晒。割下待扦插的植株经过晾晒入盆后较为虚弱,不适宜进行暴晒,需要放置在通风遮阴处等待生根。
6、不大水漫灌。生根期间可适当稍给水,或是在喷面喷淋,以保证土质一定潮湿度,确保生出的根正常生长。等植株焕发生机后再正常养护,包括充足的日照和适当的浇水。
注意好以上事项,就能极大的保证扦插的成功率。一盆变两盆也就变得容易、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