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繁殖技术要点 花卉繁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7-11 05:16:43

宿根花卉繁殖栽培要点有哪些?宿根花卉繁殖栽?

宿根花卉的搭配与应用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要在充分掌握宿根花卉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制定全面的繁殖栽培计划,做到在最佳时机展示出最好的搭配效果;

第二要选择好播种(繁殖)时间,适时进行定植栽培,注重水肥管理,把握好关键时期,达到精细化栽培;

第三要根据不同种和品种间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因地制宜,体现地域特色,发展乡土品种。

花卉学,球根花卉的繁殖要点有哪些?

(2)分株法

分株繁殖多用于宿根性草本植物的繁殖,有时为实行老株更新,亦常采用分株法促进新株生长。分株繁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块根类分株繁殖:如大理花的根肥大成块,芽在根茎上多处萌发,可将块根切开(必须附有芽)另植一处,即繁殖成一新植株。

②球茎类的分球繁殖:茎缩短肥厚,成为扁球状或球状,如唐菖蒲、郁金香、小苍兰、晚香玉等。将球茎鳞茎上的自然分生小球进行分栽,培育新植株。一般很小的子球第一年不能开花,第二年才开 花。母球因生长力的衰退可逐年淘汰,根据挖球及种植的时间来定分球繁殖季节,在挖掘球根后,将太小的球分开,置于通风处,使其通过休眠以后再种。

③根茎类的分株繁殖:埋于地下向水平横卧的肥大地下根茎,如美人 蕉、竹类,在每一长茎上用利刀将带3―4芽的部分根茎切开另植。

④宿根植物分株繁殖:丛生的宿根植物在种植三四年,或盆植二三年后,因株丛过大,可在春、秋二季分株繁殖。挖出或结合翻盆,根系多处自然分开,一般分成2―3丛,每丛有2―3个主枝,再单独栽植。如萱草、鸢尾、春兰等花卉。

⑤丛生型及萌蘖类灌木的分株繁殖:将丛生型灌木花卉,在早春或深秋掘起,一般可分2―3株栽植,如腊梅、南天竹、紫丁香等。另一类是易于产生根蘖的花 木,将母体根部发生的萌蘖,带根分割另行栽植,如文竹、迎春、牡丹等。

(3)插扦法

①叶插:即用植株叶片作为插穗,一般多用于再生力旺盛的植物。可分为全叶插和部分叶片扦插。用带叶柄的叶扦插 时,极易生根。叶插发根部位有叶缘、叶脉、叶柄。非洲紫罗兰叶插于土中或泡于水中均可在叶柄处长出根来。将叶片剪为数段扦插的有虎耳兰,虎耳兰叶身较长,可切为7―8厘米长,斜插于盆中,可由叶片下部生根发芽。

②叶芽插:一枚叶片附着叶芽及少许茎的一种插法,介于叶插和枝插之间。茎可在芽上附近切断,芽下稍留长一些,这样生长势强、生根壮。一般插穗以3厘米长短为宜。橡皮树、花叶万年青、绣球 花、茶花都可采用此法繁殖。

③枝插:因取材和时间的差异,又分为硬枝扦插和嫩技扦插。 硬枝扦插:落叶后或翌春萌芽前,选择成熟健壮,组织充实,无病虫害的一二年生枝条中部,剪成10厘米长左右,3―4个节的插穗,剪口要靠近节间,上端剪成斜口,以利排水,插入土中。 软枝扦插:即当年生嫩枝插。剪取枝条长7―8厘米,下部叶剪去,留上部少数叶片,然后扦插。如菊花、一品红、天竺葵、海棠等。 半硬枝插:主要是常绿花木的生长期扦插。取当年生半成熟枝梢8厘米左右,去掉下部叶片留上部叶片两枚,插入土中1/2―2/3即可,如桂花、月季等。

④根插:用根作为插穗繁殖新苗,仅适用于根部能发生新梢的种类。一般用根插时,根愈大则再生能力愈强,可将根剪为5―10厘米长,用斜插或水平埋插,使发生不定芽和须根,如芍药要,靠近根头的部分,发芽力旺盛;垂盆草根细小,可切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撒于盆面上然后覆土。此外,腊梅、牡丹、非洲菊、雪柳、柿、核桃、圆叶海棠都可采用根插。 插后的管理:扦插后的管理主要是勿过早见强光,遮荫浇水,保持湿润。根插及硬枝插管理较为简单,勿使受冻即可。软枝、半硬枝插,宜精心管理,保持盆土湿润,以防失水影响成活。发根后逐步减少灌水,增加光照,新芽长出后施液肥一次,植株成长后方可移植。此外,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和除草松土。

(4)压条法

压条法,是将一植株枝条不脱离母体埋压土中繁殖的一种方法。多用于难以扦插生根的花卉,如腊梅、桂花、结香、米兰等。 ①单枝压条:取靠近地面的枝条,作为压条材料,使枝条埋于土中15厘米深,将埋入地下枝条部分施行割伤,或轮状剥皮,枝条顶端露出地面,以竹钩固定,覆土并压紧。连翘、罗汉松、棣棠、迎春等常用此法繁殖。此法还可在一个母株周围压条数枝,增加繁殖株数。

②堆土压条:此法多用于丛生性花 木,可在头年将地上部剪短,促进侧枝萌发;第二年,将各侧枝的基部刻伤堆土,生根后,分别移栽。凡丛生花木,如绣线菊、迎春、金钟等均可用此法繁殖。

③波状压条:将枝条弯曲于地面,将枝条割伤数处,将割伤处埋入土中,生根后,切开移植,即成新个体。此法用于枝条长而易弯的种类。

④高空压条法:此法通常是用于株形直立、枝条硬而不易弯曲,又不易发生根蘖的种类。选取当年生成熟健壮枝条,施行环状剥皮或刻伤,用塑料薄膜套包环剥处,用绳扎紧,内填湿度适宜的苔藓和 土,等到新根生长后剪下,将薄膜解除,栽植成新个体。 压条不脱离母体,均靠母体营养,要注意埋土压紧。切离母体时间视品种而 异,月季当年可切离,桂花越年切离。栽植时尽量带土,以保护新根,有利成活。

(5)嫁接法

嫁接是用一植株的一部分,嫁接于其他植株上繁殖新株的方法。用于嫁接的枝条称接穗,所用的芽称接芽,被嫁接的植株称为砧木,接活后的苗为嫁接苗。在接穗和砧木之间发生愈合组织,当接穗萌发新枝叶时,即表明接活,剪去砧木萌枝,就形成了新个体。 休眠期嫁接一般在3月上中旬,有些萌动较早的种类在2月中下旬。秋季嫁接在10月上旬至12月初。 生长期嫁接主要是进行芽接,7―8月为最适期,桃花、月季多在此期间嫁接。砧木要选择和接穗亲缘近的同种或同属植物,且适应性强,生长健壮的植株;接穗要选生长饱满的中部枝条。 嫁接的主要原则是切口必须平直光 滑,不能毛糙、内凹,嫁接绑扎的材料,现在多用塑料薄膜剪成长条。操作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①切接:将选定砧木平截去上部,在其一侧纵向切下2厘米左右,稍带木质 部,露出形成层,接穗枝条一端斜削成2厘米长,插入砧木,对准形成层,绑扎牢即可。

②靠接:将接穗和砧木两个植株,置于一处,将粗细相当的两根枝条的靠拢部分,都削去3―5厘米长,深达木质部,然后相靠,对准形成层,使削面密切接合并扎紧。

③芽接:多用丁字形芽接,即将枝条中部饱满的侧芽,剪去叶片,留下叶柄,连同枝条皮层削成芽片长约2厘米,稍带木质部,然后将砧木皮切成一丁字形,并用芽接刀将薄片的皮层挑开,将芽片插 入,用塑料薄膜带扎紧,将芽及叶柄露出。

龙血树扦插繁殖技术要点?

  压条繁殖   龙血树的茎干大多直立生长,发枝少。

植株生长数年后,基部叶片脱落,自然失去观赏价值。

根据这种情况,莳养者可在5至7月的高温湿润季节,进行高压繁殖。

方法是:在植株茎干的适当部位,进行环状切割,环口宽为1.8-2.2厘米,深至木质部,并用小刀剥去环口皮层,用干净湿布擦去切口外溢的液汁用5000-1000ppm的萘乙酸水溶液涂抹切口上端皮层,再用白色塑料薄膜扎于切口下端,理顺做成漏斗状,装上用苔藓和山泥土混合配制的生根茎质,环包刀口,灌一次透水,扎紧江膜上端,再把植株置于室外莳养,加强肥水管理。

龙血树高压后,要随时检查基质是否干燥,要随时补充水分。

一般经过30至40天的培育,环切部位便有新根出现,9至10月便可切离母体另行栽培成为一棵独立生长的植株。

  扦插繁殖   时间在5至6月,正是龙血树的旺盛生长期,扦插后极易成活。

扦插以前,可挑选观赏价值较高的母株,取其生长两年以上的健壮枝条,每段长约10-20厘米,有叶无叶均可。

龙血树扦插,苗床可用小号的土陶花盆,基质可用蛭石、珍珠岩或者经过高温消毒的素砂土,上盆后进行扦插。

每盆一株,插好后浇一次透水,把苗床置于花搭光处,精心养护。

以后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保持基质湿润。

龙血树伤口愈合快、生根早,发芽迅速,一般15至20天,切口在创伤激素的作用下,便产生愈伤组织,25至35天,插穗在内源激素的作用下,很快就能出现根的原始体,35天至40天就能萌发新根,两个月以后,便可用培养土翻盆移栽。

来源:植物网

蚯蚓繁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5/5 分步阅读

牛粪50%,猪粪35%,稻草或垃圾15%;猪粪50%,垃圾35%,稻草或野草15%。……。粪料堆成0.6~1米高度,用农膜盖严发酵20天左右,发酵完成后在粪料中添加营养促食液(100公斤生水、2公斤尿素、3克糖精、4毫升菠萝香精、40毫升醋精混合即可),摊开透气两天后即可使用

2/5

把发酵调 制好的粪料在地上(室内室外均可,室外需要在粪堆上加盖10厘米厚的草料)堆放成宽35厘米、高20厘米、长无限(不在使用木箱了,因为木箱成本太高,容易烂,此法与木箱养殖差别不大)每星期浇一次水,20天时,蚯蚓种在产下大量的蚓茧,此时要马上把种蚯蚓分离出来

3/5

每天产新鲜猪粪 20吨。蚯蚓可以把猪粪吃得一干二净,这种蚯蚓的粪便是价值很高的绿色肥料。23亩地养起蚯蚓,走上变“废”为“肥”之路。

4/5

蚯蚓茧的处理

  把5平方米以上的蚓茧进行混拌,然后堆成厚20厘米、宽35厘米、长无限的堆行状,在堆上再盖上一层15厘米厚的新粪料,20天左右蚓茧完全孵化。此时孵化堆中的密度很大,把一条孵化堆分成3条,再在每条上加上3倍数量的新粪料,每星期淋一次水,40天蚯蚓全部长大即可收获。

  养殖基地内,一垄垄的“蚯蚓工作车间”上,盖着一个个草包,保证蚯蚓冬暖夏凉。掀开草包,剥开泥土,就能看见一条条蚯蚓在不停地“劳作”。虽然才养了2个月,已经能看到米粒大的黄色蚯蚓卵。过段时间,蚯蚓卵就会成为一条条小蚯蚓。

5/5

蚯蚓种的处理

  把从种蚯蚓堆中分离出来的种蚯蚓高密度地混养在一起3天,3天后再把种蚯蚓重新搭配放入不同的粪堆中中加入新粪料,让他们又再次繁殖。20天后又分离,循环以上过程。

  造纸污泥和废弃菌棒,试验获得成功。公司造纸产生的污泥处理费时费力,十分不便。养上蚯蚓,就吃造纸企业的造纸污泥和食用菌种植户的废弃菌棒。

花卉嫁接的方法及技术要点?

1、嫁接季节的选择

嫁接季节因接穗而异。枝接多在春季进行,以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时为佳期;芽接在整个花木生长季节均可进行,以砧术皮层易剥离时为适期。

2、砧木和穗条的选择与处理

(1)选亲和力强的树种作砧木

砧木与穗条的亲和力强,是嫁接成活的前提。亲和力不强,砧木和接穗之间产生愈台组织的能力差,新的输导组织难以形成,水分和营养等物质运送不到位,嫁接便失败。因此,在生产中一般选择本砧嫁接。也可选择亲和力较强的其他树种作砧木,如选黑松做五针松的砧木,选桃、李做梅花的砧木,选枳做金橘的砧木,选水蜡、女贞做桂花的砧木等。如无其他要求,砧木一般以选中幼龄的好。因为这时期砧木生命力和生长势强,易形成愈合组织。如要快速制作老桩盆景,则只能选择老桩做砧木。

(2)穗条的选择与处理

最好在生长旺盛期于无病虫害的中幼龄母树上选择健壮、生长势强的枝条作穗条。进行芽接的,多取用当年生枝的新生芽。随采随接。也可在休眠期采集一年生枝的芽进行芽接,但采用这种带木质的芽进行嫁接。必须要在湿润低温条件下保鲜。进行枝接的,则取用完全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接穗,随采随接。

到外地采穗条的,要切实摘好穗条的保鲜保湿工作。可采用蜡封穗条基部、湿砂掩埋、喷雾、地窖贮存等方法处理。

3、严格按嫁接要求撮作

在嫁接过程中要做到“快、平、准、紧”。“快”就是嫁接刀要锋刺,嫁接动作要快捷,尽量缩短接穗削面和砧木接口的晾晒时间;“平”就是接穗削面和砧木接口要平整,没有凹凸处,以便二者紧密结合;“准”就是在插入接穗时要将接穗和砧木之间的形成层对准;“紧”就是对砧、穗二者的包扎要严紧,不得有松动。

4、创造条件,促进成活

嫁接天气以无风的晴天为最好。对有伤流的树种(如李、桃)要在伤流少的时期嫁接,或采取在砧木基部切割木质部放水的办法进行处理;对分泌脂类的树种(如黑松)要避开树脂分泌旺盛期,在树脂分泌缓慢期进行嫁接,削穗时要用酒精擦去刀具上的松脂,并用40度的温水浸泡一下接穗基部,以免分泌的树脂包裹削口,使形成层难以对接;对温度、湿度要求高的树种。要在温室内嫁接。

5、接后精细管理

(1)保护好接口

可采用套塑料袋、遮阳、擦蜡、堆土封埋、用塑料条缠缚等办法处理,防止接口和接穗失水影响愈合成活;同时,要严防接口进水。

(2)及时剪砧

在早春芽接的,在嫁接时或在接芽成活时剪砧,以刺激接芽萌发;在夏秋芽接的,翌春剪砧,有利于越冬;属枝接的,如采用劈接、切接、插皮接,则在嫁接时断砧;如采用切腹接、插皮膜接的,可暂不剪砧,待嫁接成括后再剪砧。

(3)松绑

嫁接成活一段时间后。要松解捆扎的塑科带,以免阻碍接穗生长;但要松而不弃,以防止刮风或人、畜碰撞脱落。至接穗芽与砧木完全愈合后才能解除捆扎物。

(4)除萌

嫁接成活后,将砧木上的萌芽全部摘除,以促进新梢生长。

(5)补接

嫁接未成功的,要及时补接。

嫁接时不少果农对砧木及嫁接后的苗木管理缺乏重视,不论采取那种嫁接方法只要一嫁接就高枕无忧,把嫁接前、后一系列的管理技术抛之脑后,这就严重影响了嫁接苗的成活率与正常发育。

蓝果忍冬扦插繁殖技术要点?

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剪条与保存:在冬季或春季芽苞萌动前,选取蓝靛果忍冬株丛中一年生无抽干、芽苞丰满的枝条,剪取后枝条底端对齐、打捆,将枝条底端用湿毛巾裹覆或套袋,埋于阴凉处土下或雪下或放于地窖保存待用;

步骤2、插床制作:在春季化冻可耕作时,在大棚内土地散施基肥后,整体翻地25~35cm,在大棚中间纵向铺设主道,主道两侧横向建插床,插床为凹形插床,插床四周用砖砌成,插床内用新珍珠岩或新珍珠岩与蛭石的混合物填平,浇水沉实,然后打孔;

步骤3、枝条剪穗:将步骤1冷藏的枝条取出,迅速将底端浸入水中,用锋利的剪刀进行剪穗,插穗长度6~7cm,插穗下端切口为45°斜剪,插穗上端距芽苞1cm处平剪,根据枝条的节间长短留取1节或2节,把剪好的插穗迅速全部浸于清水中待用;

步骤4、扦插过程:扦插前将步骤3的插穗从清水中捞出,用800倍50%多菌灵溶液浸泡5分钟,接下来将插穗下端蘸入1500~2000mg/L的复合生根粉溶液中1~2s或浸入100~500mg/L的复合生根粉溶液中30~100min,取出后插于步骤2打好孔的插床内,立即浇一次透水;

步骤5、插后管理:扦插后每天浇水2~3次,保持扦插层湿润即可,防止浇水过多,扦插后每隔15天喷500倍的50%多菌灵溶液,扦插后第30~45天开始,每隔15天喷施复合叶面肥,8月末喷施磷酸二氢钾一次;

步骤6、起苗移栽:10月中下旬对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起苗,进行田间栽培。

本发明所述的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繁殖方法,步骤2中基肥为二胺,施肥量为20~25公斤/亩。

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繁殖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棚内主道宽60~100cm,插床长4.5~4.7m、宽1~1.2m、深6~7cm,所述的两插床间过道宽度24cm,所述的浇水沉实后新珍珠岩或新珍珠岩与蛭石的混合物的厚度为5~6cm。

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繁殖方法,步骤2中新珍珠岩与蛭石的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1~5:1。

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繁殖方法,步骤2中插床的孔距为4~5cm。

本发明所述的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繁殖方法,步骤4中的复合生根粉溶液中主要由ABT、GGR、C13、纯净水制成,其中ABT、GGR、C13的重量比为1:1:1~3:2:1。

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繁殖方法,步骤4中的扦插深度为3~4cm。

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繁殖方法,步骤5中50%多菌灵溶液喷洒次数为2次。

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繁殖方法,步骤5中复合叶面肥为硝酸钙17~25份、硫酸镁17~25份、硝酸钠15~18份、磷酸氢二钾15~25份、磷酸二氢铵25~30份、柠檬酸铁0.5~1.5份、纯净水80000~100000份。

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繁殖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蓝靛果忍冬嫩枝扦插插穗剪取难,夏季插床和空气的温度、湿度不易控制,苗木当年的生长量小,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繁殖方法,可春季低温操作,不易感染,管理简单,幼苗成活率极高,当年苗即可相当于嫩枝扦插二年苗大小。

无性繁殖蔬菜的技术要点?

1 匍匐茎繁殖法

草莓的匍匐茎繁殖法又叫匍匐茎分株法, 是生产上最常用的育苗方法。 即利用匍匐茎形成的秧苗与母株分离后的匍匐茎苗进行繁殖的方法。 该法繁殖能保持原有品种的特性和果实品质 , 繁殖容易 , 繁殖系数高。 草莓一般 1 年内可产生匍匐茎苗 75 万 ~150 万株 /hm 2 。 匍匐茎是草莓的一种特殊的地上茎,是草莓在营养生长阶段, 由新茎的腋芽发出向水平方向伸长的新茎,其特点是茎细、节间长。 从母株上发生的匍匐茎,一般在偶数节部位向上发生正常叶,向下形成不定根, 接触泥土后生根长成一株匍匐茎子苗, 新匍匐茎腋芽当年还能抽生匍匐茎和新的子苗,如此不断反复生长。 在生产中,可利用产生的大量匍匐茎子苗进行无性繁殖,此法繁殖方法简单、管理方便,具有繁殖系数高、秧苗质量好、不易感染土传病害等特点,是草莓生产中常用的繁殖方法,每亩可生产优质壮苗 3 万 ~4 万株。

1.1苗圃地的整理

1.1.1苗圃地的选择

选择地面平整、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苗圃地,沼泽地、盐碱地、石灰土、沙土、黏土均不适宜繁殖草莓。 前茬作物未种过烟草、茄子、马铃薯或番茄,以免发生再植病害或共生病害,一般前茬作物是小麦、瓜类、豆类、菜园地为宜,且该地块 2~3 年未种植草莓,避免重茬连作。

1.1.2整地做垄

整地时,先将土壤进行深翻熟化,以利于保墒和根系生长。 进行土壤消毒,铲除病菌和虫卵, 清除地里枯枝、 落叶、 杂草、 石块。 每亩施1 500~2 000 kg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 20 kg 过磷酸钙,施基肥要全园撒施,然后耕翻土壤,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草莓喜湿怕涝,为排灌方便、通风透光,宜采用起垄栽植。 在整好的地块中,按垄畦面宽 70~80 cm 、垄畦底宽 90~100 cm 、垄高 15 cm 进行做畦起垄,垄间距为 20 cm ,长度视地块而定,方向为南北方向。 做好畦垄后,适当镇压,使地块沉实平整,以免栽后浇水引起秧苗下沉而影响成活率。

1.2定植母株

1.2.1母株选择

选择品种纯正、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优质苗木作为母株。 优质壮苗的标准是: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茎粗( 1 cm 以上),叶柄粗短,具有 7~8 片发育正常的复叶,叶大,叶肉厚,叶片浓绿,花芽饱满 , 花数多 , 开花整齐,根群大,新根多,须根发达健壮,植株鲜重30g/株以上。

1.2.2定植时间

在莱芜地区一般于 9 月中下旬定植母株。 定植时,在畦垄中间进行单行栽植,尽可能带大土块移栽,株距为 40~60 cm 。栽植前要去除母株老叶和部分黑色老根,以减少水分蒸腾,促进新根发生。 最好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栽植,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遮荫措施。

1.2.3栽植方法

草莓新茎呈弓形, 栽植时将新茎的弓背朝预定的同一方向栽植,便于后期的管理。 栽植深度使苗心基部与土表平齐,即“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使根系在栽植穴内充分舒展。 若栽植过深埋住苗心,易引起苗心腐烂;过浅则新茎外露,秧苗因吸水困难易干枯死亡,因此栽植灌水后要及时检查,对倒伏、露根或淤心苗及时进行调整。

1.3定植后的管理

1.3.1水分管理

栽植后立即灌定根水,小水浇透,以后 3~5 d 每天一次, 保持地面湿润, 但防止过湿造成通气不良而影响秧苗的成活。 秧苗成活后可适当炼苗、 蹲苗, 适时浇水, 促进秧苗生长。 在匍匐茎大量发生期, 要保持垄面疏松湿润, 以利于子苗扎根生长。 雨季要及时排涝, 保证沟渠畅通。 后期适当控水, 控制苗高, 促进子苗根系生长和花芽分化,培育壮苗。

1.3.2越冬防寒

草莓根系能耐 -8℃ 的地温和短时间内 -10℃ 的气温, 在莱芜地区易发生冻害。 为防寒保墒,在土壤即将进入结冻期前,灌一次封冻水,灌水后一周左右用作物秸秆、软草、树叶等进行地面覆盖, 在莱芜地区覆盖厚度一般 5~6 cm 。 覆盖要做到细致、 压实、 不透风。 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分两次撤除防寒物, 第一次在平均气温高于 0℃ 进行, 第二次在地上部未萌发生长前进行, 促使地温提高、植株早萌发。

1.3.3合理施肥

在翌年春天发芽前和植株旺盛生长初期,分两次追施速效氮肥,一般可撒施 CO ( NH 2 ) 2 ,每次每亩可施用 7.5~10.0 kg ,促进母株生长,提升营养水平; 当匍匐茎大量发生期每亩追施复合肥 10 kg ,促进子苗生长;匍匐茎发生后期停止氮肥的施用,防止子苗徒长,可叶面喷施磷、钾肥,促进子苗健壮和花芽分化。

1.3.4中耕除草

在匍匐茎大量发生前要及时进行中耕划锄,保持畦面疏松无杂草,深度为 2~3 cm ,注意不要损伤根系,以提高地温,保持墒情,促进秧苗及早进入旺盛生长期。 在匍匐茎子苗生长阶段,中耕除草要结合植株调整进行,注意不要损伤、拖拽子苗而影响生长。

1.3.5植株管理

定植后待大部分秧苗缓苗后,及时检查,发现弱株、死株、病株、缺苗,及时进行补植。在匍匐茎发生前及时摘除老叶、 病叶以减少营养消耗,当母株秧苗吐序现蕾时,及早摘除全部花序,促进母株及早抽生大量匍匐茎。 当母株幼苗展开 3~4 片新叶时,喷 10 mg/kg 的赤霉素两次,间隔时间为7~10 d ,可有效促进匍匐茎的发生,提高匍匐茎苗的产量。

1.3.6人工压蔓

大约在 5 月中旬, 匍匐茎大量发生。 当匍匐茎抽生 30~40 cm 后,及时将其理顺,引至空旷、光照良好的地方,勿重叠、交叉、缠绕。 将各条匍匐茎采用放射状布置,使其在地面均匀分布,保证子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在匍匐茎子苗展开第 2 片叶时及时进行压蔓, 将新抽生的子苗近前的匍匐茎用土压牢,使茎叶丛基部与疏松的土壤充分接触,注意不能压断,促使及早发根。 当每个母株有 30~40 株匍匐茎子苗且达到繁殖系数时,对匍匐茎进行摘心,多余的匍匐茎和过晚抽生的匍匐茎因其生长弱,不易培养成壮苗,应及早摘除,以减少母株养分消耗,保证子苗健壮生长。

1.4病虫害防治

整地前,进行土壤消毒,铲除病菌和虫卵;定植后至生长初期,重点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的危害,可选用辛硫磷乳油灌根或喷施进行防治;生长期喷阿维菌素或吡虫啉防治蚜虫。 病害主要有灰霉病、根腐病、立枯病等,栽植前用乙铝·锰锌浸苗,及时摘除老叶、枯叶、病叶,清理杂草,减少病菌的滋生繁衍,药剂可选用波尔多液、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进行喷雾防治。

1.5苗木出圃

一般在立秋前后栽植草莓时, 匍匐茎苗移栽前10 d ,将匍匐茎形成的子苗与母株分离,即可出圃。若土壤干旱,应在起苗前 2~3 d 适量灌水,起苗时用手拿住苗茎基部,不要捏住子苗心部,轻拿轻放,随起随栽,去除老叶、病叶,保留 4~5 片新叶,尽量多带泥土和根系,剔除弱苗和病虫害危害苗木。

2 老株分株繁殖法

又称分墩繁殖。 这种繁殖方法适用于需要更新换地的草莓苗圃或者不易发生匍匐茎的草莓品种,利用母株上产生的新茎分枝进行繁殖。 草莓新茎在生长期内,除了抽生大量的匍匐茎外,还能发生数个新茎分枝, 其基部能发生不定根。 在草莓果实采收后, 加强对植株的管理, 7~8 月份当老株地上部长出3~5 片复叶,地下部有较多须根时,及时将老株挖出,剪除新茎基部已衰老的根状茎和黑色的不定根,然后将每一个带有新根的新茎分开, 成为若干株新茎苗。 将分离出的新茎苗进行定植,及时浇水,成活后加强管理,保进秧苗生长。 该方法不需要设立专门的苗圃地、 不需要进行摘除多余的匍匐茎和人工压蔓等工作。 但该方法繁殖系数低,多带有分离伤口,易感染土传病害,培育新茎时间较长,一般 3 年生母株每株只能繁殖 10 株左右的优质新茎苗。

3 茎尖组织培养法

又称离体繁殖法。由于草莓茎上容易产生不定根, 在无菌条件下将茎尖剥离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诱导出幼芽,然后通过腋芽的增殖迅速扩大繁殖,幼株经炼苗驯化培育后,移植到大田进行生产。 该方法繁殖的秧苗无病毒、生长健壮、叶片浓绿、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同时该方法不占用土地、 不受季节和环境的影响, 可进行工厂化生产,加速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适用于草莓的大量生产。 但该方法投入较大,对生产设施、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工艺复杂、 操作严格, 不适合一般种植户对草莓进行繁殖。 一般适用于挽救严重感染病毒的草莓品种、 短期内加速繁殖草莓优良品种以供商品化生产或结合辐射诱变进行草莓品种的改良和选育。 实践证明, 草莓脱毒苗直接进棚后畸形果出现的比例比较大, 但是经过脱毒苗作母苗培育出的第二代或者第三代草莓苗的性状表现都比较优异, 因此建议生产上使用第二代或者第三代草莓苗移栽。

花面狸配种繁殖应掌握哪些技术要点?

人工饲养花面狸,公母配比以1: 4为宜。2-4月发情交 配,发情期3-5天。此期雌狸活动性大增,排尿次数增多,阴户肿胀,阴道流出白色积液,主动寻找雄狸,雄狸亦很活跃,交 配时雌雄狸先互相抵脸面,然后雄狸伏于雌狸背上咬住雌狸颈部,雌狸卧伏于地,尾弯向一侧,便于雄狸交配。交配中,雌狸 还发出唧唧的叫声,每次交配约2分钟,每天交配可达10多次。 交配成功后,将雌雄狸分居。妊娠期约60天,5-6月产仔,每 窝产3-5仔。幼仔出生后9-10天睁开眼睛,15-20天幼狸面部花纹开始变得清晰,毛色变深,哺乳期80-90天。此时,幼 狸体形大小与成年狸相似,1岁后性成熟,即可进行配种。

哪里可以学习盆栽花卉繁殖技术?

在苗圃、农业学校可以学习。特殊的,有专门的培训班,还可以去浴花谷这个网站看一看里面有很多花卉种植技巧。

宿根花卉养护要点?

1.休眠期 宿根花卉在寒冷或干热的环境条件下地上部分的茎枝、叶片枯死,地下根系或茎进入休眠状态,这一阶段的养护管理主要是清理地面枯枝败叶,保护好地表芽或根茎处芽,在根系完全进入休眠后浇透防冻水,根颈处培土防寒,重要花卉要进行圈围防护,防止踩踏碾压。

2.营养生长期 天气转暖后或开花后的阶段是宿根花卉的营养生长期,这一阶段要保证充足肥水供给,疏松土壤,增强透气性,剪除过密枝叶,增加透光。营养生长包括地上和地下两个方向,往往是交替进行的,要地上地下兼顾,肥料使用以土壤施肥为主,但也可以采用叶面施肥促进叶面吸收。

3.花芽分化期 营养生长后期与花芽分化期是交叉的,要根据不同花卉的开花习性确定花芽分化阶段。这一阶段要保证磷、钾肥的供应,前提是营养生长充分,才能提高花芽分化质量。要防止过多氮肥、过多灌水,要适度干旱,增加光照,促进营养积累向生殖器官输送。

4.开花期 宿根花卉的开花期比较固定,反映自然节律,原产地花卉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强,新引进的花卉要根据原产地的特点提供适宜的养护措施。一般原则是花期不进行大肥大水,不进行松土修剪措施,结合除草适度修剪残花败叶,保持水分平衡,延长花期。

5.栽植期 春秋两季是宿根花卉的栽植期,春季新栽花卉要保持根系水分充足,及时去除过多花枝,大部分种类要防止开花,促进根系发展为主,定期松土除草,增加光照,促进营养生长。秋季新栽的种类要保持根部疏松透气,肥水适应,提高地温,促进养分积累。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