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紫白色花卉叫什么?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4-06-12 07:52:35
你描述的应该是七鸢尾花。
鸢尾花通常是指鸢尾类(Irisspp)植物,是对一族草本开花植物的统称。这种花由6个花瓣状的叶片构成的包膜,3个或6个雄蕊和由花蒂包着的子房组成。鸢尾科,鸢尾属,别称:紫蝴蝶、蓝蝴蝶、乌鸢、扁竹花,鸢尾(学名:IristectorumMaxim),属天门冬目,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直径约1cm,斜伸;叶长15~50cm,宽1.5~3.5cm,花蓝紫色,直径约10cm;蒴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5~6cm,直径2~2.5cm。可能是施肥太少导致的。此时要提高给它施肥的盆频率,多为它施加一些磷钾肥,来为它提供养分。还可能是光照太少导致的。此时要把它改放到一个散射光充足的地方,让它接受阳光照射,合成养分。但注意不要将它放于强光下曝晒,以免它被晒伤。
白兰花。
花白色,极香;花被片10片,披针形,长3-4厘米,宽3-5毫米;雄蕊的药隔伸出长尖头;雌蕊群被微柔毛,雌蕊群柄长约4毫米,心皮多数,通常部分不发育,成熟时随着花托的延伸,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熟时鲜红色。花期4-9月,夏季盛开。
人们常把这种白色的花儿挂在衣服上,起到类似香水的作用。
应该是葱莲吧。葱莲也叫葱兰,是_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花期比较长,从6月开花一直到9月,花朵是白色的,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十分清雅。葱莲喜欢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在阳光下花会开得很好,对土壤要求也不高,十分好养。在公园和道路旁都有种植,开花也非常漂亮。
四角蛤蜊
白蛤学名为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Reeue),是我国沿海常见的底栖经济贝类,肉细味美、营养丰富。
白蛤是常见的一种双壳动物,学名方形马珂蛤,别称四角蛤蜊、白蚬子、泥蚬子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马珂蛤科软体动物,我国沿海地区均有分布,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
开紫白色花叫鸳鸯茉莉
鸳鸯茉莉的花朵一开始绽放的时候是呈现紫色的,里面还会透着一点蓝色。紧接着跟随花期的推移,这朵花会逐渐变色。
先是变为优雅的紫色,紧接着变成香芋色,然后再逐渐褪色为浅紫色,直至最后褪成白色。因为每朵花开放的时间都不一样,先开花的颜色已经褪色成白色,但是后开的花还保持着蓝紫色,因此整体看起来就好像有两种不同颜色的花一样,看起来特别的神奇。
茉莉花 茉莉花属于攀援灌木,小枝呈圆柱形,叶片为圆形或者椭圆形,花序一般顶生,呈聚伞状,花朵颜色净白,通常在春季5月份开放,而且茉莉花的香味清新淡雅
茉莉花、白百合花、白玫瑰、白兰、栀子花、茉莉花、白牡丹、白梅花、水仙花、白玉兰……
白玉兰是毛茛目、木兰科植物——白兰(Michelia × alba DC.)和玉兰(Yulania denudata (Desrousseaux) D. L. Fu)的俗称。白兰是常绿乔木,高达17米,枝广展,呈阔伞形树冠;胸径可达50厘米。花白色,极香。花期4-9月,夏季盛开,通常不结实。玉兰是落叶乔木,高达25米,胸径1米,枝广展形成宽阔的树冠。花蕾卵圆形,花先叶开放,直立,芳香,直径10-16厘米;花梗显著膨大,密被淡黄色长绢毛;花被片9片。花期2-3月(亦常于7-9月再开一次花),果期8-9月。
白玉兰广植于东南亚。中国福建、广东、江西、广西、浙江、湖南、云南、贵州等省区广泛栽培,白玉兰性喜光、喜湿润,怕涝,较耐阴,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带微酸性的砂质土壤。
白玉兰树种不仅生长迅速,而且树姿优美、花香色艳,花蕾可入药,木材材质上等。由于白玉兰与木兰科诸多树种有广泛的亲和力,应用白玉兰作为载体可以培育和改良多种木兰树种的优良性状,提高园林观赏价值。
白花羊蹄甲
白花羊蹄甲 :为紫荆的变种,花为白色。 巨紫荆:植株呈乔木状,高可达15米以上,胸径则达40厘米;叶片硕大,绿色,较厚,呈革质;花色紫红,花朵稍大,花期3至4月。原产中国的南方地区,耐寒性较差,而且开花较晚。 加拿大红叶紫荆:株高4至5米,枝干黑灰色,有浅色的皮孔。新叶紫红色,老叶夏季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叶面为铜褐色,若光照不足则转为绿褐色,到秋季叶色则为红色,叶背为淡粉色。花先于叶开放,4至10朵簇生成短的总状花序,老干、新枝、短枝均可着花,花冠蝶形,玫瑰红色,花期4月。荚果条形,扁平,8至9月成熟后呈红褐色,内有近圆形的种子,但花后结果率不高。 与普通紫荆相比,加拿大红叶紫荆除了叶色
没有黑色的彼岸花,那些都是photoshop做出来的,彼岸花都是白色和红色的,白色的是曼陀罗华,红色是曼珠沙华。白色的彼岸花又称曼陀罗华(mandarava),红色的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manjusaka)。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区,相关记载最早见于宋代,被称作“无义草”、“龙爪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近球形,外有紫褐色薄膜;叶基生,狭条形,深绿色,背部有粉绿色带。夏秋之交,花茎破土而出,伞形花序顶生,有花5至7朵,红艳奇特,(也有白色)花瓣反卷如龙爪。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石蒜有被称为“无情无义”的花。 【生长习性】野生品种生长于阴森潮湿地,其着生地为红壤,因此耐寒性强,喜阴,能忍受的高温极限为日平均温度24℃;喜湿润,也耐干旱,习惯于偏酸性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最好。有夏季休眠习性。 【栽培】一般在开花后分球栽培为宜,栽培时施以足够基肥,以土盖没球茎,浇透水即可。石蒜的黑色花球极易养活,保持湿润一年都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