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成语及典故大全 花卉成语及典故大全图片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6-12 16:46:14
邢台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漫长的历史长河,留下了很多名人古迹,也留下了很多成语典故。我先举两个例子吧。
1.鹿死谁手 [释义]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出处]《晋书·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石勒建后赵国都于襄国(今邢台)。
2.推心置腹
【释义】
推出自己的赤心,放置在别人的腹中表示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比喻真诚待人。
【出处】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此外,下面这些成语都与邢台有关哟。你看看自己知道多少吧!
1.【破釜沉舟】 2.【作壁上观】 3.【以一当十】4.【代人捉刀】
5.【阳春有脚】 6.【生吞活剥】 7.【鹿死谁手】8.【饱以老拳】
9.【雨过天青】 10.【舌灿莲花】11.【顽石点头】12.【民脂民膏】
13.【铁石心肠】 14.【珠圆玉润】 15.【淡扫蛾眉】1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17.【傅粉何郎】 18.【秽言污语】 19.【锻炼周纳】20.【大儒纵盗】
21.【酒池肉林】 22.【长夜之饮】 23.【禁中颇牧】24.【冯唐白首】
25.【漆身吞炭】 26.【士死知己】 27.【堕甑不顾】28.【雕虫小技】
29.【出将入相】 30.【万古留芳】 31.【身无可击】32.【死有余辜】
33.【拨烦之才】 34.【家常便饭】 35.【秽言污语】36.【安邦定国】
37.【壶中天地】 38.【雀儿肠肚】39.【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40.【谦虚谨慎】
1,坚贞不屈(坚贞不屈)【成语故事】明朝末年,清豫亲王多铎率军攻打扬州,派明朝降将李遇春去扬州劝降史可法,被史可法痛骂而回。豫亲王多次用书信劝降,也被史可法回书痛骂。清兵攻陷扬州,史可法自杀未遂,被清兵俘虏,他坚贞不屈,慷慨就义
2,盲人摸象
【成语故事】古代佛经里讲到有几个盲人去摸大象,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棍子,一个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像扇子,一个摸到大象的尾巴说像绳子。因为他们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而没有看到大象的整体形象
《中华成语典故大全》这套成语典故的历史文化知识十分丰富,6册书的成语来源于民间的传说、神话、史实、古代辞赋、诗词、文化典籍。
读者可以品味成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语言特色;思考成语深刻的寓意,从而感悟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
例如:
一代楷模
【成语释义】指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楷模:榜样。
【典故出处】《旧唐书 .李靖传》.
【成语故事】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起兵打天下时,他手下的大将李靖率兵南征北战,建立了卓越功勋。
这一年,东突厥率领大军侵犯唐朝边境,李靖仅率领晓骑三千平定了叛军。唐太宗对他更加信任。此后,李靖又为朝延立下不少战功,官升至尚书右仆射。
李靖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在朝廷任官多年,功劳不小,受到的封赏也不少,应该急流勇退,早点解甲归田,免生后患。所以,趁唐太宗派他去访察民俗的机会,说自己的脚有毛病,奏请退休归家。唐太宗见他的奏书写得十分恳切,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派中书侍郎牟岑少去传他的旨意说:“我看自古以来,身居富贵面能知足的人非常少,不论是愚人还是智者,都莫能自知,有些人没有什么才能,却硬是要占据官职;就是有了病.也勉强留着不肯辞官。李靖能识大体,实在可嘉。我如今批准你的请求,不仅是成全你的志向,还想把你作为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李靖退休时,唐太宗对他特别优待。
1、揠苗助长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
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可以学宋国农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顺序,如果一心只想早点完成就破坏它的次序,到头来不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无成。
2、牝鸡司晨
殷商时期,暴君纣王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过着奢华荒淫无耻的生活,纣王对忠臣们的话毫不理会,只听信他的爱妃妲己的话。商朝的忠臣比干因为向纣王进忠言却被纣王杀了,还被开胸挖心,说要看比干长的什么心眼,纣王的行为引起了群臣百姓的强烈反抗。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带兵讨伐纣王,周武王的部队在距离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就跟纣王的部队开战了,周武王在牧野誓师时说道:过去说雌鸡没有晨鸣之道,雌鸡代替雄鸡打鸣则家尽,妇人夺取丈夫的政权则国家要亡,纣王一味的听信妲己的谗言胡乱施政,是纣王亡国的根本。
3、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4、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创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干的大臣死后,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呼,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存心部署演出蜀地的歌舞。刘禅侍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十分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5、图穷匕见
战国末期,秦国很强大,在消灭了赵国後,打到北部的燕国,燕国岌岌可危。燕国的太子丹请荆轲去刺杀秦王,并派勇士秦舞阳作荆轲的助手,让荆轲带着秦王的仇人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作礼物,将一把毒药熬过的匕首藏在地图里。
荆轲和秦舞阳二人到了秦国,买通了秦王左右为他们引见,秦王很高兴,就在咸阳宫接见他们。在登上宫殿的台阶时,秦舞阳紧张得发抖,荆轲就把他留在外面。
秦王看过仇人樊於期的人头後,又要看地图。荆轲捧着地图来到秦王面前,献上去。秦王慢慢展开地图来仔细看,当地图展到尽头时,藏在里边的匕首露了出来。
荆轲迅速一手抓住秦王的衣袖,一手抓起匕首刺向秦王。秦王扯断了衣袖,转身逃走,荆轲就在後边紧追。这时,秦王的卫士们赶来了,荆轲受了伤,就把手中的匕首投向秦王,但没有击中。最後荆轲被卫士们杀死了。
蔷薇花
据《贾氏说林》记载:汉武帝与其爱妃丽鹃在园中赏花,正值蔷薇花欲放,其神态似含微笑。汉武帝赞叹说:“此花绝胜佳人笑也。”丽鹃戏问道:“笑可以买吗?”武帝回答说:“可以。”于是丽鹃就取出黄金百两,作为买笑钱,让武帝尽一日之欢。因此,蔷薇得了一个“买笑花”的别名。
梅花妆
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非常喜爱梅花。一年正月里,白雪飘飞,恰值梅花盛开,于是在园中踏梅赏雪,走累了,在檐下小憩,有朵梅花悄然飘落,正好落在公主的前额上,留下几瓣淡红的痕迹,衬得公主更加 美艳照人。宫女见了,纷纷效仿,称之“梅花妆”,竟风行一时。
梅妻鹤子
宋代诗人林逋,字和靖,生性高洁,看不惯红尘喧嚣,在西湖孤山筑屋隐居。他终身不仕不娶,在孤山植 梅养鹤。林逋爱梅咏梅,至今孤山上仍有“梅亭”,就是为纪念他而建。林逋的《山园小诗》是其咏梅诗中的 佳品,尤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咏梅绝句。林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梅妻鹤子” 成为流传至今的佳话。
瑞香花
宋朝《清异录》中记载:庐山有一个老和尚,有一天在庙后的磐石上睡着了。梦中闻花香酷烈,醒来四处 寻找,在草丛中发现一株花,于是精心将它移到盆中,供奉于佛像前,起名叫“睡香”。及至春节,花香不减,来拜佛的人很多,十分惊奇,认为此花是佛祖所赐,是祥瑞之兆,因而取名“瑞香”。
虞美人
虞美人既是人名也是花名。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妾虞姬的美称就是虞美人,此女不仅美貌,而且有胆识,随 项羽征战南北。后项羽遭刘邦围困,四面楚歌,项羽知大势已去,与虞姬饮酒话别,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 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耐若何!”虞姬十分理解项羽此刻的心情,和唱道:“大 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罢,自刎而死。传说虞姬的鲜血洒落在泥土中,长出一株美丽的花,就是虞美人。其实,虞美人花原名丽春花,后人为了纪念这位虞姬,而将丽春花改名虞美人,并流传至今。
榴花源
据《方舆胜览》记载:唐朝永泰年间,有个以砍柴为生的青年叫蓝超,一日在林间遇见一头白鹿,一直追 到闽县东山的榴花洞口,洞口极窄,进入深处,豁然开朗,有人家居住。蓝超遇见一老翁,告诉说是躲避秦时 的灾难来到此地定居的,并留他住下。蓝超说要辞别家人再来,临走老翁送他一枝石榴花。出来后,蓝超好像 做了一场梦,再想去,已找不到入口处了。
、一鼓作气
【释义】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人物】曹刿(guì)(又作曹沬,音mèi),一作曹翙(huì)。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而我军正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
1、乌鹊争巢:乌鸦和喜鹊争夺同一个窝。比喻异类相争必有一伤。
2、彩凤随鸦:凤:凤凰;鸦:乌鸦。美丽的凤鸟跟了丑陋的乌鸦。比喻女子嫁给才貌配不上好的人。
3、慈乌反哺:慈:奉养;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哺其母;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4、乌白马角: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5、乌合之众: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6、乌栖一枝:乌鸦栖宿在同一个树枝上。比喻一家人住在一起。
7、爱屋及乌: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8、鸦默雀静: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9、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10、鸦巢生凤:乌鸦的窝里生出了凤凰。比喻贫苦人家培养出了才化的人物。
11、乌鸟之情:古时传说,乌鸦有反哺之情。因以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
12、乌鹊通巢:乌鸦与喜鹊同巢。比喻异类和睦共处。
13、乌之雌雄:乌鸦雌雄不易辨认,因以比喻不分是非善恶。
奴隶社会:西周周厉王: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西周末代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吴越争霸:勾践卧薪尝胆齐桓公称霸:尊王攘夷楚庄王称霸:一鸣惊人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计长平之战:纸上谈兵古代春秋时期(三门峡)虢国灭亡:唇亡齿寒、假虞灭虢
河南历史名城成语洛阳纸贵,名著相传,纸张上涨,称誉著作流传广泛.
1,穷困潦倒,穷困潦倒是一个成语 ,形容处境困难,失意颓丧。
出处: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白话译文: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2饱经风霜,饱经风霜,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受损,看饱经雪霜,丝鬓如银。”
白话译文:瘦的皮包骨,看起来受尽磨难和困苦,鬓角的白发如银丝一样。
3,悲尝艰苦,意思是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坚强,备尝之矣。”
白话译文:艰难险阻,(重耳)都经历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