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花语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花语教案反思与评价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6-28 20:11:42

大班语言活动犟龟教案?

幼儿园大班《犟龟》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寻找发现画面细节,通过看、听、说、演等多种通道了解故事内容。

2、理解、感受乌龟坚持不懈朝目标前进的精神,能用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PPT课件、故事录音、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出故事主角。

小朋友,你们了解乌龟吗?它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能感受到这只乌龟现在的心情吗?

二、师生共读,触摸故事。

1、观察画面细节,引出故事。

(1)听故事录音第一段。

(2)引导幼儿观察三幅连续画面,从图中读出陶陶思考了整整一天一夜做出参加狮王婚礼的慎重决定。

2、经历第一次被嘲笑的遭遇,初步呈现乌龟的决定。

(1)陶陶经过一片荆棘丛,遇到了谁?蜘蛛发发为什么要大笑?

(2)陶陶会放弃吗?它怎么说的?(我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

3、经历雨天和烈日沙漠的考验,鲜明乌龟坚持不懈的决心。

(1)一路上,陶陶经历了哪些困难,它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雨天、沙漠两幅画面。

(2)一起演一演这只勇敢、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乌龟。

4、经历走反方向的挫折,强化乌龟坚持不懈的决心。

继续听故事,提问:陶陶犯了一个什么错误?(方向走反了)还要不要去参加婚礼?

5、经历狮王去世,希望破灭的打击,突显乌龟坚持不懈的品质。

陶陶经过一片岩石荒漠时又遇到乌鸦阿嚏,乌鸦告诉陶陶什么?陶陶是怎么做的?

三、故事结尾,感悟哲理。

故事转折,体验惊喜和愿望实现的快乐。

教学反思:

根据文章体裁及教学要求,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去想象,突出童话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1)观察画面,理解、体验陶陶参加到年轻狮王婚礼的意外惊喜。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礼物的细节,呈现故事结尾。

大班语言漂亮的贺卡教案反思?

贺卡设计新颖,上面配上图片,生动有趣,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在贺卡上,再配上合适的句子更好了。

大班语言小蝌蚪长大了教案反思?

通过教学活动使幼儿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想,各抒己见,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观察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持久观察的兴趣。

学习饲养、照顾小蝌蚪的方法。

我的进步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我的进步

目标:1.乐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

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难点:让幼儿懂得微笑在朋友交往中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一、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有一只长着圆圆鼻子,鼻子系着红领巾的小熊来到我们班。大家跟他打个招呼吧(我很漂亮,可是没人愿意和我做朋友)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呀?

二、我的进步

1.倾听故事开头至我为什么会进步的小故事

做好防护大班教案反思?

做好防护,能从方方面面讲防护的重要性并且用白板来展示,如果做不做好防护的话?给人造成的危害进行演示让孩子们更加重视做好防护重点突出,细致详实

大班南瓜灯教案反思?

整个活动中我注重每个幼儿的亲自体验,使孩子在持续尝试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给孩子准备充足的材料。

指导,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操作,同时尊重孩子发展水平,经验,学习方式等后面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孩子给予相对应的支持,鼓励和协助,使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大班折纸乌龟教案反思?

今后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

大班盲人走路教案反思?

1.感爱盲童走路的困难,产生对盲童的关爱之情。

2.能在蒙眼的情况下听指令判断走路方向,提高听辨声音的能力和方向感。

3学习在生活中帮助盲人的方法。

  小朋友们好!你们见过盲童吗?知道盲童走路有多不容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盲童走路的感觉,来玩个游戏。

  请两个小朋友来,一个小朋友正常走路,一个蒙着眼睛走,安全的越过障碍物,看谁能最快做到对面的椅子。其他小朋友当裁判。

大班语言大暑教案?

活动目标:   

1、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2、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苹果,草莓,香蕉,葡萄,桃子头饰各一个。

大班语言刻舟求剑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刻、剑、舷、催、捞、掏;掌握“刻舟求剑、掏出、船舷、捞上来、准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剑”的含义,体会寓言故事中蕴含着的道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4、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难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玩具宝剑。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题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讨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出示生字词语,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及新词。

  3、默读课文

  要求:把文中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或提出来。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桌互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看《刻舟求剑》的动画片,复述故事。

  (1)、播放《刻舟求剑》的动画片,学生边听边想。

  (2)、指导复述方法。

  (3)、同桌互相复述。

  (4)、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表演故事。

  请4名同学表演故事,教师和其余同学朗读叙述部分。

  4、思考:那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为什么?

  教师小结。

  四、拓展想象。

  小组讨论:

  1、那个人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到他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

  五、全课总结,揭示道理。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吗?

  2、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你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这个道理,在生活中还能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吗?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