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花 大班语言活动花园里有什么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6-29 15:39:36
幼儿园大班《犟龟》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寻找发现画面细节,通过看、听、说、演等多种通道了解故事内容。
2、理解、感受乌龟坚持不懈朝目标前进的精神,能用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PPT课件、故事录音、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出故事主角。
小朋友,你们了解乌龟吗?它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能感受到这只乌龟现在的心情吗?
二、师生共读,触摸故事。
1、观察画面细节,引出故事。
(1)听故事录音第一段。
(2)引导幼儿观察三幅连续画面,从图中读出陶陶思考了整整一天一夜做出参加狮王婚礼的慎重决定。
2、经历第一次被嘲笑的遭遇,初步呈现乌龟的决定。
(1)陶陶经过一片荆棘丛,遇到了谁?蜘蛛发发为什么要大笑?
(2)陶陶会放弃吗?它怎么说的?(我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
3、经历雨天和烈日沙漠的考验,鲜明乌龟坚持不懈的决心。
(1)一路上,陶陶经历了哪些困难,它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雨天、沙漠两幅画面。
(2)一起演一演这只勇敢、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乌龟。
4、经历走反方向的挫折,强化乌龟坚持不懈的决心。
继续听故事,提问:陶陶犯了一个什么错误?(方向走反了)还要不要去参加婚礼?
5、经历狮王去世,希望破灭的打击,突显乌龟坚持不懈的品质。
陶陶经过一片岩石荒漠时又遇到乌鸦阿嚏,乌鸦告诉陶陶什么?陶陶是怎么做的?
三、故事结尾,感悟哲理。
故事转折,体验惊喜和愿望实现的快乐。
教学反思:
根据文章体裁及教学要求,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去想象,突出童话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1)观察画面,理解、体验陶陶参加到年轻狮王婚礼的意外惊喜。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礼物的细节,呈现故事结尾。
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学习诗歌活动,主要是对一首诗歌的学习,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记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
(二)欣赏诗歌活动,主要是对篇幅比较长的诗歌、散文诗或者对同一类型1—2首诗歌的比较性学习
(三)古诗词欣赏活动,创设良好情境氛围,利用多通道(音乐,图画,电脑动画等)感受诗词传达的意境,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
(四)欣赏与彷编诗歌活动,指的是在一个教学活动中学习欣赏一首简单诗歌并进行彷编
(五)仿编诗歌活动,在已学习理解某首诗歌基础上,仿照该诗歌的框架,调动个人经验进行扩展想象,编出部分段落或自己的诗歌,这种形式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性地语言学习能力,有利于幼儿彷编出自己心中的诗歌,这种类型的活动组织难度较大。
大班语言:我的进步
目标:1.乐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
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难点:让幼儿懂得微笑在朋友交往中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一、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有一只长着圆圆鼻子,鼻子系着红领巾的小熊来到我们班。大家跟他打个招呼吧(我很漂亮,可是没人愿意和我做朋友)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呀?
二、我的进步
1.倾听故事开头至我为什么会进步的小故事
通过对故事的表演,不仅使幼儿对阿凡提有进一步的认识,知道阿凡提是一个聪明机智的新疆维吾尔族人,感受了阿凡提的幽默和不畏强权,还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幼儿对表演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了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专门的活动内容,也包括从幼儿入园的问候、晨间谈话,到幼儿离园时的道别等各个环节之中。
当然还有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教育内容,可以说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是涵盖最广、涉及领域最多的内容,因此可以把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大体分为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渗透性的语言教育活动两类。
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活动和早期阅读这五种基本的形式。
1.能用普通话大胆、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2、培养幼儿能口齿清楚地与老师、同伴交流;理解故事内容并较连贯说出主要情节;接触多种题材的文学作品,获得聆听的乐趣;适当丰富幼儿的词汇,会仿编儿歌。
3、学习有顺序地看图书,乐意与同伴交流图书的主要内容,喜欢看电视、听录音机。
(1)能主动、积极、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谈话,迅速掌握别人谈话的主要内容,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能主动地用普通话与同伴交流,态度自然大方。
(3)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同伴分享感受。
(4)能通过观察、理解图片、情境中蕴涵的主要人物关系和思想感情倾向。
(5)能有重点地讲述实物、图片和情境的内容,突出讲述的重点。
(6)在集体面前讲话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场合的需要调节自己讲话的音量和语速。
(7)讲述时语言表达流畅,没有明显的停顿现象,用词造句较为准确。
一、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这就是小满,夏天的第二个节气,是一个因小麦命名的节气。小麦作为小满节气的“播报员”,当然要隆重出场。宝贝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观察麦芒、麦秆、麦穗,搓一搓、尝一尝,“哇,居然是甜甜的呢!”接着,心灵手巧的宝贝们用棉签点画小麦,沉甸甸的麦穗惟妙惟肖。一束束绿油油的麦子像在跟我们点头,告诉我小满来了
二、食苦味
小满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这其中第一候讲的便是小满节气后,苦菜即将迎来枝繁叶茂的时节。除了真正的苦菜,一些性味甘苦的蔬菜都在苦菜的范畴,在中医看来,先吃些苦,图的就是在真正苦夏来临之前,提前打个清热解毒的前站。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苦瓜、油麦菜、拌苦菊等苦味食材和一些香甜的水果让宝贝们区分品尝。一口苦瓜下肚,宝贝们表情各异,有的好奇地咬下第二口,有的愁眉苦脸直伸舌头,这恐怕是今天最难忘的体验啦!初夏这口“苦”,宝贝们先吃为敬!
三、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小满时节,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伯伯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瞧,宝贝们自己的“小水车”也运作了起来!孩子们分为四组,用一次性水杯依次传递,将盆中的水转移至队尾。看他们一个个配合默契,才几轮下来就娴熟稳健,“小水车”工程很快就竣工啦。
四、画中话“小满”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朗朗上口的《小池》,正是描绘了明媚的初夏时光,这么美好的景色,当然要用画笔描绘出来。含苞待放的荷花,大片的荷叶和涟漪的水面,你看到的就是一幅又一幅充满童趣的小满节气图。
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种植区,照顾不久前种下的蔬菜宝宝们,观察小满时节植物发生的变化;有的班级组织了小满主题的古诗大赛,从诗中了解传统文化,品味传统习俗。
活动目标:
1、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2、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苹果,草莓,香蕉,葡萄,桃子头饰各一个。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刻、剑、舷、催、捞、掏;掌握“刻舟求剑、掏出、船舷、捞上来、准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剑”的含义,体会寓言故事中蕴含着的道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4、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难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玩具宝剑。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题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讨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出示生字词语,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及新词。
3、默读课文
要求:把文中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或提出来。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桌互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看《刻舟求剑》的动画片,复述故事。
(1)、播放《刻舟求剑》的动画片,学生边听边想。
(2)、指导复述方法。
(3)、同桌互相复述。
(4)、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表演故事。
请4名同学表演故事,教师和其余同学朗读叙述部分。
4、思考:那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为什么?
教师小结。
四、拓展想象。
小组讨论:
1、那个人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到他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
五、全课总结,揭示道理。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吗?
2、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你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这个道理,在生活中还能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