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的世界名画? 世界名画玫瑰花?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9-30 23:24:22
《向日葵》,是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间所绘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油画作品。
向日葵(学名:Helianthus annuus L.):是菊科、向日葵属的植物。因花序随太阳转动而得名。一年生草本,高1-3.5米,最高可达9米。茎直立,圆形多棱角,质硬被白色粗硬毛。广卵形的叶片通常互生,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中性的黄色舌状花,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管状花,棕色或紫色,能结实。矩卵形瘦果,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称葵花籽。
玫瑰花(梵高创作油画)。
梵高代表作有《向日葵》、《星月夜》、《麦田上的乌鸦》等,但他的作品直到去世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他的艺术作品对20世纪表现主义影响甚深,特别是苏丁和德国表现派画家。
郎世宁的《十犬图》,孙威风的《西洋贡犬图》。
最著名的花之一昙花 (仙人掌科植物)
昙花(学名:Epiphyllum oxypetalum (DC.)Haw ):附生肉质灌木,高2-6米,老茎圆柱状,木质化。分枝多数,叶状侧扁,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波状或具深圆齿,基部急尖、短渐尖或渐狭成柄状,深绿色,无毛,中肋粗大,老株分枝产生气根。花单生于枝侧的小窠,漏斗状,于夜间开放,芳香,长25-30厘米,直径10-12厘米;花托绿色,略具角,被三角形短鳞片;瓣状花被片白色,倒卵状披针形至倒卵形,长7-10厘米,宽3-4.5厘米,边缘全缘或啮蚀状。浆果长球形,具纵棱脊,无毛,紫红色。种子多数,卵状肾形,亮黑色,具皱纹,无毛。
昙花享有“月下美人”之誉。当花渐渐展开后,过1-2小时又慢慢地枯萎了,整个过程仅4个小时左右。故有“昙花一现”之说。世界各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各省区常见栽培。
形态特征
昙花是附生肉质灌木植物,高2-6米,老茎圆柱状,木质化。分枝多数,叶状侧扁,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100厘米,宽5-12厘米,先端长渐尖至急尖,或圆形,边缘波状或具深圆齿,基部急尖、短渐尖或渐狭成柄状,深绿色,无毛,中肋粗大,宽2-6毫米,于两面突起,老株分枝产生气根;小窠排列于齿间凹陷处,小形,无刺,初具少数绵毛,后裸露。
花单生于枝侧的小窠,漏斗状,于夜间开放,芳香,长25-30厘米,直径10-12厘米;花托绿色,略具角,被三角形短鳞片;花托筒长13-18厘米,基部直径4-9毫米,多少弯曲,疏生长3-10毫米的披针形鳞片,鳞腋小窠通常无毛;萼状花被片绿白色、淡琥珀色色或带红晕,线形至倒披针形,长8-10厘米,宽3-4毫米,先端渐尖,边缘全缘,通常反曲;瓣状花被片白色,倒卵状披针形至倒卵形,长7-10厘米,宽3-4.5厘米,先端急尖至圆形,有时具芒尖,边缘全缘或啮蚀状;雄蕊多数,排成两列;花丝白色,长2.5-5厘米;花药淡黄色,长3-3.5毫米;花柱白色,长20-22厘米,直径3-4毫米;柱头15-20,狭线形,长16-18毫米,先端长渐尖,开展,黄白色。
浆果长球形,具纵棱脊,无毛,紫红色。种子多数,卵状肾形,亮黑色,具皱纹,无毛。
产地生境
原产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苏里南和哥斯达黎加,世界各地区广泛栽培;我国各省区常见栽培,根据1936年的标本采集记录,该种在云南南部(景洪,大猛龙)逸生,生长地海拔1000-1200米。模式标本采自墨西哥。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的半阴、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不耐霜冻,忌强光暴晒。特别是对温度的要求比原产地高,为15-25℃,春夏季夜温需16-18℃,白天21-24℃。越冬温度在10-12℃,土壤不宜过干。冬季可耐5℃左右低温。土壤要求宜用富含腐殖质、排水性能好、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土,否则易沤根。
昙花原产美洲墨西哥至巴西的热带沙漠中。那里的气候又干又热,但到晚上就凉快多了。晚上开花,可以避开强烈的阳光曝晒;缩短开花时间,又可以大大减少水分的损失,有利于它的生存。使它生命得到延续。于是天长日久,昙花在夜间短时间开花的特性就逐渐形成,代代相传至今。
繁殖方法
扦插
方法一
扦插繁殖以3-5月选取健壮、肥厚叶状茎作插穗,长20厘米-30厘米,按2-3节一段剪开,并将基部削平,待剪口稍干燥后插入干净的沙床,土中含水量保持 60%左右,室温保持 18 C-24 C,插后约3周即生根,待根长3厘米-4厘米时上盆。如用主茎扦插,当年可以见花,用侧茎则需2-3年才开花。
扦插叶片的选择,要早发杆子,选用2年生以上的老叶子比较好,最好是那种叶脉不明显,生长点闭合了的叶片(这个比较重要),叶片不能选的过小,扦插时,埋土里的部分,伤口可以弄的大一些,在基部的叶脉上,加刻几道口子,增大扦插面,促使多发根,多形成组织。
扦插时的角度,要想早发杆子,提高几率,扦插时候可以“浅插”、“斜插”。尽可能的不要插得过深。浅插,斜插,配合上叶脉上的刻痕伤口,因为插得浅,土的温度比较高,感受到的潮气也比较多,更容易在伤口处愈合长出根系和肉质组织,很容易抽杆子。
合理使用生根粉,有条件的可以再扦插前浸泡枝条,或者在扦插过程中用生根粉兑水浇灌,效果还是很不过的,长根快,发根壮,很容易形成组织。
前面说过,扦插多用那些老叶子,生长点闭合了的最好,说白一点就是扦插的叶子比较老,叶片上已经没有可供冒新芽的生长点了,这种情况下,叶片上没有生长点了,根系又渐渐发达起来,利用植物的抗逆性,想发叶子,而又发不出,势必会抽杆子,形成新的生长点,这就是人们要的结果,确实有效。
方法二
扦插时间以5-6月最为适宜,有温室条件的可以一年四季进行。插穗选择两年生稍老的叶状枝,以生长健壮、肥厚为好,过嫩的枝条插后易腐烂或萎缩,不宜选用。插穗从母枝上剪下,用利刀削成长10-15厘米一段,放在阴凉通风处半天至一天,待切口处收干成一层薄膜时才可以扦插。
扦插用土以园土7份加等糠灰3份混合后使用,用素沙土也可以,主要应排水畅通、疏松,便于发根。土壤应先在强烈的阳光下晒过,以防苔类或霉菌发生引起腐烂。沙床或盆内扦插均可,盆最好用落子盆(塔盆)。先在盆底垫好碎瓦片,然后放入培养土至盆的八分满,扦插深度为扦条的1/3左右。扦插后,基部略揿紧,然后放在室内阴凉处,不再多移动。
如果放在温室中,不能使阳光直接照射,以免使扦条萎缩,影响根须萌发。扦插后必须浇水,浇水后将歪斜的枝条扶正。如果温度高造成扦条萎蔫时,可用细喷雾器喷洒清水。泥土略带潮湿即可。扦插苗约经20-30天即生长出根须。
播种
播种繁殖常用于杂交育种,从播种至开花需4-5年。
主要价值
观赏
该种为著名的观赏花卉,俗称月下美人,琼花。仙人掌科,昙花属。每逢夏秋节令,繁星满天、夜深人静时,昙花开放,展现美姿秀色,当人们还沉睡于梦乡时,素净芬芳的昙花转瞬已闭合而凋萎,故有“昙花一现”之称。其奇妙的开花习性,常博得花卉爱好者的浓厚兴趣。
药用
具有软便去毒,清热疗喘的功效。主治大肠热症、便秘便血、肿疮、肺炎、痰中有血丝、哮喘等症。花具有强健的功效,兼治高血压及血脂肪过高等。
生态
家中摆放几盆绿色植物,不仅可以让每天吸收健康新鲜的空气,有益健康美化环境。
1.绿色植物一般是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夜晚它们都会变得和人体一样,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然而昙花恰恰是相反的,它是常见的具有CAM代谢(景天科酸代谢)方式的植物,它会在白天释放氧气只进行光反应,到了晚上,待周围环境气温降低到适当温度后,吸收二氧化碳进行暗反应。所以昙花可以一定程度改善居室环境。
2.昙花可以增加室内的负离子含量。它花期虽然很短,但是开花的时候美丽高贵,清香四溢。它能够释放出负离子,让室内的空气清新怡人。负离子可以说是空气的维生素,如果居室内的负离子含量减少时,人们便会感觉到憋气和窒息。所以,能把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的昙花,的确是不可多得的美丽有益的花卉。
3.昙花的气味有杀菌抑菌的能力,让家里的环境充满健康的气息。
植物文化
花语
昙花的花语:刹那间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昙花一现,人们用昙花一现比喻美好事物不持久。类似的成语有弹指之间、电光火石、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等。
故宫博物馆收藏了我国很大一部分的传世文化之作,其中不乏有不展出作品,其中十大传世名画几乎很多前去参观的人都没有见过真迹,但其中也有很多传世名画会在展馆长时间展出,让人一睹古人的文化风采。
陈容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他以画龙闻名于世,现传世其画作有三幅,我们会在网上会经常看到,陈容以龙为题材创作,意为书法自己的政治抱负,想要通过“龙图”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据野史记载,陈容当时创作了大量的龙图和竹图,但后由于战乱等原因都流逝了,乃是文化史一大遗憾。
《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这一幅巨作,修拉整整花费了两年的时间。他每天早上到海边写生,下午回到画室里研究构图和色彩。为了摄取正确而且逼真的写实效果,他还对当时流行的服饰和发型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比如为了真切表现画面前景一个妇人用鲸骨支撑而高高隆起的裙子,他曾经买来同样的实物拆开来观察,作了大量的黑白写生和笔记。据统计,为创作"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一画,修拉共制作了400幅素描稿和颜色效果图。在画面中,共有40个人物,每一个形象都是画家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成。
他们好像彼此毫无关系地被摆放在一起,画面上却洋溢着一种宁静而幽雅的秩序美。
《密尔班克的月光》是英国著名画家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1797年创作的木板油画作品。该油画描绘了泰晤士河在月光下的夜景。
该油画描绘的是英国泰特美术馆附近的泰晤士河(Thames)的夜景。(透纳于1796年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展出的第一幅油画作品描绘的是海景,而油画《密尔班克的月光》创作于次年。)
该油画的月光效果是当时流行的时髦画法,该画法是受荷兰17世纪的油画流派(代表人物:Aert van der Neer)的影响,并在英国流行。油画表现了纯自然主义的画风。
《夏洛特姑娘》又译《夏洛特小姐/夏洛特夫人》(The Lady of Shalott),是英国前拉斐尔派画家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最有影响力的一副油画作品。
该画取材于英国著名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1883年发表的叙事诗。诗歌的背景来源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一个传说,长诗讲述一位叫夏洛特的美丽女子被囚禁在孤岛上的一座塔中的故事:她因受到魔法的诅咒,只能从镜子里看大千世界,于是她就终日坐在织机旁将镜中看见的景象织入绸缎中。
有一天夏洛特从镜中看到了圆桌骑士兰斯洛特,终于按捺不住爱慕之情而离开织机来到了窗前,当她亲眼看到真实世界的时候,诅咒显灵了, 镜子破碎,织机断裂,她被丝线缠住。
在挣脱缠绕后她仍毅然乘着船首刻有夏洛特名字的小舟去找兰斯洛特,可这艘死亡之舟载着她顺水流入了静谧的死亡。最后当兰斯洛特看到她的尸体时, 也不禁感叹她“面容娇美”。
南宋 李唐
团扇 绢本 水墨 25X2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简要介绍:
绘初春时节,一边无叶的树枝上红花灼灼,空中一只燕子拍翅而来;树下一头体格强壮肥牛爆了脾气,似不愿听从牧童引导,故而孩童骑在牛角上,似与壮牛一比高低,童趣十足。
02
唐 戴嵩
横披 水墨 绢本 44x40.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题跋:
乾隆题:
角尖项强力相持,蹴踏腾轰各出奇。
想是牧童指点后,股间激露尾垂垂。
首创性并不是很重要的东西(当然不是说鼓励抄袭),所有的创造无非追求真善美。求真是科学的事情,求美才是艺术的本分
这里的美指的是美学。强调的是对人精神感官的触动。而美学一直是太阳底下无新事的。
具体到世界名画,首先要有时代性,或许是风格技法有划时代意义的。比如透视法的发明。或者说它像文学一样对历史有记录性,譬如拿破仑加冕,毕加索格尔尼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