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描绘济南的诗句?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1-17 08:26:49
1、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楹联
3、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李白《古风其二十》
4、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时作阳关肠断声。——苏轼《阳关词三首 答李公择》
佳人曲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白居易的 长恨歌
长恨歌
作者: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回,珠箔银屏逦迤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诗经 在水一方
蒹 葭 (出自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依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依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依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清平调·其一》
作者: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注解】:
1、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2、槛:有格子的门窗。
3、华:通花。
4、群玉山:神话中的仙山,传说是西王母住的地方。
5、瑶台:传说中仙子住的地方。
【韵译】:
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
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
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
【评析】: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
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三章。
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
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
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
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清平调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第二首是“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首句不但描绘出牡丹的艳丽色彩,而且用“露凝香”三个字进一步刻划出它的神韵,仔细体会,似乎比上一首的“露华浓”更显得含蓄内在。
我们知道,再好的花,也都有一个由含苞到怒放到衰败的过程,而“露凝香”则正是她生命中最灿烂的阶段,所以也就越发叫人疼爱与珍惜。如此花中极品,人中尤物,比起传说中那每每叫人浮想联翩却又可望而不可及的“巫山云雨”要强过百倍了。
这是用的楚襄王的故事,据宋玉《高唐赋》所描写,楚襄王与宋玉同游于云梦之台,远望高唐之观,只见上面云气蒸腾,须臾万变。楚襄王就问宋玉,“此何气也。”宋玉答到:“所谓朝云也。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妇人临去时,告辞说,‘妾在巫山之阳,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楚襄王听了不觉心思神往,但到头来,所谓的巫山云雨,不过毕竟是虚无飘渺、枉断愁肠而已。的确,楚王梦中的神女,哪里及得上唐玄宗眼前的国色天香,看得见摸得着,比比古人,看看眼前,于愿已足,夫复何求!
紧接着,李白又用了一个与巫山云雨同样使人艳羡不已的掌故,汉成帝宫中的赵飞燕,可称得上是绝代佳人了吧,据说她身轻如燕,能够站在由人托着的盘子中跳舞。不过,她的美貌还得依靠浓妆淡抹,方敢面君,哪里比得了杨玉环不施粉黛,便花容月貌的“天生丽质”呢!这第二首诗着重从传说与历史两方面,抑古尊今,令人信服地说明杨玉环真乃是天下绝色,而唐玄宗当然也就是天下最有福的天子嘞。
清平调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槛杆。
第三首诗是这组诗的最后一首,自然要下一番布局安排乃至点题的功夫,于是从仙境回到了眼前的现实,“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在这里不再借用比喻、传说、神话等手法,而是直接放笔直书,牡丹乃国色天香花,玉环是倾城倾国貌,诗歌直到这里才下笔点题,引出杨玉环,但仍用“两相欢”将其与盛开的牡丹相提并论,因为没有牡丹的盛开,也就没有今日的欢聚。而“带笑看”三字又将唐玄宗融入其中,使得名花美女与君王三者合一,浑然无间,缺一不可。谁都明白,如果没有君王的关爱与恩泽,花草也罢,花容也罢,哪来如此的风光和体面?“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春风一词历来可以用作君王的代名词,所以这里又是一个双关语。
这一句是说君王哪怕心中再有多大的烦恼,只要和贵妃一起来到这沉香亭畔的牡丹园中,也会被化解得无影无踪了。人倚阑干,花在阑外,春风拂来,丝竹入耳,何其风流蕴藉,令人艳羡呀。
古人对李白的这三首《清平调》好评如潮,称其为“语语浓艳,字字葩流”(周短剖÷龌嵬ā罚迦松虻虑币菜担海ā肚迤降鳌罚叭潞匣ㄓ肴搜灾缌黛届唬婪嵘瘛!保ā短剖鸩谩罚┒疾皇且缑乐剩资倍椿ǎ倍慈耍栽诖硕庠诒耍锼魄扯⒁馍睿薰趾跎钍芴菩宗和杨贵妃的喜爱。
有关李白的这三首《清平调》,是李白在长安期间创作的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诗歌之一。
据说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宫中曾经在兴庆池东面的沉香亭畔,栽种了不少名贵的牡丹,到了花开时节,紫红,浅红,全白,各色相间,煞是好看。一日,唐玄宗骑着心爱的照夜白马,杨太真,即杨贵妃则乘了一乘小轿,一同前来赏花,同时带着当时宫中最著名的乐师,即大名鼎鼎的李龟年。李龟年看到皇帝与杨玉环兴趣盎然地在赏花,便令他那班梨园弟子拿出乐器,准备奏乐起舞为皇上与贵妃助兴,唐玄宗却说到:“赏名花,对爱妃,哪能还老听这些陈词旧曲呢?” 于是急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李白进得宫来,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很快下笔如飞,一挥而就,在金花笺上写了三首《清平调》诗送上,唐玄宗看了十分满意,当即便令梨园弟子奏起丝竹,李龟年展喉而歌,杨贵妃拿着玻璃七宝杯,倒上西凉州进贡的葡萄美酒,边饮酒边赏歌,不觉喜上眉梢,唐玄宗一见愈发兴起,忍不住也亲自吹起玉笛来助兴,每到一首曲终之际,都要延长乐曲,重复演奏,尽兴方止。杨贵妃饮罢美酒,听完妙曲,遂款款下拜,向唐玄宗深表谢意。这段出自《杨太真外传》的传奇故事,也许有不少夸张、虚构的成份。
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虽然历史上描写皇帝身边女子的诗歌数不胜数,但是要论起既能够得到当事人的喜爱,又受到后人一致好评的却不多,而其中最著名的恐怕非李白这三首《清平调》莫属了。
话 眉(上)
美人卷珠帘,
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此诗用蹙蛾眉三字写出美女的无奈的怨情。描写人物之神态,只着身体之一部位——蛾眉,不及其余,实为中国之一大特色。可见眉毛在中国文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样的诗词比比皆是。可见在中国的历史上眉毛的地位次于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正所谓画龙点睛。以眼睛脉脉传情这谁都知道,而以眉传情,恐怕知之不多了。历史上有关眉的雅称、俗称举不胜举。如“蛾眉”、“双蛾”、“黛蛾”等言其纤细;“翠翰”“曼绿”“翠黛”等表其着色;“新柳”“柳叶”“翠柳”等极言其柔情、妩媚;“新月”“眉月”“月棱”等言其弯曲。也可从有关眉的成语读出,眉飞色彩——高兴,扬眉吐气——得意,眉清目秀——灵气,挤眉弄眼——矫情,愁含翠羽眉、结眉惨成虑,深坐独颦眉——怨情。可见眉之表情丰富。中国俗语云:“眉听目语”“眉目传情”,目语之艺术恐怕中西不相上下,而“眉听”之艺术则是中国之绝话,眉听能听出许多名堂。
赠别·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释]
1、豆蔻句:喻处女,后因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
[评析]
这两首诗是诗人在大和九年(835),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是,与妓女分别之作。
第一首着重写其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手法上强此弱彼,大有“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概。语言精萃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荡然肺腑。
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 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 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 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 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 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 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 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 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 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 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王弟〕以和予兮,指 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 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 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 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 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
《寒食寄京师诸弟》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
《东郊》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乐幽...
《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石鼓歌》
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石如鼓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藓涩。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白黑分。...
《幽居》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
《闻雁》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秋夜寄丘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
《登楼寄王卿》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春思》
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阊阖晓开凝碧树,曾陪鸳鹭听流莺。
《寒食》
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毬度阁来。长歌送落日,缓吹逐残杯。非关无烛罢,良为羁思催。
《七夕》
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
《月夜》
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
《调笑·胡马》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夏日》
已谓心苦伤,如何日方永。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积俗易为侵,愁来复难整。
《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
《李博士弟以余罢官居同德精舍,共有伊陆名》
初夏息众缘,双林对禅客。枉兹芳兰藻,促我幽人策。冥搜企前哲,逸句陈往迹。仿佛陆浑南,迢递千峰碧。从来...
《李博士弟以余罢官居同德精舍,共有伊陆名》
初夏息众缘,双林对禅客。枉兹芳兰藻,促我幽人策。冥搜企前哲,逸句陈往迹。仿佛陆浑南,迢递千峰碧。从来...
《杂曲歌辞·行路难》
荆山之白玉兮,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故人赠妾初相结,恩在环中寻不绝。人情厚薄苦须臾,昔似连...
《九日》
今朝把酒复惆怅,忆在杜陵田舍时。明年九日知何处,世难还家未有期。
《秋夜》
暗窗凉叶动,秋天寝席单。忧人半夜起,明月在林端。一与清景遇,每忆平生欢。如何方恻怆,披衣露更寒。
《九日·一为吴郡守》
一为吴郡守,不觉菊花开。始有故园思,且喜众宾来。第一百九十六卷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风条洒馀霭,露叶承新旭。佳人不再攀,下有往来躅。
《喜园中茶生》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冬夜》
杳杳日云夕,郁结谁为开。单衾自不暖,霜霰已皑皑。晚岁沦夙志,惊鸿感深哀。深哀当何为,桃李忽凋摧。帏帐...
《感事》
霜雪皎素丝,何意坠墨池。青苍犹可濯,黑色不可移。女工再三叹,委弃当此时。岁寒虽无褐,机杼谁肯施。
《听莺曲》
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乍去乍来时近远,才闻南陌又东城。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欲啭...
《鼋头山神女歌》
鼋头之山,直上洞庭连青天。苍苍烟树闭古庙,中有蛾眉成水仙。水府沉沉行路绝,蛟龙出没无时节。魂同魍魉潜...
《拟古诗十二首》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驱车...
《汉武帝杂歌三首》
汉武好神仙,黄金作台与天近。王母摘桃海上还,感之西过聊问讯。欲来不来夜未央,殿前青鸟先回翔。绿鬓萦云...
陶渊明最著名的诗句有以下这些:
1、《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复得返自然.
描写牡丹的诗句很多,我认为著名的诗句还是唐朝刘禹锡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突出了牡丹花中之王的品格。
还有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宋 · 欧阳修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 杜甫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凉州词二首·其一》唐 · 王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2、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3、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4、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5、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6、我觉得我是在单恋着,但是我不知道是恋着谁:是一个在迷茫的烟水中的国王吗,是一支在静默中零落的花吗,是一位我记不起的陌路丽人吗?我不知道。
7、我知道的是我的胸膨胀着,而我的心悸动者,像在初恋中。
8、人们称我为“夜行者”,尽便吧,这在我是一样的;真的,我是一个寂寞的夜行人。而且又是一个可怜的单恋者。
9、在烦倦的时候,我常是暗黑的街头的踯躅者,我走遍了嚣嚷的酒场,我不想回去,好像在寻找什么。
10、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11、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12、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13、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14、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15、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2、细草微风岸,危橘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杜甫《狂夫》
4、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杜甫《夏夜叹》
5、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6、暂语船橘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7、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8、已忍伶傅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杜甫《宿府》
9、今夜邮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10、江湖多风波,舟横恐失坠。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出处:唐·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出处: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译文: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3、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出处:唐·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闲居》
译文: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
4、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
出处:唐·韦庄《清平乐·莺啼残月》
译文:拂晓时分,早莺初啼,残月西沉,绣阁里的灯火才刚熄灭。
5、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出处:唐·李商隐《天涯》
译文:美丽的黄莺啊你若有泪水,请为我洒向最高枝的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