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黄河的诗句?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2-01 15:43:32

关于描写黄河的诗句?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唐】王维

  3、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赠崔侍郎·其一》【唐】李白

  4、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黄河》【宋】王安石

  5、亘地黄河出,天开此一门。——【明末清初】顾炎武

  6、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唐】李白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

关于描写夏天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出自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诗句意思是: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田里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

关于描写泰山的诗句?

1、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2、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3、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六首》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关于描写露珠的诗句?

形容“露珠”的古诗,例如:

露珠走上青秧叶,不到梢头便肯休。——杨万里《暮行田间二首·布榖声中日脚收》

风轮晓入春笋节,露珠夜上秋禾根.——宋·苏轼《和子由次月中梳头韵》

一夜清风蘋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唐·王涯《秋思二首》

几夕露珠寒贝齿,一泓银水冷琼杯。——徐夤《白酒两瓶送崔侍御》

关于描写路的诗句?

描写路诗句,例如:

九霄有路去无迹,袅袅香风生佩环。—— 唐 · 李白《桂殿秋 二》

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 唐 · 杜甫《弊庐遣兴奉寄严公》

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 唐 · 杜甫《石龛》

山分积草岭,路异明水县。—— 唐 · 杜甫《积草岭》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唐 · 杜甫《寒食》

关于描写柳树的诗句?

          《咏柳》

          唐 ·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高高的柳树就像用碧玉装饰而成,万条低垂的柳枝犹如绿色的丝带。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描写了二月的新柳在春风吹拂下,柔嫩的细叶葱翠袅娜,充分表现出早春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关于描写大海的诗句?

描写大海的诗句有:

1.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出自清代冯云山的《咏瀑布》

2.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出自清代孔尚任的《北固山看大江》

3.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关于描写音乐的诗句?

描写音乐的诗句有:

1.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2.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徘徊。

出自先秦屈原的《远游》

关于描写语言的诗句?

01.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苏轼· 《如梦令》

清新明快,语调亲切,

如山间的一湾清泉,如林间的一道松风,如桃花绽放的一霎雨露。

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诗情画意,韵味无穷。

02.

夜阑风静欲归时,唯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苏轼·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把月夜江面的明澈如镜、温和静谧都写了出来。

03.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苏轼· 《行香子·过七里濑》

此词中运用白描兼比喻的手法写景,上阙写水,下阙写山。

笔墨简洁,动静交错,意境空明清幽,令人悠然神往。

苏轼这种将诗情、画意、音乐美融为一体的艺术匠心,怕是王维也自叹弗如。

04.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诗人在一个春风和煦的傍晚,乘小舟漂入溪口,然后以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副生动、清雅、迷蒙的春江花月夜泛舟图。所过之处,花径、沟谷、潭烟、林月等景色,给人一种幽美朦胧的情趣感受。

05.

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晏几道· 《蝶恋花》

“粉塘”这个词,很新也很唯美。

06.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杨广· 《春江花月夜》

没错,就是被史书描绘成昏君的那个隋炀帝。

他的诗真的很有气魄,已然站在了诗风改革的前沿。

07.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曹丕· 《燕歌行·其一》

写怨妇词,却把境界写得如此清空夐远,屈指可数。

08.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 《菩萨蛮》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写春景最美诗句之一。

碧绿的春水,比天空还要明净,躺在游船画舫之中,和着雨声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空灵。“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则把女子的光鲜、明媚、冰清玉洁的气质都描写了出来。

09.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玉阶怨》

太白的古风诗豪逸奔放,这首诗则幽微蕴藉。

诗里的意象,如“玉阶、白露、罗袜、水晶帘、秋月”都是偏冷色调,

塑造的整体意境是清冷高洁的,没有别的杂质。

要知道,诗歌写的纷呈多姿容易,色调情境统一却难。

10.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青玉案》

典型的以景结情。做到了情景交融,意韵深远。

结尾的三叠句,可谓是贺铸一人独创的绝唱,因此也得称“贺梅子”。

11.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临江仙· 《陈与义》

我会在另一个回答里讲解这首词,因为这里只选一句,不好细说。

暂只以“奇丽”概之。

12.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语言简练素淡,而意境寒寂清远,已臻诗家“寄至味于淡泊”的境界。

13.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辛弃疾· 《生查子·游雨岩》

人行溪边,影在水中,人影相随。

人往水里看,于是乎天、地、人、水、云融为一体。

很难说清是人在天上走,还是云随行人游。似真非真,似幻非幻。

那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天人合一”,此时竟然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

14.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虞集· 《风入松·寄柯敬仲》

一句“杏花烟雨江南”,把江南的诗意概括到极致,美矣,尽矣。比之“春来江水绿如蓝”有过之无不及。

15.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

这首全词惊艳,写洞庭之景,写得最空灵,最静谧壮美的诗词,没有之一。

作者说妙处难与君说,因为没有置身于这样的景色,是很难体会这种情境的。

这是一首天时地利人和的词作,换作其他人,其他时间,其他地点,任何一个因素变动,都不能得。唯独是张孝祥,“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景与情与心境和谐共生,才能写出这样的词。

结尾好一个扣舷独啸,难抑豪气,激动,人生难得有此情此景,能够令人浑然忘我。在那一刻,时间、空间,上下古今都消失了。这样的景色心境不适合浮一大白,也不适合对酒当歌,唯独一“啸”,还要扣舷,才能毫无违和感,才能不迫不露,与情境融为一体。

16.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 《鹧鸪天》

如果说,张的那首《念奴娇》糅合了心境,而这两句则融合了当时的心情。

那种欢乐、畅快、尽情的欢聚心理。

在语言上,语言华美婉丽,空灵雅致,乃宋词名篇!

17.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

陆放翁的另一个主要方向,就是善于以闲适的心情,细致的手法,来展现士大夫日常生活的情趣。这样的生活情趣,如今是体会不到的,只存在古代。

18.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范成大· 《霜天晓角》

清丽含蓄,余味不尽。

19.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秦观· 《浣溪沙》

秦少游小令的压卷之作,全词犹如晶莹剔透的美玉,令人欣赏把玩,爱不释手。

20.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 《江南春》

咏史、写景浑然一体,意蕴深远。

21.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 《秋夕》

22.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施润章· 《山行》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23.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摩诘笔下,动静皆美。而且他诗的音韵,跟诗中的意境,是非常圆融的。

24.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戴叔伦· 《兰溪棹歌》

25.

汾河不断天南流,天色无情淡如水

。——石延年· 《寄尹师鲁》

深美清空,境界阔大。

26.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 《蝶恋花·出塞》

27.

芦花千里霜月白。

——冯延巳· 《归国谣》

28.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秦观·《八六子》

29.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 《山园小梅·其一》

林逋以梅花的姿态形神塑造了一个永恒的经典意境画面,这种画面是抽象的,很难具化。他把梅花的气质风神写到尽矣美矣,清逸绝伦、幽独高洁、端庄秀雅,俱在其中。

苏轼曾在《书林逋诗后》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这首诗,映射的大概正是作者的心境和人格。

30.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温如· 《题龙阳县青草湖》

星河共影,天水一梦。

31.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 《苏幕遮》

“雨露之晶莹,碧叶之清圆,风荷之亭亭”,本已美极。

但一个“举”使得静态的画面一霎鲜活了起来,风神毕现。

32.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吴均·《与朱元思书》

的确,从湘南往桂林,俱是秀美山川。

33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 《湖心亭看雪》

以素描的手法写雪亭湖舟,以小见大,写出了空寂、孤独、澄明之境。

34.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 《岳阳楼记》

35.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 《滕王阁序》

36.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曹植· 《洛神赋》

历来写美女,有写形和写神之分,而曹植的洛神赋,堪称写神之巅峰。

37.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 《小石潭记》

这种高超的写实手法,在古代的诗词文章中不多见。

关于描写桂花的诗句?

出自宋代晏殊的《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文

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

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