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诗词文化? 成语中的读书文化?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2-12 13:27:31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出自于古诗词或被诗人在诗词中引用。例如:
1. 春风得意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 春意阑珊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令》
3. 春花秋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4. 寸草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 春色满园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6. 万紫千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7. 草长莺飞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8. 人面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9. 寻花问柳
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
10. 比翼连枝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一: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二: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三:白面书郎:〖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四: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五: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
六: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勤学苦读。
七: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丧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那么挟筴读书;问榖奚事?那么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八: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解释】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九: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答:成语中的礼仪文化: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孝顺父母,教子有方,助人为乐,礼让为先,尊师重教。
【直笔之史】:按照事实进行忠实记载的历史。
【源深流长】:比喻历史悠久。
【以古为镜】: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留芳千古】:一个人在历史上享有声望或给后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以古非今】: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
【以古为鉴】: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青史流芳】: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里程碑】:比喻历史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成语中含有许多表示诚信的文化。比如,一诺千金 ,意思是一个诺言抵得上千两黄金,说明诚信的重要性。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明说出去的话,就一定要做到。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1 我读了《成语故事》,它使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有82个成语,他们都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它们是按第一个单词的语音顺序排列。有些习语很容易理解,比如胸有成竹,有的成语则需要探明来源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比如近水楼台,有的甚至失去原先的好处,比如朝三暮四。 我最喜欢的成语之一是“八仙过海”。
花开花落,落纸烟云,云起雪飞,飞鹰走狗 ,狗行狼心,心殒胆破,破家亡国 , 国尔忘家 ,家长作风,风流韵事 ,事败垂成 ,成事不说 ,说地谈天,天清日白 ,白头偕老 , 老罴当道, 道路以目 ,目不妄视, 视若路人,人面兽心 ,得未尝有 ,有隙可乘,乘隙捣虚 , 虚美熏心,心不由意。
脍炙人口
意思是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
夏天,人们在街边小吃摊爱吃烧烤喝啤酒,一起谈天说地,用刀子切烤羊肉吃,真的是脍炙人口。
举案齐眉
东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还末出嫁的女儿孟光结婚,婚后他们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到霸陵山区隐居,后来帮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给梁鸿送饭时都会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相敬如宾,眉来眼去,夫妻十分恩爱。
羞花:使花儿羞惭“闭月”指貂蝉的美貌把月亮比下,“羞花”指杨贵妃的颜容使得花儿害羞地低下头【成语】: 闭月羞花【拼音】: bì yuè xiū huā【解释】: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出处】: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