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口才极好、能言善辩的成语有哪些?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4-02-09 00:36:54

1、

辩口利舌[ biàn kǒu lì cí ]

释义:指能言善辩,伶牙利嘴。

出处:汉·王充《论衡·物势》:“亦或辩口利舌,辞喻横出为胜。”

2、

辩才无阂[ biàn cái wú hé ]

释义:佛教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出处:《艺文类聚》卷七六引南朝梁王筠《国师草堂寺智者约法师碑》:“显证一乘,宣扬三慧,辩才无阂,游戏神通。”

3、

辨如悬河[ biàn rú xuán hé ]

释义:辨,通“辩”。犹言口若悬河。

出处:金·王若虚《后序》:“故士有读书万卷,辨如悬河,而不免为陋儒……唯其不合于大公至正之道故也。”

4、

辨若悬河[ biàn ruò xuán hé ]

释义:辨,通“辩”。犹言口若悬河。

出处: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吾见一人焉,辨若悬河,藻若春工;含吐邹枚,方驾陆谢。”

5、

出言成章[ chū yán chéng zhāng ]

释义: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6、

唇枪舌剑[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

释义:舌如剑,唇象枪。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

出处:元·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

7、

大辩不言[ dà biàn bù yán ]

释义: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出处:《庄子·齐物论》:“大辩不言,大仁不仁。”

8、

大辩若讷[ dà biàn ruò nè ]

释义: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9、

喋喋不休[ dié dié bù xiū ]

释义: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出处:《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10、

对答如流[ duì dá rú liú ]

释义: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出处:《北史·李孝伯传》:“风容闲雅,应答如流。”

11、

花言巧语[ huā yán qiǎo yǔ ]

释义: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出处:《朱子语类》:“‘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12、

会道能说[ huì dào néng shuō ]

释义:形容很会讲话。同“能说会道”。

出处: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13、

慧心妙舌[ huì xīn miào shé ]

释义:聪明的心灵,巧妙的口才。

出处:

14、

津津乐道[ jīn jīn lè dào ]

释义: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这位莱恩女杰,他才学固然卓越,但他也只从口讲指画入手,每遇乡愚,津津乐道。”

15、

锦心绣口[ jǐn xīn xiù kǒu ]

释义: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出处:唐·柳宗元《乞巧文》:“骈四骊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

16、

侃侃而谈[ kǎn kǎn ér tán ]

释义: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17、

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

释义: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18、

口齿伶俐[ kǒu chǐ líng lì ]

释义: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19、

夸夸其谈[ kuā kuā qí tán ]

释义: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20、

口如悬河[ kǒu rú xuán hé ]

释义: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若悬河”。

出处: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德称口如悬河,宾主颇也得合。”

21、

利齿伶牙[ lì chǐ líng yā ]

释义:伶:通“灵”,灵活,乖巧。能说会道。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利齿伶牙。”

22、

玲珑剔透[ líng lóng tī tòu ]

释义: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