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过程中怎样翻盆,施肥和松土
来源:jing 查看次数: 115 时间:2022-12-18 21:44:46
换盆方法:
换盆前1-2天不要浇水,以利于盆土与盆壁脱离。换盆时将植株从盆内磕出,用花铲铲掉土坨肩部及周围20%-50%的旧土,剪去枯根、腐烂根、病虫根等,在新盆盆底填入少量炉灰渣或粗沙,将铲好的土坨放在盆中央,最后用新培养土将土盆填实。
换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大多数花卉适宜用含有较丰富腐殖质、pH值为5.5-7.0的中性偏酸的沙壤土,这种土可自己配制或到花店购买专用的培养土。
(2)盆底排水孔不能堵死。可将排水孔上盖上双层窗纱或用两块碎瓦片搭成“入”字形,这样才能盖而不堵、挡而不死,有利于排水透气。
(3)换盆植株栽植深度,以维持在原来埋土的根颈处为宜。
(4)除肉质根花和仙人掌类花卉外,大多数花卉在换盆后都宜浇足一次透水,放半阴处并节制浇水,等新根长出后,才可正常浇水并逐渐放到有阳光处。
(5)要结合换盆施肥,可在盆底放入一层腐熟的饼肥或其他有机肥作基肥。
效果很好,钻孔施肥既方便灵活、省工省时,又能大大减轻对花木根系的损伤。
更重要的是,用钻孔施肥,肥料损失少,还可充分利用有机肥。改善土质结构,施一次肥效可持续一年,并且不会造成烧根现象。
叶面肥的种类很多,2000年来通过农业部认证登记的叶面肥就有700多种。根据其作用和功能,可把叶面肥概括为四大类:
(1)无机营养型叶面肥
此类叶面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特别适宜作物生长中后期各种营养的补充,常用的有磷酸二氢钾、稀土微肥、绿芬威、硼肥等。
(2)植物生长调节剂型
此类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主要功能是调控作物生长发育,适宜植物生长前中期使用,如生长素、激素类。
(3)生物型叶面肥
此类肥料中含微生物及代谢物,主要功能是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减轻或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等,如氨基酸、核苷酸、核酸类物质。
(4)复合型叶面肥
此类叶面肥种类繁多,复合混合形式多种多样,其功能是复合型的,既可提供营养,又能刺激作物的生长、调控发育。
根外追肥又叫叶面施肥,是通过叶面喷施肥料溶液使肥料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方法。叶面施肥可减少土壤对养分的固定,保证供应及时,使养分吸收运转加快,还可节省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是根部施肥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应用不当会适得其反。现将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第一,叶片性质选准确。双子叶植物一般叶片较大,角质层较薄,喷施效果较好;单子叶植物则相反。因此在喷施时,溶液中可加少量湿润剂或适当加大溶液浓度,利于养分渗入。从叶面结构看,无论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喷施于叶片的背面都较容易被吸收。
第二,科学选择喷施时间。叶面吸收养分的数量于溶液湿润叶片长短有关,叶片湿润时间越长,养分吸收越多。叶片湿润时间一般保持30分钟至一小时为宜。因此,喷施的时间最好在风小、光照较弱的下午或傍晚,以利于叶面对养分的吸收。
第三,掌握好喷施部位。某些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移动性很差,如磷、铜、钙、硼等,所以在喷施时应喷在新叶上,并适当增加喷施次数,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第四,正确确定溶液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着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如果浓度过高,又会使叶片组织中养分失去平衡,叶片受到损伤,出现灼烧症状。在喷施时添加少量红糖,可抑制这种损伤。
第五,摸清养分种类吸收特点。作物叶片对不同种类养分的吸收速度是不同的,如作物对氮的吸收速度以尿素最快,硝酸盐次之,钙盐最慢。再如,在喷一些微量元素时,适当加入少量尿素,可提高其吸收速度。
第六,喷施叶面肥时应掺加3000倍有机硅液,增强肥液的展着、渗透和传导性能,提高喷洒和吸收效果。
不能,新上盆栽植的兰花,最好3个月之后再施追肥,上盆时可少量施些长效慢效的底肥,追肥除移栽3个月之后,还要选择春、秋季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