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多久修剪?
来源:jing 查看次数: 60 时间:2023-01-07 10:06:23
1、春芽萌动前
花修剪的最佳时间一般选择在新芽萌动之前一个月左右修剪最好。不能过早或过晚修剪,过早修剪天气太冷容易冻伤植株,过晚如果花新芽已萌动,会消耗大量营养而严重当年生长。
2.夏秋分化型
绝大多数花一般都在春季开花,它的花芽是前一年夏秋开始分化的,修剪必须在花后进行,如果冬春修剪,就会剪掉许多花芽。如果修剪过晚,这些不该有的花芽会消耗掉许多养分,从而影响开花的质量和数量。
3.当年分化型
少数品种茶花有当年秋季就开花的,如国内名种秋牡丹、花牡丹等,一般到10月中下旬就能开花,它不需要夏秋分化型那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春化作用(即低温时间)而直接当年开花。
花卉修剪一般选择在生长旺期,甚至花卉的花期都可以。
一般来说3月是修剪的最佳时机,春天尤其适合重剪,比如三角梅、蟹爪兰、多肉米兰等花卉,剃成秃头,将来会越长越爆盆。
千万不可以等到花草的"休眠期"在进行修剪,这个时候花草已经停止了生长。
修剪要选择适宜的时间,掌握正确的修剪方法,一般在休眠期和生长期都可以进行修剪,但在具体掌握时,应根据它们的习性,耐寒程度和修剪目的决定。一般是:早春先开花后长叶的花卉,如梅花,迎春等,花芽都生在二年生枝上,一定要在花后修剪,如果在早春发芽前修剪,就会把花枝剪去,造成无花现象。故修剪应在花后1-2星期内进行,但此时花木已开始生长,树液流动比较旺盛,修剪量不宜过大。夏秋季开花的花木,如紫薇,月季,茉莉等,它们的花芽都生在当年生的枝条上,可在发芽前的休眠期进行修剪。观叶的花卉也可以在休眠期。在进行休眠期修剪时,耐寒性强的可以晚秋和初冬进行,不宜过早修剪,以免诱发秋梢,不利于来年开花结果和御寒防冻。怕怜的则应在早春树液开始流动,但尚未萌芽前进行。另外,花木整形,据截粗枝或修剪的目的是为了更新,因而需要强行修剪时,均宜于休眠期进行。花卉生长期中的修剪,大都是为了通风透光,除去病虫枝,徒长枝或为了调节营养,使花姿更加雅致,茂密,健壮,修剪程度一般宜轻。还要注意剪口的芽要留外侧的,使枝条向外伸展,而剪口成一斜面,留芽应在剪口的对方。剪口斜面顶部宜略高出留芽1-2毫米,不宜过高或过低。
1剪稍与摘心:剪梢与摘心是将正在生长的枝梢去掉顶部的工作。枝条已硬化需要用剪刀的称剪稍,枝条柔嫩,用手指即可摘去嫩稍的为摘心。前梢与摘心的目的是为了抑制向高生和工,有利养分积累,使枝条组织充实,促使萌发侧枝,增加开发枝数和朵数,或使植株矮化,株形圆满,开花整齐等,如大立菊能在一株上开花3,000余朵,就是反复摘心的结果,此外摘心也可抑制生长,延迟花期。
2抹芽:抹芽是将花卉的腋芽,嫩枝或花蕾抹去,目的是为了集中养分,促使主干通直健壮,花朵大而艳丽,果实丰硕饱满。
3疏枝:为了调整树姿,利于通风透光,一般常将枯枝,病虫枝,纤细枝,平行枝,徒长枝,密生枝,等剪除掉,疏枝时残不能过长,也不能切入下一级枝干,上切口在分枝点起,按45度斜角剪截,切口要平滑,萌芽力弱的花木,如广玉兰,白坟兰等,疏枝量宜少。
4剪根:剪根工作多在移植,换盆(翻盆)时进行,例如,苗木移植时,剪短过长的主根,促使长出侧根,花卉上盆或换盆时适度剪根,可抑制枝叶徒长,而促花蕾之形成。剪根一般在休眠期进行,但在植株过分徒长时,在生长期也可以行切根作业。
5立支架:俗称“绑拍子”(支架俗称“拍子”)栽培爬蔓的盆栽花卉如蔓生洋绣球,凌宵,紫藤等,应用细竹杆,芦苇杆或粗铅丝绑扎支架,用经绑缚枝蔓,使其攀缘生长,增加观赏效果。
整形
整形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有单干式(如独本菊,单干大丽花等),多干式(如海棠,石榴,花桃,花梅等),丛生式(如棕竹,南天竹,凤尾竹等),垂枝式(如悬崖菊,长春藤等),总之,根据需要和爱好通过艺术加工处理,细心琢磨,精心养护,以达到预想的目的。
剪枝,是盆景制作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盆景敞丁搬股植噶邦拴鲍茎成型的速度和品位,现归纳为“三剪三不剪”,供读者参考。 一、剪迟不剪早。 一般人都认为冬季树木停止生长,是修剪枝条的最佳时机。其实,这个观点不够全面。准确地说,应该是部分树种可以进行冬剪。如紫薇,冬季短剪后,枝条看似干枯,春季一到,短枝上就会生长出新芽。 但有两种情况会使冬剪失败。一是树种不宜。如榆树,其枝条一旦有伤口就很容易失水,所以对榆树进行冬剪后,其短截的枝条在漫长干燥的冬季会因失水而干枯。二是枝条太细不宜。不管何种树,对太细的枝条进行冬剪,枝条都会枯死。 其实,“春剪”优于“冬剪”。初春树木萌芽前剪枝,此时空气湿度大一些,加之较短时间内就会萌发新芽,故无枝条干枯之虞。但杜鹃、梅花等是春季开花的树木,必须待开罢花以后才能剪枝,否则,剪除了花枝对花反而不好。 二、剪粗不剪细。 有些人追求盆景快速成型,急不可待地对尚未木质化的新枝进行短剪,结果事与愿违。 枝条短剪成托,必须预定枝托的长度,设想作品成型后,枝托的长度无大的变化。但如果成托的枝细嫩,就会继续较快地生长,这样一来,几级枝托的长度就会大大超过预定长度,显得比例失调。 正确的做法是:等枝条木质化及大致长到预定的粗度再剪。 三、剪肥不剪瘦。 有时对枝进行短剪后,枝托上很长时间不发新芽,即使发了芽,侧枝生长也不旺盛,这是因为缺肥。 要促使枝托速生壮芽,快长新枝,用肥量在不至产生“肥害”的前提下多多益善。 最后,必须说明,“三剪三不剪”,是针对未成型盆景而言的。
第一,每年花败后大修,7月份以前修剪的只需留3厘米左右的枝干,其他可以全部剪掉(可以完全不留叶片)。
注意,修剪的时候要配合换盆施肥,修剪下的枝条可以扦插。
不久长寿就会长出很多嫩芽,随后保持植株在10-15厘米以内,超过的可以摘除。
9月底以后不要再修剪了,因为长寿开始孕育,准备开花。
要想把花木养的好,修剪技术的确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功。通过修剪,可以使花木的枝条分布均匀,不但使其造型优美,同时可以调节树势,通风透光,使花木的枝条分布均匀,生长旺盛。花木的修剪虽然在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但在花木的生长期之间,修剪主要是为了调节营养,因此常进行抹芽、摘心或一般只做局部的轻度修剪,剪掉枯萎或折断的枝条,从而保持株形的整齐、优美。而修剪的主要工程还是放在冬季花木的休眠期期间。
冬季休眠期花木的修剪
,时间范围可以从秋末枝条停止生长开始,到来年早春顶芽萌发前为止。在此期间对花木的修剪较重,修剪时要根据不同种类的花木生长特性进行疏枝和短截。
在春季开花的花木,花芽都是在前一年生的枝条上形成的,因此,冬季不能重剪,只能剪除无花芽的枝梢,如果在冬季修剪过重,就会把夏季已形成的带有花芽的枝条剪掉,影响第二年开花。像梅花、碧桃、连翘、丁香、海棠、紫荆等就是这样的花木;如果是在当年生枝条上开花的花木,应该在冬季重剪,这样可以促进来年花木来年多萌发新梢、多开花、多结果,如月季、扶桑、夜来香、茉莉、一品红、紫薇、佛手、金橘、木芙蓉等就需要在冬季重剪;对于观叶花木,应根据冬季室温来决定修剪的时间,如果室温较低,观叶花木长势很慢,则应在初冬季节进行修剪,以便缩小冠幅,减少占地面积;如果室温较高,应在冬末进行修剪,以免刺激腋芽在冬季萌发而抽生新梢,消耗营养;对于萌发力较弱的花木,如松柏类,重剪后很难恢复,一般不要重剪;藤本花木一般也不需要过度修剪,只要剪除过老和密生弱枝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