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虫害识别与诊断方法有哪些 花卉的虫害识别与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7-04 08:27:47
1、防治叶斑病:可选用25%腈菌唑乳油6000倍、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1500倍、福星5000倍、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等喷雾。
2、防治炭疽病:可选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8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57。
荨麻疹大部分都是因为过敏的因素造成的,也是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如果是在急性发作期间,有可能会导致过度的瘙痒,而且也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日常工作,也是非常痛苦不堪的,皮肤上会出现大片的风团,红肿,溃烂等等的现象发生,可以使用扑尔敏的药物来抗过敏治疗。
1.仓库一般虫害的防治其防治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作好环境卫生(2)药物防治。
2.白蚁的防治其防治措施如下:(1)预防方法。对库内的木制材料可涂刷一层灭蚁药剂防白蚁。(2)检查方法。(3)杀灭方法。
3.鼠害的防治灭鼠方法有:(2)毒饵诱杀(3)熏蒸(4)化学绝育
叶螨:高温时发病较重,多群集在叶背面。叶背紫褐色,叶面苍白,叶片卷曲。要及早预防。
蓟马:集中在花中,花发白后变黑褐色,叶片出现银白条纹,6~9月是发病高峰期。
白粉虱:口器刺入植株韧皮部组织,吸取植物汁液。发病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蚜虫:经常会集中在嫩叶的尖梢,吸吮上面的汁液。
介壳虫:排泄出蜜露,蜜露上会长出黑色烟灰霉菌。
斑潜蝇:喜食叶肉,叶片成透明空斑,造成幼苗枯死,破坏性大。
红蜘蛛:多活动在叶片的背面,发生时,叶片上面会出现细小的斑点,叶片逐渐变硬,发白。
(1)电镜检查:将新鲜病兔尸体或采病死兔肝、脾、肾和淋巴结等材料制成10%悬浊液,应用超声波处理,经差速离心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制备电镜标本,用2%磷钨酸染色,电镜观察。
若检出本病毒,可初步确诊。(2)血清学检查:用人的红细胞(各种类型均可)作血凝(HA)试验和血凝抑制(HI)试验。① HA试验:将病料匀浆,取上清液,在微量板上2倍体积稀释,加入1%人O型红细胞。于37℃作用60分钟,若凝集,则证明有病毒存在。② HI试验:用已知抗兔出血症病毒血清,检查病料中的未知病毒。在96孔V形微量滴定板上加被检病料(肝组织悬液),做2倍稀释,然后加抗血清,摇匀,再加入1%人O型红细胞悬液,于4℃作用30分钟观察结果。凡被已知抗血清抑制血凝者,证明本病毒存在,为阳性。(3)动物试验:采取病死兔的肝、脾或肺,制成1∶5~10悬液,经双抗处理,接种2~3只兔。若发病死亡,自然病例的症状和病变相同,即可做出诊断。一: 汽车故障诊断的四项基本原则:
(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
(二)、先思后行、先熟后生的原则
(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原则
(四)、先备后用、代码优先的原则
二: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1、询问用户:故障产生的时间、现象、当时的情况,发生故障时的原因以及是否经过检修、拆卸等。
2、初步确定出故障范围及部位。
3、调出故障码,并查出故障的内容。
4、按故障码显示的故障范围,进行检修,尤其注意接头是否松动、脱落,导线联接是否正确。
5、检修完毕,应验证故障是否确已排除。
6、如调不出故障码,或者调出后查不出故障内容,则根据故障现象,大致判断出故障范围,采用逐个检查元件工作性能的方法加以排除。
二、常见故障的诊断
1、发动机不能启动或启动困难
(1)起动机不转动或转动缓慢
a)检查蓄电池电压。
b)检查蓄电池极柱、导线联接等是否松动。
c)检查启动系,包括点火开关、启动开关、空档启动开关及起动机情况,各部线路是否连接松动。
(2)起动机转动正常,但发动机不能启动
a)调出故障码。
b)检查燃油泵工作情况。
c)检查怠速系统是否工作正常(若怠速系统工作不正常,踏下加速踏板时发动机能启动)。
d)检查点火系统,包括高压火花、点火正时情况、火花塞等。
e)检查进气系统有无漏气。
f)检查空气流量计或空气压力传感器是否工作不良。
g)检查喷油器、低温启动喷油器是否工作正常。
h)检查EFI系统电路,包括ECU连接器有关端子。
i)检查机械部分有无故障。
2、发动机怠速不良
1)调出故障码,分析故障原因。
2)检查进气系统有无漏气情况。
3)检查曲轴箱通风管的PCV阀的工作情况(怠速时,PCV阀应该关闭)。
4)检查节气门上的怠速调整螺钉是否调整正确,若调整螺钉调整不正确,会导致怠速时混合气过稀,导致发动机怠速不稳。
5)检查点火正时情况。
6)检查喷油器喷射情况。
7)检查EFI系统电路及元件工作情况。
8)检查机械系统的状况。
3、怠速过高
1)检查节气门是否发卡而不能关闭。
2)检查冷启动喷油器是否在继续喷油。
3)检查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是否输出电压不正确。
4)检查燃油喷射压力是否过高。
5)检查调压器真空传感器软管是否脱落或断裂。
6)检查怠速控制系统和VSV阀是否工作正常。
7)检查喷油器喷油情况及是否滴漏。
8)调出故障码,判断故障原因。
9)对EFI系统电路及元件工作情况。
10)检查点火正时是否不正确。
4、发动机转速不稳
1)调出故障码,分析故障原因。
2)检查进气系统有无漏气情况。
3)检查燃油泵供油情况,燃油管路的压力是否正常。
4)检查燃油压力调节器是否工作不正常。
5)检查喷油器喷射情况,是否个别喷油器不工作或喷油量不准确。
6)检查点火系统,如点火正时情况、高压火花情况、火花塞积炭等。
7)检查空气滤清器滤芯是否堵塞。
8)检查汽油滤清器滤芯是否堵塞。
9)对EFI系统电路及元件工作情况。
10)检查机械部分,如汽缸压力、气门间隙等。
5、发动机回火
发动机回火现象大多由于混合气过稀或点火时间过晚所致。
1)调出故障码,分析故障原因。
2)检查进气管有无漏气情况。
3)检查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否正确。
4)检查点火正时情况。
5)检查燃油压力是否过低。
6)检查喷油器喷油时间是否过短。
7)检查喷油器是否发卡堵塞。
8)检查EFI系统电路及元件工作情况,主要有各有关传感器,如氧传感器、水温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管压力传感器等。
6、排气管放炮
排气管放炮现象主要由于混合气过浓、个别缸不工作和燃烧时间不正确等燃烧不完全因素造成。
1)调出故障码,分析故障原因。
2) 检查点火正时,是否点火时间过晚。
3)检查冷启动喷油器是否仍然喷油或者发生滴漏,并进一步找出原因。
4)低温启动喷油器定时开关失效。
5)个别缸火花塞不点火或火花过弱。
6)检查喷油器,是否存在喷油过量,或者个别缸喷油过多的现象,是否有滴漏。
7)检查燃油压力是否过高,压力调节器是否失效导致回油管路不能打开回油,压力调节器真空传感器软管是否脱落或者断裂。
8)检查空气流量计传感器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否正确。
9)检查EFI电路及有关传感器的工作情况。
7、发动机加速不良
1)检查进气管是否漏气。
2)检查点火时间是否过晚。
3)调出故障码,分析故障原因。
4)检查燃油喷射系统,如燃油压力、喷油器工作情况。
5)检查点火系统,尤其是爆震传感器和点火器的工作是否正常。
6)检查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是否正常。
7)检查EFI电路及与燃油喷射有关的元件的工作情况。
8)检查汽缸压力、气门间隙、火花塞工作情况及配气相位等项目。
三、典型元件故障及其原因
1、ECU
一般来说,ECU比较可靠,不易出现故障,正常使用情况下,10万千米的故障率不高于千分之一,但当发动机工作时间过长(行驶里程超过15万千米)时,ECU的故障率就明显增加,故障的原因主要是:
1)焊点松脱;
2)电容元件失效;
3)集成块损坏;
4)电控单元固定脚螺栓松动;
5)电子元件损坏。
ECU一旦出现故障,会造成发动机不能启动或难以启动、无高速、耗油量大等现象。
2、传感器
车用传感器一般分为热敏电阻式、真空压力式、机械传动式和压电式等几种,相对而言,传感器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易出现故障,故障原因主要是:
1)弹性元器件失效;
2)真空膜片破损;
3)接触部位磨损或烧蚀;
4)外围线路故障等。
传感器负责向ECU提供发动机工况,因此,一般出现故障时,将直接影响ECU准确信息的来源,对发动机的控制也将失控或控制不正常。
3、接插连接件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具有众多的接插连接件,由于其工作在一个振动、多灰尘、高温、易潮的环境中,时间一长,就易产生故障。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造成的:
1)接插件老化失效;
2)接头松动;
3)接头接触不良。
接插连接件出现故障时,发动机工作不稳定,时好时坏,一般可用故障征兆模拟试验法来诊断。
4、喷油器和冷启动喷油器
喷油器和冷启动喷油器是易损件之一,特别是由于国内汽油油质相对较差,更易出现堵塞和卡死等现象。正常情况下,喷油器一年应至少清洗一次。喷油器的故障主要表现在:
1)电磁线圈工作不良;
2)喷油嘴卡死;
3)堵塞;
4)滴漏;
5)雾化状况不好;
6)外围电路。
喷油器故障主要会造成发动机某缸不工作或工作不良。另外,各缸喷油器喷油量相差太大(15秒钟超过8~10ml),也会造成整个发动机工作不稳等故障。
5、真空软管及其他管道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有大量的真空管及其他管道,由于其大多是橡胶制品,受热、沾油和时间一长,就会产生老化。其故障主要表现在:
1)胶管老化;
2)管口破裂;
3)卡子未卡紧;
4)接口松动。
其最终表现为漏气,使混合气过稀、发动机启动困难或怠速不良、加速无力等。
6、燃油压力调节器
燃油压力调节器用于调节喷油压力,出现故障时会明显影响发动机的供油量,使发动机供油不稳、启动困难、加速无力等。通道堵塞和压力调节器内的膜片损坏,都会造成燃油压力调节器故障。
7、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及机油滤清器的堵塞都会造成发动机故障,因此应定期维护。
在实践生产中应用的妊娠诊断方法主要有外部观察法、直肠检查法、阴道检查法、孕酮水平测定法和超声波诊断法五种。
(1)外部观察法 外部观察法通常只作为一种辅助的诊断方法,妊娠母牛周期发情停止,性情变得温顺,食欲增强,被毛变得光亮,行动谨慎;到5个月后腹围明显增大,出现不对称,右侧腹壁突出;乳房逐渐发育,泌乳量明显下降,脉搏、呼吸次数明显增加;8个月右侧腹壁可见胎动,此方法在妊娠中后期观察比较准确,但不能在早期作出确切诊断。(2)直肠检查法 直肠检查法是早期妊娠诊断最常用和最可靠的方法。母牛妊娠21~24天,在孕角(排卵)侧卵巢上,存在有发育良好、直径为2.5~3.0厘米的黄体;妊娠30天左右,两侧子宫角大小不对称,孕角及子宫体略微变粗,内有波动感,子宫壁变薄;妊娠2个月左右,孕角和子宫体变得更加粗大,两子宫角的大小明显不同。孕角相当于空角的两倍左右,壁变得软、薄,而且波动感明显,角间沟变得宽平,子宫开始向腹腔下垂,但依然能摸到整个子宫;妊娠90天,角间的直径为12~16厘米,波动极明显,空角也增大一倍,角间沟消失,子宫开始沉向腹腔;妊娠4个月左右,子宫及胎儿已全部沉入腹腔,此时已摸不到子宫角,但可感觉到子宫动脉明显波动。(3)阴道检查法 母牛妊娠20天左右,阴道黏膜变得苍白、无光泽,血管网不清晰,黏液量少而干燥,阴道收缩较紧。妊娠3~4个月后,阴道黏液增多,变得较为混浊,颜色为灰黄或灰白色,多集中在子宫颈口附近,形成可以堵住子宫颈口的黏液塞。但空怀母牛卵巢上有持久黄体时,也会有上述现象。因此,阴道检查法的准确率也不是很高,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不能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4)孕酮水平测定法 根据妊娠后血中及奶中孕酮含量明显增高的现象,用放射免疫和酶免疫法测定孕酮的含量,判断母牛是否妊娠,由于收集奶样比较方便,目前测定奶中孕酮含量的方法较为普遍。(5)超声波诊断法 可根据超声波反射的波形进行判断。利用超声波诊断时,可根据妊娠产生特殊的波形作为妊娠诊断的依据。常用的几种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
3.风险矩阵分析法(LS) 风险矩阵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将风险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相对的定性分为若干级,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对定性分为若干级,然后以严重性为表列,以可能性为表行,制成表,在行列的交点上给出定性的加权指数。
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5.风险程度分析法(MES)风险程度分析法是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是对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的改进。风险评估在一个企业中,诱发安全事故的因素很多,“安全风险评估”能为全面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并评估出不同环境或不同时期的安全危险性的重点,加强安全管理,采取宣传教育、行政、技术及监督等措施和手段,推动各阶层员工做好每项安全工作。使企业每位员工都能真正重视安全工作,让其了解及掌握基本安全知识,这样,绝大多数安全事故均是可以避的。这也是安全风险评估的价值所在。
(1)以虫治虫 就是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首先要提高当地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因此,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有利条件。有时还要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
(2)以菌治虫 就是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引起昆虫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这些致病微生物可以用简单、低廉的方式人工扩大培养,制成生物制剂喷洒于田间使昆虫死亡。如Bt乳剂(苏云金杆菌乳剂),可以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
(3)利用杀虫素治虫 杀虫素是一些放线菌在代谢中产生的活性物质。日本从金色链霉菌中获得一种杀螨素,对红蜘蛛毒性很强。国内投产的杀蚜素,对蚜虫的防治效果显著。
(4)利用寄生线虫、原生动物治虫 国内已经利用线虫防治小地老虎、棉铃虫等,取得初步成效。
(5)利用捕食性蜘蛛和螨类治虫 菜田内有许多种类蜘蛛能捕食害虫(只吃活虫、不吃死虫)。蜘蛛繁殖力强,不易死亡,在自然界存活率高,又不受黑光灯等诱杀,一般菜田有成千上万头蜘蛛,因而不需要人工饲养繁殖,只需要保护利用即可。
1.栗瘿蜂 栗瘿蜂也称栗瘤峰,成虫头部和腹部黑褐色,触角丝状,褐色,胸部膨大,漆黑色,6-7月间产卵于芽内,幼虫在芽内生长、越冬。春季芽萌发抽生短枝,被害枝或叶柄等膨大成虫瘿(瘤),使枝叶枯死,树体衰弱,严重影响当年和次年的生长和结果。 防治方法:①冬季剪除纤弱枝、病虫枝并烧毁,以消灭越冬幼虫。②保护天敌跳小蜂。③成虫羽化出瘿前后(6-7月)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于4月上旬(栗芽发红膨大而未开放)对树枝干涂刷40%增效氧化乐果,可选粗约10厘米的枝干刮去长30厘米半圆环上的木栓层,涂刷药液约10毫升。 2.云斑天牛 云斑天牛成虫黑褐色,前胸背板具2白斑,幼虫前胸背板有“山”字形褐斑。主要危害枝干,造成枯枝,影响树势。 防治方法:①5-7月捕杀成虫于产卵前。②6-7月刮除树干虫卵及初孵幼虫。③用钢丝钩杀已蛀入树干的幼虫。④从虫孔注入80%敌敌畏100倍液或用棉球沾50%磷胺(或50%杀螟松)40倍液塞虫孔。 3.赤腰透翅蛾 赤腰透翅蛾成虫体色像大黄蜂,雌成虫腹部黄色,腰部赤紫色,翅膜质透明,腿上生褐色毛丛,体外被丝、虫粪、木屑缀合成的纺董形虫茧。幼虫在枝干皮层下越冬,次年4月开始活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成虫羽化盛期,产卵于树干粗皮裂缝或虫道内,以地上10-70厘米树干上最多。主要危害树干、主枝韧皮部,被害处肿瘤状隆起,皮层翘裂,伤疤经久不愈,严重时树枯死。 防治方法:①成虫盛发期树干喷80%敌敌畏1000倍液,杀灭成虫及初孵幼虫。②找有虫粪部位刮除幼虫。③80%敌敌畏1分加煤油30份涂树干。 4.栗实象鼻虫 栗实象鼻虫成虫体型小,黑色或深褐色,长7-9毫米,喙细长。幼虫纺锤形,乳白色。幼虫吃食种仁,采收后约10天幼虫老熟,钻出栗果,作茧越冬。 防治方法:①成虫活动期树冠喷布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1000倍液。②熏蒸栗果。在密闭条件下每立方米栗果用2.5-3.5克溴甲烷熏蒸24-48小时,或用30毫升二硫化碳处理20小时,杀死害虫,不影响发芽力。③栗果温、热水浸杀幼虫。用50-55℃温水浸15-30分钟,或90℃热水浸10-30秒钟,杀虫率可达90%以上,也不影响发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