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常见的病虫害有猝倒病 花卉常见的病虫害有猝倒病害吗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7-04 17:47:40
猝倒病常发生在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 。防治方法1。用无菌的新土培养,土地平整,适期播种。一般以5厘米地温稳定在12~15℃时开始播种为宜。 2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剔除病苗。雨后应中耕破除板结,以提高地温,使土质 松疏通气。
玉米猝倒病主要是施肥不当造成的,一要控制用量,二要把握好施肥距离。玉米苗期猝倒病可以选用甲霜灵锰锌加多菌灵防治。出现少数粹倒病苗要及时拔除,然后以药土填穴,或喷施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主要喷幼苗及根际土壤。
黄瓜猝倒病一般在黄瓜生长环境高温、高湿的情况下,会引发此病害的发生。
尤其是育苗期出现低温、高湿条件,利于发病。此外,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瓜苗引起猝倒。当幼苗子叶养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是感病期。该病主要在幼苗长出1-2片真叶期发生,3片真叶后,发病较少。
猝倒病,预防为主,建议用甲霜.恶霉灵或者五氯硝基苯土壤消毒,在定植时用恶霉灵+海藻精蘸根预防,定植7天后灌根喷淋处理来预防,选择药剂有甲霜恶霉灵、枯草芽孢杆菌、氯溴异氰尿酸等药剂+碧护或海藻肥+腐殖酸。
都叫谁到并打醋醋酐药豆角摔倒并打醋肝药
黄爪猝倒病如何防治?我是菜农我来回答。
黄爪猝倒病发病较早,种孑发芽出土以前即可染病。造成烂种、烂芽,苗期发病大多从幼苗茎的近地表处开始,初为水渍状小斑点,后变为淡褐色并迅速扩大绕茎一周,致茎部干枯、.缢缩成线状,叶片尚末萎蔫即折倒。故名猝倒,在高湿情况下近地表处长出白色絮状物。
黄瓜猝倒病防冶
1:育苗时对育苗设施、育苗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2:苗床土应选取未种过蔬菜的肥沃耕土,和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猪粪、羊粪、牛粪等).,切记必须发酵腐熟透,以防烧苗。.过筛后按7:3比倒混合撒匀苗床。
3:对苗床土药剂处理,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克兑细土拌匀撒在苗面上。
4:使用穴盘育苗,穴盘也要进行药液浸泡消毒。
5对选用的种孑按照栽培技术规程要求,播前晒种、干热处理、温汤浸种、药剂拌种等方法消毒灭菌处理。
6:播种前,苗床应浇透浇足底水。幼苗期尽量少浇水,降低湿度预防猝倒病。
7:出苗3~4天后用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或68.75%银法利喷雾防治猝倒病。
8:在幼苗生长期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通风排湿。白天增加光照夜间适当降温。约束幼苗徒长增强抗病能力。
9:定植前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蘸根。或在移栽后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灌根。也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黄爪猝倒病多发于苗期,严格按照栽培技术要求做好苗床、育苗设施杀菌消毒。苗期管理温湿度合理调控,适时通风排湿预防黄瓜猝倒病发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该是常理;如今却存在许多天灾,导致民不聊生,有许多农作物不能生长。例如芹菜猝倒病,这种情况苦了许多耕种的农民,其实可以用甲霜灵 ,恶霉灵 ,甲基硫菌灵 ,等交替喷雾,灌根防治,间隔5-7天一次,连续2-3次的办法进行预防。
猝倒病、根腐病和立枯病都是植物病害,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1. 猝倒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害大豆、玉米、小麦等作物。猝倒病的特点是植株突然倒伏,叶片变黄、枯萎,根系发黑,甚至整株植物死亡。猝倒病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2. 根腐病:也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害果树、蔬菜等作物。根腐病的特点是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萎缩,根系腐烂,甚至整株植物死亡。根腐病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3. 立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害水稻、小麦等作物。立枯病的特点是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出现黄化、枯死,茎部变黑,最终导致整株植物死亡。立枯病主要通过种子传播。
总的来说,这三种病害都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叶片变黄、枯萎等现象,但是它们的病原体、侵害方式和传播途径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防治上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发病初期,植株叶片特别是顶部叶片出现白天凋萎、早晚恢复的现象;发病严重时,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株型矮小,根系腐烂,植株枯死但叶片仍呈绿色。
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至深褐色湿腐状,极易剥离露出暗色的木质部。
横切茎观察,可见病株维管束变褐色,后期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至粉红色霉层。
病原菌以卵孢子在12~18厘米表土层越冬,并长期存活。有适宜条件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侵入花苗。
病菌侵入花苗后,当地温在15~20℃时病菌增殖最快,在10~30℃的范围内都可以发病。土壤湿度和近地表空气湿度大病害加重,这是因为孢子发芽和侵入都需要一定的水分。通风不良也容易发病。光照不足导致籽苗生长势弱,抗病性差则容易发病。籽苗的新根还
没长成,幼茎柔嫩抗病能力弱,此时最易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