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视频讲解大全 花卉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视频讲解大全图片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7-06 09:47:38

桧柏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对于这种情况你首先要看看桧柏树干上是不是有虫粪,要是有虫粪,说明是天牛为害,你可以用用注射器向桧柏树蛀孔注入30至50倍80 %的敌敌畏乳油,毒杀幼虫。注射前清除虫道内木屑虫粪,注射后用黏土密封虫道口。如果没有充分,可能是有缺缺肥症状,可以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每棵树追施100克左右,同时叶面喷施0.2%硫酸亚铁+天达能量合剂600倍液+99%恶霉灵3000倍液。7天一次,喷施3次。

白皮松常见病虫害及其如何防治?

1、松落针病

  该病的病原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星裂盘菌目散斑壳菌。病菌多数以菌丝体或子囊盘在落地针叶上越冬,有的在树上针叶越冬,翌年三四月间形成子囊果发育成熟。四五月间产生子囊孢子。遇雨或潮湿条件,子囊果吸水膨胀放射出子囊孢子。它可以借气流传播,从气孔侵入,潜育期1到2月以上。一般侵染2年生针叶,后期可侵染当年生针叶,不同龄期的白皮松均可受害,造成针叶枯黄早落,严重时树木濒于死亡。

  防治方法:防治松落针病要加强圃地水肥管理,增强树势,及时防治其他病虫害,伐除衰弱木、濒死木。在春夏子囊孢子散发高峰期之前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50%退菌特500倍液至800倍液,70%敌克松500倍液至8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45%代森铵200倍至300倍液。郁闭幼林或重病成林可施放621烟剂、百菌清烟剂。

  2、松针赤桔病

  松针受害后,初为黄色斑,渐变褐色,最后呈灰色或暗灰色。病斑稍凹陷,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常有暗红色的环圈。病部散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可出现于针叶的不同位置,病斑以上部分往往枯死断落,以叶尖死为主。该病为害严重时,被害树木似火烧,提早落叶,严重影响生长和观赏,连续几年发病,造成植株死亡。高温多雨有利于该病的扩展蔓延,尤其高温降雨后,又出现高温干旱天气,是该病大发生的重要因素。新叶抽出到生长停止,均可受病菌侵染,大量侵染一般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7月至8月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加强林地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病性,及时清除林下的杂草,增强林地的排水性,避免林地的湿度过大。药物防治可用25%多菌灵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3、褐斑病

  为害症状病叶上最初产生褪色小斑点,呈草黄色或淡黄色,多为圆形或近圆形,后为褐色,稍扩大汇成段斑,不久病斑处产生灰黑色小疱状物。多数病叶的病斑明显地分为3段,上段变褐枯死,中段褐色病斑与绿化健康组织相间,下段仍为绿色。新生嫩叶染病针叶先端迅速变褐枯死,有时在枯死部分的下方,病害自树冠基部开始发生,逐渐向上部扩展。病重的松树,只有顶部两三轮枝条的梢头保存部分绿叶,不久全株枯死。病菌在病叶或病落叶上越冬,随雨水传播,在气候温和、湿度大时,易感染。3月染病,5月至6月为盛期,9月至10月发生第二次感染高峰。

  防治方法:加强林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落叶;营造混交林;药物防治用25%多菌灵或75%百菌清500倍液喷雾多次。

  4、松赤落叶病

  该病多发生于当年生的针叶上,常与赤枯病、落针病等针叶病害混生,症状易混淆。该病菌的侵染性强。可加速松树生理黄化病的发展,导致树木生长停滞,新梢和针叶日趋短小,最后逐渐死亡。5月初,针叶中上部出现少量黄色小点,6月中下旬,黄点变成橙黄色病斑,病斑向下蔓延当年秋天,感病部位变为红褐色,感病与健康部分交界处为黑褐色。翌年3月,病斑下部开始由红褐色变为灰褐色。3月底,病斑上出现灰白色小点,即为初形成的病菌子实体。此后,小点发展成为纵向的梭形、黑色、稍有光泽的、突起的粒状子实体,多数子实体四周呈灰白色。4月针叶开始脱落。7月基本落光。

  松赤落叶病一般侵害树势衰弱、抵抗力弱的幼龄松树。凡因土层过浅、透气不良、瘠薄、于旱、管理不善、人为破坏严重、受其他病虫害危害、致使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较易感病。

  防治方法:清除枯死及重病株,加强树木管理,增强树势。药物防治用100倍至150倍波尔多液喷雾或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喷雾。

  5、煤污病

  该病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枝干,受害部位开始出现蜜汁黏滴,渐出现疏松状小斑,尔后连成片,形成较坚硬的黑色霉层,不易脱落。该病由多种煤污菌侵染所致,这些病菌主要寄生在蚜虫、介壳虫等排泄的粪便和分泌物上,因此白皮松发生上述虫害时,便为煤污菌提供了营养,是发病的直接原因。此外,荫蔽、湿度大、通风不良、透光条差均易使之发生。

  防治方法:最好的措施就是防治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害虫。适当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减少发病。发病严重时,可喷洒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花卉病虫害的防治(二)——病虫害?

常见有介壳虫、蚜虫、叶螨、食叶虫、蛀干虫、白粉虱、地老虎、金龟子、刺蛾、蜗牛等,现在就以上虫具体介绍情况及防治方法

1、蚜虫——又名腻虫、蜜虫。体积小、柔软、呈绿色或者黑色,多群集在花卉的嫩叶、嫩茎、及花蕾上吸收花卉的汁液,容易引起叶片变黄、皱缩、卷曲,或形成虫瘦,严重造成枝叶枯萎,甚至全部死亡。防治方法:喷敌敌畏1500液体或杀螟松稀释液。

2、介壳虫——俗名花虱子,体长5-6毫米,躯体外有白色介壳。数量多,常在花卉的叶子、茎、花蕾等地方,吮吸花卉的汁液,同时排除糖质粘液,导致很多种病害如煤污病等,严重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初龄若虫期,可喷洒25%亚胺硫磷或50%的敌敌畏,可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三四次。

3、红蜘蛛——俗名火龙,个体很小,形如蜘蛛,卵圆形,橘黄或红褐色,一般肉眼很难看见,一般都是用口刺入叶内吸吮汁液,使叶面叶绿素遭到破坏,严重使整株死亡。防治方法:发现个别时,可将叶片摘除,数量多时,可以用20%艾美乐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喷洒。

4、白粉虱——又名飞虱、白粉虱,是危害花卉的重要害虫之一。成虫个体小,体长约1毫米,黄白色,全身有蜡质粉状物,能飞,用口针刺入叶内吸吮汁液,致使叶片枯黄脱落。成虫分泌蜜露,影响花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严重导致死亡。防治方法:用塑料袋将花盆罩上,在小棉球上滴一滴80%敌敌畏乳油,放入塑料袋内收紧,数小时后可以去掉塑料袋,每周一次,三次就可以消灭。

5、地老虎——地下害虫,长3厘米,圆条形,全身有节,灰褐色,咬食种子及根。防治方法:灌敌敌畏或敌百虫液。

6、金龟子——椭圆形,直径约1cm,硬甲克,成虫咬食花蕾、芽、叶,幼虫啃食嫩茎和根部,影响生长甚至使幼苗死亡。防治方法:喷敌敌畏1500倍液。

7、刺蛾——俗称洋辣子,幼虫全身毒刺,幼虫啃食叶肉,成虫将叶片吃得只剩叶脉和叶柄。防治方法:幼虫危害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

8、蜗牛——软体动物,啃食花卉嫩叶,嫩茎,常将叶片啃食成不规则的孔洞。防治方法:可在雨天人工捕杀。可在花盆周围和底部撒石灰粉。

花卉病虫害防治的药剂?

防治花卉病害的生物杀菌剂有以下两种:

(1)多抗霉素,目前有品种为1.5%、2%、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花卉白粉病、花卉霜霉病。

(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目前登记品种为2%、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用于防治花卉白粉病。

菊花常见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虫害有潜叶蛾、蚜虫、红蜘蛛、菊叶螨、菊花天牛(菊虎)、螟虫、棉铃虫、粉虱、蛴螬等 菊花潜叶蛾 5月间在叶子上产卵 幼虫孵化后,即钻到叶肉里蛀食 把叶肉吃空,蛀成一条条曲折的干空隧道 严重时可使全叶干黄枯死。

杨梅常见病虫害防治?

杨梅病害褐斑病症状

感染褐斑病的叶片表面会出现针尖大小的紫红色小点,随染病加深,叶片边缘逐渐呈褐色或灰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央变成浅红褐色或灰白色,上面散生着病菌子囊孢子,病叶最后干枯脱落。

褐斑病防治方法

多施有机肥和钾肥,增强树木抵抗力,及时排除树盘积水;每年初春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减少病原枝条;若已经感染病菌,可喷洒稀释1000倍的多菌灵。

癌肿病症状

感染杨梅癌肿病的枝条会产生乳白色的小突起,突起表面光滑,一般多在枝节部位发生,会造成肿瘤以上的部位枯死;树皮粗糙开裂,凸凹不平,会引起树木早衰,严重时会引起全株死亡。

癌肿病防治方法

注意保护树体,尽量减少树木上的伤口,要尽量避免给树木造成机械损伤,防止病菌侵入感染;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增强树体的抵抗力。

根腐病症状

病菌一般从伤口侵入,菌丝侵入维管束导致其褐变坏死,严重时导致全树生长衰亡。叶色淡绿(青枯),逐渐变为红褐色脱落,偶剩少数枝叶,但次年不能萌芽生长。

根腐病防治方法

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挖除并烧毁发病植株,避免进一步传播蔓延;注意杨梅不要与桃、梨、李等树混植。

杨梅虫害松毛虫为害症状

松毛虫可以危害多种林木,初孵的幼虫喜欢聚集在新梢嫩叶上,不过蔓延的能力很强,容易造成分散食害,严重时叶片仅剩叶脉。

松毛虫防治方法

对于初孵幼虫应该及时捕杀,用稀释100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施;成虫趋光性较强,可以用灯光诱杀。

避债虫为害症状

避债虫主要危害杨梅的新梢嫩枝,会咬碎叶片并导致嫩芽嫩枝死亡。

避债虫防治方法

对于初孵幼虫应该及时捕杀,用稀释100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施。

卷叶蛾为害症状

卷叶蛾幼虫喜欢在杨梅的新梢嫩叶片上吐丝裹叶,造成叶片卷曲将其幼虫裹在叶片中,其后幼虫在卷叶中蚕食叶肉,结茧化蛹越冬。

卷叶蛾防治方法

发现幼虫后可以喷洒稀释1000倍的杀螟松或稀释4000倍的杀灭菊酯。

常见花卉名称大全?

君子兰,满天星,月季花,茉莉花,丁香花,三角梅,蝴蝶兰,风信子,鸡冠花,菊花,长寿花,水仙花,太阳花,蔷薇花,海棠花,百合花,玫瑰花,桂花,梅花,吊钟花,杜丹花,紫薇花,慕春花,樱花,格桑花,莲花,金鱼花,金银花,蟹爪兰,杜鹃花,金鱼花,绣球花,栀子花,雪铁芋,天竺葵…

花椒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主要有,花椒棉蚜,桑白蚧,天牛类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是:在发生期每隔10天交替喷布40%氧化乐果1500倍液,40%水胺硫磷1000倍液。或者在萌芽前喷洒50倍液机油乳剂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越冬雌成虫;也可于5~6月和7~8月喷洒100倍液机油乳剂加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茶树常见病虫害如何防治?

为了保证茶叶的质量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害虫的防治,主要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使用综合治理的原则来控制病虫害给茶叶带来的问题。

  1 农业防治

  农作物的害虫防治是农作物种植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农业防治能有效的防治各种农作物病虫害,茶园中茶树害虫和益虫都栖息在里面,要保护好茶园的环境最好的方式就是发挥出茶园自身的调控能力,不仅要保护好茶园环境,也要多注意茶园周围环境保护,发挥出茶园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病虫害,提高茶叶的品质。

  1.1 选苗

  选苗要根据龙泉市当地的土壤、气候来进行选择抗性比较强的优质品种,或者是本地特有的茶叶品种,在种植前进行严格的检疫,防止病虫害进入茶园。在种植期间使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合理的种植密度、定植物方式进行栽培。把单行条植发行株,苗株根系进行移植并适当的让茶叶根系得到舒展后掩埋。这样的栽培方式能让茶叶植株发育良好、健壮、抗旱、抗病虫害能力都能有效增强,提高茶叶质量。

  1.2 施肥环节

  施肥在抑制病虫害中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进行施肥,施肥中主要与有机肥为主,其他的微量元素可以辅助使用比如氮、磷、钾,这样能有效的避免氮肥过量防止吸汁性害虫的诞生。改善农作物的生长条件的基本就是控制氮肥的使用量,提高茶叶对虫害的抵抗能力。

  1.3 茶园管理

  要加强对茶园的管理,随之保证茶园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茶园干旱时要及时灌溉。提前做好防旱防冻的工作,让茶树能够健康的成长。茶树在生长过程中要控制好短须蜻虫的密度,保证茶树的成长速度一致,最大限度的避免虫害的发生。茶园要有时间段的进行排渍,防止绵蚁生长和藻斑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1.4 茶树的修剪

  要加强对茶园的修剪,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发现病虫害的茶叶要及时修剪,并清理剪下的病枯枝叶,用里面来控制茶树的修剪深度。尤其是在冬季茶树的睡眠期,此时也是病虫活跃时期,所以,在当天清理茶园时,对修剪下来的枝叶要进行烧毁处理,防止在耕地和施肥过程中茶蚜茶毛虫、茶黑毒蛾等对茶树进行的破坏。

  1.5 改善土壤

  改善土壤墒情,这样能促进根系的生长,也能对病虫有着良好的预防作用,能有效破坏土壤中病虫的活动场所,也能使用机械方式杀除存在土壤中的茶尺蠖等虫卵。

  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最为理想的治理手段,因为生物防治对茶叶和对消费者都没有任何危害,而且无污染,对害虫不会产生药物抗性,能有效的长期控制危害,也是治理茶园最节约资本和最有效的方法。使用以虫治虫的方法对茶园中进行除害,可以选择松毛虫、赤眼蜂等进行保护,因为赤眼蜂的昆虫激素等代谢物能有效的治理茶树中卷叶蛾的发生。可以使用油桐尺蟆来控制害虫,油桐尺蟆核型属于多角体病毒,数量庞大每平方千米就有多角体两千五百多亿,在幼虫高峰期时加水150毫升,进行大面积喷雾,这样幼虫的发病率能控制在三年以上。使用茶毛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茶毛虫的核体属于多角型病毒,每一千平方米可以使用七百五十亿左右的多角病毒体。特别是在东春两季交换时2-3龄高峰期时要直接对茶树进行喷雾,这样当代幼虫的死亡率能高达百分之八十左右[1]。使用范围性引诱剂来消灭成虫。在生产实践环节利用有益生物的代谢物也可以有效的防止病虫害。

  3 化学防治

  在茶园中使用化学防治害虫是比较重要的方法,是茶叶品质的关键所在,现在都提倡使用无公害产品,使用化学防治进行防治病虫害要达到国家卫生的标准。对茶树进行除虫害时,要针对茶叶存在的病中进行对症下药,禁止使用含剧毒、高残留的农药,要避免延误防治的最佳时期。对茶园进行管理时,要对病虫害进行深刻了解,掌握诊断和防治的科学技术,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用药标准符合国家标准。研就用药技术时,要安全使用农药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在使用农药种类时,要统计用药的时间周期和农药的浓度,不能擅自依靠经验来完成配药。在配药之前,要根据茶园实际情况观察每亩头茶小绿叶蝉百叶虫的数量要对症下药。

  4 物理防治

  4.1 灯光诱杀

  在茶园中使用灯光照明,使用目前市面上比较实用频振式杀虫灯来进行灯光诱杀,大面积使用就能看到效果明显并且简单有效。这种方式主要对茶毛虫、茶尺蠖 茶卷叶蛾等害虫,都有良好的扑杀效果。在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灭虫期间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1~2次。

  4.2 机型或人工放病虫害

  茶丽纹象甲的成虫具有假死性的特征,在6月中使用适当的力度摇晃茶树就能发现假死的成虫[2]。人工摘除比较严重的病叶,将茶毛虫卵块卷叶里面的蛾虫苞蓑蛾护囊击碎 再把枝干上的茶叶刺蛾的茧 用竹刀刮除被害枝干上的蜡蚧类害虫苔藓类病害等。

  结束语

  自古以来茶叶的病虫害就一直困扰着人们对茶叶的栽培,以前人们都是使用人工物理措施来防治病虫,一直到19世纪人们研发了合成农药,农药对防治病虫害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病虫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对消灭了害虫天敌,而且还污染环境,人体健康有着潜在威胁[3]。农作物的害虫防治在农作物种植中式最为关键的环节,保护好茶园的环境最好的方式就是发挥出茶园自身的调控能力,不仅要保护好茶园环境,也要多注意茶园周围环境保护,发挥出茶园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病虫害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山茶常见病虫害如何防治?

山茶常见病虫害如何防治:

1、黄化病防治方法:在叶面上喷0.1~0.2%硫酸亚铁溶液即可防治。

2、溃疡病防治方法:冬季或早春发病前应清洁花圃,彻底剪除病枝、烧毁病叶。发病前可喷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保护(注);发病后则喷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50%铵乃浦(amobam,大陆称「代森铵」)500~800倍液,或用每400单位╱ml之农用链霉素喷雾或25%叶枯宁100~200ml兑水50kg喷雾。

3、煤烟病防治方法:此病多发生在高湿,有介壳虫或其它刺吸口器类昆虫的环境下;注意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发病数量少时可用水刷蘸水刷除;发病期可喷洒50%贝芬替(Carbendazim,大陆称「多菌灵」)800倍液防治。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