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病虫害识别图解视频教程 花卉病虫害识别图解视频教程大全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7-06 20:11:38

风车茉莉病虫害图解?

一、病害

1、白粉病:这是一种常见的病害,被害的部位会出现不规则的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的扩大,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大片,边缘处也不明显,上面会布满白粉,也就是细菌的菌丝体,之后白粉会逐渐变成灰白色,后期变成浅褐色,导致叶片枯黄、皱缩,幼叶部分也会变得扭曲、干枯,上面会有黑褐色的小颗粒。平时注意好栽培,施加腐熟的有机肥,能够提高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喷三唑酮药剂。

2、霉病:此病也是由真菌感染的病害,花朵、叶片、茎部都会染病,最终会导致植株腐烂枯死。注意喷施药剂,移栽前用速克灵、扑海因,花期喷施防落素稀释液,结果期喷施灰霉速净。

二、虫害

它的抵抗能力很强,很少会感染虫害,但是因为养护方法不正确,可能会遭受红蜘蛛的侵害,它们会在叶面上吸食养分,导致叶面枯黄缺水。此虫害在干旱的时候常发,所以平时注意补水,发病后摘除叶片,喷施花虫净、速灭杀丁等。

花卉病虫害的防治(二)——病虫害?

常见有介壳虫、蚜虫、叶螨、食叶虫、蛀干虫、白粉虱、地老虎、金龟子、刺蛾、蜗牛等,现在就以上虫具体介绍情况及防治方法

1、蚜虫——又名腻虫、蜜虫。体积小、柔软、呈绿色或者黑色,多群集在花卉的嫩叶、嫩茎、及花蕾上吸收花卉的汁液,容易引起叶片变黄、皱缩、卷曲,或形成虫瘦,严重造成枝叶枯萎,甚至全部死亡。防治方法:喷敌敌畏1500液体或杀螟松稀释液。

2、介壳虫——俗名花虱子,体长5-6毫米,躯体外有白色介壳。数量多,常在花卉的叶子、茎、花蕾等地方,吮吸花卉的汁液,同时排除糖质粘液,导致很多种病害如煤污病等,严重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初龄若虫期,可喷洒25%亚胺硫磷或50%的敌敌畏,可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三四次。

3、红蜘蛛——俗名火龙,个体很小,形如蜘蛛,卵圆形,橘黄或红褐色,一般肉眼很难看见,一般都是用口刺入叶内吸吮汁液,使叶面叶绿素遭到破坏,严重使整株死亡。防治方法:发现个别时,可将叶片摘除,数量多时,可以用20%艾美乐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喷洒。

4、白粉虱——又名飞虱、白粉虱,是危害花卉的重要害虫之一。成虫个体小,体长约1毫米,黄白色,全身有蜡质粉状物,能飞,用口针刺入叶内吸吮汁液,致使叶片枯黄脱落。成虫分泌蜜露,影响花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严重导致死亡。防治方法:用塑料袋将花盆罩上,在小棉球上滴一滴80%敌敌畏乳油,放入塑料袋内收紧,数小时后可以去掉塑料袋,每周一次,三次就可以消灭。

5、地老虎——地下害虫,长3厘米,圆条形,全身有节,灰褐色,咬食种子及根。防治方法:灌敌敌畏或敌百虫液。

6、金龟子——椭圆形,直径约1cm,硬甲克,成虫咬食花蕾、芽、叶,幼虫啃食嫩茎和根部,影响生长甚至使幼苗死亡。防治方法:喷敌敌畏1500倍液。

7、刺蛾——俗称洋辣子,幼虫全身毒刺,幼虫啃食叶肉,成虫将叶片吃得只剩叶脉和叶柄。防治方法:幼虫危害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

8、蜗牛——软体动物,啃食花卉嫩叶,嫩茎,常将叶片啃食成不规则的孔洞。防治方法:可在雨天人工捕杀。可在花盆周围和底部撒石灰粉。

花卉病虫害种类有哪些?

1、防治叶斑病:可选用25%腈菌唑乳油6000倍、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1500倍、福星5000倍、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等喷雾。

2、防治炭疽病:可选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8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57。

花卉病虫害防治的药剂?

防治花卉病害的生物杀菌剂有以下两种:

(1)多抗霉素,目前有品种为1.5%、2%、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花卉白粉病、花卉霜霉病。

(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目前登记品种为2%、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用于防治花卉白粉病。

预防花卉病虫害的药?

目前在我国登记的防治花卉病害的生物杀菌剂有以下两种:

(1)多抗霉素目前登记品种为1.5%、2%、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花卉白粉病、花卉霜霉病。

(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目前登记品种为2%、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用于防治花卉白粉病。

花卉识别大全?

1.草可分为草坪草和观赏草,草坪草常见的种类有狗牙根、黑麦草、地毯草、一年生早熟禾、粗茎早熟禾、高羊茅、匍匐剪股颖、细弱剪股颖、野牛草、孔颖草、从生毛草、冰草、钝叶草等。

2.多肉植物:一般可选择茎插与叶插的方式繁殖,土壤需选择透气性好的沙质土壤,种植管理比较简单。开花植物:土壤一般选择肥沃的微酸性土壤,施足基肥,后期根据其生长习性来合理光照、浇水、施肥、修剪。种球植物:需先使用多菌灵和生根粉来处理种球。

3.花卉品种的不同,花朵形态以及颜色都不同。普遍花色有粉色、白色、红色等,形状为喇叭形、扇形或圆形等,有单瓣、半重瓣、重瓣。玫瑰花的花朵颜色丰富,花瓣层叠生长,有香味。杜鹃花的花序为漏斗形,花瓣卵形,春季开花。月季花四季开花,花朵从内向外呈发散型。梅花有香味,花瓣为白色至粉红色,花萼红褐色。

怎样识别花卉?

打开进入首页往下滑,找到【花卉识别】点进去。

2. 可以直接拍照,也可以点击右下角选择【相册导入】,进入相册之后选中要识别的图片,点击右上角的【导入】。

3. 手动调整一下花卉的入框区域,确保完全整体是完全进去了,点击右下角【识别】。

鳄鱼真假识别图解?

鳄鱼真假识别,看它的皮肤,嘴巴,尾巴

白茶病虫害怎么识别?

1.茶叶赤星病。主要发生在茶树的嫩叶和新梢。

2.云纹叶枯病。病害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生,褐色,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呈波浪状轮纹,似云纹状,后期病斑上生灰黑色扁平的小粒点。

3.轮斑病。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常从叶尖或叶缘上开始发病,逐渐扩展为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大病斑,成叶和老叶上的病斑具明显的同心轮纹。

4.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茶树成叶上,老叶和嫩叶上也偶有发生。病斑多从叶缘或叶尖发生,初期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沿叶脉蔓延扩大,变为褐色或红褐色,后期可变为灰白色。

茄子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1.茄子绵疫病

多雨年份为害严重。

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茎、花。

叶部受害

产生不规则圆形水浸状褐色病斑,有明显轮纹,潮湿时病斑上长白霉。

果实受害

初期出现水浸状圆形病斑,稍凹陷,黑褐色,后逐渐扩大,为害整个果实。

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白色棉絮状物,果肉褐黑色,腐烂,易脱落或干瘪收缩成僵果。

茎部受害

呈水浸状缢缩,上部萎蔫,易折断。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

用精甲霜.锰锌浸种后催芽播种。

(2)药剂选择:

代森锰锌、烯酰吗啉+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唑菌酯+百菌清等。

2.茄子早疫病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

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

叶片发病:

前期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有同心轮纹。

湿度大时,病部长细的灰黑色霉状物,后期病斑中部脆裂,严重时病叶早脱落。

果实发病:

产生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的凹陷斑,湿度大时长出黑绿色霉层。

防治方法:

(1)棚室消毒

栽前可用硫磺熏蒸,对大棚进行消毒处理。

(2)药剂选择

发病初:

苯醚甲环唑+百菌清、春雷霉素.氢氧化铜、恶酮.锰锌、苯菌灵+百菌清等

发病普遍时:

异菌.多菌灵、异菌脲、氟嘧菌酯+春雷霉素等药剂。

3.茄子黄萎病

危害特点:

叶片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和叶脉间褪绿变黄,后发展到整个叶片。

病株中午失水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后随病情发展不能恢复。有时全株发病,有时植株半边发病。

维管束变褐色。

防治方法:

(1)开花坐果期

琥胶肥酸铜、二氯异氰尿酸钠、乙蒜素

(2)进入结果期后

苯菌灵、多菌灵+福美双、水杨菌胺+氨基寡糖素、乙蒜素等。

4.茄子枯萎病

是茄子的主要病害之一。

危害特点:

发病初期,病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枯萎,病症多表现下部叶片,有时同—叶片仅半边变黄,另一半健全如常。

主要是叶脉变黄,最后整个叶片枯黄,叶片不脱落。

剥开病茎维管束呈褐色。

防治方法:

(1)轮作

与非茄科蔬菜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2)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对病株土壤进行杀菌消毒。

(3)药剂选择:

琥胶肥酸铜、苯菌灵、恶霉灵、乙蒜素、络氨铜等。

5.茄子褐纹病

危害特点

叶片:

病斑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色,有轮纹,后期病斑上轮生大量小黑点、

茎部:

水浸状梭形病斑,上散生小黑点,后表皮开裂露出木质部。

果实:

椭圆形的凹陷斑,上布满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天气潮湿易腐烂。

药剂选择:

(1)苗期加强预防

嘧菌酯、醚菌酯、丙森锌、恶唑菌酮.锰锌喷雾。

(2)结果期发病前可选

苯醚.咪鲜胺、嘧菌.百菌清、甲硫.硫磺、腐霉利+三氯异氰尿酸等

6.茄子灰霉病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

危害特点:

苗期染病:

子叶先端枯死,后扩散到幼茎,幼茎缢缩变细,折断枯死,真叶染病出现半圆至近圆形淡褐色轮纹斑,后期叶片或茎长出灰霉、腐烂。

成株期叶片染病:

叶缘先形成水浸状大斑,后变褐,形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或“V”字型浅黄色轮纹病斑,密布灰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致整叶干枯。

茎、叶柄染病:

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长出灰霉。

果实染病:

幼果果蒂周围局部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扩大成暗褐色,凹陷腐烂,表面产生不规则轮纹灰色霉状物。

药剂防治:

异菌脲、腐霉利+百菌清、甲硫.霉威+代森锰锌、噻菌灵等。

7.茄子叶霉病

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

危害特点:

叶片染病:

出现边缘不明显的褪绿斑点,病斑背面长有灰绿色霉层,致叶片早期脱落。

果实染病:

病部呈黑色,革质,多从果柄向下蔓延,果实呈现白色斑块,成熟果实长黄色、下陷病斑,后逐渐变为黑,最后成为僵果。

防治方法:

(1)发病初期

可选用戊唑醇、春雷·王铜、醚菌酯+百菌清、氟菌唑+百菌清等喷雾。

(2)大棚可用

百菌清闭棚熏烟

8.茄子炭疽病

主要为害果实。近成熟期发病较重。

危害特点:

果斑近圆形或椭圆至不定形,稍凹陷,黑褐色,有轮纹或微具轮纹。

后期斑面生黑色小点,有时溢出红色黏质物。

本病与茄褐纹病的区别在于其病征明显,颜色偏黑褐色至黑色,严重时致茄果腐烂。

防治方法:

(1)管理

控制温、湿度;高垄种植,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雨后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钾肥、磷肥,增加树势;及时摘除残枝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

(2)药剂

溴菌腈+代森联、苯醚甲环唑、唑菌胺酯、苯醚.咪鲜胺等。

9.茄子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

危害特点:

叶片上出现白色小霉斑。

外观上好像撒了一层白面粉是该病主要症状特征,很好区分。

严重时叶片正反面全部被白粉覆盖,最后致叶组织变黄干枯。

药剂选择:

(1)发病前

可选用硫磺或百菌清或代森锰锌喷雾。

(2)发病初期

可选用三唑酮或腈菌唑或苯醚甲环唑或氟硅唑或丙环唑喷雾。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即可。

10.茄子白绢病

主要为害茎基部和根部。

危害特点:

初期出现水浸状褐色斑,后扩展绕茎一周,生出白色绢状菌丝体,集结成束向茎上呈辐射状延伸,顶端整齐,病健部分界明显。

病部以上叶片迅速萎蔫、变黄,最后根茎部褐腐,全株枯死。

后期在根茎部先生出白色、后茶褐色菜籽状小菌核,高湿时病根部产生稀疏白色菌丝体。

防治方法:

(1)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深埋和烧毁。

(2)药剂选择:噻呋酰胺、丙环唑、甲基立枯磷、异菌脲等药剂。

11.茄子菌核病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

危害特点:

苗期发病:

多从茎基部开始,初期呈褐色水浸状。

潮湿时有白色绵絮状菌丝,发生软腐,但无臭味,菌丝中混生黑色小菌核

干燥时病部变灰白色;后病部缢缩,苗枯死。

成株期茎基部或侧枝发病:

产生水浸状褐色稍凹陷病斑,渐变灰白色;湿度大时长出白絮状菌丝,皮层湿腐,表皮和髓部长出黑色小菌核;干燥后髓部变空,病部表皮易破裂,维管束外露呈麻状,植株枯死。

叶片发病:

先为水浸状,后为褐色圆斑,偶有轮纹,有白色菌丝;干燥后斑面易破。

果实发病:

初期端部或向阳面有水渍状斑,后变稍凹陷褐腐,长出白色菌丝体,后成菌核。

防治药剂:

噻菌灵、甲基硫菌灵、嘧啶核苷酸、戊唑醇、异菌脲等。

12.茄子根腐病

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部。

危害特点:

幼苗

萎蔫,根部变褐腐烂。

成株期

发病初,植株白天萎蔫,早晚恢复。

根、茎基部表皮变褐色,后根系腐烂,木质部外露,植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

高垄种植,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雨后注意排水。

(2)种子处理

用咯菌•精甲霜拌种,晾干后播种。

(3)定植时用恶霉灵浸根。

定植缓苗后,用多菌灵+强力生根粉,对茄子灌根。

发病初期,可用咯菌腈+精甲霜•锰锌或氯溴异氰尿酸浇灌防治。

13.黑枯病

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叶,也可危害茎、果实。

叶染病:

初生紫黑色圆形小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周缘紫黑色,中间淡紫褐色病斑,有时有轮纹;严重时,布满病斑,导致早期落叶。

茎部染病:

初呈淡褐色,后呈干腐状凹陷,表面密生黑色霉层。

果实染病:

多在果蒂或尖部,有紫色边缘的似日灼状褐斑,凹陷或开裂,果实畸形。

防治方法:

(1)管理上

高垄种植,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雨后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钾肥、磷肥,增加树势;及时摘除残花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

(2)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温水浸种。

(3)发病用药

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甲霉灵、腐霉.多菌灵、苯醚.咪鲜胺等药剂。

14.黑斑病

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茄子叶片,有时果实也会受害。

叶片发病:

始于中下部老叶,在两条叶脉之间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潮湿大时其上布满黑色霉层;严重时叶片早枯。

果实发病:

有近圆形淡褐色至褐色,稍凹陷病斑,斑面轮纹多不明显,后病斑融合果面出现大黑斑,病斑下面的果肉变褐呈干腐状。

潮湿时斑面布满黑色霉层,严重时黑斑密布,果实不能食用。

防治方法:

(1)管理上

实行轮作;高垄种植,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雨后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钾肥、磷肥,增加树势;及时摘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种子处理:

可用用咯菌腈或百菌清拌种。

(3)药剂防治

发病前:戊唑醇、异菌脲、嘧菌酯等药剂。

15.赤星病

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茄子叶片。

叶片发病,初期产生褪绿,苍白色至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中心暗褐色至红褐色、边缘褐色的圆形斑,其上丛生许多轮文状排列的黑色小点,背面黄褐色,后期病斑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易破裂穿孔。

防治方法:

(1)管理上

实行轮作;选种早熟品种;合理密植,雨后注意排水通风;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钾肥、磷肥,增加树势;及时摘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发病期用药

可选用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药剂。

16.茄子根霉果腐病

主要危害果实。

危害特征

果实受害,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迅速扩展,使整个果实变为暗褐色,软化腐烂。

后期大多病果脱落,个别果实成僵果。

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灰白色、顶端带有灰黑色头状物的毛状霉。

防治方法

(1)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收,尤其进入雨季或生育后期要避免果实过熟。

控制田间或棚室内的相对湿度,防止该病发生蔓延。

加强田间管理,减少各种伤口,以减少病菌侵入。

定植前用硫磺熏蒸进行设施消毒。

(2)发病初期:

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注意保护果实,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17.茄子猝倒病

危害特点:

主要在苗期侵染。种子发芽后及出土前均可发病。

出土前,发病即烂种或烂芽。

出土后,到2片真叶以前,主要发生在茎基部。

病苗近地面的茎基部呈水渍状斑点,随即变黄缢缩成线状,子叶没有萎蔫时,幼苗便折倒在地面上,即秧苗折倒时,叶片仍为鲜绿色,故称猝倒病。

环境潮湿时,在病苗及附近土面上长出一层明显的白色绵状菌丝。

防治药剂:

丙森.异丙菌胺、氟吗.锰锌、烯酰.吡唑酯、霜脲.百菌清、吡唑醚菌酯+恶唑.锰锌等药剂。

18.立枯病

危害特点:

一般多发生于育苗的中后期。

病苗的茎基部生有椭圆形暗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扩展绕茎一周,失水后病部逐渐凹陷,干腐缢缩。

初期大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后期茎叶萎垂枯死,潮湿时生淡褐色蛛丝状的霉层。

病苗枯死立而不倒,故称立枯病。

防治方法:

腐霉利+百菌清、苯醚甲.丙环、代森锰锌+灭锈胺、甲基硫菌灵、井冈霉素等药剂。

19煤污病

危害特点:

叶片发病背面生淡黄绿色近圆形至不定形边缘不明显病斑,斑面生褐色毛状霉。

严重时,可覆盖整个叶片,叶柄或茎也常长出褐色毛状霉层。

注意:

当植株上有白粉虱、蚜虫等害虫的排泄物会加重煤污病的发生。

防治药剂:

治病也要防虫:吡虫啉、吡蚜酮、螺虫乙酯等。

苯醚甲环唑、苯菌灵+百菌清、异菌脲+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等药剂。

20.病毒病

常见的有花叶型、坏死斑点型2种。

危害特点:

花叶型:

整株发病,叶片黄绿相间,形成斑驳花叶,老叶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花斑纹,心叶稍显黄色。

坏死斑点型:

病株上位叶片出现局部侵染性紫褐色坏死斑,有时呈轮点状坏死,叶面皱缩,呈高低不平萎缩状。

药剂预防:

缓苗后喷施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乙酸铜、琥铜.吗啉胍等药剂。

21.茄子细菌性褐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花。

危害特点:

叶片

多从叶缘开始发病,开始是不规则形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融合成大病斑,严重时病叶卷曲,最后干枯脱落。

花蕾

先在萼片上产生灰色病斑,后扩展到整个花器或花梗,致花蕾干枯。

嫩枝

从花梗处扩展,病部变灰,腐烂,致病部以上枝叶凋萎。

防治方法:

(1)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棚室内避免出现低温高湿环境。

(2)药剂

水合霉素、中生菌素、叶枯唑、噻唑锌+松脂酸铜等药剂。

22.根结线虫病

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根部。

病部会产生不定的根肿、畸形瘤状根结,剥开根结有乳白色线虫,在根结上会部产生新根,再侵染后又形成肿瘤。

发病重时地上病株生长衰弱、矮小、黄化,状似水分不足引起的,不结实或结实不良。

防治药剂:

(1)采取高温闷棚防治保护地根结线虫和土传病害。

(2)定植前处理土壤,可用阿维菌素或噻唑磷拌药土,然后再定植。

23.茄子沤根

原因:

定植早期也会发生沤根,过多是由于定植过早,地温过低、浇水过多造成的。

不产生新根和不定根,根皮呈铁锈色,然后腐烂,地上部分萎蔫,容易拔起,叶片黄化、枯焦。

防治:

避免苗床过湿,正确掌握揭膜、放风时间及通风量。

发现茄子幼苗沤根后覆盖干土或用小耙松土,降低土壤湿度。

24.茄子裂果

病因:

(1)主要是受高温、强光和干旱等环境因素影响。

久旱后突然浇水过多或遇到大雨,会造成植株迅速吸水,果肉迅速膨大,导致裂果。

(2)激素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裂果。

防治:

(1)合理使用激素

(2)合理浇水,避免忽干忽湿,特别注意防止久旱后浇水过多。遇下雨时,要及时排水。

25.蓟马

危害特点:

主要以幼虫取食叶肉为害,造成叶片上产生白色缺刻,为害严重时造成畸形,此虫还会传播病毒病。

药剂防治:

用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等药剂。

26.二十八星瓢虫

主要危害茄子的叶片和果实。

危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在叶背面剥食叶肉,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半透明的细凹纹,有时被吃的仅剩叶脉,严重时整株死亡。

被害果实常开裂,内部组织僵硬且有苦味,产量和品质下降。

防治药剂: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甲维盐.氯氰、阿维.氯氟氰等药剂。

27.茶黄螨

危害特点

可为害叶片、新梢、花和果实。

叶片

变厚变小变硬,叶反面茶锈色,油渍状,叶缘向背面卷曲。

果实

受害后,果面黄褐色粗糙,果实表面变硬,随着茄子生长,果实龟裂,不能食用。

防治药剂:

联苯肼酯、藜芦碱、哒螨灵、唑螨酯、噻螨酮、浏阳霉素等药剂。

28.棉铃虫

危害特点:

主要以幼虫蛀食花蕾、果,也为害嫩茎、叶和芽。

花蕾受害时,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天后脱落。

果实大量被蛀会导致果实腐烂脱落,造成减产。

防治药剂:

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氟啶脲、顺式氯氰菊酯、高氯·马等药剂。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