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有哪些常见的病虫害?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1-12 17:53:31
月季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但它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以下是月季花常见的病虫害:
1. 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的月季花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黑色的圆形斑点,会逐渐扩大并融合。受感染的叶片会逐渐枯萎并脱落。
2. 白粉病:是一种真菌病,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的粉状物质。叶片受感染后会逐渐变黄、枯萎。
3. 蚜虫:蚜虫是一种常见的月季花害虫,会吸取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变形、枯萎等现象。蚜虫还会分泌蜜露,吸引其他害虫和霉菌。
4. 蜘蛛螨:蜘蛛螨是一种微小的节肢动物,会在叶片上结网,导致叶片变黄、枯萎、脱落。
5. 病毒病:月季花还容易感染各种病毒,如花叶病毒、花叶病毒、花瓣花脉病毒等。受感染的植株会出现变形、畸形、花期延迟等现象。
为了预防和控制月季花的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植株健康,适时施肥、浇水和修剪。
2. 定期检查植株,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3. 使用合适的农药和杀虫剂,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
4. 避免过度施肥和过度浇水,以免引起病害。
5. 注意植株间的间距和通风,以防止病菌和害虫传播。
杜鹃花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疫病、黑斑病、叶斑病、缺铁黄化病等。以根腐病、疫病、缺铁黄化病为害较严重。
1.根腐病
(1)症状特征
根受害后,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叶片渐渐发黄、发红,继而脱落,直至全株死亡。根腐往往要到叶上出现变色、坏死、脱落时才发现和引起注意。因此,平时要精心管理。立秋后气温渐低,南方大部地区室内外温度较低,杜鹃盆土和叶的蒸发量变小,根、叶新陈代谢相对减弱,水分消耗少,故此时要注意浇水适当,做到干后再浇,时间间隔应适当长,否则极易造成根部损伤。
(2)防治方法
①病霉引起的根腐病,可在发病前喷洒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②发病初期喷洒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③由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可浇灌50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多菌灵300倍液、50%杀菌王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
2.疫病
(1)症状特征
疫病多为害根部,使根变黑、腐烂,地上部失水发黄。在发病条件适宜时,叶部会急性染病,从叶缘开始失绿,呈水渍状,病健交界处呈波浪形,叶背现白色霉层。这时枝条也可染病,变褐,呈水渍状,也长出白色霉层,严重时落叶或全株死亡。病原菌随病残体存在于土壤中。长期大水漫灌、浇水次数多、水量大,发病重。
(2)防治方法
①杜鹃苗木的繁殖基地应采取高畦栽培,或地膜覆盖地表,减少与病菌的接触。
②发病后及时喷施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10天1次,防治2~3次。
③长途北运时,装车前适当浇水,但不宜过多。途中适当通风,防止湿气滞留。必要时也可装车前喷上述杀菌剂预防。卸车后如病情较重,须脱盆散湿,使盆土尽快干燥。
3.缺铁锌黄化病
(1)症状特征
杜鹃花缺铁时,叶片大面积由黄化变褐色。是因碱性水灌溉,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可溶性铁流失所造成的。枝梢顶部叶片明显变小,叶质硬脆,叶缘略向背面翻卷,叶色褪绿,有时现黄褐色锈斑,叶尖变为黄色至黄白色,顶端生长缓慢,节间缩短成簇叶状,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致整株死亡,为缺锌所表现的症状。当土壤pH高于6时,有效锌含量明显降低;当土壤中含磷量高或施入大量磷肥时,形成难溶性磷酸锌,也会造成缺锌。另外,当土温高于30℃时,小叶病发生多。
(2)防治方法
①对于杜鹃花缺铁引起的生理病害,栽植杜鹃花时需要酸性土。多施有机肥增加对铁的吸收。可喷施0.2%的硫酸亚铁水溶液,15天1次为宜。夏季避免强光照直射植株,适当遮阳。
②秋后每平方米土中施硫酸锌1.5克。施锌后少施磷肥和有机肥,以利锌肥发挥作用。每2年施1次即可。
③根外喷施硫酸锌加消石灰水溶液,每10千克水中加硫酸锌20~40克、消石灰1~10克。
木槿花的生长期间病虫害较少,病害有炭疽病,叶枯病,白粉病;虫害有红蜘蛛,蚜虫,蓑蛾,蛾,甲虫等病虫害,剪除病虫枝,选择一个安全,高效,低毒农药喷洒。需要注意的是早期预防,农药污染影响收获木槿花。木槿花易患螨,蚜虫,天牛等危害。需要注意的是早期预防,当害虫发生时,可能是一些高效低毒农药,如天王星,氟虫脲等,并定期检查的分支,发现甲虫危害及时重杀蠕虫。木槿花害常发生主要是蚜虫,卷叶蛾,尺蠖,刺蛾。①蚜虫春天应该是在新孵若虫,喷洒80%乐果乳剂2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2000倍液上已形成由蚜虫生产秋天一棵树,或虫瘿若虫的分支机构喷洒毒药,应适当增加药物浓度。②稻纵卷叶螟在木槿花叶或伤害的状态初孵幼虫不落地,喷施50%辛硫磷1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之前。③尺蠖幼虫期喷90%敌百虫或40%乐果1000倍液,杀灭幼虫,保护和释放寄生蜂。与采摘,攻丝,矿山等方法④塞收集蚕茧,而深挖洞,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口密度。弹头小幼虫危害多集群,可以消除人工拆除;还可以使用其成年趋光性,黑光灯诱杀建立了良好的效果。
常见的病虫害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
1. 蚜虫:常见于植物上,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物叶片变黄、萎缩甚至死亡。
2. 白粉病:由真菌引起,通常在植物叶片上形成白色粉末状的斑点,导致叶片枯萎和脱落。
3. 螨虫:寄生于植物叶片、茎干等部位,吸取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变形等。
4. 叶蝉:以植物叶片为食,会破坏植物的表皮和叶肉组织,导致叶片枯萎。
5. 红蜘蛛:寄生于植物叶片上,吸取植物汁液,形成红色的小蜘蛛网,导致叶片变黄、枯萎。
6. 蚜虫病毒:由蚜虫传播的病毒,会导致植物叶片上的斑点变成黑色或褐色,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7. 青枯病菌:由青枯病菌引起的疾病,会导致植物根部腐烂、凋萎和死亡。
以上只是一部分常见的病虫害,具体的情况还需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生长环境来确定。
黑斑病是月季花常见的病害之一。出现黑斑病时,月季花的树叶表面会出现黑褐色的斑点。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黑斑病会很快影响到花枝和花朵,使得植物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
1、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
2、及时疏枝、拔除枯叶;
3、在叶片表面喷洒抗生素类药剂,如石硫合剂等;
4、多喷施硼肥和镁肥,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常见的病害如下:
1、种子霉烂种子催芽期间易发生。霉烂造成的原因多是有破烂、霉烂、失去发芽力的种子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腐烂发霉。良好的种子在长期浸水、通气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也会霉烂。防治方法:选用良种、淘汰劣种;催芽时勿积水,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通风。
2、猝倒病、立枯病苗期根茎部有水浸状斑,后病斑变褐,幼苗猝倒。豆类芽苗菜的根部、根茎部、豌豆的子叶等部位变黑,幼苗生长缓慢,这类症状均是猝倒病和立枯病的表现。防治方法:彻底清洗育苗器具;清洗、暴晒重复使用的基质;采用温汤浸种进行种子消毒;严格控制温度环境,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减少浇水量和次数,改喷灌为浸水灌,防止空气湿度过大等。
3、叶面病斑萝卜芽苗菜的子叶上有时出现黑色小麻点,这是多种真菌病害浸染造成的。防治方法:改喷灌为水浸灌水,避免水滴落在子叶上;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等。
1、辣椒丛枝病
辣椒丛枝病发生在苗期,发病时,叶片会发黄,而且植株矮小,容易出现单枝,成株发病时,植株矮化、黄化,枝叶丛生,叶柄变窄变长,出现褪绿斑,果实出现黄绿相间的症状。
2、辣椒猝倒病
辣椒幼苗容易感染该病,发病后会在茎基部出现白色的棉絮状物,发病速度非常快,在湿润的环境中,还会产生分生孢子,传播能力强。对植株危害严重。
3、青枯病
在温度高的环境中,发生青枯病后,叶片出现萎蔫,早上或傍晚温度低的时候会恢复,过一段时间后,叶片就不能恢复原状了,在短时间内还会保留着青绿色,但是维管束已经变成了褐色,而且会生出白的脓菌,进行病害繁殖。
4、疫病
该病主要危害茎、叶、果实,在茎基部发病严重,发病后,出现水渍状的软腐病斑,后期病株倒伏,成株感染疫病,会在叶片出现暗绿色接近圆形的病斑,当湿度较大时,就会出现稀疏的白色霉状物,果实染病,会出现水渍状暗绿色软腐病斑,干燥环境中,会枯干变成浅褐色。
5、早疫病
该病主要危害的辣椒的叶片,发病后出现圆形或者是近圆形的病斑,而且出现同心的轮纹,后期,叶片病斑颜色加深,果实发病,出现圆形凹陷的病斑,到了后期又会出现黑色霉层。
6、灰霉病
该病多发生在秋冬茬大棚辣椒的种植中,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初期在果实上呈白色椭圆形或近圆形斑点,后期病斑凹陷腐烂,湿度大时,病斑出现大量的灰色霉层。
栀子花的害来虫主要有柿绵蚧自、小灰蝶、咖啡透翅蛾等。以柿绵蚧、小灰蝶为害较重。
1、柿绵蚧
(1)为害特征
为害多种花卉。主要以若虫、雌成虫为害枝、叶、果。被害后形成白色疮斑果,未红先脱落。影响观赏效果。
(2)防治方法
早春清除越冬若虫,萌发前喷施石硫合剂1次。根据各代若虫发生期,喷施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40%速扑杀1500倍液。每15天1次,共喷2~3次。
2、小灰蝶
(1)为害特征
主要以幼虫蛀食花蕾、果实。据试验观察,每头幼虫可为害2~5个花蕾、果实,致使大量落花、落果。
(2)防治方法
花田管理注意观察发现虫花、虫蕾、虫果,并及时清除,集中烧毁。在现蕾初花期,喷施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
银杏茎腐病银杏苗木猝倒病银杏枯叶病银杏干枯病银杏种实霉烂病天牛樟蚕仅供参考谢谢评价,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一、病害:白腐病
白腐病又称褐腐病、疣孢霉病,是棚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真菌病害。防治时需要做到:
1、培养料在菇房内二次发酵时,用通蒸汽法进行处理。具体做法是:用巴氏消毒法灭菌处理,温度保持在60℃左右,并持续6—10小时。
2、覆土时用福尔马林(2公斤/立方米)消毒,并在覆土后调节水量时用高效杀菌剂(500—1000倍)或多菌灵(500—1000倍)均匀喷洒菇床面和周围环境。
3、一旦发生病害,必须做到:第一,立即停止浇水,加大通风量,降低菇房温度和湿度;第二,立即挖掉病菇、菌丝块和周围的覆土,并且撒上石灰集中销毁,防止再次感染;第三,换上新土后,在原发病部位均匀喷洒福尔马林、高效杀菌剂或多菌灵。使用浓度同上或加倍。严重时菇房内用福尔马林(10毫升/立方米)或气雾消毒盒(2—4克/立方米)熏蒸1小时,通风2—3天,待床面干燥后再喷药。
二、虫害
鬼伞菌,鬼伞菌又名野蘑菇。这种菌主要产生于温度过高的培养料中。因而在堆制培养料时,首先选择无霉变的原料,同时调整好碳氮比,避免含氮量过高,当游离氮含量过高时,要用甲醛进行处理;其次在发菌阶段切记不要使料温过高,避免病菌的产生。如果菌床上已经出现鬼伞菌,应立即拔除干净,随后通风降温,待室温下降后,病菌便自行消失。
菇蝇、蚊,菇蝇、蚊主要来自培养料中,另外周围环境的粪肥也是其栖息之地,只要注意环境卫生和培养料的发酵消毒环节就可防治其发生。可用菊乐合酯1000倍液或敌杀死1000倍液喷洒处理防治其危害。
线虫,线虫主要栖息于土壤中,随覆土进入菇房。将培养料经巴氏消毒处理后能有效杀灭线虫。在线虫发生轻度时可用杀虫双乳剂50倍液或马拉松乳剂500倍液喷洒菇房内的料面,严重时用磷化铝熏蒸菇房效果较好。
螨虫,螨虫主要潜伏在粪肥中,可随培养料侵入菇房,将培养料进行巴氏消毒处理后能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另外,在堆料时拌入三氯杀螨醇或在床面上喷洒菊乐合酯1000倍液和敌敌畏1000倍液。严重时用磷化铝熏蒸处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