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轻松去除花卉蚜虫?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1-15 18:20:41

如何轻松去除花卉蚜虫?

1.洗衣粉溶液 取2克洗衣粉,加水500克搅拌成溶液,加清油1滴,对植株上的虫体喷雾。可杀死蚜虫、蚧壳虫、红蜘蛛、绿刺蛾、粉蝶、白粉虱等。具有块根(如芍药、大丽花)或具有鳞茎(如百合、石蒜)以及具有肉质根系的花卉,易受线虫危害,也可用稀释1000倍的洗衣粉溶液浇入植株根部周围。

2.肥皂液 取肥皂和热开水按1:50的比例溶解后喷施,对蚜虫、蚧壳虫有效。或用半盆清水,放入少许洗衣粉或搓点肥皂,最好是药皂,搅起泡沫后,将盆花枝条压在皂水中涮洗,或用软毛刷蘸皂水涂抹枝叶,几天后,蚜虫、蚧壳虫红蜘蛛等害虫即可消灭。

3.烟草液 烟草含有烟碱,对蚜虫、红蜘蛛、蚂蚁等有很强的触杀作用,也具有熏蒸和胃毒作用。取烟草末或烟丝20克,加水500克浸泡24小时后过滤,滤液再加入2%的肥皂水500克,喷于有虫患的叶面;也可不加肥皂水直接将滤液喷于盆土及盆底周围,可杀土壤中害虫。

4.大蒜液 治月季的白粉病和黑斑病。取蒜头30克,捣烂后加水500克,搅匀过滤,取滤液盆叶面,每天1次,连喷3-4次,重者可用毛笔或牙刷把蒜液直接涂在患处。把大蒜捣碎插于盆土中,还可杀死蚯蚓、蚂蚁和线虫。

5.大葱液 取大葱50克捣成泥状,加水50克,浸泡12小时,用滤液喷施,1天多次,连喷3-4天,可治蚜虫等软体害虫及白粉病。

6.生姜液 取生姜捣成泥状,加水20倍浸泡12小时,用滤液喷洒可防治叶斑病、煤污病、腐烂病、黑褐病等,也可防治蚜虫、红蜘蛛和潜叶虫

7.米醋液 米醋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对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用稀释150-200倍的米酸溶液喷洒于叶面,每隔7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可防治白粉病、黑斑病、霜霉病等。

8.小苏打溶液 取5克小苏打,先用少量酒精使其溶解,然后加水约1000克,配成0.5%浓度的溶液,喷洒植株,可防治白粉病

芋头病害如何治疗?

芋头病虫的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防治。①种植时选用不带病的芋种。②实行轮作,严禁连作,轮作期三年以上。实行与水稻、玉米、花生、甘蔗等作物轮作。③增施磷钾肥和农家有机质肥+碧卡菌肥,促使叶片、叶柄组织细胞增厚坚实,增强植株抗病能力。④加强田间管理,雨季要及时清沟排水,防止芋田渍水。2、药剂防治。芋头疫病一般多发生在梅雨季节和盛夏期间,尤其是下白撞雨(又叫落太阳水),晴雨相间和高温多湿的盛夏期间最易感病,一经发现发病中心(棵),立即施药防治。主要药剂有:①喷洒波尔多液。其制作方法是:硫酸铜、石灰和松脂各0・5公斤,用少量清水将其溶解后混合在一起,再加水75公斤喷洒全田,每隔7―8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防治效果可在90%以上。②用敌克松1000倍液淋施植株,每亩用药液110公斤,每10―12天淋洒一次,连续淋施3―4次,可有效控制疫病发生。③用植壮素80毫升加托布津100克,兑水55公斤喷雾防治有特效。

盆栽花卉蚜虫如何防治?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这个季节也是各类昆虫爆发的季节,特别是家庭养了许多美丽的花花草草却也长满了蚜虫,非常讨厌。怎么处理呢?往下看。

蚜虫这种小动物发现的早,如不及时处理,它会拼命成倍的繁殖,最终爆发整株花叶。之前听说用胶带粘可以粘很多,但叶芽,花芽根本弄不到也不好弄,几天又会生出一大堆,治标不治本,还很累。后来朋友分享了一些小方法,还不错,具体:

第一个方法:用风油精防治

将风油精加入600到800倍的水稀释后,喷洒在蚜虫上,保证虫体上都沾到液体,这个方法杀虫率很高,且对植物不会产生伤害,还能够起到驱蚊的效果哦(我平时也会用风油精加花露水用水稀释后,喷洒在家中窗帘上,卫生间可以驱蚊虫和消除异味,效果不错哦)。

第二个方法:用洋葱防治

把少量的洋葱捣成泥状后加入约500克的水,24小时以后进行过滤,喷洒于花卉上即可,这个方法既可有效的防治蚜虫,还可对红蜘蛛也有一定的效果。

第三个方法:用烟叶驱虫

取干烟叶加水,比例1:20,24小时后进行过滤,喷洒植物上,可以起到杀死蚜虫的效果。如果家中没有干烟叶,也可以使用三个左右的烟头进行泡制,再添加少量碱性的皂液,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哦。

以上驱虫防虫方法实用环保,希望可以帮助到您,解决烦忧。

爱自己爱家人爱生活!

蚜虫主要传播哪些病害?

1、使植株生长受阻、畸形:蚜虫往往群集在树木、花卉、苗木的嫩枝、嫩叶上,以刺吸式口器从植物中吸收大量汁液,使植物营养恶化,生长停滞或延迟,严重的畸形生长,植株长得矮小,叶片卷曲,甚至生长停止,花芽不开,植株提前老化、早衰。

2、传染病毒:蚜虫能携带病毒,再从刺吸伤口侵入花卉,造成二次侵染为害。目前已知至少有159种蚜虫可传带病毒。其中棉蚜可传107种病毒,桃蚜可传103种病毒,所带的病毒有些能导致严重的病毒病。

3、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蚜虫刺吸过多的植株汁液通过蜜露的方式排出体外,排出的蜜露覆盖在叶片表面,招引蚂蚁,感染霉菌,诱发煤污病,严重地影响着花卉呼吸和观赏效果。

4、形成虫瘿:蚜虫在吸取植物汁液的同时,将唾液注入植物体内,引起斑点、虫瘿、肿瘤等多种被害状,影响观赏效果。

蚜虫是虫害还是病害?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是一种虫害

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

花卉蚜虫怎么处理?

1、人工消灭

在发现蚜虫虫害较早的时候,蚜虫的数量没有那么多,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手抓的方式,带上手套把枝叶上的蚜虫弄掉并捏死或者用针、牙签把它扎死。只是单个或者少量枝叶上面有蚜虫,也可以将这些枝条剪断扔了,避免蚜虫在扩散到其他健康的枝叶上面,接着再喷洒一些洗衣粉水来做好预防,防止有漏网之“虫”继续危害植株。

2、洗衣粉水

洗衣粉水、肥皂水以及洗洁精水对蚜虫有着不错的防治效果,当植株上发现有蚜虫时,先用2-3g的洗衣粉,然后兑水100g左右,搅拌均匀后向枝叶的正反面喷洒,使用2-3次即能见效。有些花友也会在洗衣粉里面加入少量的尿素一起,效果会更好。

肥皂水以及洗洁精也是同样的使用方法,但浓度不宜太浓,浓度太高虽然对蚜虫效果更好,不过容易对植物造成伤害。

马蹄黄叶病害治疗?

一、马蹄常见病害

1.1马蹄杆枯病:

该病俗称“马蹄瘟”,广泛分布于马蹄产区,植株感病后地下茎不结荠或结小茎。初生病斑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或近圆形,略凹陷,以后病斑呈暗绿至灰褐色,梭形或椭圆形,上生黑褐色小点。小病斑扩展连合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后,可造成茎杆枯死倒伏,呈浅黄色稻草状。早晨露水未干或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可见大量浅灰色霉层。病原分生孢子可进行再侵染危害。此病一般在8月中旬开始发病,发病高峰为9月中、下旬,田间湿度大有利于该病发生。

1.2马蹄枯萎病:

该病是马蹄主要病害之一,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尤以9月中旬至10月最严重。其症状有青枯病和枯斑病。①青枯病表现为从杆端或一侧失水呈青枯状,并向下扩展,最后整杆枯死,尤其在雨后天晴时,其症状在田间最为明显。病株一般不结荠或结白荠,危害较大。②枯斑型一般比青枯病发病迟,一般在9月下旬以后。表现症状:马蹄杆中上部呈现灰白色枯斑,病健分界十分明显,略凹陷,病斑间可相互连合成大斑。病株一般较正常,危害较小。

1.3马蹄茎腐病:

该病一般在9月份盛发,发病的叶状茎外观症状为枯黄色至褐黄色,病茎较短而细,发病部位多数在叶状茎的中下部、病部初呈暗灰色,后为暗色不规则病斑,病健分界不明显,且病部可产生暗色稀疏霉层。

1.4生理性红尾:

其症状主要是红尾不干苗或只在顶端的一小节茎秆上干枯。该病多发生在8-9月初,产生的原因是多年种植马蹄的土壤缺少硼、锌、铁、锰等微量元素。

二、马蹄生育期管理技术

2.1培育壮苗,适期定植

1、培育马蹄健壮苗是高产稳产的首要条件,长江流域伏水马蹄在7月份定植,原则上早栽产量和大果率最高。

2、施足基肥 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复合肥25KG,硼砂、硫酸锌各2KG做基肥,7~10天后定植(马蹄较耐肥,农家肥以施用牛粪最好,氮肥以施用尿素最好,钾肥以施用硫酸钾最好,含氯化钾复合肥尤其是氯化钾对马蹄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3、合理密植 马蹄球茎的充实膨大依赖地上叶状茎源源不断地供给充足的光合产物,群体愈合理,球茎的膨大发育愈充分。球茎苗移栽,每亩3000~3500株,行距50~55CM,株距35~40CM。

4、移栽时正值高温季节,缺水易使地表温度高而灼伤幼苗,应及时灌水5~6CM。

2.2营养生长期

1、幼苗形成后不断长高增粗,叶状茎色变绿,基部陆续产生分蘖,形成母株丛;同时侧芽向土中抽出匍匐茎,水平方向生长,匍匐茎长出3~4节后,距母株10~12厘米处向上抽出一丛叶状茎,形成分株;分株又以母株相同的方式再生分蘖和分株,形成株丛。

2、第一次追肥:分蘖分株初期每亩施尿素10KG;

3、活棵至8月下旬,始终保持水深3~5CM,选择阴天或气温较低时露田。

2.3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并进期

1、随着气温逐渐降低,日照逐渐变短,分株停止发生,叶状茎同化功能(将光合作用产物储存于植物自己体内)最为旺盛。与此同时,可抽生花茎进入花期。

2、第二次追肥:8月下旬至9月初,每亩施硫酸钾10KG,尿素10KG,促使马蹄早封行,稳健生长;

3、9月份以干湿交替、湿润灌溉为主,促进根系纵横生长及分蘖生长。

2.4结荠期

1、在地上部停止分株前约1周,母株及各分株叶状茎基部的侧芽抽生的匍匐茎由最初的水平方向生长转为斜向插入土中生长而成为结荠茎,随着气温继续下降,地上部叶状茎开始衰老黄化,球茎也逐渐定型充实,皮色由最初的白色逐渐变为棕黄色,最后为棕红色,乃至红黑色。

2、第三次追肥:10月上旬,每亩施硫酸钾30KG,尿素5KG,并喷0.2%磷酸二氢钾,使马蹄叶色保持青绿,防止早衰,促使球茎膨大充实(每次施肥时要排干水,使肥料渗入土中,让其自然露干后再灌水至原来深度)。

3、初期排水保持浅水层,利于匍匐茎向下生长,早形成球茎;封行后及球茎膨大期水层要加深到8~10CM,抑制无效分蘖分株的发生,减少养分的消耗,促进养分向球茎转运;成熟后水层逐渐下落,保持干干湿湿,

2.5采收

一般12月份以后,地上叶状茎枯黄15天左右,温度降低,球茎内含糖量增加,皮色转为鲜红色,味甜多汁,采收品质最好。土壤湿度大,可于收获前5~7天在田中开1~2条横沟和竖沟,排干田水,割去马蹄茎秆后再采收。越冬以后采收的球茎皮色由红色转黑褐色,品质降低,应适时采收。

三、马蹄病害防治方案

第一次使用:送嫁药(移栽前5-7天),醚菌酯+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芸苔素内酯;

第二次使用:封行前5天左右,醚菌酯+甲霜·锰锌+苯甲丙环唑+芸苔素内酯;

第三次使用:封行后10天左右,醚菌酯+氟环唑+苯甲丙环唑+芸苔素内酯;

第四次使用:果实膨大期(封行后25天),醚菌酯+戊唑醇+氟环唑+苯甲丙环唑+芸苔素内酯

四、均衡腐殖酸肥

五、生根壮秧

六、抗病抗茬

玫瑰花蚜虫病害的表现?

是玫瑰花叶片萎缩,卷曲,甚至枯黄。蚜虫一般是群居生活,聚集在叶片背面和嫩枝上吸吮汁液,导致叶片长不大、扭曲变形、叶片表面黏稠时常有蚜虫迹象,严重时可能影响整个花园的观赏效果,给植物的生长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玫瑰花蚜虫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极快,从而对玫瑰花并不友好。玫瑰花的生命力较弱,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蚜虫的吸食汁液也占据了玫瑰花的养分,形成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玫瑰花蚜虫病害,我们可以注意给植物留有适当的空间,保持通风,减少玫瑰花的疏密程度。此外,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手动或化学方法,如提高湿度或使用杀虫剂等来预防和防治蚜虫病害。

花卉蚜虫特效药?

花卉上长蚜虫,可以用蝇香杀死。首先将蝇香点燃放在花卉的旁边,然后用一个大纸箱子将花卉套住,半个小时后,就可以完全杀死。

如果是大型花卉,可以用稀释的风油精溶液喷洒在花卉上,也可以杀死害虫。

花卉蚜虫的杀灭方法?

1、手抓针扎

在发现蚜虫虫害较早的时候,蚜虫的数量没有那么多,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手抓的方式,带上手套把枝叶上的蚜虫弄掉并捏死或者用针、牙签把它扎死。只是单个或者少量枝叶上面有蚜虫,也可以将这些枝条剪断扔了,避免蚜虫在扩散到其他健康的枝叶上面,接着再喷洒一些洗衣粉水来做好预防,防止有漏网之“虫”继续危害植株。

2、洗衣粉水

洗衣粉水、肥皂水以及洗洁精水对蚜虫有着不错的防治效果,当植株上发现有蚜虫时,先用2-3g的洗衣粉,然后兑水100g左右,搅拌均匀后向枝叶的正反面喷洒,使用2-3次即能见效。有些花友也会在洗衣粉里面加入少量的尿素一起,效果会更好。

肥皂水以及洗洁精也是同样的使用方法,但浓度不宜太浓,浓度太高虽然对蚜虫效果更好,不过容易对植物造成伤害。

3、风油精

风油精是家中常备的一种药水,如果养的花出现了蚜虫,不妨用风油精来消灭。用之前先把风油精兑水500倍左右,然后用喷壶将枝叶正反面都喷一遍,虫害多得多喷几次,让药水能够充分地接触到虫体起到杀灭的作用。

4、烟丝水

烟丝水对许多的虫害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蚜虫也不例外。首先将烟丝弄碎浸泡到适量的水里面,浸泡一晚上,使烟丝里面的尼古丁等物质溶解到水里,然后把烟丝过滤掉,取清液装到喷壶里面,喷撒受害的植株即可。

5、天敌

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等,其中瓢虫在我们生活当中是比较常见的,它捕杀蚜虫的能力很强大,花草长了蚜虫去外面抓几只瓢虫放上去就可以了,瓢虫会把蚜虫吃干净。如果外面找不到瓢虫也可以在网上买几只。

当然在蚜虫数量多,虫害面积比较广的情况下,最好还是用农药来喷杀,农药见效快,效果好, 使用起来也方便。常用的用来防治蚜虫的农药有吡虫啉、抗蚜威等,用药时记得要在通风处,不要在密闭的室内喷药,以免家居环境被农药污染。农药防治蚜虫浓度要控制好,尽可能一次将蚜虫全部消灭,不然多次使用蚜虫会产生抗药性,药效会大打折扣。一两次不能全部消灭的情况下,最好是更换其他农药来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