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历史?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4-04-17 09:09:17
云南自九十年代初进行商品花卉开发至今,花卉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1999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5935亩,90%以上的产品销往全国37个大中城市,拥有全国40%左右的鲜切花市场,并开始规模化进入东南亚、东亚市场,已形成以温带鲜切花生产为龙头,以昆明为中心,向各地扩散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云南鲜切花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25万平方米的自控温室大棚;初步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拥有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市和一些自发性的花卉交易市场,如昆明尚义街鲜花批发市场、宜良端午节花市等。全省共有花卉生产企业283家,其中鲜切花生产企业79家。
土地充足成本低,引大入秦的水源充足,劳动力多。
花卉产业包含:
1、露地花卉
就是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全部生长过程,不需保护地栽培。露地花卉依其生活史可分为三类。一年生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即从播种到开花、结实、枯死均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二年生花卉(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多年生花卉(个体寿命超过两年的,能多次开花结实)。
2、温室花卉
指原产热带、亚热带及南方温暖地区的花卉。在北方寒冷地区栽培必须在温室内培养,或冬季需要在温室内保护越冬。可分为以下几类,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庭园绿化蕨类、盆栽观叶蕨类植物、垂吊蕨类植物、山石盆景蕨类植物、食虫植物等。
中国幅员辽阔,花卉资源丰富,是花卉生产大国,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花卉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阐述了中国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分析探讨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关系到我国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需高度重视。
1. "花开富贵,农业致富"2. "花样年华,农业创新"3. "花香四溢,农业兴旺"4. "花海盛世,农业丰收"5. "繁花似锦,农业兴隆"6. "花卉风云,农业兴起"7. "花开芬芳,农业兴旺"8. "花香弥漫,农业富饶"9. "花卉繁荣,农业发展"10. "花样田园,农业脱贫"
目前,花卉苗木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分支之一,但也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品质不稳定、营销渠道不畅等问题。
未来,花卉苗木产业应加强品质管理、提高营销能力、拓宽市场渠道,同时注重科技创新、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以提高竞争力,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花卉是斿游导向型产业。
花卉产业结构是花卉产都是上下结构,花的部首是艹,卉的部首是+,产的部首是立;业是独体字。
云南花卉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初期,云南花卉产业主要以引种和购买国内外相关技术为主,生产品种相对单一。在这个阶段,云南开始对月季花、大花蕙兰、百合等花卉进行组培、种苗培育和新品种培育,并对云南特有的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进行有效的探查、收集、保存和品种选育。
随着花卉种植和流通的发展,云南花卉产业带动了大批相关产业,形成了大量为花卉服务的专业公司,这些公司专门为花卉产业提供投融资、经济担保服务。同时,一批围绕花卉进行专业加工的企业也应运而生,进一步丰富了花卉产业链。
在地理分布上,滇中花卉产业集群的形成初期发源于斗南。1983年,呈贡县良种厂从福建漳州引种“唐菖蒲”,逐渐在昆明城扩散,带动了少部分职工或农户种植。1985年后,斗南村民开始种植的花卉品种增加,到1988年,转向种植花卉的农民增加到了30多家,种植面积也扩大到近39996平方米。这种早期花卉种植的扩散主要是“跟风看样”的结果,显示了云南花卉产业集群形成的自发性和市场驱动性。
总的来说,云南花卉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个由单一生产到多元化发展,由点及面逐渐扩散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了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
花卉苗木基地的产业定位主要是以生产优质花卉苗木为主,重点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的花卉品种,同时建立大型花卉苗木交易平台,形成苗木物流集散中心。
此外,还可以结合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发展与花卉苗木相关的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形成综合性的花卉苗木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