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防治的方法有哪些?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4-05-31 03:05:14
(1)以虫治虫 就是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首先要提高当地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因此,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有利条件。有时还要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
(2)以菌治虫 就是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引起昆虫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这些致病微生物可以用简单、低廉的方式人工扩大培养,制成生物制剂喷洒于田间使昆虫死亡。如Bt乳剂(苏云金杆菌乳剂),可以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
(3)利用杀虫素治虫 杀虫素是一些放线菌在代谢中产生的活性物质。日本从金色链霉菌中获得一种杀螨素,对红蜘蛛毒性很强。国内投产的杀蚜素,对蚜虫的防治效果显着。
(4)利用寄生线虫、原生动物治虫 国内已经利用线虫防治小地老虎、棉铃虫等,取得初步成效。
(5)利用捕食性蜘蛛和螨类治虫 菜田内有许多种类蜘蛛能捕食害虫(只吃活虫、不吃死虫)。蜘蛛繁殖力强,不易死亡,在自然界存活率高,又不受黑光灯等诱杀,一般菜田有成千上万头蜘蛛,因而不需要人工饲养繁殖,只需要保护利用即可。
(1)茶翅蝽。
春季进行重点防治,可用5%高效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50%杀螟松800倍液、10%多来宝1500倍液、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2)麻皮蝽。
在成虫产卵期摘除卵块。若虫发生期,喷洒2.5%功夫菊酯1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0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倍液等药剂,间隔期为10~15天,连续喷2~3次,防治效果较好。
(3)梨网蝽。
6月下旬至7月上旬大发生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1500倍液、2.5%敌杀死2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4)绿盲蝽。
清除花卉附近杂草,减少虫源。在若虫盛发期喷洒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5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20%灭多威乳油2000倍液等防治。
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金针虫、蛴螬和地老虎等,危害多种作物。防治地下害虫,是夺取作物丰产的重要环节。现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药剂拌种。
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0ml加水50~60kg,拌小麦、玉米或高粱种子500~600kg,均匀喷洒,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有效期30~35天,可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2、除草灭虫。
在春播作物出苗前或地老虎1~2龄幼虫盛发期,及时铲除田间杂草,减少幼虫早期食料。将杂草深埋或运出田外沤肥,消除产卵寄主。
3、撒施毒土。
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1500g拌细砂或细土375~450kg,在根旁开浅沟撒入药土,随即覆土,或结合锄地把药土施入,可防几类地下害虫。尤其是冬小麦返青或春播作物幼苗遭受蛴螬或金针虫危害,可用此法补救。
4、毒液灌根。
在地下害虫密度高的地块,可采用毒液灌根的方法防治害虫。如甜菜、玉米、花生等作物苗期受地老虎危害时,可用40%甲基异柳磷50~75g,对水50~75kg,从下午4时开始灌在苗根部,杀虫率达90%以上,兼治蛴螬和金针虫。
5、毒草诱杀。
将新鲜草或菜切碎,用50%辛硫磷100g加水2~2 5kg,喷在100kg草上,于傍晚分成小堆放置田间,诱杀地老虎。用1m左右长的新鲜杨树枝泡在稀释50倍的40%氧化乐果液中,10小时后取出,于晚间插入春播作物地内,每公顷150~225枝,诱杀金龟子效果好。
6、灌水灭虫。
有条件的地区,在地老虎发生后及时灌水,可收到一定效果。
7、黑光灯诱杀。
金龟子、地老虎的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的趋向性,可于成虫盛发期用黑光灯诱杀。
8、人工捕捉。
利用金龟子的假死进行扑打,保护树木不受危害,并减少土中蛴螬发生。在地老虎点片发生时,采用拨土捕捉,有一定效果。对蝼蛄也可进行人工捕捉,减轻危害。
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甚至造成害虫越治越多,使农川环境陷人恶性循化学防治是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的一项关键性技术措施。化学防治见效快,在很短时问内可把大面积严重发生的病虫害控制下去,对多数病虫害一般都可达到相当高的防效,且效果稳定。在病虫害将要爆发时,一般只有用化学防治才能起应急控制的作用。 在林木病虫害防治当中,有一些还必须采用化学防治才能控制。化学防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污染环境。农药的使川过程对人畜和周困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使用不易降解的农药造成粮食、果品、土壤、水域和作物秸秆残留量超标,威胁人类健康。
②病虫抗药性产生。长期使用同一类农药造成的定向选择,使防治对象产生抗药性,从而降低或失去防治效果。
③杀伤有益生物。除少数几种农药有选择性外,多数农药对害虫及其天敌多有较大的杀伤作用。长期使用此类农药削弱了天敌环。
趋光性是防虫方面利用得最多的昆虫习性现在市面上各种诱虫灯 粘虫板(黄板 蓝板)然后就是气味现在也有各种性诱济 把昆虫诱惑到陷阱里
常见的食叶性害虫有:大造桥虫、金龟子、黄刺蛾、扁刺 蛾、黄尾毒蛾、侧柏毒蛾、斜纹夜蛾、蔷薇叶蜂等,及 蜗牛、蛞蝓、鼠妇等动物。
合同管理的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1.合同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商业行为的规范;
2.签订合同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
3.合同的各方必须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清晰明确的约定;
4.合同必须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利于自身的限制;
5.合同的执行必须严格按照约定,合同违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合同必须保密,保护各方的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
7.合同的变更必须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并经过各方协商达成一致;
8.合同的解除应符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
以上是合同管理的几个重要原则,这些原则的应用能够为合同签订和执行提供基本指导,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降低风险。
一、字体和颜色二、标题和模板:
三、整体和局部布局:
害虫生物防治主要包括以天敌治虫和以微生物治虫两大部分,以天敌治虫又包括:保护天敌、繁殖和释放天敌、引进天敌。
保护天敌使其自然增殖需根据在不同环境下各种天敌的特性制定特定的措施。
一种好的耕作措施往往能产生很好的保护、利用天敌的效果,如华北棉、麦套种,小麦将成熟时,麦蚜日渐稀少;而棉花正处苗期,棉蚜日趋严重,就为原来在小麦上的蚜虫天敌提供了食物,它们纷纷迁往棉苗,棉蚜受到了自然控制,不必采取任何防治措施。
一些未种套种棉的农民则在麦田收集天敌(如瓢虫、草蛉等),助迁到棉田;而有的果园通过种植有益植物,增加果园生物多样性,提高天敌的适生环境,来保护天敌。
人工大量繁殖、释放天敌昆虫,通常是在经保护自然界中的天敌后尚不足以控制某种害虫数量处于经济受害水平以下时才使用的,所以防治目标很明确,用来繁殖、释放的天敌应该要针对性很强。我国饲养和释放天敌方面研究和利用最多的是赤眼蜂属的多种卵寄生蜂,已经商品化,可以利用赤眼蜂来防治主要鳞翅目害虫。
从外地引进天敌,目的在于改善、加强本地的天敌组成,提高对虫害的自然控制效果。
这往往用于对付新输入的害虫。
昆虫有不少致病微生物可以用来防治农林害虫,有的还可以使昆虫种群产生流行病,达到长期控制的效果。
昆虫的致病微生物中多数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形成一定制剂后,可像化学农药一样喷洒,所以常被认为是微生物农药。
具体如下:
(1)防效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白僵菌孢子萌发、生长和繁殖都要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影响。温度影响孢子萌发、菌丝侵人和病情的发展。
相对湿度影响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干旱时孢子不萌发。紫外线也能杀死真菌孢子。
(2)杀虫速度较慢。
跟化学农药相比,微生物杀虫剂的杀虫速度一般较慢,主要是由于微生物从感染到致病到杀死昆虫有一个时间周期,常经4?6d后害虫死亡,因此在害虫种群密度高的情况下使用白僵菌不能迅速有效控制害虫,造成较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