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春季管理方法,5个方面进行科学管理
来源:jing 查看次数: 273 时间:2022-09-17 16:10:43
我们都知道 月季花 在栽种的时候是需要合理的养殖方法对它进行养护的,只有养殖好了 月季 花开出来的花才会更加的好看。那么我们在养殖月季花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接下来我就带大家了解月季花春季管理方法吧。
月季花的养护方法
1、花盆选择
在春天的时候,特别是在初春的时候,由于月季花还没有从冬天缓过来,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进行换盆是对月季花没有太大的影响的。在换盆的时候不要对月季花进行浇水,并且还要对月季花的根部进行修剪,最好才能放在盆中进行栽种。
2、浇水方法
在春天的时候,我们对月季花浇水的时候不要太过于频繁。因为在春天的时候温度还是没有完全的升上去,并且春天的疯也比较大,容易造成月季花的根部发生腐烂。我们只需要保证栽种月季花的土壤湿润就可以了。
3、光照要求
在春天的时候温度是会慢慢地上升的,在土壤被解冻后,我们需要把月季花放在一个太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光照的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当月季花的新芽长出来的时候,是不能让它接受光照的,以免被太阳光晒死。
4、温度要求
月季花是一种比较耐寒的一种植物,所以在养护的时候我们不用担心温度太低会对月季花造成伤害。所以在月季花还没有长出新芽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及时的把月季花移栽到室外进行生长。
5、修剪方式
我们在对月季花进行修剪的时候,特别是春天修剪的时候需要进行粗疏修剪。把那些多余的新芽剪掉,然后好需要把那些残枝枯叶进行清理就好了。特别是在月季花开花后要及时的对它进行修剪。
1.日照时间要长。月季是阳性花卉,盆栽月季,每天至少要有5小时光照,阳光照射时间长有利开花和花色艳丽。有利植株健壮,减少病虫害发生。所以有充分光照是月季开花的首要条件。
2.施肥要及时。凡在花季内不断开花的花卉都要求有充足的养分,并得到不断补充,月季也不例外。月季生长期要经常施肥,这是因为月季大约相隔1个半月时间,就要重复一次抽芽、长枝、开花的生长发育过程,消耗养分大,需不断供给各种养分,才能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通常情况下,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水,生长旺期则应每周施一次。孕蕾开花期施1-2次速效性磷肥,伏天不施肥,入秋以后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以控制新枝生长。10月以后少施或不施肥,有利越冬。盆栽月季随着植株增长需年年换盆、换土,并施入充足的有机肥,以利根系发育。每次施追肥后都要及时浇水松土,以保持土壤疏松,通气良好。
3.不断修剪。要使月季保持植株生长活力,经常开出更多更好的花朵,就需不断修剪,剪去部分老枝,促发新芽。因为月季是在当年新技条上开花。盆栽大株月季宜结合早春换盆进行修剪,从基部剪除所有的枯枝、病枝、弱枝及交叉枝,按照不同品种,保留一定数量向外侧生长的腋芽,即可形成适当数量的花枝。一般成株生长强壮的枝条约剪去1/2,生长较弱的剪去2/3,留3-5个健壮的主枝,养分集中,才能花朵大而鲜艳。到了10月份,花谢后要及时剪除残花梗,促进新芽快速萌发。
一、光照
月季非常喜欢光照,保证充足的光照不仅可以促进它的长势,对它的开花也有帮助。如果光线不是特别强烈,甚至全光照都是可以的。因而,除了夏天,其他的季节都可以全日照。到了夏天,在保证充足光线的前提下,可在光线非常强烈的时候遮阴。
二、浇水
月季对水分有需求,主要在它的成长期。在土壤干燥了之后再浇,并且每次补充的水分要足够,也就是说要浇透才行。但是不要积水。因为冬天寒冷,所以此时月季基本不成长,需控水,即基本不用浇水。
三、追肥
月季对肥料有要求,但并不太多。适量的肥料对月季的长势和开花有意义。在春天,也就是月季开始萌发的时候,要注重施加饼肥水。到了花期,则主要用的就是含有磷和钾丰富的肥料,可使用避开磷酸二氢钾。
四、温度
月季喜欢温暖,具体来说最好是在十八至二十八度。在夏天高温时,注意不可暴晒,并且要加强通风。冬天需防寒,盆栽可放室内,地栽可覆盖保暖。
五、土壤
月季对其有许多方面的要求。首先就是疏松、透气性好,另外还得含有足够的有机质,并且还需呈酸性。最好选沙质土,并加入基肥。不要用碱性的土,也不要用石灰质太多的土。
(1)日照一定要长。种植月季的地方,一要既通风,又能获得半天以上的日照。这是它能开得花繁如锦的首要条件。如置于半阴半阳处或光照不足的阴处,一年中最多只能开春秋两季花。所以居住条件不能满足光照要求的家庭,最好不种月季花而改种比较喜阴的花草。
(2)要常修剪。日照条件虽好,但长期不修剪,月季也长不好。修剪的方法是。每年12月后月季叶落时要进行一次修剪,留下的枝条约15厘米高,修剪的部位在向外伸展的叶芽之上约1厘米处,并同时修去侧枝、病枝和同心枝。5月后每开完一次花,就修去开过花的这根枝条的2/3或1/2,这样便会有更多的再生花芽的机会。如要花朵开得大,也可在花蕾多时摘去一部分,既可使营养集中,又能达到延长花期和分批开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