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来源:jing 查看次数: 249 时间:2022-09-30 01:46:29

一、月季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操作方法

01

花盆应选择透气,透水的类型,刚成活的小苗使用15cm的小花盆,已经生长较长时间的小苗使用18cm的花盆,随着植株生长更换更大的花盆。

02

盆土应选择疏松透气的砂质壤土,适应微酸性与微碱性。

03

月季花五月一日前后开放,温度是20-30度。温度低了 开花慢,如果是36度以上如果属于花瓣比较娇嫩的,就会灼伤。

04

月季属长日照植物,光照时间越长越好,还需通风,保证半天以上的日照会让它开的很好。

05

及时剪除月季残花才能使其集中养分,保持植株强壮及开花不衰。如不及时去掉残花,紧靠残花下的几个腋芽往往会萌发,形成弱枝。这些小枝既消耗养分又破坏株形,即使能开花,也大多是畸形或较差的小花。另外,除了要采收种子的花,绝不能让残花结子,十月开过花后不要修剪。

06

施肥次数要多而及时,遵循薄肥多施的原则,根外追肥浓度不要太高,花后一定要施肥,入秋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喷洒要均匀,切不要在雨天施肥。

07

三月长新枝时每两天于上午浇一次水,四月每天浇一次水,进入五月后,一般上午八时浇一次水,下午四时适量浇水。

二、月季花的养殖方法

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微带酸性沙壤土最好。月季花喜欢阳光,但是过多的强光直射又对花蕾发育不利,花瓣容易焦枯,喜欢温暖,一般气温在22~25℃最为花生长的适宜温度,夏季高温对开花不利。喜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风的环境,盛夏需适当遮荫。多数品种最适温度白昼15~26℃夜间10~15℃。较耐寒,冬季气温低于5℃即进入休眠。如夏季高温持续30℃以上,则多数品种开花减少,品质降低,进入半休状态。一般品种可耐-15℃低温。要求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之微酸性土壤,但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宽。空气相对湿度宜75%~80%,但稍干、稍湿也可。有连续开花的特性。需要保持空气流通,无污染,若通气不良易发生白粉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氟化物等均对月季花有毒害。

三、如何养月季花

月季喜通风凉爽的环境,喜阳光,耐旱耐低温,在遮光的地方生长不良,喜肥沃松软排水好的土壤,怕涝,遇积水叶片黄落,重则全株死,还要结合修剪才能养出漂亮的月季来

四、如何养好月季

月季喜富含大量有机质、疏松肥沃、通气、排水良好的壤土,如沙质壤土。一般砂土或土壤过于粘重的圃地均不适月季栽培,使用时必须分别用粘土、堆肥或垃圾灰肥等,适当配比达到上述标准。含石灰质过多的土壤不宜使用,不然会生长不良、叶色不佳,影响观赏。

月季栽培用土的酸碱反应,以pH6.5—6.8之间的微酸性反应最好。盆栽应以壤土为主,适量混入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培养土。如用腐殖土、壤土、肥料三者混合,应按5:4:1的比例搭配,栽入具有排水孔的新瓦盆内。

月季喜温暖和阳光。在生长季的适温为白天18~25℃,夜间10~15℃。如温度超过30℃以上时,则植株徒长,尤其对花蕾的形成和发育不利。春秋季节最适月季生长,此时开花不断、花色艳丽而有光泽。 月季虽能忍受严冬一15。C至一IO。C的低温,但冬季也要有防寒措施。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采用包草、覆土、入窖贮藏等措施,使其安全地度过严冬。

月季需要充足的阳光,每天必须保证有6小时以上的直射光照,才能生长良好。若长期处于阳光不足或荫蔽的环境中,则枝干纤弱、叶色发黄、花朵变小、花色暗淡。但盛夏中午强烈的阳光又对月季的花蕾发育不利,会出现花小色淡,容易焦枯凋谢等现象。

月季在整个生长期必须供肥充足。月季的花蕾着生在新枝顶端,通常约每隔半个月必有一茬新花开放,因此消耗养分甚多,除栽种时施人基肥外,还必须根据发育情况经常不断地施以追肥,补充土壤里养分的不足。平日里,月季对肥料的吸收以氮肥为主,磷、钾肥料次之。但在生长旺季为促使开花繁茂,应注意磷、钾肥料的施用。氮、磷、钾肥的混合配比可采用6:10:4的比例。常用肥料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两种。有机肥料可用人粪尿、厩肥、堆肥、骨粉、蹄角、油粕饼等,此类肥料含养分比较全面,但必须经过微生物分解腐熟后,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是迟效性肥料。无机肥料主要有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等,每种所含养分单一,能很快被植物吸收,是速效性肥料,但施用浓度不可过高,一般每平方米施用量为30—50克。

月季能耐一定程度的干旱,但在生长期为了使植株开花不绝,必须掌握好日常浇水方法。月季在发芽与孕蕾期需水分较多,开花时需要水分量更大。夏秋炎热,土壤极易干旱,月季水分。根据以上环节,特别是在盆栽的管养上,必须灵活地掌握浇水量,以适应植株的生长需要。通常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准。如遇气候太燥还可适当进行叶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和保持叶面洁净。对盆栽浇水要掌握好一次浇透,以水分能将根系全部湿润为标准。浇水过多会使盆内长期积水不下,土壤中空气阻塞,使根部因缺氧而致腐烂,雨季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

月季萌发力强,能耐修剪。春季发芽前可从芽点以上保留10厘米左右,将上部老枝剪掉,以促使重发新枝。及至新枝萌发,可按需要再加以选择去留,以达到枝条分布匀称,株型美观。在修剪中对徒长枝、过密枝、病枯枝以及花后的残枝等要随时剪除,以保持植株整齐,长势旺盛。

五、月季该怎么养护

栽培要点 月季大栽培有现代温室栽培、塑料大棚栽培、露地栽培、盆栽栽培等。这里介绍只要涉及露地栽培和盆栽月季的栽培管理。 月季的露地栽培因其目的不同而有多种方式。如切花生产或幼苗栽培以生产为主,品种园则以观赏和科研为主,有的是以绿化环境为目的,有的只是一种休闲。(1) 土壤 露地栽培月季,如管理得法,至少可达10年以上的茁壮生长。栽培月季的理想土壤应当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丰富的有机质。 月季的根系大部分集中在30~40厘米的土壤表层,土壤的耕作深度应为50~60厘米,水的渗透才能良好,如果耕作的深度不够将会形成植物根系窒息或腐烂,并使得有些好气性细菌死亡,深耕对改善土壤结构和扩大根系营养的吸收有重要意义。 只要栽培土壤的PH值在5.5~8.0之间,月季都可以良好生长。露地栽培的月季培植园,一般涌栽培1~2年豆科植物的绿肥,如野豌豆、草木樨、黄花苜蓿、田箐、猪屎豆之类,单播或混播,于初花期翻入土中,灌1~2次水促其腐烂。 在深耕前,清去碎砖石,把杂草晒干,烧成灰还用于月季栽培土地。 土壤改良要分层施肥,大量有机物的投入可使土壤活化。土壤中如发现有线虫或其他昆虫,应用农药“必灭速”翻入土中杀灭。 盆栽月季对土壤要求不高,富含有机质,微带酸性的土壤最好。可以用三份腐殖质土或肥沃壤土加一份优质腐熟厩肥,混合适量普通“过磷酸钙”。盆栽用的土壤需要消毒处理。盆栽用的花盆土壤应疏松、肥沃。每年春、秋两季松盆土一次,以增加土壤吸肥能力。(2)上盆 月季花盆,宜选择美观的紫砂盆或瓦盆。盆径20~30厘米,盆高30厘米为好。具体要根据植株大小来定,上盆时用瓦片、盖上排水孔。现装入三分之一的混合土,扶正植株,填入混合土。植株嫁接处应高于盆缘,便填土边压实,盆土水平应在盆缘下2~3厘米。装盆后,浇水直至盆底孔流出水为止。上盆后的植株应移放到阴凉之处。缓苗一周以后每两周转动一次花盆的方位,每次旋转半圈,盆位要放在通风向阳处。一般1~3年月季应换盆一次,换盆前保持花盆干燥,以利脱盆,植株要剪去老、弱、病、枯的根,要将球根周围的老土削去一部分,这样做植株容易发出新根。花盆的大小要根据植株的发展确定,月季的换盆应在春季新根和嫩芽未出之前进行。盆栽月季一般选择多花、花型美,色彩幽雅的,矮型和生长较紧密的品种,丰花月季盆栽应选择生长不太旺盛的品种为好。(2) 浇水 盆栽月季浇水,应根据气候及栽培地区的条件决定。水分不足和水分过多都会抑制月季的生长发育。平时,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春、秋两季每下午浇水一次。冬季每周浇水一次,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夏季或秋旱天气每天浇水一次或一天两次,定期浇水。入冬时要在花的基部堆上20厘米的土,以保护植株度过寒冬。对生长差的植株要加强管理。平时可将手指插入盆土2~3厘米,泥土粘手则不需浇水。浇水通常在下午或黄昏时进行。(3) 修剪 月季的修剪主要在冬季进行,修剪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大量健壮的枝条和提高开花的质量;其次是为了保持植株形态的平衡。冬季花谢后应修剪枝条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只留3~5枝主枝。对于不要求花大的丛株灌木,采取高剪;以观花为主的月季则应低剪,各主干留30~45厘米,6~8个花芽即可。对于藤本月季花,一年开一次花的应剪除整根开花老枝,开花多次的则需更新老枝,保持5~7根主枝。对于一季开花的月季,应剪去5年以上的老枝,保持5~7根主枝,剪短侧枝只需留3~4个花芽。遇有病虫枝、黄病枝、细弱枝应立即全部剪除。新上盆月季,除主干外每根分枝只留一个外侧芽,上部全需剪除。如主干衰老可取基部萌条代替。 对于修剪造成的大伤口要涂一些伤口涂剂。这种涂剂用铅单4份,碳酸铜4份,亚麻籽油和少量杀虫剂制成。有一种德国生产的名叫“赛德勒尔紫胶脂”的涂抹伤口有较好的效果。也有人采用土办法,使用稀牛粪,腊或合成树脂涂伤口也有一定效果。(4) 施肥 盆栽月季在新枝长出约10厘米,并有较多叶时,撒一层薄厩肥或活性淤泥,随着浇水,如未见强劲长势。两周以后每盆需撒一克尿素,浇水或用尿素与磷酸二氢钾外施肥。月季每年冬季必须施足基肥,春季孕蕾开花前几夏季生长旺盛要追一次肥。“饼肥”是月季常用的优质追肥。“饼肥”的碳、氮肥力比较小,在土壤中分解快。比其他有机肥料溶液容易发挥肥效。对那些生长较差的植株要加强管理,及时有针对性地施加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