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版画作品(花卉版画图片)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4-29 02:42:10
李桦1935年的《怒吼吧中国》、夏朋1933年的《清道夫》、马达1939年的《冼星海像》、江丰1932年的《码头工人》、胡一川1932年的《到前线去》、江丰1944年的《清算斗争》、等等
简单的线条,鲜明的特色,勾勒出彝族特有的风格和美感。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中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通本早约百年。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中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神。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同时,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其他题材的版画,如科技知识与文艺门类的书籍、图册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北宋的汴京,南宋临安、绍兴、湖州、婺州、苏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一时期的辽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无释迦牟尼佛像》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实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现了铜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制纸币和广告。元代的「平话」刻本是中国连环版画的前身。
代表作品有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查波罗什人复信土耳其苏丹》及《托尔斯泰》 等.
世界上最小的版画应该是藏书票。
藏书票属于小版画或微型版画。通常是边长5-10厘米见方的版画作品,被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是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上带有藏书者姓名的小版画。
藏书票艺术起源于15世纪下半叶的欧洲,至20世纪发展为繁盛时期,后来逐步扩展到亚洲、澳洲、北美洲等地区。
欧洲最早的藏书票是用木板刻制的,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版画家都参与过藏书票的设计、创作。
所以,藏书票可说是版画创作的一个分支,因为它是与版画艺术共同发展的。
平阳木版年画与河北省武强、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地同为中国历来以年画著称的产地之一。代表作有《四美图》《三星图》等。
木版年画《三星图》在2006平遥民间工艺美术节展览中荣获优秀作品奖,作品《四美图》荣获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银奖。大部分平阳木板画是由有此嗜好的农民在业余时间雕刻印制而成的。取材于当地的习俗和传说故事,木板画的内容主要是些花、鸟、鱼和历史人物。采用夸张生动的描写手法和鲜明的颜色,画面充满当地的风味,反映了当地人民健康、勇敢、浪漫的性格。
满天星那素雅的小白花星星点点地缀满在浅绿色的枝叶丛中。
人桥这幅版画是记实类作品。
讲了抗战时期这是由32名妇女站在过腰线的寒冷河水里,用肩膀架起来的人桥。
那是1947年5月12日,孟良崮战役打响的前夜。为了能让参战部队顺利渡河,也为了给部队争取宝贵的时间,32位沂蒙红嫂,抬着从自家门上卸下的门板,跳进了冰冷的河水里搭起了一座人桥。
凤翔木版年画起始年代较早,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凤翔县志》记载,明正德二年(1507),南小里村邰氏家族中有八户人家从事木版牟画,至明未清初,该村十多户人家开办作坊印制年画,至今传承近续20代。
凤翔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主要分为祭祀画、谷雨画、春牛图、戏文画、吉祥画、风俗面等。
凤翔木版年画作品《执鞭敬德》《纳祥童子》《佳人爱菊》《富贵花瓶》等登上国家邮票。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百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