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上的小白虫是什么虫子(花卉上的小白虫是什么虫子图片)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5-07 12:57:23
因受潮而生的潮虫子。
你可以把它们轻轻扫在一张纸上,拿到户外潮湿处放生(举手之劳的大功德一件)。然后重新清洗一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暴晒晾干就好了。因受潮而生的潮虫子。 你可以把它们轻轻扫在一张纸上,拿到户外潮湿处放生(举手之劳的大功德一件)。然后重新清洗一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暴晒晾干就好了。
这种“小白虫”是一种名为“白粉虱”的害虫,又叫小白蛾子。
这是虫瘿,虫瘿 gall,insect gall瘿瘤的一种,指在植物体上由于昆虫产卵寄生引起的异常发育部分。多数是由蚜虫、双翅目和蜂类等昆虫在高等植物的地上部形成,有时线虫在根部也能形成。由于寄生昆虫的种类不同,在寄主上产生的虫瘿形伏也不同,所以可借此鉴别寄生昆虫的种类,这种鉴别一般称为虫瘿学(cecidology)。
据认为这是由于寄生昆虫所产生的物质和侵入引起的伤害促进了细胞的分裂,招致增生和分化异常的结果。
虫瘿组织含有单宁,作为五倍子、没食子而加以利用。
但另一方面,瘿蜂(Cynips)等的侵入也能妨碍座花而造成严重危害。虫瘿是植物组织遭受昆虫的分泌物的刺激,细胞加速分裂而长成的一种畸形构造,呈囊状、球状或圆筒状。
如蚜虫、介壳虫、象鼻虫、叶蜂、瘿蚊、卷叶娥等,都可使植物造成虫瘿。我国盛产的五倍子,即由一类蚜虫(五倍子蚜)所造成,内含鞣酸,可供染料、制革、化工、中药等用。
家里出现白色蠕虫一般有三种。
第一种是米虫的幼虫,这种虫子一般在米袋附近出现,发现后需要及时捉走。
第二种是蛾类的幼虫,往往也在谷物周围,可人工捕捉。
第三种是果蝇的幼虫,多在水果附近,需要将其和水果一同扔掉。
床上有很小的小白虫子有可能是疥螨,也有可能是棉虫。
疥螨是生活在环境各处的,如果平时没有做好环境卫生的清洁工作情况下,就有可能会导致疥螨感染,还会寄生在人的身体上面。
这些小虫子学名叫“烟粉虱”,是一种多寄生在菜地、棉田的害虫,主要对蔬菜、瓜果及花卉有危害.烟粉虱与稻飞虱十分相似,繁殖能力惊人,一年可繁殖十几代,单只一次可产卵100余粒.烟粉虱是常见害虫,农民朋友比较了解,它对人体没有危害.至于城区为何会出现烟粉虱,这可能与气候有关,
这种小飞虫名为白粉虱,俗称小白蛾,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专家说,白粉虱主要靠吸食菜叶、树叶的汁液生存,常见于公园、菜地、田地、温室、大棚内,主要危害树木、蔬菜、花卉以及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白粉虱主要危害植物表皮,对人体危害不大,请大家不必担心。
木槿花叶子上白色的小虫子是蚜虫。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下的所有成员。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月季上有白色的小虫多是叶螨。
叶螨会吸食植株内部的汁液,导致发黄,干枯情况。发现后要及时用药救治,可喷洒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效果都比较好,此外,后期还要改变养护环境,环境适宜才可避免再次感染。
叶子上长的小白虫如果会飞,就是白粉虱。如果不会飞,蚧壳虫。
白粉虱防治,以下哪种药都行,按说明配药水。
可喷药:600-800倍 蓟虱净、
或啶虫脒、或0.30%(苦参碱)、
或噻虫嗪、
或烯啶虫胺、
或菊马乳油、
或氯氰锌乳油、
或灭扫利、
或功夫菊酯或天王星等。
花卉介壳虫的防治
介壳虫的虫体被一层角质的甲壳包裹着,如用药物对它直接喷洒不易奏效。它像吸人血的虱子一样,吸取植物的汁液,因而对花木造成极大的为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长不良,还会出现叶片泛黄、提早落叶等现象,严重的会使植株枯萎而死亡。受为害的花卉有米兰、茉莉、山茶、含笑等。防治的办法有:
①用白酒兑水,比例为1:2 。治虫时浇透盆土的表层。介壳虫在春季室温7 ℃ 时,便开始活动。可在4 月中浇一次,此后每隔半个月左右浇一次,连续4 次见效。
② 用食醋(米醋)50 毫升,将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湿后,用湿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茎、叶上轻轻的揩擦,即可将介壳虫揩掉杀灭。此法方便、安全,既能达到除虫目的,又可使被害的叶片重新返绿发亮。
③ 用酒精轻轻地反复擦拭病株,就能把介壳虫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净、彻底。如用酒精擦拭兰花病叶时,不但能把介壳虫除掉,就是肉眼看不清楚的幼虫,也都彻底杀灭掉,第二年很少发现有介壳虫的为害,此法简便、安全,效果良好。
④ 用柴油、洗衣粉、水按 10:0.6:6 的比例调成母液,此时母液含60% ,呈牛奶状,用水稀释含油30% 药液后,对米兰、金桔、苏铁上介壳虫仔细喷洒。一周后,介壳虫大部分由原来新鲜橙色变成干瘪状态,说明此法对介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