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各种病害图解大全图片(花卉各种病害图解大全图片视频)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5-09 04:11:26
种植辣椒一般常见的病虫害有软腐病、疫病、炭疽病、青枯病、病毒病。详细介绍及防治方法可以参考下列:
辣椒软腐病:软腐病发生时果实病斑初期呈水渍状,后腐烂脱落,有臭味,腐烂后的果实只剩下一层皮,经日晒变白,此病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辣椒软腐病防治方法:一、避免连作,包括茄子番茄等茄科作物。二、50PPM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全株喷施及灌根。
辣椒疫病:苗期、成株期均可以发生,而在早春育苗期间极易发生。疫病发生时,幼苗茎杆病部呈水渍状,叶片萎焉,然后发生软腐,折到枯死,而成株则表现为茎叶局部发生褐色病斑,引起落叶甚至枯死,果实表现为发生水渍状病斑,而后软腐。
辣椒疫病防治方法:
一、苗期浇水不要太多,田间不要太湿,特别是雨天注意排水。二、定植前全地喷施75%百菌清1000倍液后及时铺地膜密封杀菌。三、定植后可以喷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以保护,15天一次,发病初期可喷洒40%已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亩施药液40公斤,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辣椒碳疽病:叶片染病,初为褪绿色水浸状斑点,逐渐变为褐色,中间淡灰色,病斑上轮生小黑点。果柄有时受害,生褐色凹陷斑且不规则,干燥时干裂。果实被害,初现水浸状黄褐色圆斑或不规则斑,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并生有许多黑色小点,潮湿时病斑表面溢出红色粘稠物。果实上的病斑易干缩呈膜状,有的破裂。
辣椒碳疽病防治方法:
一、选用抗病品种,无病株留种。二、种子处理:用凉水预浸1-2小时,然后用55度温水浸10分钟,再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催芽播种。也可先将种子在冷水中浸10-12小时,再用1%硫酸铜浸种5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1小时,捞出后用草木灰或少量石灰中和酸性,再进行播种。三、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棚室适时通风、避免高温高湿,注意排水,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及残体,实行与非同种蔬菜2-3年轮作。四、发病初期可喷洒70%甲基托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合喷洒,或50%碳疽福美可湿性粉剞300-400倍液或1:1:200倍的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一次,共防2-3次。
辣椒青枯病:植株发病时,个别枝条可能先出现萎焉,后扩展到整个植株,特别是雨后骤晴天气。辣椒青枯病防治方法:一、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如络氨铜,二、拔除田间的病株,并在株窝内撒施石灰。
辣椒病毒病:主要有两种类型,花叶坏死型,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病叶出现不规则褪绿、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叶症,有的叶上出现褐色坏死斑,自叶片主脉沿茎部出现黑褐色坏死条斑,造成落叶、落花、落果,以及整株死亡,叶片奇形丛生,由黄瓜花叶病毒侵染引起植株变形,表现为病叶增厚,变小或呈蕨叶状,叶脉褪绿,皱缩,凹凸不平呈线状,茎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枝叶呈丛簇状,病果呈现花斑或坏死斑,奇形、易脱落。在栽培中如果采用银黑地膜覆盖栽培并配合药剂杀蚜等,则发病率低,一般粗放栽培则要做好杀灭蚜虫的工作预防。
1、黑腐病,又称腐烂病,危害心叶,最先出现紫褐色斑,逐渐显水渍状并扩大。
2、褐斑病,又称炭疽病或黑斑病,危害兰叶,初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显椭圆形或半圆形的稍为凹陷的轮纹状斑痕。
3、霉菌病,又称白绢病。危害球茎。土壤表面,兰茎颈部附着白色菌丝。
4、褐锈病,危害兰叶,出现淡褐色或橙黄褐色的细斑点。
5、细菌软腐病,又称细菌褐斑病,危害新草球茎,初出现水渍小斑点,逐渐由暗绿色变成褐色或黑色,患部常有分泌物流出。
益虫大全
猎蝽/Assassin bug
猎蝽,也叫食虫蝽,半翅目猎蝽科/Reduviidae,约有7000种。头小颈细,吻突如针,体长可达40mm,大多数种类喜食棉蚜、蓟马、棉铃虫等害虫。
注意!少数猎蝽不是益虫,例如接吻虫/Kissing bug,也叫锥蝽,它们以吸食脊椎动物的血为生,容易传染恰加斯病(Chagas disease)。目前,这种害虫主要活跃在美洲,特别是拉美。
姬蝽/Damsel bug
姬蝽,学名Nabidae,异翅下目臭虫总科,约有500种。外观与螳螂相似,捕食任何比它小的昆虫,特别是人类视作害虫的昆虫,饥饿时会自相残杀,甚至咬人。
蝎蝽/Needle bug
蝎蝽,俗称水蝎,学名Nepidae,此科大约有250种。整体外型类似螳螂或蝎子,呈扁平状或偏长状,用已特化的前脚捕捉小鱼、蝌蚪、水虿、孑孓等猎物,主要栖息于缓慢水流的池塘、河涌,咬人很痛。
蠼螋/Earwig
有翅亚纲革翅目/Dermaptera,此目约有2000种,俗称地蜈蚣或耳夹子虫。之所以叫耳夹子虫,是因为发生过爬进人类的耳朵,但这种事很少。体长1-5厘米,尾钳是其显著特征。一般生长于土壤、落叶堆或岩石下,食性复杂,既吃树叶,也吃蚜虫。
草蛉/Green lacewing
脉翅目草蛉科/Chrysopidae,此科约有1300-2000种。草蛉是贪婪的掠食者,既吃花粉、花蜜,也会袭击大部分比它小的昆虫,例如蚜虫、螨虫以及其他小型节肢动物,尤其是幼虫时候,特别喜欢吃蚜虫,因此,草蛉的幼虫又被称之为蚜狮。
姬蜂/Ichneumon wasp
寄生蜂下目姬蜂总科/Ichneumonoidea,有学者认为该群体超过10万种。姬蜂身材苗条,有2对薄而透明的翅膀,1条很长的产卵管,此管已特化为螯针,用于将卵注射入宿主体内。寄生蜂寄生于椿象、蝗虫以至蟑螂、苍蝇等害虫,包括它们的卵、幼虫、蛹、成虫等所有阶段,而姬蜂通常寄生于蝴蝶幼虫。
小花蝽/Minute pirate bug
这是一类很微小的臭虫,成虫仅1.5-5mm,全世界约有500-600种,中国以东亚小花蝽、南方小花蝽见多,外国则以Orius insidiosus最为常见。身体椭圆扁平,颜色以黑白为主。大多数吃小型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会咬人。
菊虎/Soldier beetle
鞘翅目花萤科/Cantharidae,目前已知超过130属5000种。菊虎体态修长、鞘翅柔软,外观甚似天牛,许多种类具有鲜艳的警戒色。成虫主要为肉食性,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如蚜虫、蛾类幼虫等,但也会采食花蜜,是授粉昆虫之一。
食蚜蝇/Syrphid fly
昆虫纲双翅目食蚜蝇科/Syrphidae,本科目前已知有6000多种。和蜜蜂很像,但复眼更大,只有一对翅膀,英文亦作Hoverfly。食性复杂,有肉食、腐食、植食三种,多数吸食花粉,捕食蚜虫、蓟马,少数植食,被认为是仅次于蜜蜂的第二大重要授粉媒介。
寄生蝇/Tachinid fly
寄生蝇科/Tachinidae超过8200种。外观与苍蝇极为相似,既有家蝇的单调,也有丽蝇的鲜艳,是最多刚毛和比较粗壮的苍蝇。大部分寄生蝇的幼虫是拟寄生,即会在生物体内生长,并最终杀死寄主;少部分则是寄生的,不会杀死寄主。它们的寄主包括毛虫、甲虫的幼虫和成虫、多种半翅目以及草蜢等。
赤眼蜂/Trichogramma wasp
赤眼蜂科约有80属,目前全世界已发现超过200种。成虫大多小于1毫米,是拟寄生物种,会产卵于宿主卵内,幼虫时期取食宿主卵黄,羽化后咬破卵壳脱壳而出,是公认最佳的生物防治选择。
黄蜂/Wasp
又称胡蜂、马蜂、虎头蜂,与蜜蜂、蚂蚁同属膜翅目,此科大约有5000种。黄蜂有群居也有独居,绝大多数独居的黄蜂是寄生的,在幼虫阶段,以毛毛虫等小虫为食,长大后,多数吸食花蜜,或捕捉昆虫带给幼虫吃,再吃幼虫的交哺流质。
蜜蜂与黄蜂的比较
有些黄蜂受到威胁时会群起而攻之,特别是它们筑巢的地方,如果被几十只马蜂蛰,人类可能会致命,因此黄蜂也被视作害虫。
萤火虫/Firefly
萤火虫,鞘翅目萤科,学名Lampyridae,全世界约有2000多种。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求偶,不过,并非全部都会发光。成虫食性复杂,既有掠食,也有植食,以花蜜为食,但幼虫几乎都是肉食,以小型蜗牛、蛞蝓、蚯蚓等为生,水生的幼虫还会吃贝螺。
蜈蚣/Centipede
蜈蚣又名百足虫,属多足类唇足纲,全世界估计有8000种。体节通常15节以上,并且都是奇数,所以不可能存在百足,每节一对脚,首节附肢为毒爪,毒性类似蜂毒。蜈蚣是肉食性,会吃掉比它小的所有软体生物,包括蜗牛、蚯蚓等。
另外有一种千足虫,很容易误认为蜈蚣,但千足虫其实是马陆/Millipede,马陆带有臭液,以腐食为主,有时也会啃食植物幼苗,一般认为是害虫。与蜈蚣最大不同的是,除了首尾,马陆绝大部分体节都有2对脚。
螳螂/Mantis
螳螂目约有430属,超过2400种。外观与竹节虫相似,惟胸部分成3区以及捕捉足是其重大特征。多数螳螂为伏击型猎食者,少数会主动追击猎物,所有活着、比它们小的动物都会成为其猎物,这也表明它们会猎食其它农业益虫,故有学者认为不是理想的生物防治物种。极少数还是植食性。
蚰蜒/House centipede
唇足纲蚰蜒科蚰蜒属,学名Scutigera coleoptrata,俗称草鞋虫。相对来说,蚰蜒更像是居家益虫,因为它主要捕食蜘蛛、臭虫、白蚁、蟑螂等居家节肢动物。当然,它也能活跃在野外,不过,一旦天气变冷,它还是会寻找人类的住所避冬。
蚰蜒
天气变暖又潮湿,蚰蜒便会活跃起来。它们咬人,产生的疼痛感犹如被蚊子咬到一样。
步行虫/Ground beetles
鞘翅目步甲科/Carabidae,全世界约超过4万种,常见如虎甲、放屁虫等。大部分鞘翅带有脊状,颜色以黑色为主,鲜明、具金属光泽。有些比较大的鞘翅难以打开,因此无法飞行。步行虫主要以毒蛾亚科、灯蛾亚科、带蛾科的毛虫为食,是少有专吃带毛幼虫的肉食性动物。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放屁虫不是日常所说的放屁虫,我们日常所说的放屁虫一般是指椿象,英文叫Stink bugs,俗称臭大姐,椿象是害虫,专门吸食瓜果汁液。这里的放屁虫是指Bombardier beetle。
椿象/stink bug,也叫放屁虫
茶花,牡丹,兰花,菊花,梅花,月季,桂花,荷花,墨迹,郁金香
按体型:超小型、超大型、小型、中型、大型。
按功能:家庭犬、玩具犬、工作犬、梗类犬、牧羊犬、狩猎犬、枪猎犬。
按特点:聪明、粘人、不掉毛、不爱叫、友善、会看家、耐热、易训。
下面介绍这178个品种的宠物狗及图片
1、哈士奇、藏獒、贵宾犬、松狮、边境牧羊犬、吉娃娃、德国牧羊犬、秋田犬、蝴蝶犬、博美犬、杜宾犬、柴犬等;
2、大丹犬、卡斯罗、法国斗牛犬、罗威纳犬、英国斗牛犬、萨摩耶犬、阿富汗猎犬、腊肠犬、巴哥犬、西施犬、大白熊犬、圣伯纳犬等;
3、金毛寻回犬、法老王猎犬、斗牛梗、阿拉斯加雪橇犬、马尔济斯犬、兰波格犬、西高地白梗、比利时牧羊犬、卷毛比雄犬、寻血猎犬、纽芬兰犬、北京犬等;
4、猎兔犬、爱尔兰猎狼犬、伯恩山犬、喜乐蒂牧羊犬、波尔多犬、迷你杜宾、惠比特犬、中国冠毛犬、贝灵顿梗、柯利犬、杰克罗素梗、哈瓦那犬等;
5、苏格兰梗、拉布拉多寻回犬、大麦町犬、美国爱斯基摩犬、苏俄猎狼犬、万能梗、波音达、刚毛猎狐梗、葡萄牙水犬、波利犬、约克夏梗、拉萨犬等;
6、中国沙皮犬、卡迪根威尔士柯基犬、波士顿梗、比格猎犬、英国可卡犬、古代英国牧羊犬、小型雪纳瑞犬、巴吉度犬、美国可卡犬、西藏猎犬、马士提夫獒犬、凯利蓝梗等;
7、斗牛獒犬、法国狼犬、奥大利亚牧羊犬、彭布罗克威尔士柯基犬、英国猎狐犬、丝毛梗、匈牙利牧羊犬、拳狮犬、山地犬、凯恩梗、西藏梗、罗得西亚脊背犬等;
8、湖畔梗、爱尔兰雪达犬、瑞典柯基犬、芬兰拉普猎犬、德国宾莎犬、库瓦兹犬、奇努克犬、巨型雪纳瑞犬、萨路基猎犬、维希拉猎犬、澳大利亚牧牛犬、威尔士梗犬等;
9、格雷伊猎犬、墨西哥无毛犬、普罗特猎犬、短毛猎狐梗、小型斗牛梗、斯塔福郡斗牛梗、意大利灰狗、威玛犬、荷兰毛狮犬、爱尔兰水猎犬、安纳托利亚牧羊犬、美国猎狐犬等;
10、冰岛牧羊犬、帕尔森罗塞尔梗、英国跳猎犬、短脚长身梗、爱尔兰梗、挪威伦德猎犬、西帕基犬、挪威猎鹿犬、苏格兰猎鹿犬、波兰低地牧羊犬、黑俄罗斯梗、挪威梗犬等;
11、爱尔兰红白雪达犬、那不勒斯獒、罗秦犬、大瑞士山地犬、捷克梗、比利时马林诺斯犬、标准型雪纳瑞犬、巴仙吉犬、红骨猎浣熊犬、锡利哈姆梗、德国短毛波音达、戈登雪达犬等;
12、诺福克梗、骑士查理王小猎犬、小型葡萄牙波登可犬、美国斯塔福郡梗、粗毛柯利犬、切萨皮克海湾寻回犬、日本忡、比利时特伏丹犬、玩具曼彻斯特犬、玩具猎狐梗、猎水獭犬、爱尔兰峡谷梗等;
13、芬兰波美拉尼亚丝毛狗、澳大利亚梗、挪威布哈德犬、爱尔兰软毛梗、卷毛寻回犬、猴头梗、弗莱特寻回犬、英国玩具犬、迦南犬、布雷猎犬、布鲁塞尔格里芬犬、德国硬毛波音达等;
14、黑褐猎浣熊犬、布列塔尼犬、西班牙小猎犬、美国水猎犬、史毕诺犬、比利牛斯牧羊犬、树丛浣熊猎犬、波兰德斯布比野犬、凯斯梗、布鲁克浣熊猎犬、美国英国猎浣熊犬、伊比赞猎犬等;
15、迷你而吉格里芬凡丁犬、捕鼠梗、新斯科舍猎鸭寻猎犬、田野小猎犬、威尔士跳猎犬、英格兰雪达犬、搏得猎狐犬、苏塞克斯猎犬、硬毛指示格里芬犬等。
1、抹芽
新种植的红豆杉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之后需要进行抹芽操作,将一些不利于植株造型的芽苗用手抹去,防止不必要的养分流失和保持植株的整体效果。
2、摘心
长到我们认为合适的高度,需要人为的控制其继续生长的高度和宽度,要对一些比较突出的枝条摘心。掐尖、打顶,防止徒长和保持植株整体高度和美观效果的有效手段。摘心不单单可以减少养分流失,还可以促进更多的侧枝萌发,可以进一步完善植株的造型。
3、短截
根据截短的长度不同可以分为轻度短截、中度短截、重度短截和极重度短截,控制植株高度,促进周围侧枝萌发。
4、疏枝
促进整体枝条疏密有致,对一些长得密集的枝条梳理修剪,让整体的植株形态更加的协调。增强通风、透光的效果,促进更多的侧枝侧芽生长和花芽分化。一些枯枝病叶都修剪掉,可增强植株本身的抗病害能力。
5、刻伤
自然生长的过程中有些地方会长得比较密集,而有的地方必然会长得比较稀疏,使用刻伤的方法,促进枝叶稀疏的位置长出新的枝条以密闭该处的不足。使用锋利的小刀将需要促进枝条长出的位置上方刻出一个小缺口,将表皮刻伤即可刺激伤口处下方长出新的枝条。
的宿根花卉有; 兰花、菊花、蜀葵、玉簪、晚香玉、白晶菊、君子兰、香石竹、非洲菊、松果菊、金光菊、勋章花、大丽花、大花萱草、荷包牡丹、紫茉莉、蝎尾蕉、大花美人蕉、鹤望兰、蜘蛛兰、文殊兰、鸢尾、羽扇豆、桔梗花、非洲堇、芍药、番红花、仙客来、大岩桐、朱顶红、风信子、百合、花毛茛、马蹄莲、郁金香、唐菖蒲、水仙、石蒜、换锦花、葱兰、虎耳兰等等。
有眯虫,黄叶虫,南瓜一般不生病虫害!抗病能力强
(1)进行种子检疫,防止该病传播蔓延。
(2)露地推广栽培,开展预防性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或蔓延开始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混发时可喷洒60%琥·乙膦铝或70%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兼治两病有效,每667平方米喷对好的药液60~70升,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1] 。
柑橘疮痂病危害特征:是柑桔重要真菌型病害之一,在中国的柑桔种植区都有发生。
叶片染病:初期为黄色油浸状小斑点,后渐扩大成蜡黄色病斑,后期病斑木质化凸起,叶背突出,叶面凹陷,成漏斗状,发生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
新梢染病:嫩枝梢染病后变短小,有扭曲状,但病斑不明显。
幼果染病:初期产生茶褐色小斑,后在果皮上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质化的瘤状突起。果实小,皮厚,味酸,发育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