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虫害图片和防治方法(植物虫害图片和防治方法视频)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5-18 21:32:36

豇豆虫害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选用抗病的豇豆品种,采用无病虫种子,并实行种子消毒;合理轮作种植,开沟排水,防止积水;摘除病叶﹑集中深埋,增施磷﹑钾肥.

黄瓜虫害防治方法?

黄瓜容易发生病毒病、细菌性病害、霜霉病、根腐病,应在黄瓜生长中及时采取防病措施。

1、定植前土壤消毒,预防土传病害。黄瓜需肥量大,在定植前应结合每亩施10-15方鸡粪进行高温闷棚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是鸡粪充分腐熟。在定植前2天,棚室要加大通风,防治棚内有害气体危害黄瓜苗。定植时穴施生物菌肥,以菌抑菌,防止黄瓜根部病害的发生,定植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缩短缓苗期,使植株健康成长。

2、定植后分时期适时用药防治病害。一般来说,黄瓜在定植后的4-5天,常发生根腐病和蔓枯病,应在定植后3-4天黄瓜缓苗后及时用药灌根,预防根部病害发生,并适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加大根部营养吸收能力,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同时在黄瓜开花结果期喷施壮瓜蒂灵能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定向输送量,促进瓜体快速发育,瓜型漂亮,汁多味美。

3、黄瓜茎蔓长至1米左右时,易发生细菌性缘枯病(烂头顶),可及时用琥胶肥酸铜加农用链霉素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喷雾预防。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细菌性缘枯病很多菜农误认为是黑星病,从而喷施大量肥氟硅唑等唑类药剂,结果导致黄瓜出现药害。

4、及时防治病毒病、霜霉病,病毒病、霜霉病是黄瓜定植后常发生的病害,可在定植10-15天后,用霜霉威盐酸盐加新高脂膜喷雾预防一次;发病后及时用双脲-锰锌加农用链霉素等药剂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海棠虫害防治方法?

自制杀虫剂肥皂液:取肥皂和热开水按1:50的溶解后喷施,因肥皂可堵塞害虫的呼吸器官至其死亡,对蚜虫、蚧壳虫有效。

大葱液:取大葱50克捣成泥状,加水50克,浸泡12小时,过滤后用滤液喷施,一天多次,连喷3~4天,可治蚜虫等软体害虫及白粉病。

生姜液:取生姜捣成泥状,加水20倍浸泡12小时,过滤后用滤液喷洒可防治叶斑病、煤污病、腐烂病、黑斑病等,也可防治蚜虫、红蜘蛛和潜叶虫。

花椒液:花椒50克,加水500克左右在锅内加热煮沸,熬成250克的药液,使用时加水6~7倍喷洒,防治白粉虱、蚜虫和蚧壳虫。

辣椒液:取辣椒50克加10倍水煮沸20分钟后过滤,用滤液喷洒,可防治蚜虫、红蜘蛛、臭椿象等害虫,浇入土中可防治土蚕。

蚊香:蚊香点燃后挂于有虫的植株上,用塑料袋罩住植株及花盆,1小时后害虫被消灭。

简述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重点叙述生物防治方法?

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为了减轻或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危害作物或人畜,而人为地采取某些手段,一般可以分为采用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和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①通过栽培技术防治。通过选用抗病虫的品种、合理栽培与培植、合理的肥水管理、及时清理园林垃圾等措施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

②通过检疫防治。通过植物检疫,防止某些种子、苗木、球根、插条及植株等传播的病虫害由于生产及商业贸易和品种交流活动而在国际或国内的人为传播。

在进行苗木流通时,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植物检疫工作,严防新病虫害的传人。

③通过物理及机械法防治。利用热处理、超声波、紫外线及各种射线、人工捕杀、高压电网灭虫器诱杀等措施防治病虫害,可减少化学药物对人畜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危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与环保效果。

④利用生物防治。利用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和双重寄生习性,通过保护天敌及播施病虫的寄生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从而达到保护植物的目的。生物防治效果持久,对人、畜和植物一般无毒,不会污染环境,便于推广,是目前比较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防治方法。

⑤化学药物防治。

利用杀菌剂、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除草剂等化学药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可达到针对性强、收效快而显著的作用。但化学药剂对环境及人类有较大影响,因而使用时必须慎重。①通过栽培技术防治。通过选用抗病虫的品种、合理栽培与培植、合理的肥水管理、及时清理园林垃圾等措施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

②通过检疫防治。通过植物检疫,防止某些种子、苗木、球根、插条及植株等传播的病虫害由于生产及商业贸易和品种交流活动而在国际或国内的人为传播。在进行苗木流通时,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植物检疫工作,严防新病虫害的传人。

③通过物理及机械法防治。

利用热处理、超声波、紫外线及各种射线、人工捕杀、高压电网灭虫器诱杀等措施防治病虫害,可减少化学药物对人畜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危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与环保效果。

④利用生物防治。利用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和双重寄生习性,通过保护天敌及播施病虫的寄生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从而达到保护植物的目的。

生物防治效果持久,对人、畜和植物一般无毒,不会污染环境,便于推广,是目前比较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防治方法。

⑤化学药物防治。利用杀菌剂、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除草剂等化学药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可达到针对性强、收效快而显著的作用。但化学药剂对环境及人类有较大影响,因而使用时必须慎重。

天牛虫害的防治方法?

1.

一、天牛危害

天牛成虫羽化后吃花粉、嫩叶、嫩枝、树皮等补充营养,成虫在离地面1.5米的树干产卵,距离地面35厘米产卵最多,卵孵化后的幼虫蛀入树干危害,推出褐色粪便,使树干受损折断,甚至枯死,危害极大,幼虫经过2年左右在树体中啃食,然后化蛹羽化,再次产卵孵化危害,对果树、棉花、林木等作物造成大量减产,危害极大!

2.

二、天牛的防治

1、天牛成虫

(1)糖醋液诱杀成虫:南方在春季3-4月,北方在7-8月成虫开始出现,在成虫出现的时间悬挂糖醋液诱杀成虫,10醋4糖1酒20水,先将糖和水烧开融化,冷却后再加入醋和酒,搅拌均匀,悬挂在距离地面1.5米高的树荫下面,每周添加一次糖醋液。

3.

(2)人工捕杀成虫:在中午天牛休息时间进行人工捕捉,或者在早晨6点前、或在雨后晴天摇动树枝,将落地天牛集中消灭。

4.

2、天牛幼虫

(1)喷雾:用尽敌+蜂蜜喷雾树干诱杀幼虫。尤其7-9月喷雾树干下半部分2-3次,可以很好的控制天牛来年虫口基数。

5.

(2)人工:用铁丝插入虫道勾杀幼虫。

6.

(3)熏蒸:用尽敌、敌敌畏等沾棉球塞进虫道,让后用稀泥封住洞口,熏杀幼虫。

7.

3、天牛的卵

(1)喷雾:在天牛产卵盛期的5-6月用尽敌+吡丙醚喷雾树干,杀灭虫卵,斩断天牛繁殖链。

8.

(2)人工:刮除树干粗皮,清理树缝中的虫卵。

9.

(3)树干涂白:在天牛成虫孵化期,利用天牛成虫怕白色,刷白树干阻止天牛产卵,消灭树干虫卵和病菌。刷白剂配方:石灰10份硫磺1份盐0.2份油0.2份水40份,调和均匀后进行树干涂白,尤其是树缝涂满,阻止天牛产卵。

红薯虫害最佳防治方法?

1、生石灰消毒杀菌土壤

秋天获得红薯后,1亩铺地上1000多斤的麦草、秸杆,撒上50到100公斤的生石灰,随后开展深耕翻土,将生石灰埋进地底,由于生石灰遇水后就可发烫,杀掉地底的虫害,并且还能够让麦草、秸杆烂掉,变为有机肥。

2、化学防治方法

翻耕前能用5%的辛硫磷颗粒物匀称追施路面,随后翻耙浅锄,药品充足混和在土壤里,就可以杀掉地下害虫。

此外应用50%辛硫磷乳油、90%结晶敌百虫8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还可以防治,可是并不强烈推荐浓度较高的应用化肥,环境污染是十分比较严重的。

大丽花虫害防治方法?

  怎样防治大丽花病虫害  大丽花在栽培过程中易发生的病虫害有;白粉病、花腐病、螟蛾、红蜘蛛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一、大丽花白粉病  9-11月份发病严重,高温高湿会助长病害发生。被害后植株矮小,叶面凹凸不平或卷曲,嫩梢发育畸形。花芽被害后不能开花或只能开出畸形的花。病害严重时可使叶片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  1.加强养护,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控制浇水,增施磷肥。  2.发病时,及时摘除病叶,并用50%代森铵水溶液800倍液或70%托布津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二、大丽花花腐病  多发生在盛花至落花期内,土壤湿度偏大,地温偏高时有利病害的发生。花瓣受害时,病斑初为褪绿色斑,后变黄褐色,病斑扩展后呈不规则状,黄褐色至灰褐色。  防治方法:  1.植株间要加强通风透光,后期,水、氮肥都不能使用过多,要增施磷、钾肥。  2.蕾期后,可用0.5%波尔多液或70%托布津1500倍液喷洒,每7-10天一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大丽花暝蛾  该虫主要危害大丽花、菊花,以幼虫钻进茎杆危害。受害严重时,植株不能开花,甚至残废。  防治方法:一般应在6月开始至9月,每20天左右喷一次90%的敌百虫原药800倍液,可杀灭初孵幼虫。  四、红蜘蛛  红蜘蛛即朱砂叶螨,它能危害许多花卉和许多温室植物。被害花卉的叶片初呈黄白色小斑点,逐渐变红后扩展到全叶,造成叶片卷曲,枯黄脱落。此祸发展很快,危害严重,影响花木的生长和开花。  防治方法:冬季除草清理花圃,并在圃地灌水,可以消灭越冬虫源。在红蜘蛛发生危害期,可用40%的三氯杀瞒醇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三氯杀蜗矾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1次,喷2-3次即可,效果较好。喷药时,应对叶背面喷,并注意喷洒植株的中、下部的内膛枝叶。

虫害蛴螬的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进行冬耕,将在土表下越冬的蛴螬暴露出来冻死、风干或被天敌取食。于蛴螬危害高峰期。

  ②合理施肥,避免施用对蛴螬有吸引作用的未腐熟的圈肥。常年受害较重的地块施用化肥应选择对蛴螬有一定驱避作用的碳酸氧铵、腐植酸铵、氨化过磷酸钙等。

  ③药剂防治:在1~2龄幼虫盛发高峰期,可选用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或40%新农宝乳油1 000倍液,或5.7%天王百树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1 500倍液,或25%广治乳油600~800倍液,或 55%农蛙乳油1 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200倍液等地面喷雾防治;也可亩用5%紫丹颗粒剂1.5~3.0千克,或3%护地净颗粒剂3.0~4.0千克,或3%地正丹颗粒剂3.0~4.0千克,在近根际条施或点施;保护地内还可采用灭杀杀薰蒸剂,每亩6枚薰蒸。施药时宜选择傍晚进行,有利于提高防效。

竹子常见病虫害图片及防治方法?

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民喜爱,常常被拿来做园林观赏用。竹子有着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长特征,被人赋予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等人格化的精神文化象征。竹子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树种,在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病害的侵染,造成整株枯死甚至全园毁灭。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竹子一些常见的病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竹丛枝病

  发生此病的竹种有佛肚竹、淡竹、水竹、刚竹、桂竹、麻竹等。感病的竹子小枝细长、菱生状,叶变小成鳞片状。2年~3年后又进行二次或三次分枝。节间变短,如此继续分枝到两年以后形成鸟窝状,丛生成团下垂。从5月下旬到7月间,有时9月~10月间,在叶鞘包裹的裂缝处生出细小粒状物,在高湿条件下生成黄色的分生孢子角。有性世代的子座为灰褐色,平时很少产生病株,生长衰弱,发笋逐年减少,重病植株可逐渐枯死。

佛肚竹

  防治方法:竹丛枝病只是局部新梢生长点受侵染,鞭竹一般不带病,彻底剪除带有病菌的病枝梗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初发生丛枝病的竹林效果更好。

  竹竿锈病

  主要危害淡竹、刚竹、斑竹、桂竹、箭竹、苦竹、短穗竹等品种。竹竿被害后,病部发黑变脆,严重的细小病竹容易整株枯死。病部多发生在竹竿的中下部或近地表基部的竹节处。病部最初产生退色斑块,前一年冬季及翌年春季间在病部产生土红色至橙黄色的冬孢子堆,干后呈黄棕色,圆形或椭圆形,紧密集结成毡状。4月中下旬冬孢子堆吸水翅裂脱落,夏孢子堆显露,呈黄褐色粉质。夏孢子堆飞散后病斑处即呈暗褐色,到下一年老病斑周围又会重复产生冬孢子堆和夏孢子堆。病斑扩大包围竹竿一周时病竹枯死,或向一边断裂。

  防治方法:当竹林零星发生竹竿锈病时,砍除病株就能控制发展,但当发病率高时,除砍除病竹之外,对尚存的发病轻的竹子,可用1:1的柴油加煤焦油涂治,防治效果良好。此外,竹林压土并加入有机肥,能有效压住基部的秆锈病斑,从而减少传病的夏孢子飞散和侵染。

  毛竹枯鞘病

  主要危害毛竹,是毛竹的毁灭性病害,发生严重时可造成连片整株枯死。一般在7月上中旬于新竹枝杈上出现病斑,病斑浅褐色或褐色,舌形或梭形,病斑绕主梢或枝条一周,其上的叶片开始萎蔫,纵卷枯黄脱落,形成枯梢或枯枝。该病为一种真菌性病害。

  防治方法:彻底清除林内病株、病枝、病梢;在病菌侵入前,每隔一周可用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或50%苯来特500倍~1000倍液连喷3次~4次,即有满意的防治效果。

毛竹

  竹赤团子病

  发生在小枝上,春天小枝叶鞘膨大破裂,出现灰白小块,质软,后变为木栓质,颜色渐变至赤灰色,以后继续膨大成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物,表面肉质粉红色。

  防治方法:适当疏伐,减少密度;加强抚育,增强抗病力;发病时及时剪除并烧毁病枝。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