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细菌病害(花卉细菌病害用什么药)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5-21 16:26:39

如何区分细菌病害和真菌病害?

俗话说,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农药也是一样,不同药剂防治不同病虫害。从大类说,大多数杀虫剂不能治病,大多数杀菌剂也不能杀虫。石硫合剂能兼治多种作物的锈病、白粉病和叶螨、锈壁虱,但终归是少数。归属于杀菌剂的药剂也不能通杀真菌和细菌。如使用量较大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三唑醇等,只杀真菌,不杀细菌。能专杀细菌的药剂为数不多,包括72%农用硫酸链霉素、88%土霉素盐酸盐可溶性粉剂、叶枯唑(川化-018)、克菌壮等。能兼治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的药剂主要是含铜杀菌剂,包括氢氧化铜、王铜、络氨铜、琥胶肥酸铜、噻菌铜等以及中生菌素、浸种灵(二硫氰基甲烷)等。能够兼治多种真菌、细菌、病毒病害病的药剂,如二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低聚D-氨基葡萄糖等,更是凤毛麟角。因此要提醒农民朋友,一要了解什么药能治什么病,二要准确区分病害的种类。

田间可以依据以下几点区分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

由于两种病菌的致病方式不同,表现的症状有很大差别。细菌侵入植物以后,只生活在细胞间,破坏细胞壁,使细胞内物质外渗并充满细胞间隙,因此病斑边缘就会呈油浸状或水浸状,背对阳光时半透明。同样是腐烂,细菌造成的腐烂湿度大,软且常散发臭味;真菌造成的腐烂有的干,有的湿,有衣物发霉的味道或发酵的味道。

由于两种病菌的结构和传播体不同,所表现的病征也就不同。真菌菌体呈丝状,在体内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多数都要在病部表面形成一些特殊的结构并产生一些传播体,因此形成真菌病害特有的霉层、粉状物、锈状物、小黑点、小黑粒等;而细菌是一些单细胞生物,病斑在湿润条件下,能够产生亮黄色小珠子,是细菌的菌脓,干后形成胶粒或菌胶片。细菌性青枯病和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都造成植物的维管束变褐,但细菌性青枯病病茎横切面上可以溢出污白色菌脓。

由于两种病菌传播途径或侵染方式不同,田间分布特征也有所不同。细菌不能直接从植物表皮侵入,所以伤口和水是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水稻白叶枯病经常在暴风雨后暴发成灾,大白菜软腐病的分布和灌溉水有密切关系。而真菌病害常表现出气流传播、种子传播、病残体传播的特征。(中化化肥公司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肖悦岩)

细菌,真菌病害区别?

细菌和真菌都是造成植物病害的微生物,不同之处在于其生理特性和感染方式不同:

1.生理特性: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体积小而简单;而真菌是真核生物,体积较大且复杂。

2.感染方式:细菌感染植物一般是通过伤口、口器或气孔等直接侵入植物组织,比如青枯病、晚烟病等;而真菌感染植物则通常通过孢子引起,比如褐腐病、锈病等。

3.病征表现:由于细菌和真菌在生理特性上的不同,故引起的植物病害症状也有所差异。细菌病一般痕迹留存时间短,病征表现比较明显,如软腐病使组织软化、发黄等;而真菌病则一般生殖方式繁殖,用肉眼很难看清,常常在植物叶面上有油斑、黄点等潜伏。

4. 防治方法:通常,细菌病害可通过发掘抗病性强植株育种、合理施肥等措施预防和防治,而真菌病害则应掌握喷药时机、选用适当的化学防治药剂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治。

什么是细菌病害,如何防治?

细菌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或只有细胞膜包围细胞质的单细胞微生物,植物病原细菌大多为杆状,菌体大小0.5~0.8微米×1~3微米。细菌的繁殖有裂殖、出芽繁殖、缢缩断裂繁殖法等。在适宜温度条件每20分钟就可分裂1次。和果树有关的细菌病为土壤杆菌、假单胞菌和黄单胞菌等。

什么是细菌病害,如何防治?

细菌性病害是由于细菌侵染植物引起的一种病害。最近在几年细菌性病害在温室内发生非常普遍,经常发生的有黄瓜的细菌性角斑病,软腐病,叶枯病,原枯病。

在茄子上有青枯病,软腐病。辣椒、西红柿的青枯病、软腐病、髓部坏死症、溃疡

病、疮痂病等。这些病害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多数必须有伤口侵入,如果植物本身没有伤口,病菌很难侵入。而且病菌会侵入弱植株。植物本身生长比较健壮的情况下,病菌很难侵入。

目前由于连作问题,不管是土壤还是空气当中,细菌种类都比较多。特别是土壤传菌比较多,比如说青枯病这几年大量发生就是由土壤传染引起的。要防止这一类病害的发生,首先要注意以下这几个方面:

第一,一定要培养壮苗,要求植株健壮,第二不能有伤口,第三要控制环境条件,第四要实行化学防治,农药喷洒。培养壮株的问题目前往往引不起大家重视来。植物植株是有生命的,它和人是一样的,人的身体健壮了,就不得病。植物身体健壮了,它也不会得病。所以我们首先从育苗抓起,要培育壮苗。有了壮苗,细菌就难以侵染。再一个一定要注意减少伤口。育苗当中首先是移栽这一关,不能伤根。特别是现在我们有些不良的习惯,栽苗的时候用手按。一按这个土就造成断根,给根部造成伤口。还有上部土粒会伤害植物的嫩茎,就会形成伤口,伤口就会进入细菌,所以就容易引发细菌性病害,像溃疡病、青枯病、软腐病都由伤口引起的。

再一个就是虫害,虫害危害之后,不管在植物叶片上、花上、果上、茎杆上都会造成伤口,都为细菌开着大门。所以在防治上一定要注意减少伤口。除了把住移栽这一关,以后抹芽打杈,比如说西红柿需要经常抹芽,辣椒、茄子也需要抹芽,需要打杈。那么这时候一定要注意要选择晴天,中午前后温度高的时候伤口能及时愈合,这样就减少细菌性的侵入。

第三就是必须保持植株生长健壮,要维持健壮的长势,就和人一样,身体健康,有细菌也侵入不了。这样就要加强肥水管理,就是不要大肥大水,因为大肥大水的情况下会造成徒长,徒长的植株并不健壮,要稳健管理,水肥要保证,不能大肥大水,要勤追肥要勤浇水,小水勤浇,小肥勤追,来维持植株健壮,维持植株健壮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一定要喷洒植株保健剂,比如说说天达2116、芸大120、康凯、动力2003都是可以的。

什么天气易发细菌病害?

潮湿的天气易发细菌病害。因为潮湿的天气容易使细菌生长繁殖,并且在这种天气下,人们容易出现过多出汗、皮肤潮湿等情况,使得细菌更容易侵入人体。此外,潮湿的环境有助于芽孢菌的生长,芽孢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病原体,导致的疾病种类较多。因此,潮湿的天气是易发细菌病害的天气之一。除了潮湿的天气,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容易导致细菌病害的发生,比如高温潮湿,空气污染严重等等。此外,足够的卫生习惯也可以有效地预防细菌病害的发生。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晒衣等等,以减少细菌病害的发生。

草莓细菌性病害有哪些?

草莓细菌性的病害包括多种,主要常见例如草莓细菌性叶斑病,软腐病,叶枯病,褐斑病,溃疡病等。细菌性病害比较常见,危害也比较严重,发现的时候都要尽快用相对应的药物救治才行,避免病害加重。常见的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物有:氯溴异氰尿酸,乙蒜素,辛菌胺,奥力克,烯酰吗啉,络氨铜等。

姜瘟是真菌还是细菌病害?

姜瘟是属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姜瘟主要危害姜的生长发育,极易引起姜苗死亡,对姜的生长和产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依据《植物隔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发生植物病害的农作物区域,禁止种植同科、同属、同种及亲缘关系密切的植物。所以,在种植姜的时候需要注意防治姜瘟,采取防疫措施,避免感染,提高姜的产量和质量哦。

姜瘟是一种常见的姜类病害,在如今的农业生产中,采取预防控制的策略至关重要。为避免病害的发生,建议在姜根入土前进行病毒检测,确保种植的种子无病毒感染。

另外,在日常的管理中,要注意对土壤进行消毒,同时减少病害的传播媒介,如蚜虫、施肥的器具等,以保持土壤的清洁。在发现姜瘟时,应及时对病株进行拔除,并采取适当的化学防治措施,以遏制病害的发展,保障姜类的生产和质量。

灰霉病是真菌还是细菌病害?

真菌病害。

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越夏,温度在20~30℃。病菌耐低温度,7—20℃大量产生孢子,苗期棚内温度15—23℃。弱光,相对湿度在9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膜时易发病。花期最易感病,借气流,灌溉及农事操作从伤口、衰老器官侵入。如遇连阴雨或寒流大风天气,放风不及时、密度过大、幼苗徒长,分苗移栽时伤根、伤叶,都会加重病情。

兰花细菌性病害有哪些?

细菌性病害大家比较熟悉且最典型的当属软腐病,该病主要是新芽出土,开嘴和展叶期多发,这时候兰花抗病能力比较弱,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细菌性黑斑病,细菌借浇水或操作不当时,从叶片伤口或气孔侵入,高温时发病比较严重。

宁南霉素防治细菌性病害吗?

防治

宁南霉素+其它各常用单剂:不仅可防治真菌性病害,还能防治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且集预防、治疗、保护于一体。醚菌酯+代森锰锌:该配方既有保护性又有治疗性。苯醚甲环唑+醚菌酯:其配比的特点是作用机理不同,防病效果互补。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可高效防治各种病害,集防病提质增产于一体。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