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常见的病虫害及预防措施(植物常见的病虫害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5-22 09:28:41
春季气温回升,细菌繁殖力增强,是猪传染疾病的高发时期。一不注意,猪群容易感染,传染性疾病一旦蔓延,会对养猪户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今天小编总结了春季猪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猪流感
猪流感属于急性猪病,通过空气传播病菌,对猪的呼吸系统进行感染,传染性极强,发病速度较快,容易在猪场、养殖基地等爆发大规模的流感病毒传染。猪在感染猪流感病毒后,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体温升高、气喘严重、四肢无力等症状,虽然症状特征明显,但一般经过治疗后七天左右就可恢复,病程较短。但如果管理不当,极易扩大感染范围,提高猪的病死率。
预防措施:根据季节对猪舍环境进行改造,使猪舍始终保持在通风状态下,避免病菌在密闭环境中繁殖。保持猪舍卫生方并定期消毒。还可以注射猪流感预防疫苗,一旦发现病猪,要迅速将其隔离,对所在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对病猪给予医治,防止猪流感疾病的扩散。
2、猪腹泻疾病
猪腹泻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多在冬季春季发病,主要有病毒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两种形式。猪腹泻疾病的主要病因是消化道感染,具有传染性,传播速度快,感染后会出现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仔猪由于免疫力较差,患病后的症状要比成年猪严重,除了体温升高,精神不振的现象外,严重者会持续呕吐,出现脱水症状。猪腹泻疾病在仔猪中的发病率很高,但致死率较低。
预防措施:注意猪舍的保暖问题,是预防猪腹泻疾病的有效措施。严格对猪舍饲养环境进行检查,保持温度和湿度的合理,使空气自然流通,保持猪舍内始终处于干燥状态,尽量做到饲料新鲜不变质。另外,在防止猪腹泻疾病的感染措施上,还需要对猪舍定期烧碱消毒,采用注射疫苗的方式加强对猪腹泻疾病的预防措施。
3、猪呼吸道感染疾病
猪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生在春秋两季,主要是由天气寒冷、环境潮湿、气候变化等原因引起的,呼吸系统出现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猪在患病后会出现呼吸不畅、气喘、咳嗽等症状。若养殖场不注重对卫生方面的管理,极易导致猪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大范围传播。猪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病程较长,对猪的健康生长具有很大影响,急性病症的致死率较高。
预防措施:在对猪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预防阶段,首先要保持猪舍的干净卫生,定期对猪舍内产生的垃圾打扫清理,保持猪舍的通风干燥,对猪舍进行定期检查,可采用注射疫苗或拌料黄连解毒散加呼吸特效加解霉净的方式对该疾病进行预防。
4、猪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FMDV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病猪口腔、蹄部会起泡,还会出现烂斑现象、感染后出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的现象,对仔猪的致死率较高。
预防措施:饲养和护理一定要加强,猪舍要保持清洁、通风、干燥、暖和,还要增加适当的饮水,加强多种营养有机搭配,遇到不食的情况要进行人工喂养。每天用消毒液对猪舍进行消毒是最根本的控制方法
5、猪渗出性皮炎
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常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生在哺乳期猪仔和断奶猪仔身上,猪渗出性皮炎是有葡萄糖球菌引发的疾病,通常情况下人们也将猪渗出性皮炎称为"猪油皮病"或者是"仔猪烟煤疹"等,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猪仔全身性、急性渗出性皮炎。猪渗出性皮炎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以及死亡率高。
预防措施:产房应严格执行消毒工作,在母猪进入待产房前用40℃的温水清洗全身,然后用0.1%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消毒。仔猪出生后用消毒毛巾将猪口、鼻及全身皮肤上的粘液擦洗干净,然后再放入已消毒的保温箱或是其他消过毒的容器内。仔猪在进行断脐、断牙、打针时均应按照正规步骤操作,要用碘酒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细菌感染。
一、玉米常见的虫害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虫害就是其中之一,虫害里面也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虫害,它们都有自身的特点,它们对玉米的伤害也是不同的,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不同虫害对玉米所造成影响,分析一下各个虫害的特点以及它们对玉米的不良影响,接下来就看一下影响玉米的虫害有哪些会对玉米造成什么害虫。1.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主要的虫害之一,它分布在北京、东北、河北、河南等地,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可发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玉米螟发生的代数越多,对玉米造成的伤害越大,海拔高,气温低发生的代数就少,海拔低,气温高,发生的代数就高,一般玉米螟喜欢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其他植被的秸秆中越冬,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也较轻。1.2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根据地方的不同又被称为条斑病、枯叶病等。虫害主要从与玉米的叶片开始,之后危害玉米的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的特征是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一般在适宜的温度,有益于虫害的发展,耕种较为密集,天气极为潮湿,也会有益于虫害的产生。1.3玉米线虫病玉米线虫病是玉米在收获以后,线虫的幼虫或者卵留在土地上或者土壤里过冬,来年就成为了病染源,也可通过人、畜和农具携带进行传播,在田间主要靠灌溉水和雨水传播。玉米线虫病可以导致玉米的根部受到线虫的侵害,根的数量减少,玉米的生长不良、玉米植株矮小、玉米产量减少等,严重可以引起玉米的根部腐烂。1.4玉米粘虫病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 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体长17-20毫米,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粘虫一般喜欢生长在降水较多,湿度较大的地方。1.5玉米象玉米象成虫:体长2.9~4.2毫米。体暗褐色,鞘翅常有4个橙红色椭圆形斑,寄生于玉米、豆类、荞麦、花生仁、大麻子、谷粉、干果、酵母饼、通心粉、面包等。幼虫只蛀食禾谷类种子,其中以玉米、小麦、高粱害重。玉米象属于钻蛀性害虫,成虫食害禾谷类种子,以及面粉、油料、植物性药材等仓储物,以小麦、玉米、糙米及高粱受害最严重重。二、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虫害的不同,对玉米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当然不同的虫害,防治方法也是不同的,每个虫害都有它自己的一套防治方法,下面就对不同的玉米常见的虫害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方法,以此来对抗玉米虫害。2.1玉米螟的防治方法防治玉米螟,首先得找到正确的防治方法,首先可以再玉米螟高繁殖期入手,玉米的高繁殖期是冬季,玉米螟又喜欢在玉米等植物的秸秆中,所以在冬季对玉米秸秆进行焚烧。接着可以进行药剂控制,在玉米螟尚未进入秸秆中,进行一些药剂的喷洒。2.2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要防止玉米大斑病的产生,首先得防治做起。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可以从三点做起,首先可以进行种植一些抗病品种,根据不同的地方可以选择不同的抗病品种,有了抗病品种可以减少玉米大斑病的产生,接着加强农业防范,适时播种,避免发病高峰期,摘除最低叶,减低田地的湿度,对玉米经常进行一些肥料的补充。最后进行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采用防治大斑病的药剂,以此来对抗大斑病。2.3玉米线虫病的防治方法玉米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因为很多线虫的幼体或者卵会在土地里,首先在玉米收获之后,必须对土地的残留物进行一次清理,对残留物进行焚烧,在进行一次水淹,在覆盖塑料薄膜,接着可以进行轮番耕种,可以和其它蔬菜轮着耕种,比如韭菜和葱等,最后可以进行药剂防治,在耕种前十几天,可以再地上喷洒一些防治线虫的药剂,这样下来就可以有效的防治线虫病了。2.4玉米粘虫的防治方法玉米粘虫的防治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可以进行技术防治,可以用一些高科技产品,比如杀虫器等产品,对粘虫进行杀害,以减少粘虫的数量,二可以找一些粘虫的天敌,以此来减少粘虫,三可以喷洒药剂,用来杀害粘虫,以此来减少粘虫。2.5玉米象的防治方法玉米象的防治方法可以通过吸引成虫进行消灭,在秋天结束或者冬天开始的时候,在粮面或粮堆四周铺上麻袋或者其他袋子,引诱成虫来袋下潜伏,收集并予以消灭,还可以采取药物进行防治,春天的时候,可以在仓外四周喷一条马拉硫磷药带,防止在仓外越冬的成虫返回仓内。诱杀成虫。暴晒及过筛。药剂熏蒸,这些方法都可以防治玉米象虫害。结论:玉米的虫害还有好多,以上主要是讲了几种最为常见的,要对玉米虫害的防治必须要从农业科技入手,只有找对正确的玉米防治方法,就可以对玉米的虫害进行一个合理有效的防治,就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造福人类,造福社会,造福农民。
海洋植物指海洋中利用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以生产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从低等的无真细胞核藻类到高等的种子植物,门类甚广,共13个门,10000多种。其中硅藻门最多,达6000种;原绿藻门最少,只有1种。海洋植物以藻类为主。海洋藻类是简单的光合营养的有机体,其形态构造、生活样式和演化过程均较复杂,介于光合细菌和维管束植物之间,在生物的起源和进化上占很重要的地位。海洋种子植物的种类不多,只知有130种,都属于被子植物。可分为红树植物和海草两类。它们和栖居其中的其他生物,组成了海洋沿岸的生物群落。此外,海洋植物还包含海洋地衣,它是藻菌共生体。
井下常见的电缆故障有: (1)电缆落在地上,甚至浸泡在水中。
许多人对电缆落在地上或浸泡在水中毫不在乎,不认为是故障,实际上许多电缆事故都是由此而引起的,如各种机械性的压、挤、刨、刺或冒顶砸等使电缆绝缘损坏而漏电或短路的事故,大多数都是由此引起。
(2)铠装电缆弯曲半径过小,使电缆的铠甲裂口,铅包裂纹。
导致由此浸人潮气或水分,使电缆的绝缘损坏。
(3)电缆吊挂位置过低,电车头或矿车掉道时将电缆碰撞坏;电缆吊挂过高,巷道顶板来劲时,由于支架变形将电缆挤坏。
(4)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是造成漏电和相间短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5)电缆或电缆接头制作质量不合要求,造成相间短路或断线。
(6)回柱绞车拉或运输机的链板刮等,将电缆拉断。
(7)由于过负荷运行使电缆过热,绝缘老化而损坏。
为了防止发生各种电缆事故,除设计安装应符合技术规程的电缆外,还必须按规定悬挂,高度、弛度适当;使用中还要定期巡回检查,出现可能危及电缆的情况时,应立即采取防护措施;应定期测定其绝缘电阻,按规定做预防性绝缘性能试验,发现问题或缺陷,及时汇报处理;必须正确地设置漏电、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装置,并保证其动作可靠。
容易养活的多肉,有你喜欢的吗?
1佛珠,喜欢这种自然垂帘造型,很美。
2布丁,春夏秋冬任你怎么露养,都不会死,而且容易爆侧芽。
3秋丽,叶子随便放,都能爆芽
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民喜爱,常常被拿来做园林观赏用。竹子有着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长特征,被人赋予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等人格化的精神文化象征。竹子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树种,在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病害的侵染,造成整株枯死甚至全园毁灭。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竹子一些常见的病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竹丛枝病
发生此病的竹种有佛肚竹、淡竹、水竹、刚竹、桂竹、麻竹等。感病的竹子小枝细长、菱生状,叶变小成鳞片状。2年~3年后又进行二次或三次分枝。节间变短,如此继续分枝到两年以后形成鸟窝状,丛生成团下垂。从5月下旬到7月间,有时9月~10月间,在叶鞘包裹的裂缝处生出细小粒状物,在高湿条件下生成黄色的分生孢子角。有性世代的子座为灰褐色,平时很少产生病株,生长衰弱,发笋逐年减少,重病植株可逐渐枯死。
佛肚竹
防治方法:竹丛枝病只是局部新梢生长点受侵染,鞭竹一般不带病,彻底剪除带有病菌的病枝梗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初发生丛枝病的竹林效果更好。
竹竿锈病
主要危害淡竹、刚竹、斑竹、桂竹、箭竹、苦竹、短穗竹等品种。竹竿被害后,病部发黑变脆,严重的细小病竹容易整株枯死。病部多发生在竹竿的中下部或近地表基部的竹节处。病部最初产生退色斑块,前一年冬季及翌年春季间在病部产生土红色至橙黄色的冬孢子堆,干后呈黄棕色,圆形或椭圆形,紧密集结成毡状。4月中下旬冬孢子堆吸水翅裂脱落,夏孢子堆显露,呈黄褐色粉质。夏孢子堆飞散后病斑处即呈暗褐色,到下一年老病斑周围又会重复产生冬孢子堆和夏孢子堆。病斑扩大包围竹竿一周时病竹枯死,或向一边断裂。
防治方法:当竹林零星发生竹竿锈病时,砍除病株就能控制发展,但当发病率高时,除砍除病竹之外,对尚存的发病轻的竹子,可用1:1的柴油加煤焦油涂治,防治效果良好。此外,竹林压土并加入有机肥,能有效压住基部的秆锈病斑,从而减少传病的夏孢子飞散和侵染。
毛竹枯鞘病
主要危害毛竹,是毛竹的毁灭性病害,发生严重时可造成连片整株枯死。一般在7月上中旬于新竹枝杈上出现病斑,病斑浅褐色或褐色,舌形或梭形,病斑绕主梢或枝条一周,其上的叶片开始萎蔫,纵卷枯黄脱落,形成枯梢或枯枝。该病为一种真菌性病害。
防治方法:彻底清除林内病株、病枝、病梢;在病菌侵入前,每隔一周可用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或50%苯来特500倍~1000倍液连喷3次~4次,即有满意的防治效果。
毛竹
竹赤团子病
发生在小枝上,春天小枝叶鞘膨大破裂,出现灰白小块,质软,后变为木栓质,颜色渐变至赤灰色,以后继续膨大成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物,表面肉质粉红色。
防治方法:适当疏伐,减少密度;加强抚育,增强抗病力;发病时及时剪除并烧毁病枝。
月季生的腻虫还是比较好解决了,在腻虫较少时,可以用浓度小的洗衣粉水喷施就能消灭。在月季生长了大量腻虫时,就别用一些小方法来消灭了,最好用药物来灭杀。比如吡虫啉,喷施一两次,月季上的腻虫就能完全杀干净,而且保证一两个月不复发。
常见的杀虫药都可以灭杀腻虫
叶蜂幼虫
叶蜂幼虫也是养月季时比较常见的一种虫害,夏天容易爆发,会直接啃食月季嫩叶、嫩梢,造成枝梢残缺,不容易生长和开花。要是你发现月季顶部的叶片残缺,下面叶片上有一粒粒黑色的粪便,仔细检查一下就会发现叶蜂幼虫的踪影。
叶蜂幼虫
处理方法
叶蜂幼虫往往数量比较多,最好用药物灭杀,要是用一些物理方法处理,不一定能处理的干净。因为叶蜂产卵是一堆一堆的产,只要发现有一条叶蜂小虫,后续就肯定还会出现多条。我灭杀叶峰幼虫用的也是吡虫啉,基本都是一次就能杀光,而且短时间内不再复发。
步骤/方法
1、穿孔性褐斑病:在5至6月时发生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整枝修剪,并注意剪掉病梢,及时清理病叶并烧毁,为植株创造干净的生长条件。(2)新梢萌发前,可喷洒3至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期可喷洒16 0倍波尔多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2000倍液,或15%代森锌600倍液至800倍液。
2、叶枯病:夏季叶上发生黄绿色的圆形斑点,后变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病叶枯死但并不脱落。
防治方法:(1)摘除并焚烧病叶,发芽前喷波尔多液。(2)5至6月再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即可。
拓展
樱花,蔷薇科樱属植物,日本国花。原产于北半球温带环喜马拉雅山地区,性喜阳光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一定抗寒能力。樱花树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无毛;嫩枝绿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圆形,无毛;叶片椭圆卵形或倒卵形,基部圆形,稀楔形,边有尖锐重锯齿,齿端渐尖,有小腺体。
定义:VAP(Value Added Point)是一种数字货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发行的虚拟货币,它以国家债券为支撑,每个VAP的价值相当于1元人民币。VAP最初是为了支持和推动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而发行的。它可以作为支付手段在线购物、游戏、投资理财等领域中使用,并且具有快速、便捷、安全、低成本等优点。同时,VAP还可以在交易所进行买卖,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预防措施:
1. 留意官方信息不同:要注意关注VAP官方的信息,了解其最新动态和重要公告,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2. 安全存储不同:将自己持有的VAP数字货币存储在安全的钱包中,避免遭到黑客攻击和盗窃。
3. 谨慎交易不同:在交易过程中需要谨慎操作,确认双方信息无误后再进行交易。
4. 识别风险不同:要对市场波动和风险保持敏感,不盲目追涨杀跌。同时建议进行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1.立枯病 患立桔病的植株,球茎鳞片基部变软,之后呈现灰褐色,上覆白色霉状物,最后完全腐烂掉。其病因主要是由孢子感染,一般温度愈高,病害发展蔓延愈快。
防治方法:
①用四氯丹及免赖得消毒种球。
②用蒸气灭菌法或用溴化钾烷消毒土壤。
③与剑兰及小苍兰轮作。
2.根腐病 主要表现在植株局部生长受阻,花苞枯萎,根系呈水渍状腐烂。其病因是线虫经土壤在染根部,较难控制。
防治方法:
①以四氯丹+免赖得消毒种球。
②土壤消毒,或在种植后发病初期每平方米用依得利5~8克或普拔克7~14毫升消毒。
③用溴化甲烷消毒处理。
3.尻腐病 患尻腐病的鸢尾表现生育不良,叶变黄,不久即枯萎;球根基部腐败,后期生有白色霉菌,
防治方法:
①氧化苦土壤消毒。
②洛比龙浸渍球根消毒。
病毒引起的病害
4.病毒病 也叫花叶病,主要表现为叶部有灰白色轮点或黄、白色条斑,把植株叶片透光看,有许多透明的小斑点,不久变紫色斑点,由下部叶往上枯萎。主要病因是该病毒由蚜虫媒介或手和器具等接触传染。
防治方法:
①繁殖时选无病植株或球根。
②手、刀具等工具消毒。
③用马拉松、氧化乐果、蚜灭多等农药防治蚜虫。
5.其它病虫害
1.根腐线虫 植株受害后有局部性的生长阻碍,花苞枯萎,根系呈现许多短小窄黑的根,严重时球根将烂掉。
防治方法以蒸气灭菌或以溴化甲烷消毒土壤。
2.蟋蟀 主要是在杂草中繁殖,先期食害值株芽尖,不久即食植株的叶片。
防治方法:①喷洒七氯灭虫。③及早除掉杂草。
另外,鸢尾在生长过程中还易发生蚜虫、红壁虱等虫害,主要是在高温干燥时发生,大发生时不易灭绝,因而要在早期喷洒有机硫磺剂(克杀螨、灭螨法等)和其他杀壁虱剂,同时使用敌敌畏等杀虫熏烟剂,也能收到良好的防效。但在高温多湿和整个开花期易产生药害,故要避免使用,或者喷完药后用清水淋洗。有条件使用注射管加压喷水,除虫的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