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植物病虫害如何进行综合防治(对植物病虫害如何进行综合防治措施)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5-23 06:11:42

如何对人参果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人参果的主要病害有疫病、叶霉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红蜘蛛和烟蓟马。  

1、疫病、叶霉病:从苗期开始,每隔10--15d喷施75%的百菌清600倍液或64%杀毒矾4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进行防治。  

2、病毒病:发病初期喷1.5%植病灵1000倍液或20% 病毒A500倍液。  

3、红蜘蛛和烟蓟马:用52.25%氯氰·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28%甲氰·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克螨特2000倍液、50%抗蚜威2000倍液、40%绿菜宝1000倍液、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000-15000倍、10%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杀灭菊酯1500倍液进行防治。

怎样对苋菜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苋菜的病害主要为白锈病和病毒病。

白锈病防治方法:①用种子重量0.2%~0.3%的25%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拌种。②加强田间管理,适度密植,降低温度,避免偏施氮肥。③发病初期喷洒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多菌灵600~8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甲霜铝铜可湿性粉500~600倍液;同时每亩喷施30~50毫升增产菌或植保素6000~9000倍液,交替使用以上药剂,效果更好。

苋菜的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20%康福多可溶性液剂,或5%啶虫咪乳油2000倍液,或50%辟蚜雾2000倍液喷雾。

怎样对芥蓝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多果定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15-20天防治1次,根据病情防治1-3次。

碗莲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

腐烂病、褐斑病,立即除去并烧毁病枝,喷施50%多菌灵或疫霉净500倍液,每周一次,连喷3次。蚜虫,用40%氧化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喷雾。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经济观点是什么?病虫害综合?

所谓综合防治,就是综合运用各种防治病虫害的手段和方法,把病虫害的为害程度,压制到最低经济水平上的防治体系。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指导下,以林业技术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因地因时制宜,合理使用生物的、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防治方法,坚持安全、经济、有效、简易的原则,把病害虫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增加生产的目的。特点:

①生态学观点: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经济利益和防治效果,立足于整个生态系统。

②经济学观点:不要求彻底消灭害虫,只要求将害虫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净活动收益=挽救资源的价值-活动费用。

③容忍哲学:允许一定数量的害虫存在。强调各种防治措施的协调,强调自然控制因子,特别注意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力求少用或不用农药,不造成环境污染。

丽格海棠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

(1)常见病害、症状及防治办法。

丽格海棠在栽培中常见的病害有细菌性叶斑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等。

细菌性叶斑病通常表现为叶片边缘坏死和起皱,发病初期叶背面出现透明的小斑点,随后扩张为水浸状斑点。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30%琥胶肥酸铜500~600倍液,一般不能与其他药剂混用。还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200~250毫克/升,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洒一次。喷药次数视病情定。

灰霉病发病初期茎部出现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并呈软腐状,使植株倒伏,随时间的推移,侵染区变成棕黑色至黑色或坏死。防治方法:①注意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大。②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50%代森铵800~1000倍液,每隔10天喷一次。

白粉病主要侵染植株地上部分,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零星白色霉点,逐渐扩大,连成一片,叶片变黄脱落,花朵变小甚至不开花。防治方法:①合理使用氮肥。施氮肥过多、通风条件差、植株过密均引发此病。②发病前用6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发病初期喷施15%粉锈灵1000~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治疗。

(2)常见虫害、症状及防治办法。

主要虫害有白粉虱和蚜虫两类。

白粉虱受害植株的叶片上有一个个小的黄色斑点,当粉虱多时叶片变黄。用一些化学药物进行防治,如吡虫灵、爱福丁、阿克泰等。一般杀虫剂需要连喷一个生活周期(3周),以达到彻底杀虫的效果。白粉虱容易产生抗药性,应勤换药剂进行喷洒,必要时用灭蚜虱烟剂熏棚的同时喷施杀虫剂效果更好。

蚜虫是梨形的软体昆虫,颜色可由浅绿色变到深棕色,感染时不易被察觉。蚜虫可以使新叶扭曲、变形,在极端情况下,植株感染蚜虫后整个生长受阻。叶部蚜虫喷敌敌畏或抗蚜威2000倍液都能有效防治;根部蚜虫可以通过灌根防治,还应及时清除感病株。

如何防治芦荟病虫害?

防治病虫害的措施有不少,但是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合理性。

1、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防治芦荟病虫害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对于引入的苗要加强检查,严格执行禁运、销毁和消毒处理等措施。如果发现有毁灭性病毒的疫区,就要果进行封锁,严格禁止从疫区调运种苗。从国外引进的芦荟种应该在指定的机构内执行,为了保证引种的时候不引进任何芦荟病害,引种材应该在具有隔离条件的温室或者是试验场地进行。

2、 农业措施防治:

农业措施防治,就是要选择抗病的芦荟品种,一般皂质芦荟抗病力最好,其次是库拉索芦荟。建立种苗基地,提供优质无病的种苗,保持芦荟群体植株通风透气性良好,做到高畦深沟,及时的排除田间积水,控制土壤的湿度,消除低温高湿和高温高湿对芦荟生长的危害,及时的根除杂草,促进芦荟健壮的生长,以达到良好的防病效果。及时清除已经产生病患的芦荟植株,对植株下部的老叶也要及时的去除,以压缩再侵染的病原物的数量。

注意加强水肥的管理,增强芦荟的抗病能力。常发地或者是重病地要避免连作。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者是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的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

3、 物理防治:

用电热熏器将抗菌杀病剂蒸发到空气当中,从固态或者是液态剂分离出来的有效成分很块传播分布均匀,起到防治病害的效果,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作用效果长、无污染、灭菌效果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大棚、温室芦荟。

4、 生物防治:

使用专化性的农药,保护天敌、放养天敌,可以来对虫的危害进行控制,比如放养澳洲瓢虫、大红瓢虫、红点唇瓢虫等,可以有效的防治介壳虫。

5、 化学防治:

用化学药剂来消灭病原体,这是最为直接的病害防治方法。目前常用的预防性药剂有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6.7%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混合、施宝克等,可在发病前每隔1周左右喷1次,连续3~5次后可以达到明显的预防效果,上述药剂对早期的炭疽病和褐斑病也有治疗的作用。针对芦荟软腐病还可以在发病的初期向植株基部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或者是4000倍农用链霉素,连续2~3次,每次间隔10天。

总之,在芦荟整个生长过程当中,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通过利用抗病品种和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尽量的减少和避免病虫的侵袭。

种植过程当中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能够保证芦荟生长的健康,保证芦荟的

杜鹃病虫害如何防治?

杜鹃最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煤污病,虫害有红蜘蛛及军配虫。①褐斑病:叶片上病斑呈红褐色、褐色,后期渐渐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并有深褐色的叶缘。病斑形状常呈圆形、多角形,潮湿时表面有灰黑色霉点。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剪去病枯叶;及时喷洒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每15天一次,至8月底即可。②煤污病:叶片上有层煤灰状物,发生严重时,整株污染,枝叶枯萎,植株死亡。防治方法:要消灭传播媒介害虫蚧、蚜等,并保持通风透光;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效果较好。③军配虫:每年5~7月杜鹃常有军配虫为害,气候干燥时蔓延更快。防治方法:用50%杀螟松1000倍液喷杀。

黄精病虫害如何防治?

打杀虫剂~一般虫害就带着病害来了

田间管理

生长前期要经常中耕除草,每年于4、6、9、11月各进行1次,宜浅锄并适当培土;后期拔草即可。若遇干旱或种在较向阳、干旱地方的需要及时浇水。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前3次中耕后每亩施用土杂肥1500千克,与过磷酸钙50千克,饼肥50千克,混合拌匀后于行间开沟施人,施后覆土盖肥。黄精忌水和喜荫蔽,应注意排水和间作玉米。

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

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黑斑病

多于春夏秋发生,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收获时清园,消灭病残体;前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每7天1次,连续3次。

蛴螬

以幼虫为害,为害根部,咬断幼苗或咀食苗根,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危害严重。防治方法:可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l%拌种;或在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浇灌。 [3]

后期管理

苜蓿病虫害如何防治?

(一)苜蓿病虫害发生

苜蓿病害主要有苜蓿褐斑病、苜蓿霜霉病、苜蓿白粉病、苜蓿锈病、苜蓿匍柄霉叶斑病、苜蓿花叶病、苜蓿春季黑茎病、苜蓿黄萎病、苜蓿炭疽病、苜蓿菌核病和苜蓿根腐病等30余种,大范围发生并引起灾害性损失的主要有苜蓿褐斑病、苜蓿霜霉病、苜蓿白粉病和苜蓿根腐病。

(二)防治策略

苜蓿病虫害防治应采用多元化的综合防治技术,以预测预报为基础,应用抗性品种,充分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结合农业栽培管理措施,辅以药剂防治。应防止不当的化学防治造成抗药性、农药残留和害虫再猖獗的恶性后果,最大限度地保证牧草产品安全和保护天敌的生存环境。

(1)加强苜蓿病虫害的系统监测和预测预报,运用3S技术(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预测苜蓿病虫害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把握最佳防治时期,优化和制定防治策略。

(2)应用抗性品种是综合防治的关键和基础。日前对苜蓿危害较大的病虫害均有抗性品种可供选择利用,美国抗性品种的应用已达90%以上。田间合理的品种布局可阻止病虫害大范围蔓延和流行,应避免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的大规模连片种植。

(3)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苜蓿田可为天敌昆虫、传粉昆虫、螨类、蜘蛛等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适宜的生存环境,害虫天敌资源非常丰富,尤其在第二、三茬生长期,瓢虫、草蛉、捕食蝽、蚜茧蜂等天敌优势非常明显,对害虫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

(4)合理安排刈割时问防控病虫害。及时刈割或适时早割可有效避免和阻止病虫害发生高峰的出现,压低害虫虫口基数和病情基数。如黄土高原地区在六月上旬及时刈割第一茬苜蓿,可有效避免苜蓿蚜虫、蓟马、盲蝽危害,七月中旬及时刈割可有效防止苜蓿蓟马、盲蝽及苜蓿褐斑病危害。

(5)

药剂防治。当以上措施实施后,虫口密度仍高于防治指标,应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应该有针对性地使用选择性强的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禁止使用高毒有机磷农药,如氧化乐果、敌敌畏、久效磷、对硫磷等,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标准。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