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如何防治病虫害(月季如何防治病虫害视频)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5-26 12:30:45
月季花的常见病为白粉病和黑斑病。白粉病会导致植株嫩叶和花蕾上有白色粉末,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喷洒防治。
黑斑病主要危害叶子,会使叶面上出现黑色斑点,之后慢慢扩大,需要用多菌灵进行治疗。它的主要害虫是蚜虫和红蜘蛛,多用氧化乐果灭除。
月季花的常见病为白粉病和黑斑病。白粉病会导致植株嫩叶和花蕾上有白色粉末,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喷洒防治。
黑斑病主要危害叶子,会使叶面上出现黑色斑点,之后慢慢扩大,需要用多菌灵进行治疗。它的主要害虫是蚜虫和红蜘蛛,多用氧化乐果灭除。
月季病虫害是比较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夏天,各种细菌、虫卵滋生。其主要是因为在前一年秋季的时候,没有进行清园处理,没有将虫卵杀死,到了夏季气温升高,环境潮湿、闷热,红蜘蛛等虫卵繁殖生长速度加快,导致无奈的结果出现。
其实,只要我们做好预防消杀工作,很多虫害都是可以避免的。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谈谈如何防治。
1、白粉病为月季常见病,所以要特别注意苗木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大小苗木栽之前应根据温室、土壤的实际情况做好杀菌、杀虫的消毒工作。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4度石硫合剂,可消灭在芽鳞内的越冬病菌;春季生长期交替使用500~800倍的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托布津各一次(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也行),发病期可喷70%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国光三唑酮、国光英纳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25天,喷药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层变暗灰色,干缩并消失。
2、黑斑病发病前喷波尔多液,在发病初期可喷敌力脱、阿米西达、斑即脱、施保克、世高等药剂,病害发生严重时,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800倍液、25%阿米西达悬浮剂、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70%田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杀得可湿性粉剂、45%噻荣灵悬浮剂,要注意药剂需交替使用。
3、霜霉病预防性的药目前比较推荐百菌清和代森锰锌这2种广谱性预防性的药,可在预防霜霉病的同时捎带着防治黑斑白粉病。喷药的时候要注意叶片正背两面都要喷到,大概间隔10一15天喷一次。
一旦发现叶片有病斑,就要赶紧喷治疗性的药了。建议大家用霜霉威或烯酰吗啉来治疗,一般不太严重的话喷药两次,病害就能解决。
月季花的常见病为白粉病和黑斑病。白粉病会导致植株嫩叶和花蕾上有白色粉末,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喷洒防治。
黑斑病主要危害叶子,会使叶面上出现黑色斑点,之后慢慢扩大,需要用多菌灵进行治疗。它的主要害虫是蚜虫和红蜘蛛,多用氧化乐果灭除。
月季花叶螨及防治 叶螨又叫红蜘蛛,危害月季的叶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朱砂叶螨,为虫红色,另一种是二斑叶螨,为虫黄至黄绿色。一般叶螨会寄生在叶片的背面吸取汁液,而叶片的正面则会出现很多细小的黄白色斑点,然后叶片会慢慢发黄最后脱落。严重的时候,整个花蕾和枝条会生满叶螨。可以在虫蛰期均匀的喷施石硫合剂,在发生的初期喷施阿维菌素和克螨特、霸螨灵、虫螨净等。 月季花蚜虫及防治 蚜虫会聚集在月季的芽、嫩叶、花蕾上吮吸它们的汁液,严重的时候会有蜜油状黑色的分泌物,影像花的质量和月季生长。在蚜虫秋冬产卵越冬时,可以交替使用吡虫啉和阿维菌素进行防治。 月季花蓟马及防治 蓟马寄居嫩叶时,会使其顶端枯死,导致无法生长。如果其在叶片的背后取食还排泄出褐色的物质,会使叶片背后畸形,中脉的两侧也会出现灰白或者灰褐色条斑,变形弯曲。可以喷洒药剂进行治疗,选择含有吡虫碄、啶虫脒、噻虫嗪等有效成分的。 月季花叶峰及防治 幼虫蚕食月季的叶片,产生孔洞,取食速度很快,严重时会将叶片甚至嫩梢全部啃净。可以在虫害发生初期喷洒辛硫磷、高氯甲维盐等类的药物进行防治。 月季花蔷薇茎蜂及防治 每年发生一代,4-5月份在内径表皮下产卵,孵卵之后就钻入茎里面,然后沿着形成层螺旋状的向下切割进行蛀食,一直到枝条的下部,老熟之后就会在枝条内做蛹室,为圆桶形。有效的控制方法是剪除病害的枝条,向下剪枝条,直到找出幼虫,然后将其消灭。 月季花短额负蝗及防治 短额负蝗会把叶片咬成许多洞,1年发生2代,冬季产卵过冬,5--6月份孵卵成虫。可以喷洒50%的杀螟硫磷1000倍液,死亡率很高,效果很好。
以下是针对月季花在春季出现的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
黑星病:发现有黑色斑点和繁殖的菌丝时,要将感染的部分剪掉,并用5%-10% 的福美双或者波尔多液等药物喷洒植株,注意药量的控制。
白粉病:发现有白色粉状物时,可以采用喷洒20%的三唑酮或者50%的氧化锌硫甲钠混剂进行杀菌。
赤霉病:发现花苞变褐、腐烂或枯萎时,要及时进行清除,并用草铵膦或三氟氯乙酸等药物喷洒植株。
昆虫防治:
蚜虫:发现花苞被吸食汁液后出现变形和卷曲时,可以采用有机磷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进行防治。
介壳虫:发现植株叶片被吸干引起叶片发黄,可以采用喷洒1%-2%的乐果进行防治。
蛴螬:发现花梗被咬后出现枯萎、变形等症状,可以采用红链霉素、辛硫磷等药剂进行防治。
总体而言,为了防治月季花的病虫害问题,需要注意花的生长环境,避免过度湿润、过度干燥等因素,同时要及时清除受感染或者受害部分,并适当施肥和浇水。如果出现严重问题,可以采用药物进行防治,但药物的使用要注意安全和合理控制药量。
葡萄病虫害是葡萄种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以下是葡萄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病害防治:
1.黑腐病防治:喷施合适的农药,如基硫磷、三唑酮等;及时清除落叶、果穗等感染源以及病鼓风等受污染物。定期对葡萄进行喷药和剪叶,使枝叶保持通风通透,换气良好。
2.葡萄白粉病防治:选择防治药剂,如苯酰甲酸、三菱唑铵等;增加葡萄枝叶通风透气量,减少枝叶湿度;控制冬季收获果实留缩、长人、留生等方式,减少病源的存在量。
3.葡萄霜霉病防治:选用适合的药剂,急性病宜用辣椒酊、石硫合剂、合防利等;亚阈值病宜用甲基硫菌灵等;消长期可选用五氯酚酸锌或藤黄等;不同品种的选择,提高葡萄免疫力,增强自身免疫能力。
4.葡萄干腐病防治:喷施防治药剂,如三菱唑铁等;及时清除受害枝叶,去污消毒;采用萎蔫处理、削皮防治、化学处理、精准喷药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果穗数量,降低感染率。
二、虫害防治:
1.葡萄蛀果蛾防治:喷洒有机磷类、吡虫啉等药剂;白色木薯根粉掺入农药中使用;利用黄板、标本灯、性信息素等诱捕技术。
2.瘿蚊防治:使用一些有机磷类、杀死拿农等高效药物;增加种植密度;加强摇摆可拆式防虫棚的清洁,及时更换陷阱。
3.葡萄蚜虫防治:对杀草剂有抵抗力的种植区及时更换抵抗力较弱的品种;在萌芽前期采用冬季烟毒法治虫;在葡萄梢叶田间灌树底下,用木炭+生牛奶混合液做蚜虫控制。
总之,在葡萄种植中,防治病虫害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及时、有效的防治,可以减少产量和质量上的损失。
防治病虫害的措施有不少,但是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合理性。
1、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防治芦荟病虫害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对于引入的苗要加强检查,严格执行禁运、销毁和消毒处理等措施。如果发现有毁灭性病毒的疫区,就要果进行封锁,严格禁止从疫区调运种苗。从国外引进的芦荟种应该在指定的机构内执行,为了保证引种的时候不引进任何芦荟病害,引种材应该在具有隔离条件的温室或者是试验场地进行。
2、 农业措施防治:
农业措施防治,就是要选择抗病的芦荟品种,一般皂质芦荟抗病力最好,其次是库拉索芦荟。建立种苗基地,提供优质无病的种苗,保持芦荟群体植株通风透气性良好,做到高畦深沟,及时的排除田间积水,控制土壤的湿度,消除低温高湿和高温高湿对芦荟生长的危害,及时的根除杂草,促进芦荟健壮的生长,以达到良好的防病效果。及时清除已经产生病患的芦荟植株,对植株下部的老叶也要及时的去除,以压缩再侵染的病原物的数量。
注意加强水肥的管理,增强芦荟的抗病能力。常发地或者是重病地要避免连作。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者是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的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
3、 物理防治:
用电热熏器将抗菌杀病剂蒸发到空气当中,从固态或者是液态剂分离出来的有效成分很块传播分布均匀,起到防治病害的效果,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作用效果长、无污染、灭菌效果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大棚、温室芦荟。
4、 生物防治:
使用专化性的农药,保护天敌、放养天敌,可以来对虫的危害进行控制,比如放养澳洲瓢虫、大红瓢虫、红点唇瓢虫等,可以有效的防治介壳虫。
5、 化学防治:
用化学药剂来消灭病原体,这是最为直接的病害防治方法。目前常用的预防性药剂有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6.7%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混合、施宝克等,可在发病前每隔1周左右喷1次,连续3~5次后可以达到明显的预防效果,上述药剂对早期的炭疽病和褐斑病也有治疗的作用。针对芦荟软腐病还可以在发病的初期向植株基部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或者是4000倍农用链霉素,连续2~3次,每次间隔10天。
总之,在芦荟整个生长过程当中,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通过利用抗病品种和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尽量的减少和避免病虫的侵袭。
种植过程当中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能够保证芦荟生长的健康,保证芦荟的
杜鹃最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煤污病,虫害有红蜘蛛及军配虫。①褐斑病:叶片上病斑呈红褐色、褐色,后期渐渐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并有深褐色的叶缘。病斑形状常呈圆形、多角形,潮湿时表面有灰黑色霉点。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剪去病枯叶;及时喷洒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每15天一次,至8月底即可。②煤污病:叶片上有层煤灰状物,发生严重时,整株污染,枝叶枯萎,植株死亡。防治方法:要消灭传播媒介害虫蚧、蚜等,并保持通风透光;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效果较好。③军配虫:每年5~7月杜鹃常有军配虫为害,气候干燥时蔓延更快。防治方法:用50%杀螟松1000倍液喷杀。
打杀虫剂~一般虫害就带着病害来了
田间管理
生长前期要经常中耕除草,每年于4、6、9、11月各进行1次,宜浅锄并适当培土;后期拔草即可。若遇干旱或种在较向阳、干旱地方的需要及时浇水。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前3次中耕后每亩施用土杂肥1500千克,与过磷酸钙50千克,饼肥50千克,混合拌匀后于行间开沟施人,施后覆土盖肥。黄精忌水和喜荫蔽,应注意排水和间作玉米。
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
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黑斑病
多于春夏秋发生,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收获时清园,消灭病残体;前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每7天1次,连续3次。
蛴螬
以幼虫为害,为害根部,咬断幼苗或咀食苗根,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危害严重。防治方法:可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l%拌种;或在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浇灌。 [3]
后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