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介壳虫害防治(花卉介壳虫害防治措施)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5-29 07:41:50

如何防治月季介壳虫虫害?

想避免月季感染蚧壳虫,在早期就必须注意观察,在收到月季之后,建议把所以受损叶片全部清理掉,之后再把月季的盆土也更换了,因为一般配送的土壤,基本都有一些看不到的虫卵,所以最好重新换土。

后续养护过程中,尽量把月季放在露天的位置,让它暴露在阳光下,能让害虫无处可藏,而且在阳光照射下,枝叶也会慢慢木质化,提高抗病性,当然,也必须定期喷洒杀虫剂,才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虫害爆发。

小叶榕树介壳虫害的防治方法?

1、施肥较少,缺少营养。

2、浇水过多。千万不要保持盆土湿润,如果下部托盘内有积水更不行!除夏季高温期或室外养护需要保持湿润外,室内养护必须在表土干燥后再浇水!

3、光照有关。榕树长期放在阳光不能直射的位置,就会出现枯叶、落叶现象!

4、病虫害。长期放在有空调或暖气的房间内,空气干燥又不通风,有“介壳虫”或“红蜘蛛”危害。只要喷专杀剂防治,就可完全彻底消除,如杀扑磷、毒死蜱等防治介壳虫;三氯杀螨醇、尼索朗等防治红蜘蛛。

花卉虫害白粉虱如何防治?

白粉虱又称小白蛾,是溫室或居室中常见的害虫,可危害多种花卉。常聚集叶背,吸取汁液,尤以嫩叶受害最重,严重时叶片枯死、脱落,成虫的排泄物又常导致煤污病的发生,危害极大。

防治措施:1、将夹竹桃的枝叶切碎,加水煮沸半小时,过滤可喷杀白粉虱和蚜虫、蚧壳虫。2、取一根小木棍,一端捆上小棉球蘸敌敌喂药液,将另一端插在受害植株的盆中,白粉虱、蚜虫等害虫很快会被杀死,如果虫害比较严重,再用一个塑料袋把花盆套上,经4一5小时后害虫会被熏死。3、将洗衣粉用水稀释400倍,对虫体喷雾,每隔5一6天喷一次,连喷2一3次,可杀死百粉虱成虫、卵和幼虫。同时还可防治蚜虫、蚧壳虫。肥皂水和洗衣粉水不宜长期使用,否则对盆栽土易造成碱性,不利于花贲生长。

花卉病虫害防治的药剂?

防治花卉病害的生物杀菌剂有以下两种:

(1)多抗霉素,目前有品种为1.5%、2%、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花卉白粉病、花卉霜霉病。

(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目前登记品种为2%、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用于防治花卉白粉病。

花卉病虫害的防治(二)——病虫害?

常见有介壳虫、蚜虫、叶螨、食叶虫、蛀干虫、白粉虱、地老虎、金龟子、刺蛾、蜗牛等,现在就以上虫具体介绍情况及防治方法

1、蚜虫——又名腻虫、蜜虫。体积小、柔软、呈绿色或者黑色,多群集在花卉的嫩叶、嫩茎、及花蕾上吸收花卉的汁液,容易引起叶片变黄、皱缩、卷曲,或形成虫瘦,严重造成枝叶枯萎,甚至全部死亡。防治方法:喷敌敌畏1500液体或杀螟松稀释液。

2、介壳虫——俗名花虱子,体长5-6毫米,躯体外有白色介壳。数量多,常在花卉的叶子、茎、花蕾等地方,吮吸花卉的汁液,同时排除糖质粘液,导致很多种病害如煤污病等,严重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初龄若虫期,可喷洒25%亚胺硫磷或50%的敌敌畏,可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三四次。

3、红蜘蛛——俗名火龙,个体很小,形如蜘蛛,卵圆形,橘黄或红褐色,一般肉眼很难看见,一般都是用口刺入叶内吸吮汁液,使叶面叶绿素遭到破坏,严重使整株死亡。防治方法:发现个别时,可将叶片摘除,数量多时,可以用20%艾美乐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喷洒。

4、白粉虱——又名飞虱、白粉虱,是危害花卉的重要害虫之一。成虫个体小,体长约1毫米,黄白色,全身有蜡质粉状物,能飞,用口针刺入叶内吸吮汁液,致使叶片枯黄脱落。成虫分泌蜜露,影响花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严重导致死亡。防治方法:用塑料袋将花盆罩上,在小棉球上滴一滴80%敌敌畏乳油,放入塑料袋内收紧,数小时后可以去掉塑料袋,每周一次,三次就可以消灭。

5、地老虎——地下害虫,长3厘米,圆条形,全身有节,灰褐色,咬食种子及根。防治方法:灌敌敌畏或敌百虫液。

6、金龟子——椭圆形,直径约1cm,硬甲克,成虫咬食花蕾、芽、叶,幼虫啃食嫩茎和根部,影响生长甚至使幼苗死亡。防治方法:喷敌敌畏1500倍液。

7、刺蛾——俗称洋辣子,幼虫全身毒刺,幼虫啃食叶肉,成虫将叶片吃得只剩叶脉和叶柄。防治方法:幼虫危害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

8、蜗牛——软体动物,啃食花卉嫩叶,嫩茎,常将叶片啃食成不规则的孔洞。防治方法:可在雨天人工捕杀。可在花盆周围和底部撒石灰粉。

风油精是否可以用来防治花卉虫害呢?

答:风油精可以用来防治花卉虫害,将风油精稀释600倍~800倍后涂抹花卉受虫 害的部位,可杀死蚜虫、介壳虫、蛾蝶类幼虫等。

介壳虫如何防治?

你好,关于介壳虫如何防治,我们需要先了解介壳虫的习性。

介壳虫是同翅目蚧总科昆虫的总称。目前介壳虫种类超过7500种,多数虫体有蜡质分泌物看起来像介壳一样,名字由此而来。

介壳虫是果树管理中常见的一种害虫,以吸取果树的汁液为生,危害极大。严重的情况下导致果树死亡,并且能够引发煤污病。

常见的介壳虫有吹绵蚧、糠片蚧、桑白蚧、康氏粉蚧、扶桑绵粉蚧等。我们在防治介壳虫的时候,要充分利用介壳虫的生活习性规律。

介壳虫一般很少活动,常在局部植株或者枝条上,当我们发现介壳虫的时候,采用修剪或者人工灭杀的方式,效果非常不错。

此外,介壳虫的扩散主要靠刚孵化的若虫爬行。我们在果树的树干上面涂抹虫胶,就能有效的灭杀大量若虫,防止介壳虫的扩散。粘胶可用10份松香、8份蓖麻油和0.5份石蜡混在一起加热融化即可。

此外,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办法。果树发芽前,喷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清园,能够消灭越冬若虫。在若虫孵化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40.7%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连续喷药3次,交替使用有良好效果。

介壳虫该如何防治?

直接刮掉就好,最简单粗暴的方法。

介壳虫的防治方法?

介壳虫是山茶最常见的害虫,常群聚于枝、叶、蕾上。成虫、若虫专用口器插入山茶叶、枝组织中吸收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枯死,并能诱发病害,危害极大。介壳虫是小型昆虫,大多数虫体上被有蜡质分泌物。雌、雄异形。雌虫无翅,雄虫有一对膜质的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棍。

介壳虫繁殖能力强,一年发生多代。卵孵化为若虫,经过短时间爬行,即形成介壳,营固定生活。

介壳虫抗药力强,一般药剂难以进入,防治比较困难。因此,一旦发生,不易清除干净。危害山茶的介壳虫主要有吹绵蚧、红蜡蚧和糠片蚧。

吹绵蚧:雌成虫体长5~7毫米,椭圆形,橙红色。雄成虫体长2毫米左右,橘红色。卵长椭圆形,初产时橙黄色,后变为橘红。

红蜡蚧:雌成虫体长1.5~5毫米,扁圆形,紫红色。背面隆起,覆盖一层白色蜡质介壳。

雄成虫体长约1毫米,介壳较小,半透明。

卵椭圆形,初产时浅黄色,孵化时紫红色。

糠片蚧:雌成虫体长2毫米左右,圆形或椭圆形,紫红色。介壳长1毫米左右,长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

雄成虫淡紫色,介壳细长,灰白色。

卵椭圆形或长卵形,淡紫色。

吹绵蚧和红蜡蚧寄生于山茶叶柄和小枝上吸收树液。

糠片蚧常黏附在顶梢新芽或叶子正反面,在叶芽片表皮中吸取养分。

它们用口器插入枝叶吸取树液,造成枝叶枯黄,还排出较多糖液和蜡质,容易使山茶并发叶片呈灰黑色的煤烟病,严重的会造成整株山茶死亡。

吹绵蚧和糠片蚧一年繁殖2~3代,以受精成虫或介壳下的卵在枝叶上越冬。4月下旬生第1代若虫。孵化出的若虫群聚于叶背、嫩梢上危害。

第2代在7~8月间移向花蕾、枝干。

第3代,糠片蚧生于9月间,吹绵蚧生于10月间。

红蜡蚧每年只繁殖一代,5月下旬开始孵化,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若虫群聚在嫩枝上危害。

雄成虫8月中旬开始出现,并在叶片上危害。

雌成虫多在枝干上危害,11月受精并爬到枝条上越冬。

防治方法:

(1)在介壳虫孵化初期,蜡质介壳未形成前,用40%氧化乐果乳剂加水1200倍稀释,喷洒于山茶枝叶正反面,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喷药要均匀。

如果介壳已经形成,喷药难以见效。

(2)介壳已形成,可以用软刷刷除,用手指捏死,或结合修剪,剪去虫枝、虫叶,集中烧毁。

(3)可用白酒、醋液、尿液治介壳虫。尿液要存放半月,待其腐熟后使用。60度左右的白酒加2倍清水混合使用。

用棉花球蘸白酒、醋液内浸透,涂在叶片及枝条的介壳虫上,效果也很好。

灭害灵是否可以用来防治花卉虫害呢?

当发现所养的花卉植株上有了害虫时,如蚜虫、 红蜘蛛、介壳虫、粉虱、毛虫等,可以用灭害灵喷雾杀 死这些害虫。注意不要喷药过多,否则会伤害花卉 植株。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