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防病的药(花草防病的药有哪些)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6-02 23:41:58

苗期防病用什么药?

在蔬菜苗期干旱需要补水时,可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00倍液、或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00倍液浇灌,不但可以有效补充幼苗所需的水分,还可以有效防治多种病虫的发生

养牛防病喂什么药?

答:养牛喂杀虫药和口蹄病的药,一般牛很少得病。

农村发放的小麦防虫防病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要求,近日,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16亿元,实施新的小麦“一喷三防”补贴政策,支持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22省(区、市),对小麦生长期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混合剂等“一喷三防”措施给予补助,以防农作物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促进小麦稳产增产。

防虫:主要是蚜虫、红蜘蛛、吸浆虫这三种居多,都是常见的小麦田害虫,蚜虫、红蜘蛛可选择药剂有: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等;吸浆虫可选择药剂有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阿维菌素、毒死蜱、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

防病:主要是白粉病、赤霉病、锈病等,在小麦这个时候容易大面积发生。

蜜蜂防虫防病有什么药?

有下列药可以用于蜜蜂防虫防病。

一、金霉素

金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化学名为氯四环素,作用及抗菌谱与四环素相同,但在四环素类中不良反应最大(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养蜂生产中可用于麻痹病毒引起的爬蜂病、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囊状幼虫病等蜂病的预防和治疗。

二、甲哨唑

甲硝唑是一种抗生素和抗原虫剂,具有抗厌氧原虫和厌氧菌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养蜂生产中可用于蜜蜂孢子虫引起的爬蜂病和蜜蜂孢子虫病、蜜蜂螺原体引起的螺原体病等蜂病的预防和治疗。

三、磺胺

磺胺是人工合成的抗菌剂,亦称对氨基苯磺酰胺,养蜂生产中可用于螺原体引起的爬蜂病、蜂房蜜蜂球菌引起的烂子病等蜂病的预防和治疗,但人类长期接触磺胺会引起干咳、食欲不振、头痛、头晕、易疲乏、精神萎靡等不适。

四、制霉菌素

制霉菌素是一种多烯型抗生素,能抑制真菌和皮藓菌的活性,但对细菌无抑制作用,主要用于内服治疗消化道真菌感染和外用于表面皮肤真菌感染,养蜂生产中可用于蜜蜂球囊菌引起的白垩病等蜂病的预防和治疗。

五、升华硫

升华硫是硫磺升华后再凝华形成的,呈黄色结晶性粉末状,有微臭味,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二硫化碳,养蜂生产中可用于蜂螨、巢虫(蜡螟幼虫)等寄生虫的预防和治疗,但一定要控制好剂量,否则蜜蜂也极易中毒。

六、新生霉素

新生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亦称新生霉素钠,属青霉素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包括厌氧菌)的抗菌作用基本与青霉素相同,养蜂生产中可用于麻痹病毒引起的爬蜂病、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囊状幼虫病等蜂病的预防和治疗。

七、巢虫净

巢虫净是专门为巢虫研发的杀虫剂,主要成分是20%氯虫苯甲酰胺,原理是激活巢虫肌肉中的鱼尼丁受体促使钙离子无限释放、阻止肌肉收缩,最终巢虫将出现肌肉麻痹并因活力消失而死亡,优点是灭杀效果显著且对蜜蜂危害较小。

花草防虫药浓度?

花草防虫药不可太浓,有5%就可以。

小红豆打什么药防病害?

红小豆常见病虫害种类

  1、病害

  白粉病、锈病、角斑病、病毒病等是红小豆种植中常见的病害,这些病害主要在红小豆的叶片、叶柄及茎荚等部位形成危害。病害发生后,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否则会造成红小豆植株死亡,产量降低,甚至绝产。

  (1)白粉病

  田间湿度大是白粉病病菌发生的主要条件,发生此种病害后如果防治措施不当,就会迅速大面积传播扩散。如果交替出现高温和阴雨天气,会导致此病流行面积增大。

  (2)锈病

  红小豆锈病对于连续的阴雨天、空气中湿度过大等气候条件比较敏感,一旦遇到这样的天气就极有可能发生此病。而且如果播种得过早,在低温的条件下同样易引发此病。

  (3)角斑病

  病菌主要在病残体上越冬,是第二年角斑病的初侵染源。在高温与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引起此病的严重扩散。

  (4)病毒病

  病菌附着在种子表面上越冬,是第二年的初染源。此病主要通过蚜虫传染而引发,田间蚜虫数量越多,迁飞范围越大,发病就越严重。

  2、虫害

  红小豆常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豆荚螟等,主要对红小豆的叶片、花及豆荚等部位产生危害,使红小豆开花后即凋落,豆荚也会随之落地。虫害会在持久高温、田间水分严重缺失的情况下严重发生。虫害较轻时,会对红小豆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虫害严重发生时,红小豆的产量和品质会严重降低,甚至会导致绝产。蚜虫还会传播病毒,使其它的红小豆感染病害。

  二、红小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以加强红小豆的栽培与管理为主要手段,通过采取科学的栽培方法,促进红小豆健康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

在红小豆种植中,应选择种植抗病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杀灭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选择种植地时以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灌水条件良好为主要条件。

要避免出现连作、重茬种植,以减轻土壤中有类物质的累积。播种时要保持合理的密度,使田间的通风与光照条件良好。干旱天气应适当灌水,而田间积水过多时应及时排水。

施肥应科学合理,播种前以有机肥为主施入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栽培中应根据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追肥,追肥应以氮肥磷肥和钾肥配合施用,保证合理的施肥时机与施肥量。有机肥有利于改良土壤,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氮肥的用量要适度控制,以免出现成熟期过晚的问题。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種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技术利用生物链相互克制的特点,可以在保证环境不被污染的前提下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生物防治以培养和利用害虫的天敌为主要防治手段,人工饲养大量的瓢虫在蚜虫多的田间释放,可以大量捕食蚜虫,以控制蚜虫的数量,以减少蚜虫的危害,保护红小豆健康生长。除采取以虫治虫的方法外,还可以将农业环境改变,破坏害虫的生存条件。

还可以通过人工培育害虫的不育个体,改变其基因,使害虫的繁殖能力大幅降低。也可以利用微生物进行防治,比如利用病毒和真菌及细菌等,对害虫进行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减少虫害给红小豆的产量和品质带来的威胁。

  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同样是一种无公害技术,在病虫害防治占有重要地位,充分发挥物理防治的作用可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害虫带来的威胁。

利用此项技术,可以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最高可减少65%以上。此项技术是利用害虫趋光性、趋黄性等习性,利用黑光灯、黄粘板、糖醋液等材料,对害虫的成虫与幼虫进行诱杀,可以防止害虫大面积繁殖与扩散。

比如,可以制作糖醋液引诱引诱红蜘蛛,并且采用脉冲电将其杀死。

  4、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当前利用率比较广泛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这种方法省时、省力、经济,而且效果良好。但化学药剂具有毒副作用,对周边的环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应尽量采取农业、生物和物理的方法进行防治,但当病虫害发生过于严重,需要进行紧急防治时,必须采用化学防治措施,化学防治常常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使用时要调配好浓度,浓度过大会产生药物残留,导致环境污染,威胁食品安全。浓度过稀,防治效果较差,造成浪费。应根据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进行科学测算,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使药剂浓度适宜,既可达到防治效果,又能减轻药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防治红小豆病虫害经常用到的化学药剂有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粉锈宁、硫磺悬浮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可采取药剂拌种,杀灭种子携带的病毒,也可以采取兑水制成药液进行喷施的方法,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药剂喷施可以每半个月用药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桉树防病药干粉怎样混配?

  农药混用次序

  ①农药混配顺序要准确,叶面肥与农药等混配的顺序通常为:微肥、水溶肥、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水、乳油依次加入(原则上农药混配不要超过三种),每加入一种即充分搅拌混匀,然后再加入下一种。

  ②先加水后加药,进行二次稀释混配时,建议先在喷雾器中加入大半桶水,加入第一种农药后混匀。然后,将剩下的农药用一个塑料瓶先进行稀释,稀释好后倒入喷雾器中,混匀,以此类推(想药效好,就千万别偷懒)。

  ③无论混配什么药剂都应该注意“现配现用、不宜久放”。药液虽然在刚配时没有反应,但不代表可以随意久置,否则容易产生缓慢反应,使药效逐步降低。

西红柿喷什么药预防病害?

展叶灵:它是具有杀毒,杀菌的光谱性的低毒农药,具有营养,调节,解毒,抗菌的功效,该产品广泛用于防治果树,蔬菜,地下根茎,烟草,中药材及粮棉作物。

  病毒快克:防治番茄病毒病的特效杀菌剂,本品采用苦参碱等十多种原药复配,针对蔬菜病毒病有特效。迅速彻底,患病部位喷施药液1—15分钟控制危害,肉眼直观1小时菌丝变色彻底死亡。该产品品具有内吸传导和熏蒸作用,施药后可迅速传到植物体内,阻止病毒侵染。

  农夫稼园:促进新陈代谢,疏通维管束抑制类菌原体复制,钝化病毒,有效防止西红柿黄化曲叶病,促进西红柿生长点萌动,幼果由白转绿,自然膨大,蕨叶伸展,恢复正常生长。

魔芋高温打叶面肥防病药是什么药?

目前市场上能有效预防魔芋病害的药物有汰腐净和魔芋灵,汰腐净是一种魔芋杀菌剂,魔芋灵是一种魔芋叶面肥,使用方法先打汰腐净间隔24小时后再魔芋灵。主要是增强魔芋的抵抗力促进魔芋根系生长。多元消毒粉、汰腐净、魔芋灵,是杀菌剂+叶面肥的完美组合,既达到预防病害效果又能够补充魔芋生长期的营养。

小麦春季喷洒什么药能防病增产?

春季是小麦生长是关键的时节,加强小麦水肥管理和做好病虫害防治,也是小麦后期丰收的基本保证。小麦的病虫害防治,一般由微肥(氨基酸等)加杀菌剂(三唑酮等)加杀虫农药(蚍虫啉,氯氟菊脂)等组成,既可防病防虫,又可增产增收。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