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防病虫方法图片(花草防病虫方法图片大全)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6-03 18:53:59
榴莲的病害防治
1、叶腐烂病
主要症状:叶片变成焦状而脱落。通常发生在光照不足的园区内。
防治方法:保证园区通风,及时摘掉染病的叶子;园区内消毒杀菌工作做好!
2、白根病
主要症状:病根表面,根状菌索分枝,形成网状。先端白色,扁平。老熟时稍圆,黄色至暗褐色;病根本质部褐色、白色或淡黄色,坚硬。在温土中腐烂的根呈果酱状,病根部发出蘑菇味。
防治方法:在中初期严格整地,对土地进行消毒;注意施用有机肥、菌肥,减少化肥的使用!
3、枯枝病
主要症状:初期叶片黄化,渐渐嫩叶处干枯,并且逐渐向下部扩延而枯死;通常由于缺乏钙元素引发此病害。
防治方法:均衡施肥,可用“蕙宝钙素”喷施。
4、茎溃疡病
智利风铃草,是垂花科,智利风铃草属的植物。别称戈比爱野百合、可比伟、智利钟花、智利铃花。原产于智利南部的森林里,是智利的国花。智利风铃草属内只有智利风铃草这一个种。常绿性的攀缘植物,攀附在其他树木上,植株高度有时可以高达 10 米以上。花红色,花被片有六片。果实为浆果,可以食用,内含有许多细小的种子
柠檬的常见虫害主要有螨类、花蕾蛆、蚧壳虫类、粉虱类、潜叶蛾。
1、螨类防治方法:①人工投放捕食螨,果园间种霍香蓟等。②药剂采用虱螨脲、5%啶虫脒、5%噻螨酮等进行杀虫。
2、花蕾蛆防治方法:根据病虫测报,成虫出土时进行地面喷药,是阻止花蕾蛆上树为害的最有效的办法,利用成虫刚出土时不立即飞翔,先在地面爬行的有利时机,或在现蕾(花蕾露白似绿豆大小),或花蕾刚现白,成虫快羽化出土时喷药。每亩可选用10%高效氯氟氰菊酯、5%阿维菌素等进行杀虫。
3、蚧壳虫类防治方法:在若虫孵化期,施药2-3次,采用毒死蜱进行杀虫。
4、粉虱类防治方法: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密弱枝和萌蔽枝及虫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在1-2龄若虫盛期进行药剂防治,药剂采用虱螨脲、吡虫啉等。保护 利用天敌,粉虱类害虫天敌种类有寄生菌、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等,在防治病虫害时注意选择对有益生物伤害较小的药剂。
5、潜叶蛾防治方法:抽发不整齐的夏梢,集中放梢,以减少虫口基数。药剂采用5%甲维盐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或5%高氯·甲维盐进行杀虫。
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民喜爱,常常被拿来做园林观赏用。竹子有着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长特征,被人赋予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等人格化的精神文化象征。竹子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树种,在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病害的侵染,造成整株枯死甚至全园毁灭。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竹子一些常见的病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竹丛枝病
发生此病的竹种有佛肚竹、淡竹、水竹、刚竹、桂竹、麻竹等。感病的竹子小枝细长、菱生状,叶变小成鳞片状。2年~3年后又进行二次或三次分枝。节间变短,如此继续分枝到两年以后形成鸟窝状,丛生成团下垂。从5月下旬到7月间,有时9月~10月间,在叶鞘包裹的裂缝处生出细小粒状物,在高湿条件下生成黄色的分生孢子角。有性世代的子座为灰褐色,平时很少产生病株,生长衰弱,发笋逐年减少,重病植株可逐渐枯死。
佛肚竹
防治方法:竹丛枝病只是局部新梢生长点受侵染,鞭竹一般不带病,彻底剪除带有病菌的病枝梗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初发生丛枝病的竹林效果更好。
竹竿锈病
主要危害淡竹、刚竹、斑竹、桂竹、箭竹、苦竹、短穗竹等品种。竹竿被害后,病部发黑变脆,严重的细小病竹容易整株枯死。病部多发生在竹竿的中下部或近地表基部的竹节处。病部最初产生退色斑块,前一年冬季及翌年春季间在病部产生土红色至橙黄色的冬孢子堆,干后呈黄棕色,圆形或椭圆形,紧密集结成毡状。4月中下旬冬孢子堆吸水翅裂脱落,夏孢子堆显露,呈黄褐色粉质。夏孢子堆飞散后病斑处即呈暗褐色,到下一年老病斑周围又会重复产生冬孢子堆和夏孢子堆。病斑扩大包围竹竿一周时病竹枯死,或向一边断裂。
防治方法:当竹林零星发生竹竿锈病时,砍除病株就能控制发展,但当发病率高时,除砍除病竹之外,对尚存的发病轻的竹子,可用1:1的柴油加煤焦油涂治,防治效果良好。此外,竹林压土并加入有机肥,能有效压住基部的秆锈病斑,从而减少传病的夏孢子飞散和侵染。
毛竹枯鞘病
主要危害毛竹,是毛竹的毁灭性病害,发生严重时可造成连片整株枯死。一般在7月上中旬于新竹枝杈上出现病斑,病斑浅褐色或褐色,舌形或梭形,病斑绕主梢或枝条一周,其上的叶片开始萎蔫,纵卷枯黄脱落,形成枯梢或枯枝。该病为一种真菌性病害。
防治方法:彻底清除林内病株、病枝、病梢;在病菌侵入前,每隔一周可用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或50%苯来特500倍~1000倍液连喷3次~4次,即有满意的防治效果。
毛竹
竹赤团子病
发生在小枝上,春天小枝叶鞘膨大破裂,出现灰白小块,质软,后变为木栓质,颜色渐变至赤灰色,以后继续膨大成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物,表面肉质粉红色。
防治方法:适当疏伐,减少密度;加强抚育,增强抗病力;发病时及时剪除并烧毁病枝。
脐橙树春季病虫主要是防红、黄蜘蛛
常见的病虫害有黑斑病、腐烂病、斜纹夜蛾等。
(1)黑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不规则褐色病斑,略有轮纹,后期病斑上着生黑色霉状物,常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大块病斑,严重时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500~800倍液进行防治。
(2)腐烂病:发病初期叶缘出现青枯色斑块,以后连成片向内扩展,最后整叶变褐。发病后中心部位变褐,并逐渐纵向坏死。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500~600倍液进行防治。
(3)斜纹夜蛾: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和叶脉,被害叶片好象纱窗一样,呈灰白色。
幼虫稍大后即分散食害,将叶片咬成缺刻,并能咬食花蕾和花,每年以6~10月为害最重。
防治方法:及时摘除虫叶销毁,同时在幼虫群集为害时,于傍晚喷洒甲胺磷1000倍液防治。
(4)蚜虫:蚜虫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分布很广,主要刺吸植株的茎、叶,尤其是幼嫩部位。
蚜虫繁殖和适应力强,种群数量巨大,因此,各种方法都很难取得根治的效果,需要定期使用稀释500~1000倍的80%敌敌畏乳油喷雾。
九叶黄花草,一年生直立草本,白花菜属的植物。茎基部常木质化,干后绿黄色,有纵细槽纹,全株密被粘质腺毛与淡黄色柔毛,无刺,有恶臭气味。花瓣淡黄色或桔黄色,无毛,有数条明显的纵行脉,倒卵形或匙形。果直立,圆柱形,劲直或稍镰弯,无明显花果期,通常3月出苗,7月果熟。
一帆风顺养护不当会感染病虫害,病害方面有叶斑病、褐斑病和炭疽病,需及时将病叶摘除掉,之后用多菌灵药剂喷施,还会有根腐病和茎腐病,要加强通风,使用百菌清药剂喷施。害虫方面主要有介壳虫和红蜘蛛,先人工捕杀为主,之后喷施马拉松乳油,来起到治疗的作用。
莴苣属菊科蔬菜,春秋两季栽培,在宝山区有一定种植面积。莴苣喜冷凉,稍耐霜冻,忌高温;对水分、氮肥、土壤的要求较高,整个生长期内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多种病害和虫害会发生,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目前正值春季莴苣采收期,望各乡镇植保员注意田间病虫情况,指导好防治。 一、 莴苣病害 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灰霉病,以防为主,在满足莴苣生长的适宜温度(白天不超过24度,夜间不低于10度)下尽量加大通风,在湿度偏大的情况下,及时通风散湿可防止病害发生,一旦发病,根据病情及时用药,以防病情蔓延。 1、 霜霉病:抑快净2000~2500倍液喷雾,安克2500倍液喷雾。 2、 菌核病:速克灵1000倍液喷雾,农利灵1000倍液喷雾。 3、 病毒病:病毒A500倍液喷雾,菌克毒克1000倍液喷雾。 4、 灰霉病:施佳乐800倍液喷雾,腐霉利600~800倍液喷雾。 二、 莴苣虫害 主要有莴苣指管蚜、蓟马、小地老虎等。 (一)、指管蚜的防治 1、 农业防治:蔬菜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败叶,铲除杂草。 2、 物理防治:在田间设置黄板诱蚜;在田间悬挂或覆盖银灰膜避蚜;也可用银灰色遮阳网、防虫网覆盖栽培。 3、 药剂防治: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8000倍喷雾。 (二)、蓟马的防治 药剂防治:菜喜1000倍液喷雾;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8000倍喷雾。 (三)、小地老虎的防治 药剂防治: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地面喷雾防治或灌根防治。施药时宜选择傍晚进行,有利提高防治效果。
6月至7月桃树早熟品种成熟期:在桃树早熟品种的成熟期是梨小食心虫第二代成虫期,孵化的幼虫开始危害果实,是喷药防治的重点。此外,褐腐病、穿孔病、疮痂病、红蜘蛛、桃蛀螟、潜叶蛾、蚜虫、蚧壳虫也对桃树造成危害。防治方法可以用70%甲托1200倍加20%阿维菌素8000倍进行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