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盆栽培技术 矮化葡萄树花盆栽培技术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6-26 23:39:23
栽培技术:要选用排水性、透气性都良好的土壤。除了冬天,其他季节遇到强烈的光线时需遮荫。喜温暖,冬天要御寒。成长最旺盛的时候需水多,有时一天要浇两次。春天和秋天对肥有需求,一般每二十天施肥一次、、、、:
小花盆浇透水,用细棍从底部孔插入松土,就能拔出来了。
土壤:在家养殖杠板归选用土质较为肥沃的沙壤土为好。最好选深一点的土盆,让土层深厚一些;
温度: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在家庭中养殖无须担心温度所带来的影响;
浇水:养护时要多浇水,保持湿润的环境,在家中养护时能做到即干即浇就可以了;
光照:它喜欢向阳的环境,要放置在阳光条件充足的地方来养。
适时早栽
在适宜的条件下,栽秧越早,生长期越长,结薯早,结薯多,块根膨大时间长,产量高,品质好,所以应根据情况适时早栽。麦套春薯在4月扦插;夏薯在5月下旬足墒扦插。
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产量的中心环节。一般单一种植每667米2密度在4000株左右,行距60~66厘米,株距25~27厘米。与其他作物套种,应根据情况而定。
4、栽插方法
甘薯栽插在保证薯苗成活的前提下尽可能浅栽,薯苗栽得浅,入土节处于土质疏松、通气性好、昼夜温差大的土层里,有利于块根形成和膨大。栽插时,首先浇足窝水,栽插方法有直栽、斜栽、秤钩栽、船底栽、水平栽等。但不管是什么栽,栽插时薯苗只留顶部3片展开叶,下面各节上的叶片全部埋在土里,这样可以控制地上部叶片数,减少蒸腾失水面积,增加地下部吸水面积,促进早成活,且苗匀苗壮。
板栗的种植方法
1、种苗处理
种植板栗时,建议选用农大一号、封开油栗这类适应性强的种苗,味道甘甜,外形与气味俱佳,是市场销售的首选品种,选好品种后,将种苗上的腐烂、枯黄根系剪除,并把多余的枝叶摘除。
2、土壤选择
种植板栗的土壤pH值一般要保持在6.0以下,最好呈酸性,其次土壤的通透性、排水性要好,然后将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并间隔5-6米挖一个栽植穴,最后修剪好排水渠。
3、合理栽植
板栗在入坑前,坑底需要放置约1千克左右的肥料,再填一层土壤,然后将种苗放进种植穴中,避免肥料直接腐蚀树根,填土完成后,可以将周围的杂草和落叶堆积在板栗苗周围作为堆肥。
4、日常管理
板栗生长期间对阳光的需求较大,良好的光照是优质板栗的保证,因此日常要及时把密集的枝叶剪除,增强树体的通透性,在巡视时,如果发现有病虫枝叶,要及时清除带走,避免病虫害扩散。
1.品种
矮丛、半高丛(美登、北陆等)适合东北等地;北高丛(都克等)适合胶东等地;兔眼、南高丛(夏普兰、奥尼尔、粉蓝、梯芙兰等)适合浙、贵等地;长江中下游推荐耐湿热品种夏普兰、奥尼尔、梯芙兰、密斯娣艾文兰等。
2.条件。
土壤pH值4.0~5.5,最适土壤pH值为4.5~4.8。有机质含量8%~12%,要求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湿润但不积水,以利于蓝莓生长。高丛、矮丛pH值一般为4.0~5.2;兔眼pH值一般为5.5以下。
3.定植
(1)定植时期:秋栽成活率高。
(2)株行距:兔眼蓝莓常采用2米×2米或1.5米×3米;高丛蓝莓1.2米×2米;矮丛蓝莓(0.5~1)米×1米。
(3)授粉树配置:兔眼蓝莓自花不实,可选用高丛蓝莓品种,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以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1:1或1:2比例配置。
4.管理
(1)土壤
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松土深度以5~10厘米为宜。入秋后不宜松土,否则会影响越冬,也可在行间适当留草,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亦可保持土壤湿度。
(2)施肥
缺素调节。缺铁失绿:可施用酸性肥料硫酸铵,结合土壤改良加入酸性草炭,叶面喷施鳌合铁0.1%~0.3%,效果较好。缺镁:表现为浆果成熟期叶缘和叶脉间失绿,失绿部位变黄至红色,可施用氧化镁来调节。缺硼:表现为芽萌发后几周顶芽枯萎,变暗棕色至顶端枯死。充分灌水,叶面喷施0.3%~0.5%硼砂溶液即可调节
5.其它注意事项。
(1)防寒措施。采用根部培土、稻草绑枝、浮面覆盖、设施拱棚等辅助措施。
(2)避雨栽培。有提升风味、防止裂果、以利储藏、提早延后等效果,也可预防花期低温、气温骤变等不良因素造成的损害。
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土质肥沃、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壤土种植生姜。生姜不宜连作,也不宜选择块根类、肉质根类和块茎类农作物作为前茬作物,否则病虫害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2.选姜。购买的生姜应该是表皮粗糙、色泽较暗的生姜,不要买被硫磺熏过的表皮光滑、破损、色泽鲜艳、有刺激味的生姜作为种子。 长期种植生姜的农民在收获生姜的时候,选择生长健壮、无病、优质、高产的地块选留肥壮、无病虫、无腐烂、无损伤、芽头饱满、个头大小均匀、颜色鲜亮、未受冻的姜块做姜种贮藏。
3.选择播种时间。生姜发芽温度较高,播种期一般为3-5月份,南北差异很大,以当地土壤温度超过16℃以上时进行播种,不能过早或者过迟。
4.催芽方法。播种以前,根据播种时间提前20天左右开始催芽,可以采用温室催芽、火炕催芽、牛粪催芽等多种方式进行催芽,保持生姜有一定的湿度,保持温度在22-25℃之间,才能按期培养成粗壮的芽,温度太高幼芽瘦弱纤细,温度太低,发芽缓慢。姜芽长出0.5-1厘米时,即可分批栽植。姜块用手掰开也可以用刀切开,每个姜种保留1-2个饱满芽,伤口可用草木灰涂抹,有利于伤口恢复,必要时进行杀菌处理,避免姜种腐烂。
5.合理施入底肥。一般选择用腐熟的鸡粪或者羊粪作为底肥,每亩地施入1000-2000公斤,和土壤混合均匀以后翻入土壤,也可以每亩施入饼肥1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或者尿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各25公斤,在播种沟施入。生姜属于忌氯作物,不宜施入氯化钾等含氯肥料。
6.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水分下渗以后进行排姜。生姜每亩密度控制在5500株为宜,生姜的株距为30厘米,行距为40厘米,每穴放一个姜种。发芽的生姜可以将种芽向上摆放,但最好选择平摆,既方便操作又方便收获。 东西方向开沟的将姜芽朝南摆放,南北方向开沟的将姜芽朝西摆放。亩用种量一般为400-500公斤,农村素有姜够本一说,所以种姜宜大不宜小。覆土厚度为4-5厘米,
7.田间管理。出苗以后开始浇水,在生姜苗长到25厘米时进行第一次追肥,以氮肥为主。在生姜块根快速生长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以钾肥为主,配合施入三元复合肥,再过一个月再次施入钾肥和复合肥,数量减半即可。
8.病虫害防治。生姜的病虫害主要包括姜瘟病、斑点病、叶枯病、眼斑病、炭疽病、溃疡病、细菌软腐病、姜螟、姜蛆、斜纹夜蛾等,夏季是病虫害高
1、土地整理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透气性能良好的土地,每亩地施加4000kg腐熟有机肥,50kg过磷酸钙,30kg硫酸钾,20kg尿素;深耕深翻30cm,将肥料翻入土中,整平做畦,畦宽1m左右。
2、种子处理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一轮筛选,剔除掉混杂在其中的瘪粒,然后用40℃的温水浸泡种子24小时,捞出晾干,准备播种。
3、播种
在5月中下旬,地表温度稳定在10-12°C时,进行条播,每亩地播种2-3kg的种子。播种方法:在畦上挖沟,沟距20-25cm,沟深2-3cm,然后将种子撒入沟中,并在上面覆盖上一层1-1.5cm的土壤。
4、施肥
在定苗后,每亩地施加20kg有机水溶肥20kg,或5kg尿素;后续每收割一次大青叶,需要施加一侧粪肥。
5、水分
苗期时,保持土壤湿润;苗期过后,每隔7-10天浇水一次;生长中后期尽量不浇水。
6、人工管理
(1)当幼苗长到3-5cm左右时,进行间苗,去除掉长势较差的幼苗,苗距控制在4-6cm;当幼苗长到7-10cm时,进行定苗,苗距控制在8-10cm。
(2)苗期时浅耕,间苗的时候人工除草一次,苗高15cm时进行第2次人工除草,后续每隔15天除草一次。
1、选地建园、适时栽植
一般选择肥沃排水较好的山坡地作为园地种植,立春之后栽植,容易成活,在品种上应选择适合本地土壤和气候的。在栽植前,需要将有机肥施入定植穴中,填埋土壤,然后移栽母竹,注意浅栽,降低密集程度,分层压实,浇好定根水。
2、松土除草、合理施肥
松土除草,一般每年要进行两次,第一次在刚长叶时,将杂草放入松土,增加土壤肥力。第二次在催芽肥时进行,林地上铺上杂草,增加地温,减少养分流失。为了提高竹笋生长速度,就要注意科学施肥,每年至少三次。一般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生长季节施好速效化肥,疏松林地表层,改善物理性能,能够快速提供竹笋生长速度。
3、护笋养殖、适时钩梢
护笋是种植竹笋的关键,第一年长出的笋尽量多留,第二、三年只留发育较好的笋以便成竹,及时挖去发育不好的笋,剪去先梢,钩梢适应保留15-17盘枝叶,钩梢有利于减少风雪的危害,促进竹鞭和笋的生长。
4、地面覆盖、增温保湿
当竹笋进入到丰产期后,覆盖一层地膜或使用稻草、竹叶等覆盖,以提高地温,这样可以起到促进竹笋生长的作用,从而提高竹笋的产量。
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加强竹笋的肥水管理,提高竹林抗性,并浅翻耕地,及时挖退笋除虫。如果有条件的还可以安装杀虫灯。
1、选地
玉米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土质疏松,土质深厚,有机质丰富的黑钙土、栗钙土和砂质壤土,pH值处在6-8范围内都可以种植。
2、选种
种植玉米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种子纯度高、出芽率高、净度高的种子,且种子的抗倒性比较强、抗病性能要好。
3、播种
可以直接打穴播种,在地里打穴,然后施肥、播种,行距65cm,株距18cm,播种深度为5cm,播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5叶时定苗,要拔除病苗、弱苗、异株,留健壮苗,缺苗要及时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