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技术与管理方法? 养羊技术与管理方法2020?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1-01 18:46:21

养羊技术与管理方法?

1、养殖技术

(1)羊舍搭建

养殖场的搭建主要使用水泥、钢筋、砖瓦、木料、石材等物品进行搭建工作,羊的圈舍搭建过程中主要注重的就是通风和保暖这两种问题,通风系统好羊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很好控制,羊生病的几率也会降低,保暖性能好的羊舍可以在冬天或者是雨水多的季节里让羊有更好的生活环境,羊的生长速度也会加快很多,要注意的就是养殖场地不能搭建在地势低洼的地块上,地势低洼的地块很容易出现积水,这样羊舍的湿度就会提高,羊很容易得皮肤性疾病。

(2)羊舍消毒

舍搭建完成后要做好消毒工作,彻底的消毒对羊初期的生长很有好处,羊舍内的地面要使用药粉进行泼洒,墙壁和顶喷使用喷雾进行消,消毒完成后要使用熏蒸的方式对羊舍内的死角进行消毒,熏蒸过程中要做好羊舍的封闭工作,提高熏蒸消毒的效果,熏蒸的时间要控制在8-10小时左右,然后打开圈门进行通风放气,减少药物的残留,一切工作都完成后等待放养。

(3)圈外修饰

羊舍搭建完成后还要对圈外进行改修工作,圈外要使用铁丝网隔离出比羊舍打出3倍左右的面积作为羊的活动场所,隔离网还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外来的家畜进入圈舍内,隔绝因外界因素引发的传染病,圈外的地面要使用沙土进行铺垫,把坑洼不平的地面变的平整干净,防止活动场内出现有积水的情况,减少羊因饮用这样的积水会出现腹泻的问题,对养殖极为不利,一切都准备完成后可以进行放养。

(4)种羊选择

羊的品种选择最为非常重要,要根据自身所养殖的发展方向来决定羊的品种,羊可以分为肉羊、产崽羊、产毛羊,这三大种类,要结合当地的气温情况来决定养殖的品种,种羊要选择腰背平直,腹部不能有下垂,身形匀称,食欲旺盛,这样的种羊作为首选,购买完种羊后要及时的运送回羊舍进行养殖工作。

(5)日常管理

种羊购买完成后10-15天注射一次疫苗,每天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羊舍内要每天进行定时的清理以保证卫生环境,降低羊因为环境而生病的可能。每天要喂食3次,每隔15-20天进行一次消毒工作,主要是针对食槽,水槽,喂养工具进行消毒,羊舍内的温度要控制在15℃-25℃之间。

2、注意事项

(1) 充分了解种公羊、母羊的习性及特点,掌握饲养管理技术。

(2)根据自身饲养的品种和生产方向选择饲养管理方式。

(3)养殖绵羊要掌握剪毛的技术和时间,养殖肉用山羊要掌握育肥技术,养殖绒山羊要掌握抓绒技术,养殖奶山羊要掌握挤奶技术。

二、羊三好饲料的功效

羊三好并不是一种饲料,它是一种活酵母,其主要功效如下。

1、使用3-4天后,快速提高瘤胃微生物消化能力,粪便明显变好,不拉稀,消化好,食欲好。

2、使用10-15天后,肉羊夏季采食量提高10-25%,粪便过料的情况明显改善,粪便筛检测消化率提高5-15%。

3、使用20天后,随着饲料消化利用率提高,肉羊生长速度快20-25%。

分享

养羊技术与管理方法2020?

1、地势较高且相对干燥,周围有好的水源和草场的地方可做饲养场。

2、搭建空间较大的羊舍,以免羊群因为生活环境过于拥挤,而发生各种疾病。

3、在选择羊的品种时,也需选择具有抗病性强、肉质好、适应能力好等特点的优质品种。

4、要根据羊群实际的生长情况,适时的在羊饲料中添加一些骨粉或者麸皮,给羊补充营养。

5、需要保证羊每日有足够的饮水量和水质。

一、饲养位置

在选择饲养羊的地方时,应选择地势较高且相对干燥,周围有比较好的水源和草场的地方。

二、建设羊舍

需要搭建空间较大的羊舍,以免羊群因为生活环境过于拥挤,而发生各种疾病。而且在羊舍前,也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当做饲养区,并定期的对羊舍进行消毒。

三、选择品种

需要选择品种优良、抗病性强、肉质好、适应能力好的羊来进行选种和交配。

四、喂养饲料

当在丰草期时,可对羊群进行放养进食,还可以储存一些玉米、大豆等食物作为羊群冬季的饲料。还需要根据羊群实际的生长情况,适时的在羊饲料中添加一些骨粉或者麸皮,给羊补充营养。

五、干净水源

在喂养羊的时候,也需要保证羊每日有足够的饮水量,而且这些水必须要干净,若是水被污染了或者羊没有足够的饮水量,会导致羊群大面积的死亡。

六、防控疾病

在养羊的时候,需要时刻观察羊的状况,若是发现了病羊,需要及时将病羊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的羊。

养羊技术与管理方法养羊圈舍设计?

养羊技术与管理方法养羊卷子设计是指养羊技术包括养羊的。营养技术。

蘑菇的养植技术?

蘑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用菌,其养植技术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下是蘑菇养植技术的基本步骤:

1. 选用适宜的菌种:蘑菇的菌种有很多种,要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目的选择适宜的菌种。

2. 选用适宜的培养基:蘑菇的培养基可以是木屑、麦秸、稻草等,要根据不同的菌种和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3. 培养基的消毒:将选用的培养基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其中的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4. 菌种接种: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让其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5. 培养室的环境调控:蘑菇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环境条件,要根据不同的菌种和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调控。

6. 蘑菇的采摘和处理:等到蘑菇长成后进行采摘,割去菌柄和菌褶,然后进行清洗、去皮、切片等处理。

以上是蘑菇的养植技术的基本步骤,具体操作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菌种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整和优化。

养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狗狗的饲养方法与管理知识

  1、营养要全面。根据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及犬的营养需要,分别取舍,合理搭配。首先要考虑满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需要,然后再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先考虑质量,后考虑数量。

  2、不能长期饲喂单一的饲料,以免引起厌食,要经常地改变日粮的配方,调剂饲喂。

  3、要考虑食物的消化率,吃进体内的食物并不能全部被消化吸收与利用,如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率是80%,有20%是不能利用的。因此,日粮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含量应高于犬的营养需要。

  4、要讲究卫生,饲料要新鲜、清洁,易于消化,发霉变质的饲料不能用。

  5、是要注意饲料中热量的配比。饲料中热量较高,能使犬偏胖,影响犬体的均匀性,甚至引起食欲不振。

养羊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1、建造养殖场地

(1)需要在交通便利、地势高燥且开阔、周围有优质草源、通风性以及排水性均好的地方建造养羊场,同时要求养羊场应远离化工厂与农药厂,避免造成污染。

(2)在养殖场中,应根据羊的种类来划分出不同的羊舍,一般可以建造公羊舍、母羊舍、羔羊舍、病羊舍等羊舍,要求羊舍有良好的通风性、采光性以及保暖性。

2、选择品种

(1)为了保证养殖质量,需要挑选体型健壮、反应灵敏、眼中有神、毛发顺滑的优质羊品种。

(2)不建议挑选体质瘦弱、反应迟钝的羊,因此这种羊通常不太容易养活。

3、投喂食物

(1)粗饲料

①青干草:如果给羊投喂青干草,那么每天喂食量一般为羊体重的3-4%。

②干草料:如果给羊投喂干草料,那么每天喂食量一般为羊体重的1-2%。

(2)精饲料

①羔羊:针对20-30日龄的羊,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50-70g;针对1-2月龄的羊,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100-150g;针对2-3月龄的羊,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200g;针对3-4月龄的羊,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250g。

②公羊:针对没有在配种期间的公羊,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0.5kg,并分成2次进行投喂,而在配种期间,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0.8-1kg,并分成3次进行投喂。

③母羊:针对空怀母羊,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0.3-0.4kg;针对妊娠前期的母羊,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0.4kg;针对妊娠后期的母羊,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0.5kg。

榴莲管理方法与技术?

榴莲是一种热带水果,其管理方法包括:

1. 选择健康的水果:选择水果时要选择外观完整、色泽鲜艳、无病虫害的水果。

2. 储存温度:榴莲需要储存在较低的温度下,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建议将榴莲储存在冰箱中,温度控制在4°C左右。

3. 避免碰撞:榴莲外壳坚硬,碰撞容易导致水果破裂或受损,影响其口感和品质。

4. 正确采摘:采摘榴莲时要选择成熟的水果,避免采摘过早或过晚的水果。

5. 正确清洗:清洗榴莲时要使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擦拭水果表面,避免使用清洁剂或热水。

6. 正确切割:将榴莲切割成小块,避免将其整个放入口中,以免影响口感。

7. 正确食用:榴莲具有浓郁的香味和味道,建议先闻一下,再尝试食用,避免误食。

榴莲的管理需要细心和耐心,以确保其品质和口感。

养猪技术与管理方法?

要使猪健康、快速生长,投入和产出成正比,就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说来就是做到“四良”,即“良种、良料、良舍、良管”。

①良种。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猪的地方品种繁多,多达数10个。从肉质划分,有脂肪型、瘦肉型,肉脂兼用型猪。脂肪型猪一般是指国内的地方品种,瘦肉占胴体35%~45%,如全华猪、内江猪、两广小花猪。瘦肉型猪是指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瘦肉占胴体60%~65%,如长白猪、大白猪、杜洛猪。肉脂兼用型猪指用进口的良种猪作父本,地方良种母猪作母本杂交产下的后代,即杂交猪,这种猪抗病力强、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多。我们在具体选苗时,要挑选个大、脚高,体格匀称,用手触摸耳根无发热,身上无稀,采食正常的健康猪。

②良料。要养好猪,我们应搞清猪的营养需要及其功能,同时还要学会识别真假、好坏的饲料,为养猪准备新鲜、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

③良舍。猪栏的建设,要选在相对地高一处,以便于排水排便。同时要考虑透光透气,防暑避寒。猪栏的大小按1头猪占地1.2平方米计算,食槽长度按每头40厘米设计。地平修的较低,其他三角较高保持一定斜度辅面。这样便于打扫卫生和冲选干净。

④良管。建好栏、选好苗,准备好优质饲料后,就要进行优良的管理。调教猪吃在一处,睡在一处,便于在一处的三角管理。勤打扫卫生,准确供料,注意观察猪只是否生病,定期驱虫和防疫,为猪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苗圃管理方法与技术?

根据环境的温度、土壤成分选择合适树苗,加强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养虾技术和管理方法?

池塘青虾高产养殖法

  为了改变池塘青虾养殖单产偏低这一现状,采用一年双季养虾、投喂全价颗粒饲料等技术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养殖经济效益。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池塘要求。青虾耗氧量高,不耐低氧,同时,青虾又属底栖动物,游泳能力差,喜欢在池底活动。因此,养殖青虾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养虾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坡比为1∶3~1∶3.5,水深1.5米左右,池底无淤泥,水源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苗种投放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在每个塘内安装好增氧设施。

  2.种植水草。青虾属甲壳动物,有脱壳和互残现象。因此,为了避免青虾发生互残现象,就必须种植一些适宜的水草来防止青虾之间相互残食。种植的水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种植于池边浅水带四周的水花生;另一类是种植于浅水带池塘底部的沉水植物,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这类水草繁殖迅速,所以当池塘内水草过多时,可用人工方法捞除稀疏,使塘内水草呈星点分布最好。一般情况下,水草的生长面积占池塘水面总面积的比例应控制在30%左右。

  3.设置网片。在虾塘中间设置10~33目的无节夏花网片,用毛竹架固定,按屋架形设置于水面下20~40厘米处,坡度为15~20度,以便青虾上下爬行,每排网片宽3~4米,长度因池而定,一般5亩左右的池塘可设2排网片。

  4.苗种放养。青虾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养殖环境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虾苗经过2个月的养殖每尾可达到3克以上的商品规格。因此,可采用春季和夏季两次放养、一年养两茬的养殖模式。

  夏季放养在7月左右进行,亩放1厘米左右的虾苗4万~6万尾,10~20天后投放少量鲢鱼种。放养时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放养时间应选择晴天的清晨或阴天不闷热的时候进行,放养时要避开苗种脱壳高峰期。到了8~9月还会出现一次批量产卵孵化出的小虾苗,这批虾苗到年底规格一般可长到2~3厘米,可作为春季放养苗种,一般亩放3万~5万尾。

  5.投喂管理。根据青虾的摄食生活习性,坚持四定的投喂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9时、下午5时~7时,上午投喂总量的1/3,下午投喂总量的2/3。饵料应投在长有水草的浅水区,并且要投撒均匀。青虾苗种的日投喂量一般控制在3%~5%,前期以投喂细颗粒饲料为主。随着青虾个体的增大,可适当投喂相应规格的颗粒饲料。投喂时要细心观察青虾的吃食情况,一般每次投喂量以2~4个小时内吃完为宜。

  6.水质管理。在高温季节必须做到每周加水或换水1次,先排底层老水,再加15~20厘米深的新水。夜间或清晨发现青虾浮头,必须开增氧机和加注新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阵雨之前的天气里,应采取全天24小时加水和换水措施,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状态。

  7.日常管理。每半月用生石灰水或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菌及病原体。同时观察青虾身上是否附着纤毛虫,可用硫酸铜水溶液全池泼洒,全池的施药浓度为0.7ppm,隔7天再用1次。

  8.适时起捕。青虾长到4~5厘米就可以起捕上市。一般春放苗种5~7月起捕上市,夏放苗种9~11月起捕上市。

  雨季虾塘浑浊水治理方法

  每年4、5月,华南地区养殖对虾的旺季开始到来。这个季节东北季风转为亚南季风季节,气温变化较大,雨量增加,往往使正在养殖对虾的虾塘,水色由褐色、绿色变浑浊,呈乳白。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天气突变,浮游植物死亡,产生缺氧,或浮游动物暴发性繁殖,大量摄食藻类。如果池塘透明度较高,浮游植物繁殖数量不能满足浮游动物的需要,就会把浮游植物吃光,从而失去原来水色而变浑浊。因为池塘中的水色和透明度是由池塘中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浑浊水的危害性在于造成池塘缺氧。因为池塘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据报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含量,占海水池塘溶氧收入可达91.3%-100%,而大气的扩散作用在池塘溶氧收入中仅在5.3%-7.8%。池塘水浑浊,意味着池塘中浮游植物极少,当然光合作用就极少,产生氧气自然减少。

  正因为6、7月份是阴雨天、暴雨和大暴雨季节。这种天气阳光减弱,光合作用减少,供氧量也减少,在这种恶劣天气下,若日常管理工作不力,对虾就很容易发病。缺乏科学知识的虾农对这种水色的处理一筹莫展,其实认清其发作原理,解决浑浊水问题并不困难。

  浑浊水除了由于供氧量减少,影响对虾呼吸与生长外,还可以导致水质恶化。因为池塘底质中存在大量对虾排泄物、残饵和生物尸体,这些物质若在含氧量充足的情况下,易进行氧化反应,有害的物质,例如氨氮、亚硝酸和硫化氢等,就越来越少。池塘底质在缺氧情况下,还原反应增多,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导致对虾应激,病害由此发生。

  浑浊水有如下处理方法:

  使用消毒药物,杀死部分浮游动物。常用生石灰,浓度为20ppm(每立方水体20克,若水深为1米,每亩用生石灰13公斤左右)。生石灰先溶于水,加水稀释,全池均匀泼洒,使用生石灰后水会变清些。也可以用其它消毒剂,但其浓度必须以对虾安全为前提。

  停止投料1-2餐。目的是让虾饥饿,抢食部分浮游动物,减少浮游动物数量,方便培养藻类。

  换水5-10厘米。换水的目的是补充藻种。因浑浊水中藻类很少,藻种少培养藻类更困难,故必须增加藻种含量,方便肥水,以便能在较短时间内把藻类培养起来。如果自己养殖的相邻池塘正在养虾或养鱼,水色也好,没有其它病害,可抽些过来,补充藻类,效果也很好。

  立即施肥。所用肥料尽力用无机肥,不用有机肥。从近年许多虾农反映,用有机肥肥水,对虾发病机会较多。据广西北海某地虾农反映,2004年上半年发病虾塘中,80%是使用鸡粪肥水。广东斗门虾农也有相同反映。因为鸡粪是有机物,不易溶于水,不易被单细胞藻类吸收利用,沉积到池底后,容易腐烂发臭,污染底质。而水质的恶化,往往是由于底质恶化引起,同时,鸡粪处理不好,又可以带细菌病毒,容易引起对虾发病。

  使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它是根据单细胞藻类特需的营养要求配制而成,含有高活性的氮、磷、钾、硅等营养元素,有利于单细胞藻类繁殖,有效期长,一般养殖一造虾只需一次性肥水。用量也少,一般水深为1米,每亩放1-1.5公斤即可。价格也便宜,通常每亩费用为6-8元。使用更简单,只要加水溶解,稀释全池泼洒即可。见效也快,24小时内水色会变为褐色和绿色,48小时内达到预期效果。

  肥水时应在上午晴天进行,阴天和雨天不要肥水。

  结合使用微生物制剂,例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EM菌等。

  此外,施些沸石粉和合理使用增氧机,效果更好。

  总之,浑浊水对正在养殖的对虾危害极大,它在最初出现时,对虾并没有明显异常症状,但若不及时处理,其后果不堪设想。务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改变水色和透明度,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防止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