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的基本方法及原理?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8-17 17:53:49

灭火的基本方法及原理?

1、冷却法:如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通过水来大量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最后使燃烧终止。

原理:原理:降低温度

2、窒息法:如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来降低氧浓度,使燃烧不能持续。

原理:隔绝氧气

3、隔离法:如用泡沫灭火剂灭火,通过产生的泡沫覆盖于燃烧体表面,在冷却作用的同时,把可燃物同火焰和空气隔离开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原理:隔离可燃物

4、化学抑制法:如用干粉灭火剂通过化学作用,破坏燃烧的链式反应,使燃烧终止。

原理:隔绝可燃物

简述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施肥原理就是根据作物需肥特征施肥,不同的作物,以及生长阶段对氮磷钾的配比需求不同,你种植的是什么作物呀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组织理论,相关书籍有《组织学》、《组织行为学》等等;

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相关书籍有《人力资源管理》等;

3.管理过程理论,相关书籍有《管理的实践》等;

4.系统管理理论,相关书籍有《组织与管理——一种系统学说》等;

5.学习型组织理论,相关书籍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务》6.经理角色理论,相关书籍有《经理工作的性质》等;7.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相关书籍有《企业文化学》等;8.经验主义管理理论,相关书籍有《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

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由燃烧所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可以得知,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其基本原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1.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

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

2.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

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

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3.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

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4.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

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制定班规原则及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制定合理班规的原则

 1.教育性 班规最大的目的是通过劝导、奖励、惩罚等手段来帮助学生成长,纠正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如何做事做人。因此,好的班规应将许多做人做事的方式原则包括其中,如“冲动是魔鬼,遇事需冷静”“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等。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强调班规中的惩罚条例,而忽视必要的教育引导,可能会加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只会遵守规则而缺乏人文情怀的动物。只有以教育性和有利原则为目的制定出的班规才会被学生衷心接受。 

2.实际性班规应以解决本班的实际问题为主,而不在乎条例的多寡。当新班主任接手班级管理之后,随着时间的推进和了解的深入,学生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迟到、上课睡觉、乱扔垃圾、抄袭作业等,如果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没有在原来的班规中体现,那么班主任就要适当地调整班规,加强对这些突出问题的管理,并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添加到班规中,解决班级现阶段的突出问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班规应该是灵活调整的,因为它要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实际问题,不能尘封不变。

 3.全面性班规应将学生在校的各方面事情都考虑其中,总体上讲,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个体情况,包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服饰、发型、思想状态、出勤率等;二是班级管理的总体制度,如教室、寝室卫生和纪律的评比、课外活动表现、学校奖励措施、请假制度、优秀班委干部评选等。

 4.赏罚性古人云,赏罚并举方能指挥军队。班规也是如此,制定班规应避免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只罚不赏,只赏不罚,或不罚不赏。

5.有效性有效在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有效地被老师执行,二、有效地被学生接受。老师和学生可以清楚地记住所有班规,按章办事,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学生没有逆反情绪,犯错之后也会乐于接受惩罚,相信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在制定班规的时候,应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班规的制定过程中,为班规的完善建言献策,因此,为确保被全体学生所接受,在制定班规的初期,应该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把握好惩罚和奖励的度,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6.全员参与性 

所以新班主任应该放下身段,与学生在一起平等地交流,一起合作、探讨之后再制定班规,最好采取以下步骤: 1.班主任列出提纲,表明班规的覆盖范围; 2.收集全体学生的建议,以及其它班规的优秀经验; 3.班主任和班委干部一起合作制定出班规初稿; 4.全体学生在一起讨论、删减或增添初稿中的某些条例; 5.全班投票表决,多数同意则通过; 6.试执行班规一个月,以考察班规的实际运行情况; 7.根据试用期所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增加、删除某些条例; 8.调整成型之后定稿,悬挂于教室的墙面上。

枇杷施肥的方法有哪些?

枇杷幼树施肥主要目的是促进树体生长,以保土壤在周年内不缺养分。根据其全年生长、四季抽梢的特点,于各次梢萌发前施一次促梢肥,隔15天左右嫩梢展叶后再施一次壮梢肥,每年5~6次,一般每株每次用腐熟稀人粪尿10~20千克和枇杷专用肥0.3~0.6千克。

电厂除尘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静电除尘器是一种烟气净化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烟气中灰尘尘粒通过高压静电场时,与电极间的正负离子和电子发生碰撞而荷电(或在离子扩散运动中荷电),带上电子和离子的尘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异性电极运动并积附在异性电极上,通过振打等方式使电极上的灰尘落入收集灰斗中,使通过静电除尘器的烟气得到净化,达到保护大气,保护环境的目的。

蛋白质电泳的原理及基本方法?

1.

蛋白质电泳基本原理介绍以淀粉胶、琼脂或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作为支持介质的区带电泳法称为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物的一种电泳方法,人为控制聚丙烯酰胺凝胶聚合成孔径的大小,通过类似分子筛的作用把蛋白质分开。它有两种形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在电泳的过程中,蛋白质能够保持完整状态,并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蛋白质的形状及其所附带的电荷量而逐渐呈梯度分开。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仅根据蛋白质亚基分子量的不同就可以分开蛋白质。SDS是阴离子去污剂,作为变性剂和助溶试剂,它能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使分子去折叠,破坏蛋白分子的二、三级结构。而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能使半胱氨酸残基间的二硫键断裂。在样品和凝胶中加入还原剂和SDS后,分子被解聚成多肽链,解聚后的氨基酸侧链和SDS结合成蛋白- SDS胶束,所带的负电荷大大超过了蛋白原有的电荷量,这样就消除了不同分子间的电荷差异和结构差异。蛋白质的迁移率仅取决于蛋白质的分子质量的大小。与已知分子质量的标准品比较,可以测定蛋白质的分子质量。

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系统介绍

聚丙烯氨酰基质电泳的早期形式,即在自由溶液中进行的移动界面电泳已成为历史,代之以采用支持介质的区带电泳现在被广泛的使用。采用支持介质的目的是防止电泳过程中的对流和扩散,以使被分离的成分得到最大分辨率的分离。支持介质应具备以下特征:化学惰性,不干扰大分子的电泳过程,化学稳定性好,均匀,重复性好等。固体支持介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如纸、醋酸纤维素膜、硅胶、纤维素等。另一类是如淀粉、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目前,第一类支持介质已逐渐被第二类支持介质所替代。其中,聚丙烯酰胺凝胶,由于它的高分辨率,已成为目前生化实验室最常用的支持介质。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PAG)是由单体丙烯酰胺(acrylamide,简称Acr)和交联剂N,N'-甲叉双丙烯酰胺(N,N'-methylenebisacrylamide)在催化剂和加速剂作用下聚合交联而成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一般用于蛋白质电泳的凝胶选用29:1的丙烯酰胺与N,N'-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混合物,以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进行聚合。

连续电泳和不连续电泳连续电泳是指电泳

围棋基本的原理有哪些?

  初学围棋的人必须要先了解以下几条有关围棋下法的基本规则:   围棋通常由两个人进行对局,对局时一方执黑棋,另一方执白棋。   围棋应从空棋盘开始对局。   在现代围棋对局中,执黑棋的一方应先下子,执白棋的一方随后下子。   围棋对局时,双方应该轮流在棋盘上下子,每方每次只能在棋盘上下一个子。   棋子下在棋盘上之后就再也不能移动,直至终局。   对局双方可自由地在棋盘上下子,并根据己方的意愿相互围地,直至终局。   终局计算胜负时,围得地多者胜。   围棋的棋具:   棋子:棋子分为黑棋和白棋,黑子181个,白子180个。棋子呈圆形。中国一般使用一面平、一面凸的棋子,日本、韩国则常用两面凸的棋子。中国云南所产的“云子”为历来的弈者所青睐,迄今已有五百馀年的历史。较为珍贵的棋子材料有贝壳、玛瑙等。对弈时双方每人使用一种颜色。每一个棋子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大小之分。   棋盘:围棋盘由19条横线19条竖线组成,共361个交叉点,最外边的线称为边线。为了便于识别棋子的位置,棋盘上划了九个点,术语称做“星”,中央的星点又称为“天元”。棋盘可分为“角”、“边”以及“中腹”。现今的棋盘则有19×19、13×13、9×9,较为普遍,另外还有一些是较罕见的15×15、17×17。正式比赛所用棋盘为19×19,其他作为教学和练习辅助。   棋钟:正式的比赛中可以使用棋钟对选手的时间进行限制。非正式的对局中一般不使用棋钟。   行棋规则:   1.棋子要下在棋盘的边线之内(看19×19棋盘图),边线之外的棋子无效。   2.棋盘是由横线和竖线组成的,横竖相交的地方叫做交叉点,棋子只能落在交叉点上。   3.拿黑子的一方先行,双方交替落子。任何一方不可以连续下两手,否则判负。   4.每一个棋子落在棋盘上之后,都不可以移动,叫做“落子无悔”。除非“气尽”被提掉。凡是移动棋子或毁坏棋形,可以按照规则惩罚。

使用冲施肥有哪些好处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冲施肥”又叫水冲肥,它是一种追肥的方式。大量运用在实施园艺中,操作方法就是把固体的速效化肥溶于水中并以水带肥的方式施肥。冲施肥通常用水溶性化肥,主要是氮肥和钾肥,二者的水溶性强,通过肥水结合,让可溶性的氮钾养分渗入土壤中,再为作物根系所吸收。冲施肥即是灌溉施肥,而灌水方式可分井灌和畦灌,也包括滴灌、喷灌。但有的地方管理粗放用大水漫灌来冲施化肥。这种大水漫灌的施肥方式突出了一个“冲”字,很容易造成氮素的大量损失,同时也造成水分利用率低的问题。   目前冲施肥广泛用于大棚种植和露地蔬菜上。由于冲施肥的肥效来得快,很符合一些急于求成的种植者的心理,因此,冲施肥近年来发展很快,,除了蔬菜还有其他经济作物。这也刺激了大量的小包装“硝酸铵”、“硝酸钾”等水溶肥料的纷纷上市。而这些小包装肥料都比较贵。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