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养殖有哪些方法和要求?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0-24 09:15:02

马鹿养殖有哪些方法和要求?

马鹿养殖作为高收入的养殖项目之一,其主要的原因是马鹿的全身都是宝,尤其是鹿茸的市场价值。下面介绍有关马鹿养殖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马鹿养殖的鹿舍建造要求

    地势平坦高爽、阳光充足、背风向阳、安静、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马鹿舍由棚舍和运动场两部分构成,四周设有围墙,高3米,运动场铺沙,每只鹿占地6平方米

  马鹿养殖的喂饲要求

    马鹿是反刍草食动物,坚持以本地饲料资源出发来配制日粮,日粮分精料和粗料。粗料有柞、杨、柳、槐树枝叶、大豆秧、红薯秧、甜菜、青贮饲料;糖料有玉米、豆类、糠麸等。做到“三定”:一定时,每天喂3次,早7点、午12点、晚6点;二定量,粗料自由采食,一般10-15公斤,精料0.75-1公斤;三定水,供足清水,冬饮温水(15-20℃)。

  马鹿养殖严防疫病

    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每天要打扫鹿舍、清除粪便,刷洗用具,不喂变质饲料,要经常细心观察鹿的动态,对发现的病,要立即进行治疗。

  以上几点就是关于马鹿养殖的方法和要求。做好饲养和疫病防治工作是马鹿养殖的重点工作

明虾养殖技术和要求?

一、实行以水控温调氧。

随着水温升高和对虾体的成长,要不断增加水深,尤其是在养殖中后期,水位一定要增至1.8~2米,高温期要保持2.2米以上。为此,在大潮期,要每天排水一次;在低潮和枯水期,则要进行机械排灌,使每天换水量达到50%左右。高温期则全排全灌,这样可有效地把水温控制在30℃以内,使水的透明度达到35厘米,溶氧量稳定在5毫克/升左右,有利于对虾旺食快长,优质高产。但在换水时,要防止携带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毒的微小活体侵入,最好在进水口使用60目网片滤水。

二、分阶段科学投饵。

当对虾体长4厘米以上时,以投喂螺蚬等低值小贝类饵料为主,每天每万尾投喂6~8公斤;当体长8厘米时,每天每万尾投喂50公斤;当体长12厘米以上时,每天每万尾投喂100公斤。如小贝类饵料不足,可投喂配合饲料。体长4厘米以上时,每天每万尾投喂1.5公斤,以后体长每增加0.5厘米,

每天每万尾增投0.3~0.5公斤;体长10厘米以上时,

每天每万尾增投0.7~0.8公斤。如用冰鲜小杂鱼,则按1公斤配合饲料折用2.5公斤冰鲜小杂鱼替代。对虾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间活动频繁,食欲旺盛;白天潜伏,食欲减弱。因此,饵料要在日出前和日落后两次投喂,早晨投1/3,傍晚投2/3。饵料要投在虾池四周平台上,使体质强弱的虾都能吃到。投饵时要坚持“四少四多”,即前期少投,后期多投;早晨少投,傍晚多投;低潮时少投,大潮时多投;对虾大量蜕皮时少投,正常生长时多投。“两不投”,即变饵料不投,环沟和深水不投。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三、谨防虾病危害。

盛夏高温季节,对虾活动摄食能力差,机体的代谢水平下降,加之水体环境恶化,病原生物滋生,容易引起虾病。为此,首先,要注意投饵量不宜过多和过于集中,以免饵料变质发臭,致使水质变污。尤其是鲜活饵料,在高温天气极易变质,造成对虾中毒死亡。为减轻虾池水质污染,要经常换水。其次,要注意疏养。在盛夏高温季节,要合理调节虾群密度,以保持虾群有一定的活动水体。

军训的内容和要求有哪些?

训练内容就是跟着教官做 转身,起步,正步,跑步走的要领,还要站军姿,运气好的话还能见见枪。期间还可能会学首军旅歌曲。

具体:

1.站军姿,军姿口令为: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分开约六十度,两腿挺直,膝盖为向后压,上体保持正直,两肩微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微弯拇指贴于食指第二关节处,中指贴于裤缝线,头要正颈要直两眼目视前方,下颚微收。

2.停止间转法,包括:稍息、立正、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跨立与立正、蹲下与起立。

3.行进间转法,包括:齐步的行进与立定、正步的行进与立定、跑步的行进与立定。

(也就是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三项)

4.最后是拉歌练习,学习一些军歌和拉歌的技巧、口号等。 以上是军训的内容,最后进行汇报表演,也就是检阅。 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打枪。

螃蟹养殖技术和养殖方法?

1、可以把螃蟹放在一个比较深的盆里,如果螃蟹太多,一个盆放不下,可以将它们分散着养,为了防止螃蟹逃脱,盆上最好蒙上一层纱布。

2、在盆里放上清水,水的深度不要没过螃蟹,让它站起来的时候的头能够露出来,否则它会吸不到氧气难以呼吸,但是要把螃蟹的壳淹没。

3、如果用盆养担心螃蟹会逃跑,可以用塑料桶来养,和盆养同样的方式,里面的水不要放太多,选择内壁比较光滑的桶。

4、将螃蟹桶放在通风凉爽的地方,温度在十五度左右最好,如果养一两天就想吃,那么就不用喂它东西,只用清水就好。

5、如果想养的时间长一些,而且不让螃蟹瘦下去,可以给螃蟹喂点小虾米或者小鱼什么的,再加上点杂草最好。

6、如果你要养的螃蟹是河蟹,只用清水养即可,如果是海蟹,还需要在水里放上一些盐,让水变咸,更接近它的生长环境。

各种花卉的养殖方法有哪些?

草花一般种子繁殖,木本可以扦插,宿根植物去底部根茎埋土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步骤/方式1

池塘条件

目前人工养殖泥鳅多用水泥池进行养殖,池塘条件要求:面积以2-3亩为好,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等。而且在池塘选址上要考虑排灌、交通、阳光、水质等环境因素。

步骤/方式2

清塘消毒池四周离岸边1厘米左右的位置可栽种一些禾本科植物(如黑麦草、芦苇等),作遮荫用,对于水质培育也有好处。苗种下塘前,用生石灰(150Kg/亩)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当池水呈绿色时,即可放入苗种。

步骤/方式3

鳅苗投放一般情况下,鳅苗的放养密度以800-1000尾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注意,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步骤/方式4

饲料喂养

刚下塘的泥鳅苗,只要适量投喂一些熟蛋黄、豆粉、豆饼等易消化的精饲料。待到苗体长到1cm时,已经能够捕食水体中的小虫,这时可以投喂一些熟的麦粉、糠及剁碎的鱼、虾等饲料,每天3-4次就可以了。

养殖金蝉的技术和方法?

金蝉的养殖方法:

1、金蝉主要是在林下养殖。杨树、柳树、榆树及各种果木树下都可以满足其生长需要。注意修剪过高枝条,以便繁育。

2、在金蝉出土之前要搭建大棚,育种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切忌在低洼易存水的地块建育种大棚。

3、蝉卵以白蜡条为主,蝉卵幼虫是以植物根系的汁液为食,最好选择多根地带。

带鱼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带鱼的人工养殖的方法如下

养殖带鱼时,水深和食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喂食,每天都要给带鱼提供食物

带鱼生活在海底60到100米深度的地方。带鱼在不同的时间段会生活在不同的深度,在不同季节的分布深度也不同,但总体来看都不是很深。

带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中的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又叫、裙带、肥带、油带、牙带鱼等,性凶猛。

狗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狗狗的饲养方法与管理知识

  1、营养要全面。根据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及犬的营养需要,分别取舍,合理搭配。首先要考虑满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需要,然后再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先考虑质量,后考虑数量。

  2、不能长期饲喂单一的饲料,以免引起厌食,要经常地改变日粮的配方,调剂饲喂。

  3、要考虑食物的消化率,吃进体内的食物并不能全部被消化吸收与利用,如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率是80%,有20%是不能利用的。因此,日粮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含量应高于犬的营养需要。

黄瓜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1、整地施肥。选择酸碱度5.8至7.8之间有机质含量丰富的肥沃土壤中,土壤的PH值以在6.5为宜。尽量不和瓜类作物连作,每亩施入腐熟肥4000kg。通过翻地让土壤跟肥料充分结合。整地采用高垄深沟,一般的垄宽在1.5米 (连沟),每垄的高在25厘米以上,双行种植。

2、选种播种。做好选择早熟、耐低温品种。可以育苗移栽,也可以直接播种。一是催芽。将黄瓜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搅拌15分钟,可杀灭种子表皮所带的多种病菌。然后让其自然冷却浸种6~10小时。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湿纱布包好,放入温度在28℃~30℃的环境中。24小时后即可开始出芽,2~3天可基本出齐。二是育苗。选择大小合适的育苗钵。将苗土装到育苗钵中,催好芽的种子平放到育苗钵中,上盖1厘米的细土。三是移栽。苗龄不要过长,一般在30~35天左右。黄瓜苗的行距在30公分左右,株距在30公分左右。

3、搭架引蔓。在黄瓜苗长至40公分左右的时候,黄瓜苗开始吐丝爬蔓,这个时候就要进行架条处理。选用1.5-2米的树条或者竹竿,以黄瓜苗为中心,在它的上方搭建成人字形,用绳子绑好定型。卷须出现后,每间隔3到4天便引蔓一次,要使植株的分布平均。

4、瓜秧管理。黄瓜苗在爬到60公分的藤蔓的时候,要对横向的苗芽叉进行摘除,在根部到顶部的纵向主干上的叶片数量达到30多片的时候,要对黄瓜的顶端进行除叉处理,对于多余的枝条,要进行剪枝处理,以免枝条过多浪费养分。

5、水肥管理。在苗期植株长到2至3片真叶的时候,一般可以施入少量的化肥,每亩要施尿素在5公斤左右。促使黄瓜苗更好的生长。当黄瓜结瓜后一般每10-15天便可以追肥1次,通常每亩可以施入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在开花和结果时期水量要求的稍多,在晴天一般是三天淋水一次。

6、防治病虫害。黄瓜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等种类,可以选择适当药物进行防治。黄瓜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螨虫、白粉虱等种类,蚜虫可以用吡虫啉喷雾防治,螨虫可以用阿维菌素+哒螨灵进行防治,白粉虱可以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进行防治、

7、黄瓜的采收。黄瓜的颜色从暗绿变的嫩绿并且有一定的光泽,在花瓣不掉落时采收较好。第一次的黄瓜要尽早采摘,这样就不会影响以后黄瓜的生长,避免植株的生长,预防长出异形黄瓜和植株的早衰。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