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竹子为什么会长蚧壳虫?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5-08-30 16:40:55
蚧壳虫是一种喜欢阴湿的虫子,不是夏威夷竹喜欢生这种虫子,而是上盆时盆土未经暴晒及药物杀虫卵所致(如果你家放置凤尾竹的地方干燥的话),杀灭办法只能用药物杀灭,因为已经上盆的凤尾竹你不可能把整个盆土倒出来全部都换了,这样对植株会造成很大伤害。
去花鸟市场买杀灭药物,比如呋喃丹、敌百虫、阿维线虫神丹都可以,按照包装袋后面的说明使用就行了。当然保持养殖环境的干燥清洁也很重要。
太阳花长了蚧壳虫,可以先用牙签扎破花上的蚧壳虫,这个方法费眼睛。其次,可以用国光蚧必治喷洒,这是药物,浓度不宜太高,隔几天喷一次。还可以用杀虫药灌根,因为土里会有蚧壳虫卵,需要隔几天用药一次。如果嫌麻烦,也可以直接换盆换土,消毒杀菌以后重新栽种,平常要多观察,怕它复发。
蚧壳虫,又名“介壳虫”。介壳虫是柑桔、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介壳虫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
蚧壳虫是胭脂虫。
介壳虫的体壁表面或硬化被覆1层硬壳(如盾蚧),或有粉状蜡质分泌物(如粉蚧),或体被腊质分泌物呈白色粉状、玻璃状或棕褐色壳状,因此能分泌蜡质介壳,雌虫无眼,无脚,亦无触角。雄虫则具发达之脚,触角及翅,营孤雌或两性生殖,部分种类是重要害虫。
常见的外型有圆形、椭圆形、线形或牡蛎形。幼虫具短脚,幼龄可移动觅食,稍长则脚退化,营固着生活。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壳虫等。此外,介壳虫的分泌物还可引起煤烟病。
按说明比例兑水稀释,然后喷洒在叶子的正反面,植株全身都可以用,每2~3天用一次,连续三次就有很明显的效果了。
如果是根粉蚧壳虫,就得灌根使用,还要再稀释得薄一点。如果蚧壳虫少的话,不需要打药,直接上手、用镊子或者牙签之类的东西消灭掉!
蚧壳虫又称“介壳虫”是柑橘、柚子、柿树、石榴等多种果树和绿化树木上的主要害虫,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这种害虫具有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等特点,已经成为限制果树和园林绿化树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用酒精消灭蚧壳虫:蚧壳虫对酒精的耐受性很弱,酒精能大幅度的杀死很多蚧壳虫,而且气味相对来说不那么难闻。涂抹酒精可能会漏掉根部等角落,可以使用喷洒的办法进行操作。不过用酒精还是有一些弊端的,可能会损伤叶片,而且滴落到土壤里被根部吸收也有可能对植物生长不利。
先将已经发病的叶片剪下来销毁掉。然后将植株放到一个通风比较好的地方,并且为它喷一些除介壳虫的药液,比如杀扑磷或者蚧必治。
处理好后,要略微减少浇水的次数,并且每隔一段时间补喷一次药物,防止复发。
可以先用棉签沾上酒精将看得见的部分先将它擦掉,这样的话后面治理起来就要快很多。
然后再使用药物“介必治”或“吡虫啉”,或者两者双管齐下,一起给它用药,喷到植株上面,里里外外上面下面全部都要喷透,然后再用药水灌盆土,也一定要灌得透透的,不留死角。5天或者一个星期之后再用一次,连续两三次之后,蚧壳虫害就可以得到明显缓解。
不是的,蜗牛不属于蚧壳虫,蜗牛和介壳虫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介壳虫”。同翅目蚧总科昆虫的统称。雌雄异体。蚧壳虫是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之一。
而蜗牛为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纲,蜗牛科。蜗牛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