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碱化 家庭养花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4-18 19:29:57
家庭庭院养花那个土必须要啊潮湿一点肥沃一点,养的花才会长得又壮又茂盛
首先你需要PH试纸确定土壤酸碱度如果你想调得酸一些,就用水稀释一些白醋,浇进去就可以了。如果你觉得土壤偏酸,那就用水稀释一点小苏打浇进去。记住,一定少点少点的来,别一次下太大的量。调一次测这次,根据你的目标酸碱度分多次调。白醋和小苏打都是家庭厨房里常用的,超市都有卖。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 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分布:我国盐碱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地区及滨海地区.不利影响:
1、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
2、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防治: 治理盐碱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和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四个方面。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碱性土壤改良方法:
1、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土壤的亲和性能,如施入腐熟的粪肥、泥炭、锯木屑、食用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铅、硫酸亚铁、硫磺粉、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等,定向中和碱性。
碱化土壤需施用石膏、磷石膏等以钙离子交换出
土壤胶体表面的钠离子,降低土壤的PH值。 设立灌、排渠系,排水洗盐、种稻洗盐等,改良盐碱土; 盐碱地改良,主要是通过脱盐剂技术盐碱土区旱田的井灌技术、生物改良技术进行土壤改良。 石膏用来抑制土壤中的Na+,HCO3-、和CO32-等离子
如果是花卉盆栽,碱性土壤常用的改良方法有以下几种:
施用硫酸亚铁:露地花卉可每10平方米施硫酸亚铁1.5千克,施后可降低0.5单位的pH值;对于粘重土壤,用量可增加1/3。
施用食醋液:施用的醋必须是食用米醋,对于pH值大于7的盆土,可用150~2004音食醋液浇灌,每15~20天一次。
施用硫磺:此法很适于地栽植物,特点是降低pH值较慢,但效果持续时间长。
掺用针叶土:掺施针叶土是改良碱性土壤的最根本方法。针叶土是由腐烂的松柏针叶、残枝等枯落物及锯末等沤制而成的,酸性强。一般碱土掺1/5或1/6的针叶土,即适合喜酸性花卉盆栽使用,以上就是关于碱性土壤如何改良的介绍。
俗话说: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家庭养花,盆子较小,更应该加粪。首先应该加基肥于花盆底部,基肥应该是发酵好的长效有机肥,其次,生长期间要追施几次液肥,这样花儿生长更好。另外混合到土壤里也可以。
1、自制酸性土:
秋季收集各种树叶,单独或混合装入大花盆或黑色塑料袋内,一层树叶、一层泥炭土或园土,再加入少许硫酸亚铁或柠檬酸铁,浸足水后封盖,压实。经过一个秋冬季的发酵便制成了酸性土。
2、用食醋制酸土:
(1)向盆土中浇水时掺适量食醋,可促进磷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防止枝叶黄化病。
(2)浇入适量的醋液既能消除异味,又能使土壤杀菌消毒。
(3)棉球蘸些食醋揩花叶,可令红蜘蛛、蚜虫等骚动不安,然后扫下来消灭之。
(4)配制或施用碱性药物,用醋水洗手、冲洗器皿,可清除余药,起到消毒作用。
可使用化学碱性肥料或生理碱性肥料。
1、化学碱性肥料如:碳酸氢铵、液氨、石灰氮、碳酸钾等,在土壤水分中游离出氢氧根离子使土壤呈碱性。
2、生理碱性肥料:施入土壤经作物的吸收作用后呈现碱性反应的肥料。例如硝酸钠等施用后,其硝酸根离子被作物所吸收,而钠离子大部分残留于土壤中。在作物吸收硝酸根的同时,又放出碳酸氢根离子,并与钠离子形成碳酸氢钠,因而逐步增加土壤的碱性。
1、首先日光消毒,将配置好的培养土放在清洁的混凝土地面上薄薄平摊,在日光下暴晒3-15天,用此法消毒虽然不尽彻底,但最为方便。
2、其次蒸汽消毒,把营养土放入蒸笼或高压锅内蒸,加热到60-100摄氏度,持续30-60分钟,可杀灭大部分细菌、真菌、线虫和昆虫,并使大部分杂草种子丧失活力。
3、然后水煮消毒,把培养土倒入锅内,加水煮开30-60分钟,然后滤干水分,晾干到适中湿度即可。
4、接着火烧消毒可放入铁锅或铁板上加火烧灼,待土粒变干后再烧0.5~1小时,可将土中的病虫彻底消灭干净。
5、最后常用的药剂有甲醛、代森锌、多菌灵、硫磺粉等。
6、对土壤进行熏蒸处理,即把土壤过筛后,一层土壤喷晒化学药剂,再加一层土壤,然后再喷洒一次药剂,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5~7天。
1、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其形成原因有: (1)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 (2)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 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3)在严重缺乏淡水的地区,如:西北黄土高原,由于淡水资源不足,与农业生产发展供需矛盾尖锐,采用低劣质水灌溉是人为造成的土地盐碱化的重要原因。 (4)无计划开垦荒坡地,滥砍乱伐,破坏植被,使裸露土壤的地表蒸发量增大,也易形成土地盐碱化。
2、盐碱地的分布: 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3、治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治理盐碱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 (2)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 (3)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 (4)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土壤次生盐碱化对作物生产造成的严重障碍,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这一点在棚室蔬菜生产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如果缺乏科学管理,随着栽培年限加长,其严重程度会日渐加深,轻则减产,重则棚室生产难以为继。
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生产者对此普遍有明确共识(本文不做赘述),基于这一共识常为了减少对化肥的依赖而加大有机肥施用量。
但事实上,有机肥选用不当同样会造成棚室土壤次生盐碱化加剧,生产者往往对这一事实认识不清,又缺乏相应指导,造成生产误区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