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腾较好的室内植物 蒸腾较好的室内植物有哪些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6-20 01:35:59
平衡是自然界的常态,有蒸腾就有吸收
生理意义
环境: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
运输: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一个主要动力,特别是高大的植物,假如没有蒸腾作用,由蒸腾拉力引起的吸水过程便不能产生,植株较高部分也无法获得水分。
由于矿质盐类(无机盐)要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运转,既然蒸腾作用是对水分吸收和流动的动力,那么,矿物质也随水分的吸收和流动而被吸入和分布到植物体各部分中去。所以,蒸腾作用对这两类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都是有帮助的。
降温: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太阳光照射到叶片上时,大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如果叶子没有降温的本领,叶温过高,叶片会被灼伤。而在蒸腾过程中,水变为水蒸气时需要吸收热能(1g水变成水蒸气需要能量,在20℃时是2444.9J,30℃时是2430.2J),因此,蒸腾能够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使叶子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
方式分类:
皮孔蒸腾:木本植物经由枝条的皮孔和木栓组织的裂缝的蒸腾,叫做皮孔蒸腾。但是皮孔蒸腾的量非常小,约占树冠蒸腾总量的0.1%。
角质层蒸腾:通过叶片和草本植物茎的角质层的蒸腾,叫做角质层蒸腾,约占蒸腾作用的5%~10%。幼嫩叶子的角质蒸腾可达总蒸腾量的1/3到1/2。一般植物成熟叶片的角质蒸腾,占总蒸腾量的5%~10%。长期生长在干旱条件下的植物其角质层蒸腾更低,其蒸腾总量小于5%。
气孔蒸腾:通过气孔的蒸腾,叫做气孔蒸腾,气孔蒸腾是植物蒸腾作用的最主要方式。
气孔是植物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重要门户。水蒸气(H2O)、二氧化碳(CO₂)、氧气(O2)都要共用气孔这个通道,气孔的开闭会影响植物的蒸腾、光合、呼吸等生理过程。
气孔保卫细胞因腹侧较薄而背侧较厚,当吸水时,保卫细胞膨胀,两细胞分离,而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闭合.气孔在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蒸腾作用的原理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如在移栽植物过程中,往往选择在阴天傍晚移栽,并且去掉部分枝叶;移栽后,及时遮阴。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2.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只有少部分由于各项生理活动的需要。这不是浪费水分,它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进行。
植物在蒸腾过程中水分通过气孔蒸发到空去中,因此可以失水。温度要高,蒸腾作用越大,失去水分就越多。
植物蒸腾作用主要是气孔蒸腾, 气孔蒸腾显著受光、温度和 CO 2 等因素的调节。
光 光是气孔运动的主要调节因素。光促进气孔开启的效应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光合作用发生的间接效应;另一种是通过光受体感受光信号而发生的直接效应。
光对蒸腾作用的影响首先是引起气孔的开放,减少内部阻力,从而增强蒸腾作用;其次,光可以提高大气与叶片温度,增加叶内外蒸气压差,加快蒸腾速率。
由于植物所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所以需水量也可认为是总蒸腾量与总干物重的比率.如用每形成 1克干物质需要蒸腾水分的克数表示,则称蒸腾系数。如稻的蒸腾系数为680,小麦为540,玉米为370(见表)。系数愈大则水分利用效率愈低。
光照越强温度越高植物的蒸腾作用越强,另外植物的叶面越大蒸腾作用也越强,所以可以用遮阴降温或着减少比面积(蒸腾面积)的方法调节蒸腾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水从植物(主要是叶片)表面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这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其主要作用是:
1、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大多是存在于土壤水分中的无机盐,通过蒸腾作用随水分进入植物体内,既吸水又吸肥;
2、调节叶面温度以免被烈日灼伤
呼吸作用是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项生命活动.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