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遗植物图片 孑遗植物图片大全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6-20 13:35:56

孑遗的读音?

孑遗,汉语词汇。

拼音:jié yí

释义:1、遗留;残存。2、残存者;遗民。3、指遗迹。

孑遗物种亦称古特有种或“残遗种”。是指过去分布比较广泛,而现在仅存在于某些局限地区的古老动植物种,如新西兰的楔齿蜥和中国的银杏及水杉等

孑遗植物的读音?

遗植物的读音是jié yí zhí wù。

遗[yí]汉语汉字

遗:yí ㄧˊ,wèi ㄨㄟˋ。《说文解字》:“遗,亾也。从辵、贵声。”。乍行乍止是辵之范式。钱贝如中在土上冒头是其范式。辵、贵两范式叠加。如钱贝冒头而走失是遗之范式。本义:丢失。如:遗失、遗落。衍义:引申指“漏掉”。如:遗忘、遗漏。

什么是孑遗植物?

孑遗植物,也称活化石植物,是指起源久远,在新生代第三纪或更早有广泛的分布,而目前大部分已经因为地质、气候的变化而灭绝,只存在很小的范围内,这些植物的形状和在化石中发现的植物基本相同,保留了其远古祖先的原始形状。

且其近缘类群多已灭绝,因此比较孤立,进化缓慢的植物。孑遗植物的种类 孑遗植物包括很多,在中国就有100多种。孑遗植物的种类有: 水杉 银杉 秃杉 红豆杉,又称紫杉 台湾杉 瓦勒迈杉 松叶蕨,泥盆纪,三叠纪 桫椤,一种树蕨,泥盆纪 银杏,又称白果,在第三纪有化石发现。第四纪冰川期大部分灭绝。珙桐,又称鸽子树 鹅掌楸,又称马褂木,中生代侏罗纪晚期到新生代第三纪,白垩纪有化石发现,第四纪冰川期大部分灭绝,只剩下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石松,泥盆纪 木贼,泥盆纪 崖柏 日本金松 双蕊兰 苏铁 杜仲,新生代第三纪 水清树,新生代第三纪 领春木,新生代第三纪 粗榧 榧树

孑遗植物的主要种类?

孑遗植物包括很多,在中国就有100多种。 孑遗植物的种类有: 水杉,为我国特产,落叶乔木,杉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

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红豆杉,又称紫杉,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台湾杉,我国特有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孑遗植物。曾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东部,由于第四纪冰期影响,仅存于云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台湾及缅甸北部局部地区。

瓦勒迈杉,是一种样子怪怪的树状物,是世界最古老的物种之一,人们此前对它的了解仅来自于具有1.2亿年历史的化石。

松叶蕨,为松叶蕨科多年生纤细草本,小型蕨类。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陆生高等植物。生于山上岩石裂缝中或附生于树干上。

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桫椤名列中国国家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

银杏,又称白果,在第三纪有化石发现。第四纪冰川期大部分灭绝。 珙桐,是1000万年前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鹅掌楸,又称马褂木,中生代侏罗纪晚期到第三纪,白垩纪有化石发现,第四纪冰川期大部分灭绝,只剩下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

长柄双花木,残存于南岭山地山顶矮林或灌丛中,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笔筒树,属于大型树蕨类植物,不开花,没有果实与种子,以孢子繁殖。笔筒树不仅属于地球远古时代残留的树蕨类植物,而且是侏罗纪时代的孑遗植物。一般而言,笔筒树只生长于潮湿阴暗的原始森林中,对古植物的研究有价值,而且亦是研究台湾与大陆植物地理关系的好材料。中国湛江发现有此树。

此外还有石松(泥盆纪),木贼,崖柏,日本金松,双蕊兰,苏铁,杜仲;水清树(第三纪),领春木,粗榧,人参等。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3119313b07eca800f83fa04962397dda044834b

孑遗是什么意思?

是指遭受兵灾等重大变故后遗留下来的少数人。

1、遗留;残存。

《诗·大雅·云汉》:“ 周 餘黎民,靡有孑遗。” 毛 传:“孑然遗失也。” 陈奂 传疏:“《方言》《广雅》皆云:孑,餘也。靡孑遗,即无餘遗。”《后汉书·应劭传》:“逆臣 董卓 ,荡覆王室,典宪焚燎,靡有孑遗,开辟以来,莫或兹酷。” 唐 白居易 《寓意诗》之一:“一朝为灰烬,柯叶无孑遗。”《明史·黄凤翔传》:“与其要福於冥漠之鬼神,孰若广施於孑遗之赤子。” 郭沫若 《星空·洪水时代》诗:“那时节,鱼在山腰游戏,树在水中飘摇,孑遗的人类全都逃避在山椒。”

2、残存者;遗民。

《明史·忠义传四·徐世淳》:“三陷之后,城中几无孑遗。” 清 冯桂芬 《皖水迎师记》:“ 顾 贼嗣是拥众数十万,驰骋蹫躪於 浙 东西千里中,陷城无虚月,势益张, 江 浙 孑遗,无不趋 上海 洋涇之上。” 鲁迅 《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孑遗自然还是投降的,然而为奴隶的资格因此就最浅。”

3、指遗迹。

腊梅是孑遗植物吗?

蜡梅科植物起源于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260万年),为第三纪孑遗植物。因种群植物种类较少,且观赏价值高故一向受人们关注。

中国五种特有孑遗植物?

孑遗植物也叫作活化石植物,它们的起源久远,在新生代第三纪或更早有广泛的分布。其中大部分已经因为地质、气候的变化而灭绝,只存在很小的范围内。这些植物的形状和在化石中发现的植物基本相同,也保留了其远古祖先的原始形状。

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包括银杏、水松、珙桐、水杉、银杉等。

蜡梅是孑遗植物吗?

腊梅是古老的孑遗植物,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原产于浙江西北部昌化和天台等地,分布在海拔600-800米的溪谷和山坡林间。中国武汉、杭州、南京合肥等城市,均有引种栽培,生长良好。1978年以来引种到美国、荷兰、英国,已经正常开花结果。夏腊梅于60年代初发现,分布区狭窄,仅见于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局部的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由于森林砍伐,生境渐趋恶化,面积日益缩小。

菰米植物图片?

菰米,另有雕胡、茭白子等称谓。菰米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菰的籽实。菰多为野生,生长在浅水沟或低洼沼泽地,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一般株高1—2.5米,地上茎被叶鞘抱合,部分没入土中,叶片长披针形,冬季枯死;地下匍匐茎纵横,春季从地下根茎上抽生新的分蘖苗,形成新株,并从新株的短缩茎上发生新的须根,腋芽萌发,又产生新分蘖,如此一代一代地繁衍。

藓类植物图片?

答:常见的10种苔藓植物有:葫芦藓、黑藓、地钱、大灰藓、大金发藓、万年藓、大羽藓、金发藓、暖地大叶藓、白发藓。

黑藓属于黑藓科,丛生的植物。一般是紫黑色和灰黑色的。叶细胞多有粗疣,蒴有假蒴柄,成熟后常纵长四裂。一般在高山或者寒地裸露的花岗岩石上生长。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