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是什么植物有什么特点 银杏树是什么植物有什么特点呢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7-06 17:47:55
银杏(学名:Ginkgo biloba L.)是银杏科、银杏属植物。
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
幼树树皮浅纵裂,大树之皮呈灰褐色,深纵裂,粗糙;
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卵形。
叶扇形,有长柄,淡绿色,无毛,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顶端宽5-8厘米,在短枝上常具波状缺刻,在长枝上常2裂,基部宽楔形。
球花雌雄异株,单性,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呈簇生状;
雄球花葇荑花序状,下垂。
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卵圆形或近圆球形状。
银杏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适应能力比较强、栽培范围比较广、病虫害较少、叶子有特点。
一是适应能力比较强,对气候环境以及土壤要求低,可忍受高温,也有很强的耐寒性能,且耐贫瘠。
二是栽培范围比较广,我国各个地区几乎都有栽种的。
三是病虫害较少,抗病性能较强。
四是叶子有特点,是扇形淡绿色的,不过每年秋季落叶前都会变成黄色。
银杏,俗称白果树,也有人叫它公孙树、鸭脚树、千扇树、活化石。所谓鸭脚树,就是因为它的叶子像张开的鸭掌。所谓“千扇树”,就是因为银杏的叶子,极像一把打开的折扇。所谓活化石,因为它起源早,绝大部分相近的物种已经消失,现在仍然存在的它,就像保留下来的活化石。一株树上,挂满了扇形的叶片,到了秋季,叶片变成金黄色,异常美观,所以美国人称它为“金色千扇树”或“金色化石树”。
银杏的叶形,还受到叶基两边分杈角度的影响。仔细观察一批实生树的叶片,可以发现,银杏叶基形状的变化较大,从弧形、三角形到箭形。这与叶原基的发育程度有关,不同的品种也有明显区别。一般长子型、佛手型的品种,叶基往往接近于三角形;而梅核型、龙眼型品种,叶基两边夹角往往大于180度,呈弧形,整个叶片从侧面看起来,像一只腰子。
银杏叶面,粗看不分正反,实际上银杏叶的正反面也有明显区别。银杏叶正面,颜色深绿,有光泽,一般无毛,而其背面,则呈淡绿色,有大量绒毛或纤毛,只有少数无毛。毛多时,色泽倾向于银白色。
银杏叶一般在中部有一较深的裂纹,使叶片分成大体相等的两半。每一半,一般还有2—4次浅裂。银杏叶裂缝的深度、数量,与种源、品种、性别、年龄及生长条件、管理措施等有关。一般雄树树叶裂缝较深,雌树树叶裂缝较浅;幼龄树树叶裂缝较深,成年树树叶裂缝较浅;小粒品种树叶裂缝较深,大粒品种树叶裂缝较浅;生长旺盛的树体及部位树叶裂缝较深,生长中庸的树体及部位树叶裂缝较浅。有人曾将中间裂缝的深浅作为判断银杏雌雄性别的依据。这种方法是靠不住的。因为,从雌树基部萌生的枝条,生长特别旺盛,叶子也有深度缺刻,裂纹也很深。
银杏叶片,一般长5.0—5.3厘米,最长达8厘米;一般宽7.0—8.5厘米,最宽达11.5厘米。每张叶片的面积为4.0-32.0平方厘米。叶面积的大小,与树势强弱有关。过度结实,树体因种种原因而衰弱时,单叶面积会大幅度减小,每个铃枝上的叶片数,也会减少,甚至会提前落叶。所以,每个铃枝上的叶片数,每叶的叶面积平均值,以及结实株叶片脱落的早晚,都可以用于判断该植株第二年能否正常开花结实。以泰兴佛指为例,如铃枝上有6片以上的叶片,叶面积正常,树叶能保存到11月上旬的,一般第二年仍能丰产。
银杏叶的叶脉,呈两歧分枝的方式向外扩展。分枝次数,一般3—4次。Arnott H.J.(1959)仔细检查了上千张银杏叶片,发现有10%左右的叶片中能够见到叶脉的联结现象。他还根据包含二歧分枝的数目和叶脉融合处有无二歧分枝的,不同,将叶子分成四种类型。这种叶脉上的少数联合现象,被认为是一种返祖现象,因为这种构造与某些真蕨类和苏铁类的小叶相类似。
银杏叶的叶柄,实际上是由许多叶脉集合而成的维管束群。一般长5.5—7.0厘米,最长达12.1厘米,最短仅2.0厘米。着生在同一铃枝上的叶片,不仅叶片形状不同,单叶面积相差也很大,叶柄长度同样也有很大变化。这里,除了生长条件的影响外,也都与品种有关。
银杏叶的上表皮,具有明显的角质层。角质层由两种长形细胞组成。在叶片上面,分布有许多深色的线状分泌沟。处于叶脉与叶脉平行走向的表皮细胞小而狭长,排列紧密。处于两脉间的细胞长而宽,镶嵌紧密,排列也整齐。叶的上表皮不具气孔器,或者只有少量发育不完全的气孔器。下表皮气孔器较多,保卫细胞凹陷,常呈卵形或纺锤形。副卫细胞5—7个,围成一个圆环,表面光滑或有毛。叶的下表皮由许多不规则的波形扁平细胞组成。表皮细胞接触处密生齿状突起,且互相嵌合。上表皮下面为栅状组织,由排列紧密呈长条形的栅状组织细胞组成。细胞内含较多的叶绿体。海绵组织由不规则的圆形细胞组成,亦含较多的叶绿体。
银杏叶片抵御各种病原菌侵袭的能力较强。这也是银杏能延续存在2—3亿年之久不致灭绝的重要原因。把某些病菌芽孢保湿接种到银杏叶片上,它们虽能萌发并形成菌丝网络,但很难穿透银杏叶面的角质层而侵害其组织。相反,这时银杏叶片的细胞壁却会相应加厚。这种增厚现象,在叶脉受到机械损伤时也会发生。这就有效地防止了病原菌的侵袭。除了叶面构造的防病机制外,叶片内含有的聚乙烯醛和多种有机酸,也有明显的抑菌杀虫作用。
银杏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适应能力比较强、栽培范围比较广、病虫害较少、叶子有特点。
一是适应能力比较强,对气候环境以及土壤要求低,可忍受高温,也有很强的耐寒性能,且耐贫瘠。
二是栽培范围比较广,我国各个地区几乎都有栽种的。
三是病虫害较少,抗病性能较强。
四是叶子有特点,是扇形淡绿色的,不过每年秋季落叶前都会变成黄色。
大花马齿苋和向日葵有非常相似的特点。
大花马齿苋性喜欢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阴暗潮湿之处生长不良。极耐瘠薄,一般土壤都能适应,对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特别钟爱。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大花马齿苋、午时花之名。
裸子植物门银杏纲的树木
银杏(学名:Ginkgo biloba L)是银杏科、银杏属植物。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浅纵裂,大树之皮呈灰褐色,深纵裂,粗糙;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卵形。叶扇形,有长柄,淡绿色,无毛,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顶端宽5-8厘米,在短枝上常具波状缺刻,在长枝上常2裂,基部宽楔形。球花雌雄异株,单性,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呈簇生状;雄球花葇荑花序状,下垂。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卵圆形或近圆球形。
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中国特产,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树木,生于海拔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黄壤、排水良好地带的天然林中,常与柳杉、榧树、蓝果树等针阔叶树种混生,生长旺盛。朝鲜、日本及欧美各国庭园均有栽培。
银杏为速生珍贵的用材树种,边材淡黄色,心材淡黄褐色,结构细,质轻软,富弹性,易加工,有光泽,比重0.45-0.48,不易开裂,不反挠,为优良木材,供建筑、家具、室内装饰、雕刻、绘图版等用。种子供食用(多食易中毒)及药用。叶可作药用和制杀虫剂,亦可作肥料。种子的肉质外种皮含白果酸、白果醇及白果酚,有毒。树皮含单宁。银杏树形优美,春夏季叶色嫩绿,秋季变成黄色,颇为美观,可作庭园树及行道树。
银杏,银杏科,球花雌雄异株,单性,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呈簇生状;雄球花葇荑花序状,下垂,雄蕊排列疏松,具短梗,花药常2个,长椭圆形,药室纵裂,药隔不发;雌球花具长梗,梗 端常分两叉,稀3-5叉或不分叉,每叉顶生一盘状珠座,胚珠着生其上,通常仅一个叉端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内媒传粉。
【1】麻雀:就在你身边觅食;【2】乌鸦:喜欢大叫;【3】喜鹊:叫声悦耳【4】金丝鸟,好看;【5】流浪猫:喜欢亲近你,要吃的。
植物有:
【1】柏树,百年以上的树龄,粗大;【2】槐树,有一个“柏抱槐”【3】大杨树:高大,有杨絮;【4】松树,有松树花粉;【5】白皮松,针叶。
仙人掌:在我家的阳台边上有一株小仙人掌,仙人掌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像一只手掌,可爱极啦!
牵牛花:小阳台的一个小花盆里,一条小茎弯弯地从里面冒出来,那绿色娇嫩无比,看上去就像能滴出水一般。小茎缠着一根铁柱,弯弯曲曲的。娇嫩的片片叶子便长了出来,纤细的叶脉勾勒着叶片,显得那么娇小可爱。再向上,一朵朵牵牛花绽放着,有的呈优雅的淡紫色,有的呈娇嫩的粉色。它们的样子大家都知道,是喇叭状的,“喇叭柄”的下方有淡淡的乳白色。
凤仙花:
凤仙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颜色有四种:红、梅红、紫、白。
辣椒:
我在阳台上种了一株辣椒。每天都给它浇水、除草,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它的丰收。
这株辣椒个子长得不高,但它枝叶繁茂,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随风飘扬。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忽然我发现在茂密的叶丛中探出了一个“小脑袋”。我连忙拨开叶子,才发现这个小脑袋原来是一个小辣椒啊。它戴着一顶绿色的草帽,长着月牙一样的身子,全身红彤彤的,像小朋友的小脸蛋一般,可爱极了。
芦荟:
它,虽然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也没玫瑰那么美丽、芬芳,但它永远那么绿,那么充满生机,它就是我们家生机勃勃的芦荟!
芦荟长着六、七片叶子,它的叶子“头”尖尖的,越往下越粗,叶子的四周都披着小刺,看上去又尖又刺手,可轻轻一摸,并不是很扎手,反而有点舒服。那些翠绿的叶子为了争取太阳公公的温暖拥抱,纷纷努力地从四面八方伸展开来。芦荟披着一身翠绿的外衣,它的叶子绿得可爱,就算是涂了一层绿油漆的墙壁见了也会自叹不如。
每个植物活细胞都具有该物种的生命特征属性,在合适的离体培养条件下,可以展现这些特征属性,包括新陈代谢(metabolism)、应激性(irritability)、自体复制(autoduplication)。
即一个细胞具有生长发育为多细胞或多器官高等生物的潜能。细胞全能性概念的形成是随着植物细胞工程学科领域的发展不断完善起来的。
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根据细胞学说的理论,提出了“植物体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如同受精卵一样,具有潜在发育成植株的能力”的大胆预言。1958年,Steward以胡萝卜根韧皮部的单个细胞以液体培养获得了完整植株并开花结实,首次证明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假说。
1964年,Guha和Maheshwari两人在培养毛叶曼陀罗成熟花药时,获得了由小孢子发育而成的单倍体植株,这一结果再次证明了植物的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一样,在离体条件下可以表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根据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每个植物细胞像胚胎细胞一样,具有在适宜的条件下被诱导生长分化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力,植物体的任何一部分也可以经过离体培养完成生命周期。实现植物细胞全能性的途径有:以植物体细胞为材料,可以获得正常开花结实的二倍体植株;以植物性细胞(大、小孢子体)为材料,可以获得单倍或其他倍性的植株;以植物单细胞来源的原生质体或已融合的原生质体材料,可以获得不同倍性的植株,甚至是自然界不存在的远缘杂种。
熊爪植物为景天科、银波锦属植物,是一种被子多肉植物,叶片有绒毛,像熊的爪子。
熊童子为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植株多分枝,
呈小灌木状,茎深褐色,肥厚的肉质叶交互对生,叶片卵形,长2厘米至3厘米,宽1厘米至2厘米,顶部叶缘有缺刻,叶表绿色,密生白色短毛。
叶片肉质,匙形,密被白色绒毛,下部全缘,叶端具爪样齿,在阳光充足生长环境下,叶端齿会呈现红褐色,活像一只小熊的脚掌,很是可爱。
夏末至秋季开花,总状花序,小花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