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多少科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7-11 13:47:45
植物分类:按植物茎的形态来分类:乔木、灌木、亚灌木、亚灌木、藤本植物。
动物分类: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化、生态和地球分布)进行分类,将动物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七个主要等级。
没有藤科,只有藤本植物,有千万种。
如紫藤、凌霄、牵牛花、何首乌、山药、黄独,鸡血藤、鸡屎藤、葛藤、南瓜、黄瓜、弧子、豆角、扁豆、刀豆等等。
《中国植物志》记载目前我国已知植物共有3万多种,301科。
葵:古代农民栽培的“百菜之王”,葵科有如下植物:
落葵,也叫“木耳菜”、“豆腐菜”、“潺菜”,是我国栽培范围比较广的一种蔬菜。落葵是落葵科落葵属藤蔓植物,短日照植物,以其嫩稍和嫩叶为食用部分。在北方农村,落葵都是一年生草本蔬菜,冬季里是无法过冬的。
秋葵一般是指黄秋葵,是前几年的网红蔬菜。
龙葵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它是农村田野常见的一种茄科杂草,开白色的小花,花心黄色,成熟果实紫黑色。
蜀葵是农村栽培较广的一种花草,观赏性好,是我国本土植物。
锦葵是农村小院最常见的一种观赏植物,它的花儿很别致,贴着茎秆生长,紫红色,很漂亮。
说到“葵”,最先想到的,就是“向日葵”。
忍冬科(学名:Caprifoliaceae)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灌木或木质藤本,有时为小乔木或小灌木,叶对生,很少为奇数羽状复叶(接骨木属),无托叶或具叶柄间托叶,花序聚伞状,常具发达的小苞片。花两性,花冠合瓣,辐状、筒状、高脚碟状、漏斗状或钟状,有时花冠两唇形,子房下位,每室含胚珠。果实为肉质浆果、核果、蒴果、瘦果或坚果。
该科大约800种植物,其中七子花属、蝟实属和双盾木属为中国的特有属。几乎分布在全世界,主要在亚洲东部和北美洲东部,但在热带地区和南部非洲没有发现该科的植物。
忍冬科以盛产观赏植物而著称。荚蒾属、忍冬属、六道木属和锦带花属等都是庭园观赏花木。忍冬属和接骨木属的一些种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接骨木属的果实可以酿酒。
杨柳科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杨柳目的一个科。全世界杨柳 科共有650种。分为3属,即钻天柳属、杨属和柳属。
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寒带至温带地区,少数种分布到热带和南半球地区。我国产3属,320多种,广布全国,南北均有分布。
一、毛桐
毛桐的树冠为伞形,枝叶生长较为紧密,小枝、叶片、花朵多有毛,叶片为卵形、广卵形,花序呈广圆锥形,花蕾为近球形,钟状花冠,颜色为鲜紫色、蓝紫色,蒴果呈卵圆形。
二、泡桐
泡桐属于落叶乔木,树高20m左右,树冠为扁圆形,生长稀疏。叶片长15-30cm,呈卵形、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为心形或近圆形,呈全缘或3浅裂,具有10-18cm长的叶柄,叶子背面具有灰白色的树枝状毛。花期4-5月,圆锥花序,长30cm,花冠为紫色的钟形,漏斗状,果期为10月份,蒴果为卵形。
三、楸叶泡桐
楸叶泡桐在生长的时候,树干比较直,树冠圆锥状,分枝的角度很小,具有明显的中心主干。叶片为长卵形,下垂状,花朵为淡紫色。
四、法国梧桐
法国梧桐是落叶乔木,学名悬铃木,树高35m,树冠广阔,灰绿色的树皮,上面具有不规则的片状剥落。叶片掌状,叶缘处具有不规则的尖齿、波状齿。它的生长迅速,枝叶生长旺盛,球形花序一般是2个一串,好像悬挂的铃铛,因此叫做悬铃木。
五、兰考泡桐
兰考泡桐树干笔直,树冠宽阔,扁球形、圆卵形,灰褐色树皮,树枝生长稀疏。小枝节间长,叶片为卵形或宽卵形,花朵大,浅紫色,长8-10cm,蒴果为卵形、托圆状卵形,有椭圆形的小种子。
大戟科的植物很多,日常生活中主要有火殃勒、巴豆、木薯、蓖麻、乌桕、油桐、算盘子、狼毒、虎刺梅、龙骨、秋枫、重阳木、一品红等,其中龙骨、一品红之类的里面含有毒性,需要注意。
大戟科,双子叶植物,约300属,8000种以上,广布于全球,面性中国有66属,约864种,各地俱产之,但主产地为西南至台湾,大部有毒,有些供药用,如巴豆、蓖麻子,有些供食用,如木薯,有些为工业上的重要原料,如桐油、橡胶和乌柏子油,有些供庭园观赏用。
蕨类植物类是一个大型的职务类别,其中包括了铁线蕨科、桫椤科、鳞毛蕨科、鹿角蕨科、水龙骨科等类别。
常见的十种蕨类植物有石松、卷柏、松叶蕨、肾蕨、铁线蕨、鹿角蕨,水蕨、凤尾蕨、毛蕨、峨眉耳蕨。石松四季常青,枝叶错落有致,翠绿优雅,是很好的插花材料。卷柏又叫做九死还魂草,因其耐旱性很强,长期干旱之后,只要将其根系放在水中浸泡就能舒展而得名。
植物界为生物的一界。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其所需要的有机物的生物的总称。在不同的生物分界系统中,植物的概念及其所包括的类群也不一样,如将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界时,植物界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在五界的系统中,植物界仅包括多细胞的光合自养的类群,而菌类、地衣和单细胞藻类以及原核的蓝藻则不包括在内。(注:天麻,、水晶兰等部分腐生植物虽然不能光合作用,属于异养生物,但仍属于植物界。
植物界和其他生物类群的主要区别是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可以制造有机物;此外,它们绝大多数是固定生活在某一环境,不能自由运动(少部分低等藻类例外),细胞具细胞壁;细胞具全能性,即由1个植物细胞可培养成1个植物体等。植物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植物比我们看上去要更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虽然植物学家表述了一个植物界,但是定义植物界的界限要比通常的“植物”的定义要困难的多。我们试图把植物理解成一种多细胞的、真核的有机物,没有感觉器官以及自主运动并由根、茎和叶组成(如果完整的话)。但是,从生物学上,只有导管植物有“根、茎和叶”。但是公平一点说,导管植物也是我们每天都接触到的植物。截止到2005年,世界上大约有40万种已知植物。
植物界最简单的分类就是按照植物体结构的完善程度,分为两大类: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低等植物包括藻类植物(绿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硅藻门、蓝藻门、褐藻门、红藻门)、菌类植物(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地衣植物(地衣门)。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蕨类植物门)、种子植物(种子植物门)。
将自然界数量繁多的植物种类按一定的分类等级进行排列,并以此表示每一种植物的系统地位和归属,是植物分: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基本的分类单位,由亲缘关系相近的种集合为属,由相近的属组合为科,如此类推.在每个等级单位内,如果种类繁多,还可划分更细的单位,如亚门,亚纲,亚目,亚科,族,亚族,亚属,组,亚种,变种,变型等.每一种植物通过系统地分类,既可以显示出其在植物界的地位,也可表示出它与其它植物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