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园林的植物配置 东西方园林的植物配置有哪些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7-16 06:20:01
东方园林通过植物造景区分人的社会地位,在封建社会,人分尊卑贵贱,而植物材料的运用也如此,由于皇帝地位的尊贵和其所拥有的特权,使得皇家园林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考究而别与私家园林,松树,柏树,在皇家园林中象征皇帝长寿、江山永固。
西方园林通过植物造景丰富园林景观。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是西方园林造景的重要素材,花卉则是西方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绿叶树种
一、常绿针叶树
1.乔木类:龙柏、桧柏、苏铁、雪松、红松、黑松、南洋杉、马尾松、柳杉、香榧等。
2.灌木类:罗汉松、日本柳杉、匍地柏、千头柏、翠柏、五针松等。
二、落叶针叶树(无灌木)
乔木类:水杉、池杉、落羽杉、金钱松等。
三、常绿阔叶树
1、乔木类:香樟、女贞、棕榈、广玉兰等。
2、灌木类:南天竹、山茶、珊瑚树、雀舌黄杨、枸骨、桔树、桂花、黄馨、迎春、撒金珊瑚、六月雪、夹竹桃、小叶女贞、八角金盘、栀子、蚊母、石楠、金丝桃、杜鹃、大叶黄杨、瓜子黄杨、丝兰(波罗花、箭麻)、海桐、苏铁(铁树)等。
四、落叶阔叶树
1、乔木类:合欢、乌桕、银杏、垂柳、龙爪柳、槐树、直柳、青桐(中国梧桐)、悬铃木(法国梧桐)、枫杨、槐树(国槐)、盘槐、楝树(苦楝)、梓树等。
2、灌木类:青枫、红叶李、八仙花、石榴、樱花、桃花、腊梅、紫荆、戚树、贴梗海棠、钟吊海棠、麻叶绣球、金钟花(黄金条)、白玉兰、木芙蓉、木槿(槿树)、山麻杆(桂园树)、紫薇等。
3、竹类:紫竹、凤尾竹、观音竹、慈孝竹、毛竹、佛肚竹、黄金镶碧玉竹、刚竹等。
4、藤本:葡萄藤、紫藤、常春藤、地锦(爬山虎、爬墙虎)、扶芳藤、络实等。
5、花卉:菊花、太阳花、一串红、甘蓝(球菜花)、美人蕉、五色苋、兰花、长生菊等。
6、草坪:天鹅绒草、结缕草、麦冬草、四季青草、高羊茅、马尼拉草,三叶草,马蹄瑾等。
色叶树种
红色或紫色的:山楂、枫香、卫矛、漆树、盐肤木、茶条枫、红栎、瑭槭、火炬树、花楸、南天竺、湖北鹅耳枥、黄连木、南蛇藤、枫杨、乌桕、小檗、鸡爪槭等。
金黄或黄褐色的:七叶树、银杏、栾树、梧桐、榆、水杉、楠树、猕猴桃、金合欢、水榆花楸、柿树、腊梅、石榴、黄槐、鹅掌秋、金缕梅、核桃、紫薇、无患子、酸枣、榔榆、楸树等。
芳香树种
居住区可选种的芳香植物有:熏衣草、薄荷、西洋甘菊、蒲公英、玻璃苣、香叶天竺葵、柠檬草、鼠尾草、金盏菊、锦葵等草本,罗勒、香蜂花、迷迭香、栀子、玫瑰、百里香、柠檬马鞭草等灌木。
四季轮流飘香的木本植物配置如:春天的梅花、桔花;夏天的栀子、白兰花;秋天的桂花;冬天的腊梅。
抗污染防尾气植物:石楠,刺槐,白皮松,泡桐,珊瑚树,海桐,桧柏,八角金盘等。
固氮植物:胡颓子属,刺槐属,紫穗槐,锦鸡儿属,大豆属,豌豆属,杨梅属,胡枝子属,草木樨属,忍冬属,菜豆属,合欢属,苏铁属等。
蜜源、招鸟、引蝶植物:海桐,大叶醉鱼草,矮紫杉,龟甲冬青,香樟,黄杨,杨梅,厚皮香,荚蒾,桃叶珊瑚,十大功劳,火棘,八角金盘等,黄连木,罗汉松,香榧,女贞,其他香花类植物(如芸香科柑桔属植物)等。
多年生(宿根)花卉:火炬花(火把莲),羽扇豆,蓝羊茅,落新妇,金鸡菊,过路黄,牛至,大花秋葵,红花薄荷,五彩络石,蓟松叶菊,铁筷子,石蒜,萱草,鸢尾草,紫露草,玉簪,花叶美人蕉,红叶美人蕉,荷兰菊,大吴风子草,白芨,宿根美女英等。
四季花木
春:紫荆,红叶李,茶花,各类樱花(早樱、晚樱、垂枝樱等),各类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贴梗海棠等),木兰科(广玉兰、白玉兰、二乔玉兰、紫玉兰、红玉兰、含笑、深山含笑等),桃花,迎春花,丁香等。
夏:栀子,夏鹃,紫薇,八仙花,石榴(花),凌霄,含笑,合欢,木槿,金合欢等。
秋:木芙蓉,桂花,花石榴,紫薇,木槿,凌霄等。
冬:含笑,忍冬,梅花,茶花,南天竹,茶梅等。
水生植物
湿生植物:水莎草,花穗水莎草,球穗扁莎草,细灯心草,扁蓄,习见蓼,红蓼,丛生蓼,酸模叶蓼,柳叶刺蓼,小箭叶蓼,水杉,楝,枫杨,白蜡树,连翘,榆,裂叶榆,榔榆,乌桕,樱花,杜仲,栾树,木芙蓉,木槿,夹竹桃,爬山虎,葡萄,紫藤,紫穗槐,柽柳,毛茛,水葫芦苗,长叶碱毛,沼生柳叶,柳叶莱,毛水苏,华水苏,薄荷,蔍草,水毛花,扁杆蔍草,红磷扁莎草,竹节灯心草,小花灯心草,小灯心草,杠板归,刺蓼,戟叶蓼,大戟叶蓼,虎杖,白茅,拂子茅,大叶章,菵草,长芒棒头,野古草,荻,薏苡,牛鞭草,湿生匾蕾等。
挺水植物:水仙,田字草,水芹菜,水葱,慈菇,荸荠,宽叶泽苔草,荷花,千屈菜,梭鱼草,香蒲,鸭舌草,雨久花,菖蒲,稻,水笔仔,芦苇,茭白笋,芋,芦苇,荆三棱,针蔺,水烛,伞莎草,泽泻,宽叶香蒲等。
浮水植物:芡实,水葫芦,萍蓬草,王莲,浮萍,睡莲,莼菜,黄花狸藻,龙骨瓣莕菜,浮水蕨、凤眼莲,莕菜等。
沉水植物:金鱼藻,水车前等。
行道树种
香樟、悬铃木、枫树、凤凰木、合欢、金合欢、垂柳、万寿菊、五色苋、勿忘我、夕颜、霞草、香石竹、香豌豆、香紫罗兰。
地被草坪植物
高羊茅:叶片较粗糙,耐热性及耐寒性均较强。耐践踏性强,抗病性强,观赏效果中等,绿期长。用于管理粗放的场地。
狗牙根: 叶绿低矮,宜作为游憩、运动区。
结缕草: 适应性强,喜阳光,不耐荫。与杂草竞争力强,易形成单一连片平整美观的草坪。适于游憩、运动场、高尔夫球场草坪。
络石:花白色,芳香,5月开花。适于攀缘墙垣、山石、或作盆栽。
马尼拉草: 草色翠绿,草层具有弹性,病虫害少,覆盖率极高,具有较强的蔓延侵占力及竞争能力。适用于运动场、庭园等。
麦冬草:常用于花坛边缘或沿路边。
天鹅绒草: 耐旱性强、耐暑性强、耐寒性极弱,耐阴性弱。冬季低温期呈枯黄现象。
三叶草:耐半阴,耐寒,喜湿润。
马蹄瑾: 喜光及温暖湿润气候,耐低温,耐践踏。
师法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立足之本,也是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之一。首先,从植物选用及景观布局方面来看,·中国古典园林是以植物的自然生长习性、季相变化为基础、模拟自然景致,创造人工自然。
陈淏子认为“即使是药苗、野卉可点缀,务使四时有不谢之花”;宋代文人欧阳修认为“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需次第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可见当时的植物造景已经充分考虑了植物。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植物种类的选择 植 物种类的选择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徵。
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指树木)在幼 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
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 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
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植物配置方式 植 物配置方式 自然界的山岭岗阜上和河湖溪涧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组成和自然景观,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艺术创作源泉。
中国古典园林和较大的公园、风景区中,植物 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侧也采用规则式。
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等几种。
孤植 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 色。
周围配置其他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
在珍贵的古树名木周围,不可栽植其他乔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独特风姿。
用於庇荫的孤植树木,要求树冠宽大,枝 叶浓密,叶片大,病虫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
对植 即对称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多应用於园门,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
在自然式种植中,则不要求绝对对称,对植时也应保持形态的均衡。
列植 也称带植,是成行成带栽植树木,多应用於街道、公路的两旁,或规则式广场的周围。
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丛植 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组合,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
可用作主景或配景,也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
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务求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看出树种的个体美。
群植 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美为主,具有“成林”之趣。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徵,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
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
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起伏和韵律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层次和背景 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
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背景树一般宜高於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色彩和季相 植 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
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
西方古典园林的选址一般在城市边缘地区或离城较远的地区,范围很大,注重轴线的强调与处理,周围以人工培植的花草、喷泉、雕塑来表现其气势恢宏的人工美。按照法国著名造园史家-?格罗莫尔的观点,西方古典园林选址的四大要素是地点、地形、朝向和水源。远离城市可以获得大片的空地;起伏的地形,高地与沟谷形成反差可以得到优美的效果;良好的朝向有利于布置园林景观;而水则赋予园林以生命和活力。
中国古典园林的选址
计成的《园冶》一书中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选址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得影随形”,即使方寸之地也可以营造出一个别致小巧的天地,列举了选址的几个必要条件:“远来往之通衢”、“藉参差之深树”、“如方如园,似偏似曲”等等,并针对山林地、村庄地、郊野地、城市地、傍宅地等各自特点提出了“园地惟山林最胜”,“市井不可园也;如园之,必向幽偏可筑”,“郊野择地,依乎平冈曲坞,叠陇乔木,水浚通源,桥横跨水”,“江干湖畔,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证大观也”,“宅傍与后有隙地可葺苑……竹修林茂,柳暗花明……”等一系列观点。
东方园林主要以中式古典园林为代表,其中分为北方皇家大型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与西方差异最明显的是后者。
东方古典园林里面造景内容上绿地、水体、地形山体这些内容会占到整个园林中的大部分,而硬化地面、建筑、规则空间、成品设施等的占比非常低。
会尽最大化抹去人工痕迹,比如在水体上模仿自然,假山形态模仿自然,景观建筑也以更与自然融洽的木质材料。
所用的材料中,绿植,造型树,太湖石,卵石,水体,木材等使用较多,景观建筑较少,雕塑几乎很少有,总的来说人的因素参与较少。
东方园林通过植物造景区分人的社会地位,在封建社会,人分尊卑贵贱,而植物材料的运用也如此,由于皇帝地位的尊贵和其所拥有的特权,使得皇家园林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考究而别与私家园林,松树,柏树,在皇家园林中象征皇帝长寿、江山永固。
西方园林通过植物造景丰富园林景观。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是西方园林造景的重要素材,花卉则是西方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清幽,淡泊,循矩,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对自然物的各种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在审美意识中占主要地位。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追求含蓄的藏的境界。是一种摹拟自然,追求自然的封闭式园林,一种“独乐园”。
西方园林则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整齐,豪华,奢移,热烈。造园中的建筑,草坪,无不讲究完整性,以几何形的组合达到数的和谐。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一种数。”西方园林讲究的是一览无余,追求人工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总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
中国园林基本上是写意的,直观的,重自然,重想象,重联想。而西方园林基本上是写实的,理性的,重人工,重规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是在现代城市中,人口膨胀、建筑楼主群密集、城市下垫面的改变等导致“热岛效应”的产生并不断加剧,因此人们对绿色空间更加向往。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季相变化,这些特点营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园林植物在园林在园林景观营造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表现时序景观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不但是“绿化”的元素,还是万紫千红的渲染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植物自身经历了生长、发育、成熟的生命周期,表现出发芽、展叶、开花、结果、落叶以及植株由小到大的生理及形态变化过程,形成叶色、叶型、花貌、色彩、芳香、枝干、姿态等一系列色彩和形象的变化。
2.形成空间变化
在空间上,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植物就像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景观变化的功能。植物造景可以通过人们视点、视线、视线、视境的改变而产生“步移景异”的空间景观变化。
3.动态空间
动态空间是指随植物的季相和植物生长形态变化而变化的空间。植物季相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园林景观的动态空间构成,也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可选择的空间类型。
4.创造观赏景点
园林植物作为营造景观的主要材料,其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及风韵之美。不同的园林植物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既可以孤植来展示植物的个体之美丽;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进行配置以表现植物的群体之美;还可根据各自生态习性进行合理安排,巧妙搭配,营养出乔、灌、藤、草相结合的群落景观。
园林植物的配置形式要以满足植物生态要求为主,形式主要有:
1、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方面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上能够得到统一;另一方面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
适地适树2、各种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植物造景时,应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正常生长,并保持—定的稳定性,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适地适树,即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
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
3、应综合考虑时间,环境、植物种类及其生态条件的不同,使丰富的植物色彩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如在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段,四季要有景可赏。植物景观组合的色彩、芳香、植株、叶、花、果的形态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要主次分明,从功能出发,突出某一个方面,以免产生杂乱感。
4、总体艺术布局上也应协调。
根据局部环境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应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规则式园林植物种植多对植、列植,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充分表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