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分类 植物有哪四大类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7-17 16:37:47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1、被子植物能有如此众多的种类,有极其广泛的适应性,这和它的结构复杂化、完善化分不开的,它在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矛盾斗争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变异,产生新的物种。

2、双子叶植物旧称双子叶植物纲,是指一般有两个子叶之开花植物的总称,包括大多数常见植物,其中很多与我们息息相关,如:棉花、大豆、番薯、马铃薯、苹果、烟草、薄荷和各种瓜类。

3、单子叶植物旧名单子叶植物纲,本类植物叶脉常为平行脉,花叶基本上为3数,种子以具1枚子叶为特征。水生或湿生草本,或菌根营养而无叶绿素。单叶,常互生,平行脉。包括龙舌兰科、芦荟科、蓝星科等等。

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

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所以说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花、果实、种子.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分类单位?

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

生物分类的单位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依照孢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类称为?

划分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依据,在于他们在繁殖时能否产生种子。孢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而种子植物可以产生种子。 孢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菌类。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它们的生殖过程是否依赖水的限制,关键在于他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

什么是克朗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克朗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是1998年由美国马里兰大学( University of Maryland )的植物分类学家詹姆斯 L .利维尔( James L . Reveal )修订过的克朗奎斯特( A . Cronquist )系统,未正式发表,仅刊载于其发布在网络上的课程讲义中。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被子植物分为两大纲:木兰纲( Magnoliopsida )和百合纲( Liliopsida ),即双子叶植物纲

和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opsida )两纲,共6+5个亚纲,共64+19目,318+65科。

被子植物门和裸子植物门的分类依据分别是?

分类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被子植物也叫显花植物,它们拥有真正的花,这些美丽的花是它们繁殖后代的重要器官,也是它们区别于裸子植物及其他植物的显著特征。

裸子植物是原始的种子植物,其发生发展历史悠久。最初的裸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在中生代至新生代它们是遍布各大陆的主要植物。

生物学家对植物进行分类时,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生物学家对植物进行分类时,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其它的都没有。

被子植物举例?

常见的被子植物有垂柳、白桦、榆树、榔榆、桑树、无花果、玉兰、广玉兰、白玉兰、含笑、鹅掌楸、南天竹、牡丹、山茶、悬铃木、山楂、石楠、枇杷、苹果、桃、李、杏、垂丝海棠、西府海棠、贴梗海棠、梨、蔷薇、月季、玫瑰、樱桃、樱花、合欢、紫荆、刺槐、柑橘、臭椿、香椿、楝树、黄栌、鸡爪槭、冬青、大叶黄杨、黄杨、葡萄、木槿、紫薇、石榴、杜鹃、金银花、柿树、迎春、丁香、女贞、茉莉、桂花、夹竹桃、栀子、泡桐、凌霄、凤尾兰、椰子等。

  中国已知的被子植物约2700多属,3万余种。被子植物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中国的被子植物可提供食物的达2000余种;果树有300多种;花卉植物数不胜数。

药用被子植物有10027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占中国药用植物总数的90%,是药用种类最多的类群,绝大多数中药均来自于被子植物。

带刺被子植物?

1、仙人掌,仙人掌是超级耐干旱公认的好种植的植物。仙人掌是仙人掌科缩刺仙人掌的变种。丛生肉质灌木,高1.5-3米。上部分枝宽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绿色至蓝绿色,无毛;刺黄色,有淡褐色横纹,坚硬;倒刺直立。

2、龙骨,龙骨整个植株都只有一根笔直的枝干,在枝干上长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尖刺。远远看去特别像狼牙棒的造型。龙骨的生长速度非常快,每年至少可以长高20厘米,而且在植株的周围还会长出很多小苗,可以分盆种。

3、玉麒麟,玉麒麟又名麒麟勒、麒额角、麒麟掌,为大戟科大戟属多浆类植物,是霸王鞭的变种,其茎由肉质茎变态成鸡冠状或者扁平的扇形。

4、凤尾兰,凤尾兰叶浓绿,表面有蜡质层,坚硬似剑;地栽植株叶长40至70厘米,宽3至6厘米,密集丛生螺旋状排列于短茎上,呈放射状展开。

5、玫瑰,属蔷薇目,蔷薇科落叶灌木,枝杆多针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有边刺。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花有紫红色、白色,果期8-9月,扁球形。枝条较为柔弱软垂且多密刺。

6、刺槐,是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原产于北美洲,现被广泛引种到亚洲、欧洲等地。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

被子植物进化顺序?

被子植物从早白垩纪出现到早白垩纪晚期只产生了20余个科,到了晚白垩纪初期就已经有了45个科。

进入新生代以后,由于地球环境由中生代的全球均一性热带、亚热带气候逐渐变成在中、高纬度地区四季分明的多样化气候,蕨类植物因适应性的欠缺进一步衰落,裸子植物也因适应性的局限而开始走上了下坡路。这时,被子植物在遗传、发育的许多过程中以及茎叶等结构上的进步性,尤其是它们在花这个繁殖器官上所表现出的巨大进步性发挥了作用,使它们能够通过本身的遗传变异去适应那些变得严酷的环境条件,反而发展得更快,分化出更多类型,到现代已经有了90多个目、200多个科。

在被子植物的系统发展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方面是单子叶植物和草本植物的出现。

最原始的被子植物是木兰目植物,它们以及随后出现的其他一些被子植物都是双子叶植物。直到晚白垩纪初期,单子叶植物泽泻目和百合目才出现。单子叶植物由双子叶植物分化出来,主要是由于适应不利气候条件而产生的形态上的某种变化所致。它们的茎中,许多维管束散布在薄壁组织里,不产生形成层。有些单子叶植物叶子中维管束很多,叶脉平行封闭,这样可以增加光合作用效率,加快输导作用的速度。单子叶植物主根不发育,却长有许多不定根。这些特征都有利于在一年中比较短的时间里快速地发育生长。有些种类的单子叶植物如禾本科中的甘蔗、玉米等,光合作用效率比其他植物高,其机理是吸收二氧化碳后先形成一种含有4个碳原子的糖(因此它们被称为四碳植物),而不是像其他植物那样先形成含有3个碳原子的糖(这样的植物被称为三碳植物)。四碳植物是比三碳植物更加进步的类型。

原始的被子植物都是木本植物,到了晚白垩纪初期出现了灌木和草本类型。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受到气温下降、气候干旱的影响。例如在高山和北极地区,植物体的地上部分很难度过严冬,于是草本植物产生了地下茎,可以储存营养,度过严冬,待到第二年春回大地时地下茎又发芽生长出新的地上植物体。在干旱地区,草本植物则把一年中积累的营养集中储存在大量的种子里,并使种子富有顽强的抗旱性和生活能力以保证物种的繁衍,自身则在产生了种子以后死亡。由此,一年生草本植物就发展起来了。

此外,落叶性被子植物的出现也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原始的被子植物是常绿的。早白垩世晚期以后,被子植物转向北温带发展,在接近热带的中纬度南部干凉地带,开始出现了落叶植物。落叶可以减少水分蒸腾,用叶芽的形式储存养料,可以避免低温冻害。

在被子植物的进化过程中,还从原始的两性花分化产生了单性花。单性花先是雌雄同株,后来又出现了雌雄异株。从此,异花授粉取代了自花授粉,产生的种子可以接受双亲的遗传性状,增强了后代的生活力、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潜力。正是被子植物的花开花落,才把四季分明的新生代地球装点得分外美丽。

相关热门文章